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丰富多彩的唐嘎艺术杨新涯 杨从彪  在西藏寺院、宫殿、经堂里,无处不悬挂唐嘎,作为一门艺术,唐嘎在宗教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  ...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丰富多彩的唐嘎艺术
杨新涯 杨从彪
  在西藏寺院、宫殿、经堂里,无处不悬挂唐嘎,作为一门艺术,唐嘎在宗教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
  唐嘎是一种轴画,是我国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彩画,大都绘于布面,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被誉为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融历史、知识、趣味、宗教、民风民俗于一炉,展示了藏族社会的变迁、人民的才智和艺术的追求。
  唐嘎,最小的只有7厘米,最长的有几十米,用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方法制作,构图严谨,笔力精细,细腻饱满,风格华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绘声绘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画法上,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按照造像量度标准起稿,面部五官及头、胸、腰、腿等各部位比例均有严格要求,在用色上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线条粗细有致,刚柔相济,运笔讲究顿挫变化,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则圆润流畅,形象逼真,传神动人。
  唐嘎艺术经过藏族画师千百年来的不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藏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汉地和印度、尼泊尔等绘画技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长期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流派,其中以“门当”派和“青孜”派最为著名。“门当”派严谨庄重,功底颇深,其代表作多见于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等寺院;“青孜”派的风格奔放活泼,想象丰富,多见于白居寺、夏鲁寺、托林寺等寺院。
  西藏最珍贵的唐嘎珍藏在山南的昌珠寺,这幅唐嘎用两万九千多颗珍珠镶嵌而成,主像是观音菩萨,珍珠唐嘎银光闪闪,灿烂辉煌。西藏最大的唐嘎珍藏在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共九幅,布达拉宫专门建造了一栋34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珍藏这些唐嘎,保存完好,织锦亮丽如新,佛像容颜清晰,均为珍贵的国宝。
  西藏有世界上最大的唐嘎,叫“至贵殊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3月 3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开光,这幅唐嘎高45米,宽32米,重3吨,为世界之最。其制作历经1年零3个月,耗资2千万元,由佛像绘画大师扎西次仁设计,领衔裁剪缝制的是多吉,经过7道复杂的手工工序完成,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这幅唐嘎的画面塑造了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创始人,是没有教派门户之见的大荟萃。在布达拉宫里,还有一组唐嘎,共一百多幅画面,描绘萨迦法王八思巴降生、赴凉州、应召进京、返藏、二次进京、皇帝册封、圆寂等主要生平事迹,故事性极强。在唐嘎中,不仅有这种人物传记画,还有宗教画、肖像画、故事画、建筑画、风俗画、历史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唐嘎是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节选自《华夏文化》2010年第1期《西藏壁画和唐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唐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嘎是我国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彩画,一般悬挂于西藏寺院、宫殿、经堂之中,在宗教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是珍贵的国宝。
B.唐嘎是一种绘于布面的轴画,大小不等,风格各异,它融历史、知识、趣味、宗教、民风民俗于一炉,是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
C.唐嘎在藏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汉地和印度、尼泊尔等绘画技艺,展示了西藏社会的变迁,是各族艺术家智慧的结晶。
D.唐嘎最著名的流派是“门当”派和“青孜”派,“门当”派以严谨庄重见长,“青孜” 派以奔放活泼著称,其代表作品多见于当地不同寺院。
2.下列对唐嘎制作工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嘎在制作方式上丰富多彩,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其作品制作周期长,手工工艺复杂,耗资多,工作量大。
B.唐嘎在画法上,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笔力精细饱满,强调动静结合,所画佛像身体各部位比例要求严格,构图极为严谨。
C.唐嘎在色彩运用上讲究华贵富丽,强调对比,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其最珍贵佛像作品色泽亮丽,灿烂辉煌。
D.唐嘎在运笔上注重顿挫变化,刚柔相济,线条粗细有致,或粗犷有力,或圆润流畅,所绘形象栩栩如生,传神动人。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画师的不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B.两藏最珍贵的唐嘎珍藏在山南的昌珠寺,最大的唐嘎珍藏在布达拉宫,这些唐嘎均用珍珠镶嵌而成,价值昂贵,目前保存完好。
C.世界上最大的唐嘎,描绘了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创始人形象。由佛像绘画大师扎两次仁设计,多吉裁剪缝制,是集各教派门户之见于一体的经典之作。
D.在布达拉宫珍藏的唐嘎中,既有独立的佛像,也有由一百多幅画面组成的组画;既有人物传记画,还有宗教、建筑等图画。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答案
1.D
2.A
3.A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丰富多彩的唐嘎艺术杨新涯 杨从彪  在西藏寺院、宫殿、经堂里,无处不悬挂唐嘎,作为一门艺术,唐嘎在宗教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  】;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圣坛上的鲁迅
洪烛
  1936年,一面以“民族魂”命名的旗帜覆盖着鲁迅的遗体。在剩下的大半个世纪里,他并没有死去,反而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以影子的形式继续存活,以至人们忘却他的真身。一个完美的鲁迅,如同一尊不会生病的神。
  这完全可以理解。危急关头的中国,总是需要旗帜、需要偶像的。“时势造英雄”,用在鲁迅身上颇为合适,他成了首屈一指的文化英雄。
  说鲁迅是英雄,似乎一点不为过。他本人是想做战士的,眉宇之间也弥漫着硝烟的气息。而且形容鲁迅的文风,大家也习惯了以投枪、匕首之类比喻。出于时代的需要,他本身也成了一件带有仪仗性质的兵器,用来在思想领域披荆斩棘或镇妖捉鬼。
  鲁迅仿佛有两个。一个是作为文学符号的,一个是作为政治符号的。他的政治色彩经常压倒他的文学色彩。他获得了领袖或明星般的效应,然而更多的人误解了他。
  作为诗人、小说家的鲁迅,恐怕不愿意自己被误解、被误读;作为唯物主义者的鲁迅,恐怕也不愿意自己被美化、被神化。可惜,鲁迅还是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
  其实鲁迅也是有缺点的。如果我们死劲掩盖或回避他的缺点,反而会模糊了他的真实性以及可信度。
  鲁迅这个人,在任何时代,都不愿意坐在主席台上,更不能接受别人向他进贡或烧香。鲁迅很平凡,只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半途而废的医生、一个爱国者、一个思想者。朴素的鲁迅,其实比那些强加于他的华丽的外衣更有魅力。本色的鲁迅,有什么不好的呢?干吗非要镀金呢?
  在我读书的那个时代,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收鲁迅的文章是最多的。他的人被偶像化了,几乎成了文化的“高大全”。他的人格魅力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尤其是***说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也就给众生以“铁人”的印象。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还有个易受伤的脚踵呢,而鲁迅连脚踵都是铁打的,一点破绽都没有。鲁迅啊,一个时代的变形金刚,在烈火中永生,在花丛中永生。
  鲁迅生前一直呼吁并追求人的平等,死后却被赋予了特权。只是这种特权绝不是他自己所需要的。一个影子的特权,滋养了诸多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把鲁迅当成公开化的遗产,当成一日三餐的饭碗,当成做生意抑或政治赌博的本钱……鲁迅被改造得刀枪不入,鲁迅又被解构得体无完肤。鲁迅的只言片语,被他们搜寻来作为舍利子,作为镇塔之宝。于是,鲁迅成了先知、导师、民族的佛陀。
  这不是鲁迅的错,是时代的错。
1.从文中看,鲁迅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看来,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像鲁迅这样的文化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化开始复兴
  虽然全世界已经开始习惯中国飞速增长的全球贸易顺差,但是中国官员正在为本国一个不断出现赤字的领域苦恼,那就是文化领域。
  中国现在是世界第四经济强国,在全球贸易谈判以及汇率等各个问题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它没有像《哈里·波特》和《达·芬奇密码》这样的畅销书,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让它变成一个文化强国。
  北京将主办夏季奥运会,今后几年被视为一个重要契机,中国可以借此展示自己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
  通过关注文化来提升中国在海外的形象,这是北京制定的旨在把自己描绘为一支“软力量”的外交总体战略的一部分。
  从非洲到拉丁美洲,再到亚洲,中国政治家一直想方设法将一个和谐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形象展现在各国面前。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外国人经常会想到这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个国家为自己拥有的悠久而璀璨的文化遗产而自豪。然而中国人,特别是文化领域的官员也抱怨说,海外的观察家对中国现有的艺术、文化和新闻报道抱有偏见。
  现在,中国文化界的负责人正急于扭转这种局面。为了将中国文化推广到全球各地,他们采取了一项旨在普及汉语的大规模行动。北京宣布,计划在全球各地成立100所孔子学院,帮助外国人学习中国普通话。
  随着汉语的普及,书籍和其他出版物也成为中国发起的文化攻势的重点。中国官员正在寻找一部大作,从而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文化界的地位,并让外国出版商为争夺外文版权展开大战。
  去年,企鹅图书有限公司花费10万美元买下了姜戎所著的《狼图腾》的英文版权,从中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图书市场的未来。
  北京明白,像电影、音乐和美术这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也可以和别的商品一样,出口到海外赚取巨额利润,北京希望中国能够和日本及韩国抗衡,成为流行文化潮流的引领者,以及亚洲的文化大国。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报告,目前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据 13%的份额,而中国及亚洲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所占的份额只有约6%。
  在***领导的时期,共产党发动人们“破四旧”,从过去的风俗习惯到过去的节日,再到过去的思想与传统,都成为需要破除的东西。但是如今,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市场潜力以及它对来中国游玩的无数外国游客的吸引力让中国文化在得到官方许可的情况下开始复兴。
  今年,国务院新确立了“文化遗产日”,旨在宣传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还拟定了一份“濒危”文化传统清单,其中包括一些古老的手工艺和节日,此外还就保护中国文化遗产出台了一部法律。中国还计划在举办奥运会之前开放一系列新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选自《参考消息》)
1.从原文看,下列对“赤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指中国因过分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直接导致文化产业严重滞后的惨痛现实。
B.指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与快速增长的经济不相适应。
C.指中国文化失去了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已跟不上当今流行文化的潮流。
D.指中国人,特别是文化领域的官员对本国悠久的文化遗产失去了原有的自豪感。
2.下列不属于中国政府采取的“文化复兴”措施的一项是(     )
A.在全球开展大规模的普及汉语行动,计划在全球各地成立100所孔子学院,用于帮助外国人在自己国家学习汉语。
B.以北京主办夏季奥运会为契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也是一个文化大国。
C.中国确立了“文化遗产日”,拟定了一份“濒危”文化传统清单,出台了一部关于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
D.中国古老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文化思想等,已逐渐显示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市场潜力和自身特有的文化吸引力。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旦中国拥有了像《哈里·波特》和《达·芬奇密码》这样全球畅销的著作,中国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B.企鹅图书有限公司花费10万美元买下了姜戎所著的《狼图腾》的英文版权,表明中国文化的复兴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C.中国文化作为外交总体战略“软力量”的一部分,在展现中国和谐、热爱和平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中国文化复兴的最终目的是和日本及韩国抗衡,成为国际流行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大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运河就不能不谈到扬州,谈扬州就不能不谈到瘦西湖。当年决定让运河在这里分道入城的那个人或许只是默默无闻之辈,但他无意中却作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那么密集的拱桥和亭阁,那么精致的园林,那么多浓得化不开的人文历史。平山堂前唱曲的欧阳修,曲栏歌院纵酒的杜牧,画风惊世,影响身后几个世纪的石涛,虹桥修禊,组织七千多人写同题诗的王渔洋、卢见曾,还有断定天下三分明月二分在扬州的徐凝。也难怪扬州人对自己城市的感情总是那么一往情深。光凭禹时天下九州就有广陵,而杭州直到隋初还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这一点,跟西湖叫叫板,又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
  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历史上的扬州富奢繁华到什么程度?但可以很负责地说,像前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些诗句,根本算不上有什么夸张,甚至完全是可以作为纪实文学来看待的。《扬州画坊录》里记载的那两个荒谬故事:“有欲以万金一时费去者,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金山塔上,向风扬之,顷刻而散。”“又有以三千金尽买苏州不倒翁,流于水中,波为之塞。”虽说富人烧钱玩儿的事现也偶尔见诸报端,但和扬州历史上的大腕一比,无论方式及豪奢程度,恐怕都要相形见绌。大运河在那里有点像是一条飞速运转的印钞机的输送带,把这座幸运的、得天独厚的城市宠得有些忘乎所以。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和点睛之笔,这和西湖上许仙白娘子的断桥刚好又堪一比。当地旅游手册以其形状颇似莲花绽放,故又给它起了个叫莲花桥的俗名。有论者认为建筑风格上可能受到北海五龙亭的影响,因无北海的烟波浩渺,匠心别运,将五亭群聚于一桥,从而形成现在这样玲珑的格局。由十五个不同的券洞组成的桥身雄壮威猛,那上面每天徜徉着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但如果对他们说设计者当初的原意并非美学所需而是为了泄洪方便的话,相信对不少人的游兴都是一个打击。运河打在扬州身上的烙印总是这样深刻而醒目,哪怕是湖畔的一根柳条、半截残碑、三分曲栏、几处苔痕,都暗结着浓重的历史与沧桑。甚至在眼下湖面仿古龙舟船女清澈无邪的黑瞳里,如果你凝神注目,仿佛也能看到火焰将熄时那动人的余烬--这通常通过自信和落落大方的眼神表现出来。
1.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
A.那么密集的拱桥和亭阁,那么精致的园林,如五亭桥等。
B.平山堂前唱曲的宋人欧阳修,曲栏歌院纵酒的唐人杜牧。
C.曾组织过七千多文人雅士共写同题诗的王渔洋、卢见曾。
D.扬州又叫广陵,禹时分天为九州,扬州就是九州之一。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虹桥修楔,画风惊世,影响身后几个世纪的石涛,也曾和扬州的其他人文历史,使扬州人对自己的城市一往情深。
B.金山塔上扬金箔,流水波中不倒翁,出自《扬州画坊录》,作者认为都是荒谬的故事,所以都不能当成纪实文学来看待。
C.作为瘦西湖的标志和点睛之笔的五亭桥那用来泄洪的十五个券洞,形状颇似莲花绽放,所以当地人们又叫五亭桥为莲花桥。
D.现在你如果去扬州坐仿古龙舟,看到船女那自信和落落大方的眼神,那都是运河在扬州身上留下的美好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瘦西湖对扬州很重要,扬州对运河也很重要,但作者在谈及瘦西湖和扬州时,总是免不了要和西湖和杭州作对比。
B.作者把大运河比作一条飞速运转的印钞机的输送带,其目的是想说大运河使得历史上的扬州富奢繁华到极高的程度。
C.作者认为五亭桥的设计者当初在设计的时候,只有实用主义的理念,没有美学意识,并且受了北海五龙亭建筑风格的影响。
D.瘦西湖虽然没有西湖和北海那么浩大,但由于玲珑精美的五亭桥,以及湖上景物所蕴含的历史与沧桑,所以瘦西湖在全国仍有很大的吸引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任何一个自诩为精英分子的人看来,我们的很大一部分日子即是用键盘敲出来的,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装备起来的。我们每天的活动半径超不过一公里,可是,斑斓的世界尽收眼底。这就是我们常常要说的现代感。何为现代社会的标志?现代社会的标志就是我们被抛入了大众传媒组织起来的社会。
  我们了解的世界大部分是由各种知识和消息拼贴起来的。少量的知识具体、可靠,可以从中体验到世界的质感和重量。然而,我们的更大一部分世界仅仅是文字、图片和影像连缀起来的。它们不是世界本身。大众传媒是提供这些文字、图片和影像的强大支持系统。如果互联网全部中断,电视关闭,一切报刊停止发行,那么,我们心目中的世界立即会变得极其狭小。
  夸张一点说,诸多大众传媒就是我们的文化感官。大众传媒决定我们看得到什么。相反,没有进入大众传媒的世界根本就不存在。然而,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我们同时生活在大众传媒提供的某一个知识架构内部。几张报纸、几个电视频道或者几个网站布置出一个一个大千世界的幻象。相当多的时候,我们对于大众传媒的信赖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感官。我们的眼睛哪儿比得上电视摄像机?我们的耳朵哪有互联网的覆盖面?一个人只看得见小小的生活区域,大众传媒通常拥有一个俯视社会的制高点。我们已经习惯了将大众传媒提供的知识和消息视为生活。生活的各个维度都按照大众传媒提供的比例展现。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这种生活会突然卡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几条巨大的裂缝,如同一阵风吹翻了舞台上的布景--裂缝背后是另外一些出人意料的景象。这时我们突然觉得怪异:大众传媒展现的生活为什么如此单薄?
  许多人对于这种结论感到了不安--仿佛我们的生活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生活呢?大众传媒仅仅是一些幻觉,某些更有价值的生活因此沉没了吗?我们怎么能保证,大众传媒之外不是一种更没有价值的生活?这个世界上,了解真相从来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相反,获悉真相常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然存在另一种选择:无知是福。真实就那么重要吗?如果一个人即将命丧黄泉,真实不真实又有什么关系?“真”这个观念有什么理由如此重要,以至于它的意义甚至超过了生命?当然,还有一些问题为难我们:什么是真实?如何定义真相?如果真实或者真相来自我们感官的经验,那么,那个由大众传媒营造的虚拟的空间不是已经征服了眼睛和耳朵吗?另一个更为致命的困惑是,我们怎么能证明,人们不是从一个虚拟的空间逃到了另一个虚拟的空间?所谓“真实”会不会是另一种幻象?
  无论是沉溺于大众传媒还是挑战大众传媒,我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思想史上的先哲曾经用各种寓言表明他们的困惑。现今众多的精英分子飞速地敲打键盘的时候,他们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在摧毁大众传媒制造的“铁屋子”,还是在继续生产“铁屋子”?(节选自南帆《传媒的铁屋子》,有改动)
1.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支持系统将文字、图片和影像连缀起来提供给我们,形成了我们心目中的世界。
B.大众传媒作为我们的文化感官过滤了世界,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代替我们对世界作出判断。
C.大众传媒因拥有俯视社会的制高点,其功能也远远超出人类的自然感官,所以赢得了我们的信赖。
D.大众传媒使我们生活在它提供的知识框架内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左右着我们的生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对世界的质感和重量的获取,源于自己对具体、可靠的知识的体验而非间接感知。
B.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世界的范围虽然因大众传媒而扩大,可是这个世界并非世界本身。
C.只要能觉察到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与现实不相吻合,我们就能识破其虚幻的一面。
D.由大众传媒提供的知识和消息所营造的生活虽是幻象,但是这种生活未必没有价值。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他们依靠大众传媒来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
B.既然无法定义什么是真实,那么也就无法判断什么是虚幻;既然无法印证真实的重要性,那么也就没有必要为获取真相而付出。
C.我们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认知上的困惑和困境有其深层的哲学根源:自古以来中外哲学都没有能很好地解释什么才是真实。
D.那种被人们称道的现代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虚幻性。精英分子们不应沉溺于此,而应认真思考有关真实的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钉子上
[俄]契诃夫
  一群十二品文官和十四品文官刚下班,在涅瓦大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今天是斯特鲁奇科夫的命名日,他正带着他们到他家里去举行命名日宴会。
  “马上我们就要大吃一顿了,诸位老兄!”过命名日的人想象着吃喝的乐趣,说。“我们可要大吃特吃了!我的好妻子已经把馅饼烤好。面粉是昨天傍晚我自己跑去买来的。白兰地已经有了,……是"沃隆佐夫斯基"牌的。……我妻子恐怕已经等急了!”
  斯特鲁奇科夫住的地方非常远。他们走啊走的,最后总算走到了他的家。他们走进前堂。他们的鼻子闻到馅饼和烤鹅的香味。
  “你们闻到了吗?”斯特鲁奇科夫问,高兴得直笑。“脱掉大衣吧,诸位先生!把皮大衣放在那口箱子上!卡嘉在哪儿呀?喂,卡嘉!全班人马都到齐了!阿库丽娜,你来帮着各位先生脱大衣!”
  “这是什么?”这群人当中有人指着墙上问道。
  墙上有一颗大钉子,钉子上挂着一顶新制帽,带着亮晃晃的帽檐和帽章。文官们面面相觑,顿时脸色发白。
  “这是他的帽子!”他们窃窃私语道,“他……在这儿!?!”
  “是啊,他在这儿,”斯特鲁奇科夫含糊其词地说,“卡嘉在招待他。……我们走吧,诸位先生!我们到外面小饭铺里去坐坐,等他走掉再回来。”
  这群人扣上皮大衣的纽扣,走出去,懒洋洋地往一家小饭铺走去。
  “你家里所以有鹅的气味,是因为你家里正好坐着一只鹅!”档案副管理员放肆地说,“必是魔鬼把他支使来的!他不久就会走掉吧?”
  “不久就会走掉。他在我家里至多不过坐两小时。哎,我饿了!等他走了,我们先喝一杯白酒,吃点鰛鱼。……然后我们再喝上一杯,诸位老兄。……喝完第二杯以后,那就得马上吃馅饼。要不然胃口就差。……我的女人烤的馅饼好得很。白菜汤也烧好了。……”
  “你买沙丁鱼了吧?”
  “买了两听。还买好四种腊肠。……我妻子,大概,也饿。……不料他闯来了,魔鬼!”
  他们在小饭铺里坐了一个半钟头,为摆样子而各自喝下一大杯茶,然后又往斯特鲁奇科夫家里走去。他们走进前堂。先前的那种气味更浓了。文官们从半开着的厨房门口望进去,看见一只鹅和一碗黄瓜。阿库丽娜从炉子里取出一个什么东西来。
  “又不顺利,诸位老兄!”
  “怎么回事?”
  文官们的肚子痛苦得缩紧了:饥饿可不是舅妈啊,然而可恶的钉子上却挂着一顶貂皮帽子。
  “这是普罗卡契洛夫的帽子,”斯特鲁奇科夫说,“我们走吧,诸位先生!找一个什么地方去等一等。……这个人不会坐很久的。……”
  “这么没出息的家伙倒有这样俊俏的老婆!”客堂里响起一个沙哑的男低音。
  “傻瓜就是交好运啊,大人!”一个女人的说话声附和道。
  “我们走吧!”斯特鲁奇科夫哀叫道。他们就又往小饭铺走去。他们要了啤酒。
  “普罗卡契洛夫是个有势力的人物!”那群人开始安慰斯特鲁奇科夫说,“他在你妻子那里坐上一个钟头,往后你……就有十年的造化呢。这是运气来了,老兄!何必伤心呢?用不着伤心。……”
  “就是你们不说,我也知道用不着伤心。问题不在这儿!我不痛快的是我的肚子饿得慌!”过了一个半钟头,他们又到斯特鲁奇科夫家里去。那顶貂皮帽子仍然挂在钉子上。大家只得又退下阵来。
  一直到傍晚七点多钟,钉子才解除负担,他们也才能动手吃馅饼!可是馅饼干瘪了,白菜汤不烫了,鹅烤焦了,总之斯特鲁奇科夫的前程破坏了一切!不过呢,他们吃得倒是蛮有味道的。(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汝龙译)
  [注]①暗指他们的上司。②在此是骂人的字眼:蠢货。③俄国谚语,意谓“饥饿无情”。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看到钉子上挂着的新制帽,文官们面面相觑、脸色发白,这表现出他们担心私下的聚会被上司发现的恐惧心理。
B.斯特鲁奇科夫含糊其词的回答以及知道上司“至多不过坐两小时”这两个细节,暗示出那位上司是他家的常客。
C.作为同僚,小官员们深知斯特鲁奇科夫的苦衷及其中的隐情,他们在取笑、挖苦他的同时,心里也可能很羡慕他。
D.小说借助普罗卡契洛夫与斯特鲁奇科夫妻子的两句简短对白,着重展现了斯特鲁奇科夫妻子厚颜无耻的嘴脸。
E.从叙述视角看,作者使用第三人称,站在旁观者的视点来叙述、描写,使小说更显得真实、客观、冷峻、幽默。
(2)小说中的斯特鲁奇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文中画线部分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这段文字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人公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钉子上的帽子”是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提炼、人物塑造、结构情节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