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这篇演讲辞,回答问题。在葛底斯堡的演说林肯   ①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篇演讲辞,回答问题。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林肯
  ①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②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考验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③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的安息之所。
  ④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⑤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圣化,我们不能够神化。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
  ⑥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
  ⑦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以便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那种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更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使国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1.第②段中说“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林肯为什么将“内战”说成“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③两段中分别说:这个新国家“孕育于自由之中”,烈士们为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第⑤段首句又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圣化,我们不能够神化”。这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中说“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林肯对“活着的人”发出了号召,试概括“号召”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是为了自由平等的政府而战,为了牺牲的勇士而战。
2.不矛盾。相对于烈士们曾经的奉献与神圣的牺牲,现在更需要我们为了结束任务而战斗。
3.世人将铭记勇士们为国家统一所作的贡献,继承并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不辜负烈士们的鲜血和牺牲,用努力来实践他们的宏伟志愿。
4.示例:①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未完成的事业。②从勇士们身上汲取献身的精神,下定决心,使国家自由、民主长存。(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篇演讲辞,回答问题。在葛底斯堡的演说林肯   ①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用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同马克思的发现作类比,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中加线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马克思之墓
南帆
  ①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牛顿等。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伦敦的某个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
  ②海德公园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叫阿尔伯特的男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据说他去世之后,伤心的女王大约有七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这座纪念碑应当是爱情和皇家财富的共同象征。
  ③其实,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另一桩爱情纠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纪念戴安娜的活动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无数人自愿地献上了鲜花和花圈。海德公园几条主干道的路面上,每隔不远的距离就钉有一面铜牌子——因为戴安娜曾经从这几条路上走过。人们爱戴戴安娜的原因不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时常以王妃的身份参加多种慈善活动,她不在乎皇室装腔作势的清规戒律,也没有刻意将那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作为摆脱平民世界的仪式。
  ④可是,这种爱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隐藏了某些势利之心呢?戴安娜的传奇寄托了众多凡人的梦想,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这种故事的延续。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顿宫的大门,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驰轿车。
  ⑤热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国人大概不会想到马克思了。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马克思说了一些权贵们不爱听的话,有钱人当然不想为他树碑立传。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穷困的马克思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风雨无阻。然而,那么多人却慷慨地将鲜花和花圈掷给了象征性参加过几次慈善活动的戴安娜。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⑥当然,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电视或者报纸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买。还有人懂得马克思和《资本论》。英国的BBC开展了一项调查——谁是影响20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
  ⑦前往拜谒马克思墓的时候才知道,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经私有化,一个毕生倡导公有制的思想家还是无法让他的葬身之地脱离旧世界。收购海格特公墓的是一个老妇人,她规定进入公墓必须交费。尤为苛刻的是,每带入一台照相机必须加付一个英镑。
  ⑧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新的马克思墓位于公墓东北角的路边,墓碑是花岗岩砌成的一个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顶上安放着马克思的铜铸头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感慨
  ⑨返回的时候,有人问起马克思的后代。据说伦敦还有一个,不知是第几代孙子或外孙,在开出租车。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他至今应该还是标准的工人阶级的一员吧。(有删改)
1.本文题目是“马克思之墓”,而文章前四段却写英国其他名人的塑像和海德公园中戴安娜曾经走过的几条路。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作者说“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结合文意,谈谈应怎样理解作者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引用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后,作者为什么会“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感慨”?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最后一段提及马克思后人的情况,请简要分析本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纪念
蔡元培
  ①2008年1月11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学者蔡元培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上海文物管理部门表示,位于华山路303号的上海蔡元培故居经过整修,部分恢复原貌,1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②说蔡先生是“前不见古人”或许属过誉之词,但从当前中国教育的现实来看,誉他是“后不见来者”则是实事求是。
  ③蔡先生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当然莫过于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在他的眼里,只要有学问,无论是守旧的陈汉章、黄侃,主张清帝复辟的辜鸿铭,参与洪宪闹剧的刘师培,还是主张新学、观念激进的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都可招入北大。
  ④他唯才是举,陈独秀既无博士学历,也无任教大学经历,只是区区一中学教员,但蔡先生决定聘请他为北大文科学长;梁漱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蔡先生读了其文,便决意聘来北大教印度哲学。而今天的中国大学,动不动就打出“高薪”“全球纳贤”的招牌,可惜真正看重的却是学历、资历,“国际一流大学”非博士一概不予考虑,唯有高官、明星、富贾才有被破格聘用之可能。
  ⑤此外,为了反抗当局对大学的粗暴干涉,蔡先生曾数次辞职。此等风范,今日何处可觅,现今中国高校还有几位校长敢自诩与其比肩?
  ⑥蔡先生仙逝后,教育部在诔词中有“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先生应运而生,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特发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先生所处之时代堪称乱世,办学条件比今日要差得多,犹能如此坚持原则,令人在酒足饭饱之余,固当汗颜矣!试想以今日之物资富足、社会稳定,再加上蔡氏之办学意志、自由精神,则中国教育何愁不能更加辉煌!中国之学术何愁不能更加灿烂!
  ⑦几千年前中国出了个孔子,可是,几千年来孔子最大的不幸就是他成为了偶像,被无数中国人顶礼膜拜而无人超越。近代,中国的教育终于又有了蔡元培,但今天我们是否也只能继续把蔡元培放在纸张上去研究、放在图书馆里去珍藏,是否只能在他的故居徒兴高山仰止之情?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那么,一个有了伟人而只知道顶礼膜拜却不敢再去超越他的民族是不是更令人忧伤呢?
  ⑧今天,我们纪念蔡先生,决不能只是在茶余饭后发一发“思古之幽情”,而应该切实借鉴学习蔡先生的精神品质,务必做到“后有来者”;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也不应该仅仅是供后人凭吊乃至游乐之场所,而应该是一块弘扬蔡氏精神、激发更多“后来者”的基地。
1.传记中的蔡元培有何特点?请加以概括,分条列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⑦段引用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过的话,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至少答出两点,并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谈趣味(节选)
朱光潜
  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酒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略到滋味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
  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各有各的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很严。
  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们不必强其同。
  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入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学者都鄙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出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一关。好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
1.下面是作者对“趣味”问题的看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阅读兴趣偏狭,不利于初学文艺者的入门。
B.没有入门的人,他们的趣味往往比较广泛。
C.学文艺者入门不能不偏,入门后则不能偏。
D.趣味时时在变迁中,但与民族和时尚无关。
2.下列材料中,与“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A.拉丁民族的诗歌不为日耳曼民族所能够欣赏。
B.明代推崇唐代的风尚,清代推崇宋代的风尚。
C.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
D.法国新古典主义盛行时“七星派”诗遭指摘。
3.下列不符合作者看待文艺上的“门派”的观点认识的一项是(     )
A.文艺上的门派,可以让初学者有所效法。
B.文艺上的门派,又会使人囿于偏狭。
C.门派之分和门派之见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很严重。
D.入门后,就要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吸纳一切门派的优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感悟春天
朱国良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在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的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大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宋朝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说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从一缕春色中感悟到人伦之乐才是大乐,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是出奇,甘愿被春天俘虏。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英国诗人拜伦有一年春天看见一位盲人在沿街乞讨,旁边还有一牌子写着八个字:“自幼失明,沿街乞讨”。但盆中只有稀稀落落几个钱。拜伦同情之下,马上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哪里还有比看不见春天更痛苦的呢!路人一见之下,纷纷给以施舍。这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春天的魅力!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散文的题目交代了描写对象、重点内容,起到了提纲挈领、点明主旨的作用。
B.在开篇作者引用“杏花春雨江南”的诗句,把读者带入江南春天濛濛细雨、缕缕花香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后文的抒情议论作好铺垫。
C.第②段“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一句,“那”指代“对冬天有比较而有鉴别”的哲理的分析,对事物“反衬和折射”出的品质。
D.第②段中的三个反问句,采用了反衬和比喻的手法,用以突出春天到来之不易。
E.作者在文中引用大量事例,从古今中外不同角度,揭示春天的品质内涵,激励人们在人生岁月里永远珍爱美好的春天。
(2)作者引用大量诗句丰富思想内容,第③段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请概括说明本段大量引用诗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拜伦同情盲人乞丐而给他改了八个字:“春天来了,我看不见!”路人一见之下,纷纷给以施舍。这是文字的力量,为什么说“更是春天的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明作者从春天那里获得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