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非常犹豫,他深知DNA***技术的革命性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担忧。在与其他分子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但是,DNA***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声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DNA***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性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3.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它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只有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推进科学的发展,造福人类。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答案
1.B
2.B
3.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斯特恩称,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2050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GDP)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摘自《中国信息报》,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发展“低碳经济”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A.开发包括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在内的新能源。
B.根据各国国情选择合适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
C.建立对碳排征税、进行碳排放交易等强有力的价格机制。
D.联合全球力量研发部署碳搜集和埋藏等高新去碳技术。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斯特恩在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低碳经济问题时,不仅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同时也指明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B.发展低碳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操作性诠释。
C.传统型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这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D.斯特恩认为中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下降年经济增长率(GDP),但是,并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3.结合全文,简述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阐释“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 “死”是不吉利的,“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月8日8时”之类,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做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实际上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普及。
B.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尊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的迷信,科学启蒙任重道远。
C.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媒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原因之一。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将被迷信击败。
B.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调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灵深处的局面。
3.要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暠的目标”,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3题。
  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入全球暖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是地质学。一些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比如,目前,加拿大东部偶然发生的地震,其实与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反弹有关。南极洲及格陵兰积雪的融化也会有相同的影响,但过程将因温室效应而加速。
  帕特里克·吴还表示,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火山专家阿兰·格拉比尼尔表示,当他发现加州海岸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有关时,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可是,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地中海地区,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这种联系尤其明显。他说:“冰层融化,地壳的负载减轻,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壳下面的岩浆就更容易喷出来,这就是火山。”
  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
1.下列各项中,对地震频发与地球变暖有关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
C.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D.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有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B.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拇指按压足球的例子,生动解释了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引发地震的原理。
C.地壳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更脆弱,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D.有地质学家证实,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质学成为了加入全球变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因为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将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科学家通过资料研究,发现了地中海地区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明显联系,这从一角度说明当前地震频发与全球变暖有关。
C.冰帽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替代了冰帽压制地球的压力,因而使地壳的负载减轻。
D.地球两极的冰层如果因地球变暖而加剧融化,将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当务之急是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①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②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③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遮蔽了。对大学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撂索,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④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荻取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速的人生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舍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⑤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⑥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的进展作出贡献。
(1)下列对“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原因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知识分子具有独立的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B.知识分子是与专家并不重合的概念,具有独特含义。
C.大学过分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多元职业结构的各类专家。
D.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地位的能力。
(2)下列对“文化自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视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B.重视对具有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培养。
C.注重培养大学生高远的人生理想并激发其生命热情。
D.注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有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孔?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予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大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块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2.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3.“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