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哭穷与无赖茅家梁  去年,上海房管部门在经济适用房核对系统进行试点时,出具了9197份核对报告,其中有3226户家庭申报与实际情况...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宁夏自治区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哭穷与无赖
茅家梁
  去年,上海房管部门在经济适用房核对系统进行试点时,出具了9197份核对报告,其中有3226户家庭申报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有的申请者实际收入与申报月收入差异达1.36万元;更有甚者,申请家庭竟拥有宝马、奔驰。
  哭穷的“李鬼”比不哭穷的“李逵”还要富裕,还要张狂,不少人却说“哭穷跟‘腔势’无关”;有那么多的“李鬼”哭穷,好多人却说:“这是可以想象的。”
  “腔势”,来自英语的chance(偶然、机会、时机)的意思。大概因为“时机”与“派头”不无关系,所以上海人所说的“腔势”,即被鲁迅定义为“宁可居斗室,喂臭虫,一条洋服裤子却每晚必须压在枕头下,使两面裤腿上的折痕天天有棱角”。时下,上海人所津津乐道乐于展示的“腔势”,则说明举手投足统统“很上路”且极有味道。
  贫富心自知,皆须常戚戚。出于低级生命存在的需要,“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只是“肥猪”哼得有“腔势”,“瘦猪”哼得不成调。有“腔势”的哭穷,是一种“消费结构性”的穷。一边哭穷,一边过着追逐酒食声色的阔日子。我见过有些“李鬼”哭穷而未遂,当众破口大骂:“瘪三,侬真的当我是穷乌啊!老子有的是钞票!”衣狐貉而讨饭,却又不知羞耻的,绝非寻常人氏。
  经常听卖乌贼鱼的说:甭看这乌贼鱼的须条条挺直的,都是“发”过的,而软不拉嗒的倒是很新鲜。倒是“发”过的,却惹人喜爱。我们这个世界向来不乏“哭穷”的传统和技法,那些胡搅蛮缠的无赖相,那些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制造出来的牵强附会的理由,还总能博得有关部门的“理解和同情”。
  过去故意在新衣裳上打几块补丁,集体“朴素”。这种“哭穷”,是一种贴近贫下中农、表现忠诚、追求上进的姿态。因为整个社会都十分矫情,谁也不会感到有些许滑稽。而一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支撑社会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整体倾覆,“无一事不假”,“哭穷”被看做“无伤大雅的私人性质小个性”了,那么,在“法不责众”的影响与暗示下,对政府的欺骗很可能成为一种时髦的机智。
  家有黄金,邻有戥秤。即使没有所谓“核对系统”,只要调查深入一点仔细一点,何尝不能发现“申报”的作弊行为?哭穷的“李鬼”多半是心存侥幸,根据以往的经验,钻颟顸无能的空子。就是失败了,也无所谓,根本不怕直接进入诚信“黑名单”。
  有人道,最有“腔势”的哭穷,是为老百姓而哭,这才算得上是君子之泣。为自己哭穷,哭得再有声有色,也只是小人。我曾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待过,见一个领导在电视上做报告时洋洋自得地说:“这‘贫困县’的帽子,听起来不美,可是相当‘实惠’。”敢为老百姓淌泪诉苦的,谁能贸然断言你不是个好官?反应再敏捷的检察官,也得剥茧抽丝,费些时辰。
  哭穷,得把面子剥下来藏在口袋里,哭得极度忧郁,再加上适当的自我糟践,让上级咬牙切齿却最终无可奈何地慷慨解囊。这就是领导的能耐。偏偏正是这种“技巧”的扩散导致了无赖经济的“繁荣”,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它的极端表述是:弄虚作假必将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第三段引用鲁迅话的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象地讽刺了上海人中那些明明穷,却硬要装出派头的人的嘴脸,引出下文的议论。
B.生动地展示了上海人虽然穷,但也要穷得有骨气的性格特点,为下文的议论树立靶子。
C.辛辣地讽刺了上海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特征,引出下文的议论。
D.说明上海人乐于展示自己的“腔势”,举手投足很有味道。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哭穷,要做到不顾及自己的面子,要在上级面前哭得非常伤心,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B.哭穷的人要有一定的表演才能,既要显得伤心,又要学会自我糟践,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C.哭穷的人要敢于伪装,哭得伤心,哭得动情,哭得真实,才能博得上级的同情,获得上级的支持,为老百姓谋取更多的利益。
D.有些领导丢开面子,借助种种伪装隐瞒本地区、本部门的真实情况,通过哭穷来从上级部门那儿骗取更多的利益。
3.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海有相当一部分申报经济适用房的对象实际月收入与申报月收入相差很大,有的申请家庭甚至拥有宝马、奔驰这样的高级轿车。
B.有些人哭穷的目的如果没有达到,就会暴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卖弄自己“阔”的一面。
C.过去有人故意在新衣裳上打几块补丁,显示自己与贫下中农的贴近,表现忠诚、追求上进的姿态,这是一种矫情的行为。
D.“国家级贫困地区”的领导敢于在电视上哭穷,敢为老百姓淌泪诉苦,这才是真正的好官。
答案
1.A
2.D
3.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哭穷与无赖茅家梁  去年,上海房管部门在经济适用房核对系统进行试点时,出具了9197份核对报告,其中有3226户家庭申报与实际情况】;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父亲的形象
吕麦
  下午,偌大的超市显得有些冷清。顾客们有的三三两两穿梭在货架间各取所需,有的稀稀落落地排在出口处等候结账。
  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举着一管透明的五彩弹子糖,从林立的货架间像小牛犊似的纵了出来。他的父亲急急地尾随其后。眼看孩子撒着欢要冲进收银台狭窄的过道口,父亲猛地刹住脚立在一处货架旁,高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对孩子招手。孩子听话地掉转头跑回父亲身边,父亲爱怜地牵起他的小手,佯作生气地训斥了几句,像心口疼似的一手摁住左胸,缓缓地弯下腰抱起儿子。
  走近收银台,父亲把孩子换个方向紧贴在左胸前,摊开右手心里预备好的五元钱结了账,欲往外走。一名年轻保安如下山的猛虎般一把揪住他的后衣领,故作平静地问:“先生,你的东西都结账了吗?”“结了呀,就一管卡通弹子糖。”父亲利落地回答道。男孩仿佛在配合似的,得意地摇晃着手里的“商品”。那一堆糖球仿佛是他的“士兵”,在他的指挥下忙忙碌碌地变化着“队形”,发出清脆悦耳的“嚓嚓”声。保安看了看孩子,然后逼视着父亲。父亲一脸无辜的样子,双手抱紧胸前的儿子和保安对峙着。突然,保安使出一招“黑虎掏心”,两块榛仁葡萄干巧克力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他的左胸口袋内被“掏”了出来。
  小男孩一见巧克力,两眼发出星星般的光亮,但随即又胆怯地把脸藏进了父亲怀里。因为,他看到保安正狠狠地瞪着他父亲。
  父亲酱紫着脸解释说,这一定是儿子趁他不注意时放进去的,他压根儿不知道。边说边慌乱地摸出一张十元钱和几枚硬币打算付款。保安揪住他,用不屑的口气说:“这两块巧克力原价二十元,但现在你必须花十倍的价钱为你的行为买单。这是我们超市的规定!”男人傻了眼,可怜巴巴地说身上只有这么多钱。为了证明自己所言属实,他放下孩子翻了所有的衣服口袋。
  孩子安静地坐在收银台上,默默地眨巴着眼瞅着父亲的窘态。围观的人群里有年长的顾客叹息说:“作孽啊,当着儿子的面干这事,真不像话!”年轻的顾客则起哄说:“现在小偷都狡猾,没准儿这小孩儿是他雇来的托。客气什么,没钱买单送他去派出所。”年轻的保安刚掏出手机,男孩的父亲立刻像头斗红了眼的公牛,拼命去抢夺保安的手机,两人厮打了起来。小男孩吓得“哧溜”一下,下了柜台,抱着父亲的一条腿,哇哇大哭。
  这时,有人喊,经理来了!围观的人群让出一条道。经理冷静地听保安汇报了情况,拿过一块巧克力,拍拍小男孩的脑袋柔声问道:“告诉伯伯,是你让爸爸给你买这个的吗?”男孩抽搭着,用蚊子似的声音胆怯地说:“我看到别的小朋友吃,我也想吃。可爸爸说‘咱家没钱’,就给我买了这个。”说着摇了摇手里的弹子糖。经理恨铁不成钢地乜一眼男孩的父亲,瞟了瞟桌上的零钱,思忖了一会儿,抓起两块巧克力递给小男孩,慈爱地说:“拿着,这是你爸爸给你买的。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读书,挣钱孝敬你爸爸哦。”小男孩怔怔地望着经理,懵懂地点了点头。
  经理厌恶地盯着男孩的父亲,压低声音恨恨地说:“我不是纵容你偷盗,我只是在维护孩子心里父亲的形象。你走吧!”
  男孩的父亲“扑通”一声跪在经理跟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抱起孩子,逃也似的冲出了人群。(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偌大的的超市显得有些冷清。顾客们有的三三两两……”,小说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埋下了伏笔,超市的冷清为“父亲”偷窃提供了可能。
B.“父亲猛地刹住脚立在一处货架旁,高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这是因为“父亲”想起自己怀里偷的东西,想让儿子停下来为自己作掩护。
C.众目睽睽之下,保安从“父亲”的身上搜出了榛仁巧克力,围观的人群开始起哄,幸灾乐祸,表现了社会的冷漠、麻木。
D.小说中的“父亲”很穷,但因为儿子想要吃巧克力竟然做了偷盗这样的事情,这种溺爱孩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E.从行文中看,虽然“父亲”的确在超市中偷了东西,可作者依然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父子俩充满了同情。
(2)联系全文回答:小男孩的父亲明明偷了超市的东西,为什么经理却说“拿着,这是你爸爸给你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几处画线句子都是对小男孩形象的刻画,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你对“父亲的形象”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梅兰芳的“祖训”
陈鲁民
  电影《梅兰芳》上映后,好评如潮,大家都知道了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在抗战时期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而蓄须明志一事。可是由于受电影长度限制,梅兰芳因为不与日伪合作而遭受的种种危险和非人磨难,还有许多没有反映出来。
  首先是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寇周旋。因为他拒不演戏、不参加日伪组织的各种活动,日伪特务三天两头打电话,寄恐吓信,进行威胁利诱。有一次,汪伪政府的大头目、“外交部长”褚民谊突然来访,邀请梅兰芳在12月作为团长率领剧团赴南京、长春和日本东京等地巡回演出,庆祝所谓“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梅兰芳用手指着自己的胡须,沉着地说:“我已经上了年纪,没有嗓子,旱已退出舞台了。”褚民谊却阴险地笑道:“小胡子可以剃掉嘛,嗓子吊吊也会恢复的。”对此,梅兰芳不紧不慢地回敬道:“我听说您一向喜欢玩票,唱大花脸唱得很不错。我看您作为团长率领剧团去慰问,不是比我更强得多吗?何必非我不可!”褚民谊顿时敛住笑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狼狈而出……梅兰芳在当寓公的几年间,巧妙地与日伪周旋,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威逼利诱,坚决不与日伪合作,表现出了一个爱国艺术家的崇高气节。
  梅先生以唱戏为生,不唱戏就没有收入,一年半载尚可以靠积蓄为生,时间一长就难以为继。特别是他要养几十口人,除了直系血统关系家属,还有梅兰芳常年供养的“承华社”班底,以及离乡背井的师兄弟。这些人,不是年老体衰,便是疾病缠身,甚至还有几个是卧床不起,生活都难以料理的“老一辈”。为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他只得不断变卖首饰、衣物、字画、古董,包括祖传的唐伯虎仕女图,仇十洲的山水画,以及郑板桥的字轴。能卖的家产都变卖了,没什么好卖的了,只好靠借款生活,日伪特务又从中捣乱,借也很难借到了。后来,梅兰芳受程砚秋种菜养家的启发,以作画谋生,再穷再困也不变节,宁肯饿死也不卖国。
  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面对乌云压顶,梅兰芳凛然不屈,矢志不渝,在堂屋正厅的中央壁墙上,挂了一幅《窦娥向天图》。醒目的题款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聚沙靠毅力,集花须乐观。”他以此砥砺自己及家人要有毅力,要乐观,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他还将好友、京剧大师程砚秋从北京寄来的“勉诗”写成了条幅:“罢舞息歌,务农励志,秋水长天,指心为誓。”以此来激励一家老少谨守气节,共渡难关。
  梅兰芳家有一条八字祖训:“国重于家,德先于艺。”凡拜他为师的,跟他学艺的,不论子侄亲友,徒子徒孙,都要先接受这“八字祖训”的教诲,然后再说演戏的事。梅先生自己就是实践这“八字祖训”的光辉典范,一生爱国忠贞不渝,一世修德坚持不懈。梅兰芳先生之所以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艺术家,除了他精湛绝伦的表演艺术,他塑造的光彩照人的舞台形象,更在于他始终严守“祖训”,坚持爱国至上的第一美德,他令人景仰的高风亮节。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梅兰芳大师的最好写照,正所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在抗战时期蓄须明志是为了不给日本人演戏。
B.在抗战时期,梅兰芳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寇周旋,假心假意参加日伪组织的各种活动。
C.在困境中,梅兰芳将好友程砚秋的“勉诗”写成条幅,来激励一家老少谨守气节。
D.梅兰芳之所以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艺术家,是因为他精湛绝伦的表演艺术。
E.梅兰芳一生遵守并实践“国重于家,德先于艺”的祖训,一生爱国忠贞不渝,一生修德坚持不懈。
(2)电影《梅兰芳》是一部影视作品,作者以这部电影的内容起笔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写到梅兰芳为了养活几十口人而不得不变卖家产,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梅兰芳成为名传千古的大艺术家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梅兰芳的成功有哪些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孤石
聂鑫森
  朱庆的魂丢了,随着那块孤石一道。
  窗外那原本放石头的地方分明留下一个不深不浅的凹痕,边沿依旧留着一圈枯黄的草叶,好像一句依依不舍的告别辞。
  就在几小时前,就在这块小小的园地正中,立着一坨一米来高的山石,上面覆盖着一层紫褐色的苔衣,石根周围簇着草叶,很像一幅立体的图画。
  朱庆的目光立刻变得柔和起来。这一坨山石,使他想到云蒸霞蔚的峰峦,想到碧林深处的亭台楼阁,想到砍柴人的带点野味的歌谣,想到轰然直下的瀑布。他觉得这孤石是活生生的,它懂得他,他也懂得它,正像李白所说的,相看两不厌。
  这块石头是他在厂区后面小山坡下寻到的。那是一个暴雨初歇的夏日黄昏,下班了,他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想到厂区后面去遛遛。
  一道七彩长虹横在山坡上,茂密的草叶上挂着累累的珠串,空气非常新鲜。朱庆急急地走着,凉鞋踏在湿湿的泥地上,嵌下深深的印痕。在山坡下的一处凹地里,平躺着一块石头。
  朱庆久久地伫立,细细地打量,微微靠近,把它缓缓扶起来。那缩小的云山上的有力的纹理,简直旋转到他的心眼中去了。惊呆了,不完全是因为它的奇崛险峻,而是因为它的孤独。真的,它太孤独了,在这僻静的野外,没有谁来注意它,一任风吹雨打日头晒。
  他决定找几个伙伴来,把它抬回去,立在车间外,这样他就可以和它日日相伴了。
  打从有了这坨立在车间外的石头,朱庆总能提早上班,下班后也不急着走。他给山石浇水、植苔,在山石周围培置小草,拾来断砖围出一块园地。山石上渐渐地生出紫褐的苔斑,石缝里冒出小小的草叶。
  师傅看见他弄得工装上满是泥水,目光里就闪出许多的迷茫,然后叹了口气,说:“到底是个孩子。”
  在刨刀凄厉的吱吱和马达轰鸣的隆隆中,朱庆再不感到难熬了,他可以偶尔别过身子去看山石,去和山石无声地对话,那种从心底生发的愉悦谁又说得清呢?他曾把这件事写在信上,寄给远方的爸妈,不久他们回了一封信,叮嘱他注意身体,听领导的话。
  山石突然消失了!上午,他被指派去市里参加一个“英模报告会”,临近下班时他赶回车间,发现那坨石头不见了。师傅正好下班,对他说:“厂长说这块石头很好看,就叫人搬到厂部会议室去了。”
  朱庆跳起来,恶狠狠地说,“那是我的石头!”
  师傅拍拍他的肩,说:“你真不懂事。”
  下午,他溜到厂部大楼,一口气蹿上五楼,找到那间大会议室,门牢牢地锁着,透过紧闭的大玻璃窗,他终于看见那坨石头了。在一个冷冷清清的墙角,很好看的镂花木架子上,搁着一个浅红的紫砂盆,盆子里立着他的孤零零的山石。他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水。
  下楼的时候,他碰到了西装革履满面矜色的厂长。他突然大声说:“你偷了我的石头!”厂长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经咚咚地走远了。
  依然是刨刀凄厉的吱吱和马达轰鸣的隆隆,朱庆呆呆地望着窗外,他已经成了那块沉寂的孤石。刨刀不知撞到什么硬处,“咔啦”一声脆响,刀子断了。他听见师傅在吼:“朱庆,你的魂丢了?”是的,他的魂丢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的第一段一句话单独成段,简洁醒目,既直接点明了小说的主要内容,也照应了题目,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这篇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写作手法,开头先主要写了原来放石头的地方的周围环境,从第四段开始转入对发现石头的过程的描写。
C.“细细地打量,微微靠近,把它缓缓扶起来”,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朱庆发现孤石时的激动和欣喜。
D.师傅目光中的迷茫,父母回信中对朱庆的叮嘱,这些都表明了别人对朱庆迷恋石头的不理解,也突出了朱庆的孤独。
E.朱庆在厂区后面发现了一块石头,从此迷上了这块石头,连上班也不好好上了,他的师傅无奈地感叹他还是个孩子。
(2)试分析文章题目“孤石”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一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主人公的遭遇给你哪些人生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闫荣霞
  ①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②鲁迅、郭沫若也以得他一幅字为无上荣耀;他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毕业的时候还在唱;这样的歌就是诗了,他的诗又怎能不好:“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连他在给友人夏丐尊的画上随便题的两句话,都好得不行:“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③可是一入佛门,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叶圣陶谈弘一晚年的书法:“就全幅看,好比一位温良谦恭的君子,不亢不卑,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就像一道虹敛去七彩,白气藏身天地间,非为字变,实则人变。当了和尚,字也有了一颗为僧为佛的心,自然是“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
  ④就如他这个人。初始华丽,剃须裹腰在舞台上扮茶花女,如今却是面容清癯,眉目疏淡,一个过午不食、行脚度世的老和尚。就像烟花“啪”地炸开,整个天地都为之增了色彩。眼看着亮了,更亮了,大了,更大了,圆了,又更圆,然后暗了,又更暗……整个人生就这样由绚丽归于平淡。
  ⑤庄子讲天地有大道,却是一定要做到“无己”,成为“至人”,才能得之。世事不再关注,生死不再思虑,贫富得失不是挂在心尖上的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游于宇内。
  ⑥可是,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就要能熬得过刮骨剔肉的痛苦。剃度后,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赶到灵隐寺,他铁石心肠,竟然连庙门都没有让他们进,妻子无奈离去,只是对着关闭的大门悲伤地责问道:“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
  ⑦他用刮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真正的自由。一切他都舍得,只为追求心中那一点萤火。
  ⑧我们对于追求自由的人一向是敬仰的。自身是燕雀,怎不羡鸿鹄?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⑨赵朴初评他是“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其实他才不要当什么奇珍和明月,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心罢了,所以他出家也不是为当律宗第十一代世祖,更不为能和虚云、太虚、印光并称“民国四大高僧”。弃家毁业不为此,大彻大悟不消说。那些虚名,他是不要的。真实的他,63个流年,在俗39年,在佛24年,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却自号“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
  ⑩1942年10月13日,弘一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后,安详圆寂。“问余何适,廓而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他的粗钵里盛满自由。(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提及鲁迅、郭沫若以及引用李叔同的《送别》、题画诗都是为了表明李叔同的世俗生活的光鲜,从而为下文他皈依佛门,由绚丽归于平淡作铺垫。
B.文章在陈述弘一的生平时引用叶圣陶、林语堂、张爱玲等人的话,是为了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人们对他平和从容的心态的欣赏。
C.作者将弘一人生的转变比作烟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前半生的绚丽与后半生的暗淡,以二者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伤。
D.弘一晚年的出家是为了传经授禅,普度众生,而不是为了赵朴初所说的“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E.弘一在写下“悲欣交集”四字后圆寂,表明他认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既有喜的一面,又有悲的一面,是留有遗憾的。
(2)文章中有一句话“要想得到大道的快乐,就要能熬得过刮骨剔肉的痛苦”,作者认为的“快乐”和“痛苦”分别指什么?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内容看,弘一进入佛门前后的人生轨迹有哪些不同?世人对他是如何评价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是“一钵了却谁的浮生”,结尾又说“一钵了却他的浮生”,你认为作者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吗?对这个问题你是如何看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有了自信心,才有文化影响力
  近日,某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的份额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在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中华文化要想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想不断增强,中国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华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中华文化如何才能拥有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要想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实力”相对,近几年我国实施的“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B.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就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就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
C.美国、欧盟、日本的文化软实力比较强,原因之一是它们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有了厚实的物质基础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D.如何才能壮大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其中一个做法就是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世界。  
2.对文章引用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善于从民族文化宝库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他是精神上的富翁,具有强大的文化自信。
B.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只有鲁迅先生在努力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让中华文化建立起了强大的影响力。
C.鲁迅在我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的时候理直气壮地指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
D.针对有些人对中华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我国GDP世界第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
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  
C.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
D.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