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阳光的香味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般泼...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般泼在这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竞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①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
  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意对即可)
2.①“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
  ②“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
  ③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意对即可)
3.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
  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为形成对比;
  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意对即可)
4.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
  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阳光的香味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般泼】;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湖畔

  曾经在一本画册中看到过一幅题为“湖畔”的摄影作品:大雪初霁,清冽的湖边,薄雪交叠成大片蓬松柔软的积雪。雪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张铁条钉成的长椅,冷铁的墨色凸显在积雪之上。整个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雪梦幻一般烘托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空寂。
  这样一个简约的画面在瞬间抓住了我的心,并且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一条想象的通道。空空的铁椅,它在湖畔经历了什么又等待着什么?
  濒临一湖静水,独对空漆苍天,横卧一片野地,裸露在季节中的筋骨被风雨雷电、日月星光穿过。铁椅只是固守,等待一个人,一个与之冥冥之中有着某种联系和默契的人。在某一天某个时辰来临,它渴望承载起这个人生命的重量。
  透过积雪,我看见了铁椅上的斑驳的锈迹。这是掩埋在时间后面的伤口和幸福的印记。在这椅子上,也许曾演绎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场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一次别去经年后重逢的狂喜;或是黑暗中的沉思与独白,初春时节的朦胧与渴望,秋光里的寂寞与怀想,夕阳西下时淡淡的感伤……
  曾经在椅子上坐过的人,有不同的年轮,从黑发少年到白发老人,分别来自人生的四个阶段,他是椅子的过客,因为时光的河流要载往更远的前方,他在这里被停留片刻,留下了灵魂的芬芳。过客远去,铁椅就被落叶和霜雪覆盖。
  更多的时候,铁椅融进暮色,像一叶在怀想中沉湎的孤舟泊在时间的岸边。它以执著与时间抗衡,等待一个摆渡的人。纵使时光老去,等待不老。椅子空空,唯其空着,才承纳了一种博大和无限。有什么比守望不息的生命更加久远的呢?
  而生命与生命的交织演变出来的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的荣辱兴衰是一些变幻的场景,深入它记忆的最深处。在时间的滴答声里追溯逝水的源头,遥想从前的天空与河流,如血夕阳与铁骨苍鹰,一马平川上的猎猎战旗与浩浩大漠上的烽火硝烟,以及万丈英雄豪气与方寸之间的似水柔情……如此,又是一部横卧在时间岸边的汗青史册。那些在册页上留下生命痕迹的过客随流云远去,复有后来者,以此连绵不断,又渺若尘沙。但生命不息,这一部史册在缄默中向未来的岁月敞开,等待一个人携着风雨挥毫着墨。
  我不知道这幅摄影作品的作者是何许人,最初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深入了画面中充满寓意的空间,读懂了人与时空、永恒与流逝之间的一种内在关联。
  现在,把这张铁椅搬至我心灵的湖畔,像它在画中以白雪为背景对生命展开阔大的等待一样,我要让它远离红尘的喧嚣与浮躁,在我的内心日复一日地坚守,等待那种生命的极致。比如灵魂与灵魂相遇时燃起的一把火,裹藏的心灵被狂飙痛快地揭开屏障,踏遍千山万水阅尽人间沧桑后的积淀,梦想的蓓蕾在灿烂的一刻极尽辉煌……也许,这样的生命极致一辈子都不会到来,而等待却永远继续。唯有给拥挤的心灵一片渴望中的空白地带,生命的空间才不断地延伸和扩展。
  从《湖畔》中走出来,我已成为铁椅上的一个过客。踏雪无痕,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节选自《散文》2003.3)
1.第一段中,哪些词语体现出画面是静态的、肃穆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四段到第七段,作者借助椅子展开想象,请对这些想象内容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说明以下两句话的含意。
(1)打开了我与画面之间的一条想象的通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灵的湖畔却留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画面,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B.本文内容丰富,感情深沉,抒写了对那些绝对不会再来的生命极致的希望。
C.默默固守和等待的铁椅,是能承载起生命重量的精神的象征。
D.本文结构严谨,以摄影作品《湖畔》起笔,又以描写亲临湖畔之景收笔,首尾呼应。
E.本文对《湖畔》画面的描写,生动细腻,极富艺术感染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②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创造的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③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④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诵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配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1.(1)第①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2)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当代诗歌“离我们这般遥远”?(3)作者认为造成当代诗歌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③段中说:“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是因为这些诗已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B.作者认为,尽管无数的新诗散布在我们周围,但浮华的现世已经不可能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这样的大诗人。
C.作者认为,名诗佳句,诵读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依然有它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常读常新。
D.人们对悬念小说的欣赏,效用是一次性的,而对名诗却百读不厌,这是因为名诗具有机巧的构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阎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唯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做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汨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与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司马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第一段中,“这中国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义,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四段中画线的三句话,结合每句话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具体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语句的含意。
(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条理陈述“屈原择死”与“司马迁择生”及“他们择死与择生”的崇高意义。
(1)屈原择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择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择死与择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一)
  绍兴的沈园,是南宋诗人陆游写《钗头风》的地方。当年著名的林园,其中一部分已经辟为“陆游纪念室”。
  (二)
  《钗头凤》的故事,是陆游生活中的悲剧。他在20岁时曾经和他的表妹唐琬(惠仙)结婚,伉俪甚笃。但不幸唐琬为陆母所不喜,二人被迫离析。
  十余年后,唐琬已改嫁赵家,陆游也已另娶王氏。一日,陆游往游沈园,无心之间与唐琬及其后夫赵士程相遇。陆既未忘前盟,唐亦心念旧欢。唐劝其后夫遣家童送陆酒肴以致意。陆不胜悲痛,因题《钗头凤》一词于壁。其词云: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词为唐琬所见,她作有和词,其中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等语。和词韵调不甚谐和,或许是好事者所托。但唐终抑郁成病,至于夭折。我想,她的早死,赵士程是不能没有责任的。
  四十年后,陆游已经75岁了,曾梦游沈园,更深沉地触动了他的隐痛。他又写了两首很哀婉的七绝,题目就叫“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钗头凤》故事的全部,是很动人的一幕悲剧。
  (三)
  10月27日我到了绍兴,留宿了两夜。凡是应该参观的地方,大都去过了。29日,我要离开绍兴了。清早,争取时间,去访问了沈园。
  在陆游生前已经是“非复旧池台”的沈园,今天更完全改变了面貌。我所看到的沈园是一片田圃。有一家旧了的平常院落,在左侧的门榻上挂着一个两尺多长的牌子,上面写着“陆游纪念室(沈园)”字样。
  大门是开着的,我进去看了,里面似乎住着好几家人。只在不大的正中的厅堂上陈列着有关陆游的文物。有陆游浮雕像的拓本,有陆游著作的木版印本,有当年的沈园图,有近年在平江水库工地上发现的陆游第四子陆子坦夫妇的圹记,等等。我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又连忙走出来了。
  向导同志告诉我:“在田圃中有一个葫芦形的小池和一个大的方池是当年沈园的故物。”
  我走到有些树木掩映着的葫芦池边去看了一下,一池都是苔藻。池边有些高低不平的土堆,据说是当年的假山。大方池也远远望了一下,水量看来是丰富的,周围是稻田。
  待我回转身时,一位中年妇人,看样子好像是中学教师,身材不高,手里拿着一本小书,向我走来。她把书递给我,说:“我就是沈家的后人,这本书送给你。”
  我接过书来看时,是齐治平著的《陆游》,中华书局出版。我连忙向她致谢。
  她又自我介绍说:“老母亲病了,我是从上海赶回来的。”
  “令堂的病不严重吧?”我问了她。
  “幸好,已经平复了。”
  正在这样说着,斜对面从菜园地里又走来一位青年,穿着军装。赠书者为我介绍:“这是我的儿子,他是从南京赶回来的。”
  我上前去和他握了手。想到同志们在招待处等我去吃早饭,吃了早饭便得赶快动身,因此我便匆匆忙忙地告了别。
  这是我访问沈园时出乎意外的一段插话。
  (四)
  这段插话似乎颇有诗意。但它横在我的心中,老是使我不安。我走得太匆忙了,忘记问清楚那母子二人的姓名和住址。
  我接受了别人的礼物,没有东西也没有办法来回答,就好像欠了一笔债的一样。
  《陆游》这个小册子,在我的旅行箱里放着,我偶尔取出翻阅。一想到《钗头凤》的故事便使我不能不联想到我所遭遇的那段插话。我依照《钗头凤》的调子,也酝酿了一首词来:宫墙柳,今乌有,沈园蜕变怀诗叟。秋风袅,晨光好,满畦蔬菜,一池萍藻。草,草,草。沈家后,人情厚,《陆游》一册蒙相授。来归宁,为亲病。病情何似?医疗有庆。幸,幸,幸。
  的确,“满城春色宫墙柳”的景象是看不见了。但除“满畦蔬菜,一池萍藻”之外,我还看见了一些树木,特别是有两株新栽的杨柳。
  陆游和唐琬是和封建社会搏斗过的人。他们的一生是悲剧,但他们是胜利者。封建社会在今天已经被连根推翻了,而他们的优美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沈园变成了田圃,在今天看来,不是零落,而是蜕变。世界改造了,昨天的富室林园变成了今天的人民田圃。今天的“陆游纪念室”还只是细胞,明天的“陆游纪念室”会发展成为更美丽的池台--人民的池台。
  陆游有知,如果他今天再到沈园来,他决不会伤心落泪,而是会引吭高歌的。他会看到桥下的“惊鸿照影”——那唐琬的影子,真像飞鸿一样,永远在高空中飞翔。
1.根据上下文,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①但除“满畦蔬菜,一池萍藻”之外,我还看见了一些树木,特别是有两株新栽的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天的“陆游纪念室”还只是细胞,明天的“陆游纪念室”会发展成为更美丽的池台——人民的池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沈园变成了田圃,在今天看来,不是零落,而是蜕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写《钗头凤》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写沈园的古今变化,通过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新时代人民改造世界的赞美之情。
B.这篇文章和一般的游记一样,对所记之处娓娓道来,重在记游。
C.“沈家后,人情厚”的插话是通过后人的善良来映衬陆游的高尚道德。
D.第四节写陆游他们是“胜利者”是因为他们的优美形象活在人们的心中。
E.文中引用了陆游的诗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文采,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寒山寺
谢宗玉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传这诗是晚唐诗人张继在秋闱落第后夜泊姑苏所作。二十几年来,这首诗如同一股挥之不去的意绪,一直缭绕在我心头。对于我这才华平庸的愚人来说,风雨相伴的自然多是失意,而每每失意之时,我必会反复吟咏此诗,把诗中的一切景致都看做是哀婉的象征。就算偶有疏狂偷欢之时,但只要一面对残月、啼鸦、寒霜、寺庙、渔火,或者是恰逢夜半,甚至是看到姑苏这个词,我都会立刻陷于一种莫名的凄婉之中。
  浸淫在这种意境中久了,竟是不想出来,就当在参一种苦禅,浮世的种种功利声名都幻成了过眼烟云,而心灵在这种冷冽清远的意境中也变得透明纯粹起来。
  正因为这样,多年来,我一直有一种参拜寒山寺的意愿。后来终于在世纪末最后的那个月,那个名副其实的“夜半”,我去了寒山寺。那时的心情呢,更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感觉,那时我刚从医院的手术刀下出来。
  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
  想象中的寒山寺一定是在一座山上,山上有古树参天,冷石嶙峋,一年四季,林石间都缥缈着隐隐雾气。
  但真实的寒山寺却在一处毫无坡度起伏的平地上。四周给一堵黄墙围着,附近不见一棵稍有古意的树。而寒山寺所以得名,只不过是寺中曾有一个老和尚叫寒山罢了。怪只怪自己的肤浅了。
  想象中的江枫渔火,一定是遥遥相对,江面很宽很阔。残月虽然西沉,但满天星斗倒影江面,夹杂着闪闪渔火,就算诗人以愁眉相对,也至少可以开阔心境和梦境罢。但谁知现实中的江面已经窄成了小河,驾舟其中,长篙在握,就可以点抵两岸。而且水流浑浊,根本映照不出星星和残月。所谓枫桥,也只是江南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拱桥。或者有些典故吧,不过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我要的是一些感观的东西。
  寺庙有名或无名,一般是以香客的多寡、香火的旺衰来判断。但寒山寺因诗出名,照例说应该保持清幽的诗意,寺庙中经年只有几个和尚,在闲扫落叶,清煮茗茶。可现实中的寒山寺,由于城市的扩建,已不再地处郊外,早与闹市杂合了。慕名而来的芸芸众生,不远千里赶来,把大把大把的檀香投入香炉,以求升官发财,福泽世代。殊不知寒山寺仅仅是失意文人参悟浮世苦味之地,前来寒山寺应该是乞求解脱功利,皈依清苦,而不是现在的这样啊!
  冒着醺眼的烟雾在寒山寺转了一圈,只有旁庭五百怒目而视的罗汉与我心有戚戚焉。面对满目俗人俗物,不怒目才怪呢。免去了听导游讲解《枫桥夜泊》的诗意,免去了排队敲寒山寺钟,免去了寺前留影的机会,我在唇角挣扎出一朵苦笑,然后嗒然离去。
  同车的一个陌生人看出了我的闷闷不乐,使笑道:“如果你是冲着那首诗而来,来是一种遗憾,不来是更大的遗憾。世事变化,沧海桑田,诗中的意境只存在诗人一刹那间的意念之中啊!”
  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是的,假若诗人当年弃船宿寺,恐怕就写不出那份意境了,何况是千年后的我前来寻踪呢?既然现实中的寒山寺已充满了世俗杂气,我更应该珍惜心中那份圣洁的意境,以此来对抗俗世粗砺的创伤,就像久抿一杯苦茶,抿到最后,苦味渐失,清爽自然而来。
  原以为在寒山寺会碰上一些心仪心近之人,萍水相逢,便可呼酒买醉!然而没有。独宿姑苏,我只好举杯邀月了。万物皆异,唯月独古。酒到酣处,我恍惚听见“咣啷”一声,我猜,应该是那个叫张继的诗人随月光魂魄,从时空隧道中伸出手来,同我碰了一杯。(选自《新散文周刊》,有改动)
1.“这首诗如同一股挥之不去的意绪,一直缭绕在我心头。”作者的心头为什么一直缭绕着这股意绪?这首诗对作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谁能料到,寒山寺居然会是这样的呢?”作者游览寒山寺,在哪些方面感到出人意料?请根据文章加以概括。(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陌生人”的一席话,使“我心一怔,胸境顿时开阔”。作者从“陌生人”的一席话中领悟到了什么?请用你自己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又写到诗人张继,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