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32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决定》指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决定》指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利益汇合点,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运作。根据规划要求,该试验区的任务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投资者权益有效保障机制,实现各类投资主体的公平竞争。二是扩大投资领域开放。选择金融、航运、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三是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四是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12分)
材料二 《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8分)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GDP和城镇化率状况图

注:①国际上,当一国(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55%左右,发达国家为60%。当人均GDP4500美元时,其城镇化率一般在70%左右。②中国人均GDP:2009年3700美元,2012年6500美元。
2013年12月12日~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拉动消费、增加投资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形成巨大需求。
(3) 上图(含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4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8分)
答案

(1)(12分)
①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3分)
②有利于增强第三产业实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分)
③有利于培育相应的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3分)
(如学生根据职能转变答出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效果可给2分,但不超过总分12分。)
(2)(8分)
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服务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政府要切实履行基本职能,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④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利,科学民主决策, 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每点2分,共8分)
(3)(4分+8分=12分)
经济信息:上图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增长态势,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并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应积极促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4分)
理由: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会缩小,会对衣食住行等形成巨大需求。(3分)②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会带来巨大投资需求。(3分)③城镇化有利于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知识限定模糊,需要针对材料进行知识定位,题目类型意义类,设问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意义,需要对教材前后知识进行梳理整合,首先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产生影响,即有利于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其次,从建立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都会产生有利影响。
(2)解读设问,本题知识定位为政府的相关知识,题目类型措施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梳理政府的相关知识,首先政府要坚持其宗旨和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其次政府要履行其职能,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再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服务型政府;最后,政府要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3)本题第一问是图表类,应该遵循横向看差距,纵向看变化的原则,即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增长态势,城镇化率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并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后得出结论积极促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第二问,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整合,题目类型原因类,城镇化首先直接涉及消费和投资问题,即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次城镇化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影响,即城镇化有利于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核心考点
试题【(32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决定》指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主要考察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目前我国每年合同履约率仅约50%,企业每年由此导致的损失高达6000亿元。为防止受骗,一些企业交易时不得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一现象说明        
A.现货交易是避免经济损失的最佳选择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C.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D.政府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总理指出,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把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切实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就是
①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释放市场活力
②意味着政府职能范围将进一步缩小
③意味着把政府的有形手变为市场的无形手
④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小题2: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这样做
①是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②弱化了我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③有利于降低行政权力运行的成本        ④打破了行政权力与市场调节的边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两字之差,重若千钧。因为这有利于
①更好地发挥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②推动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③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减少生产经营盲目性
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缩小劳动者收入差距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因三星,LG,中国台湾奇美等六家国际面板生产商,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在中国大陆实施价格垄断,2013年1月,国家发改委依法对涉案企业实施3.53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制裁。这是中国对境外企业价格垄断开出的首张罚单。此次反垄断调查和处罚的实施(  )
①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    ②有利于维护中国内地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进一步优化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      ④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市政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调整“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原规划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8%”调整为7.5%左右,将更多的要素和资源投入到大气污染治理、交通拥堵改善、绿色空间营造、民生福社提高等方面上来。这种调整
①表明该市不再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
②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了更大空间
③有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是政府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