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围绕主体,抓住主线 > (36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某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京津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6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某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京津冀地区高速发展规划”图

 

 
(1)读图,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12分)
材料二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对此,******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推动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阐述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12分)
材料三 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3)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12分)
优势
措施
理论依据
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
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
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


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答案

(34分)(1)①通过产业与技术扩散,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本区域技术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5分)②通过资源、产品和劳动的输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实现人、财、物在本区域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5分)
水平分:表述完整,条理清晰,逻辑性强。(2分)表述完整,有条理。(1分)
(2)示例: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是一个密切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仅从北京的角度考虑问题是有局限性的,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6分)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只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切实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的路子走下去,才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6分)
注: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3分)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3分)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分)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3分)
注: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材料我们发现,材料中强调了该地区经济具有互补性,强调了各地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所以可以通过产业与技术扩散,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资源、产品和劳动的输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本题难度较大。
(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回答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京津冀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以要坚持从整体着手,系统优化。考生可以从联系的普遍性、整体部分的辩证关系等原理回答。
(3)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本题为体现类的主观试题,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中措施的文化生活的依据。难度不大。关键是从材料中把握关键信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强调了文化交流;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强调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等。
核心考点
试题【(36分)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某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京津冀】;主要考察你对围绕主体,抓住主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借着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春风,近期发展家庭农场在各地也掀起一轮热潮。家庭农场担当着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之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扶持政策缺位、土地流转环节不畅、金融系统性支持不足以及农场主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制约家庭农场的发展。为此,政府应该
①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创新信贷服务品种  
②改善农村土地流转环节,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③出台专项扶植政策,参与农业种植技术培训  
④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先安排农场项目资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必须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②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④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全面定调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文件提出,要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我国财政实现收支平衡B.我国财政支出逐年增长
C.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D.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小题2:发展现代农业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这说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  )
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②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解决分配不公
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与保税区不同的是,上海自贸区进行扩大投资领域、深化金融领域开放的试验,致力于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是一种高层级的开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  )
A.是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直接体现
B.是我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探索
C.需要立足于利用外资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D.凸显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谋求2014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引人注目的是,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按惯例会提出的 GDP 增长目标,此次没有涉及。这意味着我国(  )
①淡化 GDP ,以发展质量代替增长速度       ②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③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④经济发展速度太快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