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 (4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4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2000多年前,中国又开通了前往亚非欧的海上“丝绸之路”。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 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的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提高了航行效率。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已综合运用了物标导航、罗经指南、天文定位、计程计速等较高水平的航海新技术,为航海家达·伽马从大西洋横渡印度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交流。
材料三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先后提出了,为密切欧亚各国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举措。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有存在矛盾等。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论证A.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B. 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A、B两个角度任选一个作答)(9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的启示,分析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9分)
(3)运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就我国如何推动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四点建议。(12分)
(4)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2分)
A.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体现了创新思维,由此有人认为,创新只会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请运用创新社会作用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B. 有人认为,既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存在风险,那就应该尽量不为。请依据材料三,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给予评析。
答案
(1)A.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通过海陆丝绸之路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中国古代的指南针、航海技术等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①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曾通过海陆丝绸之路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性。中国古代的指南针、航海技术等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①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3)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④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4)A.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可见,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②创新不仅会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
B.①每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主次方面之间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②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有弊,客观上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但这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利大于弊。
③我们要想方设法积极应对挑战,防范风险,与各国携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不是尽量不为。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论证两个观点,两个观点任选其一。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如果考生选择论证A,即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则考生可以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入手,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等方面阐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如果选择B,即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考生可以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强大的生命力等角度回答。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建设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本题较为简单。
(3)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回答如何推动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 考生只要熟悉教材上的基本内容,作答即可。关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教材上涉及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4)本题为评析题。回答评析题要注意材料中的观点是对,是错,还是正误混杂。对于合理的观点要加以分析,并指出合理之处,即理论依据;对于错误的地方,要指出原因并加以改正。材料中有两个观点任考生选取其一。第一个观点,考查创新的社会作用,材料中观点只是看到了创新对于人类思维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作用;第二个观点,,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学生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回答。首先要回答出来原理内容,材料中的观点只是看到了风险,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没有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核心考点
试题【 (4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带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和边】;主要考察你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A.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B.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C.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A.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军事机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存。但我国相对于很多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的说“风景这边独好”。
(1)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3分)
材料
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
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共同奋斗
体现出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阐述坚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8分)
(3)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这表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享有变通执行权                             ②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③是该地方的权力机关                         ④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