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节选)  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节选)
  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查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1.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一细节描写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句中的“浑身发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在本文的标题上运用否定句式,直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众不同,给人以悬念:“没有什么新闻”有的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写什么新闻?这样写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读过全文后发现,题目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受,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样就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2.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浑身发抖”说明德国法西斯使用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等设备给游人心理造成的极度恐惧,同时有力地说明了法西斯的惨无人道。(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节选)  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新闻,完成问题。“恒源祥”争议广告反思
  [新闻背景]最近以来,“恒源祥”的电视广告在全国多家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在长达1分钟的广告时间里,广告背景音从“鼠鼠鼠”一直叫到“猪猪猪”,把十二生肖叫了个遍,其单调的“创意”和高密度的播出,遭到观众质疑。无独有偶,“挤吗?!去买辆车吧!”两则另类广告也在北京、南京相继出现,再次引发注意力经济的道德伦理问题。金台时评:(1)________________
  如今,是眼球经济风行的时代,什么都讲究吸引力,广告也一样。如果一条广告没有吸引眼球的能力,基本上就失去价值了。但如果大家都把“眼球”推向极致,这样的广告效应恐怕就物极必反了。
  或许是这些商人深知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而对于品牌或是商品的广告更是首当其冲,如果一条广告能够将受众的“眼球”吸引过去,以达到另外的目的,如树立品牌、深化形象、推销商品、扩大媒体的知名度等,然后大赚其钱,便大功告成了。人是不断人为制造注意力的动物。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是在营造注意力,市场竞争、政治选举、文化宣传等,无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在争夺注意力。所以,注意力就成为一种信息资产,一种商业社会中的“硬通货”。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更是一个“信息过剩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所以,也就有专家把当代经济的本质视为“注意力经济”或者说是“眼球经济”。
  虽然对注意力经济价值的强调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忽视了对吸引注意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恐怕就会导致对注意力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起码的尊重,以至于通过不实或不良的信息去浪费、污染和践踏他人的注意力了。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受众的一种精神伤害。
  近日引发争议的两条广告就是典型的例子。“挤吗?!去买辆车吧!”是“歧视”,是对挤地铁的平民百姓的愚弄;从“鼠鼠鼠”一直叫到“猪猪猪”,则是“强迫”,是对观众视听忍耐力的挑战。这些广告无论是哪一条,都是对受众的精神损害和污染,商家自以为高明,别出心裁,结果却适得其反,惹火烧身,不但遭到受众的炮轰,而且也有损企业的自身形象,可谓得不偿失。要知道,每一个人的注意力的使用及其成就,构成了他的生命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注意力的浪费就是生命的浪费。辨析:(2)______________
  商业社会固然离不开广告,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告可以为所欲为、不择手段,无视社会伦理。《哪儿都不像哪儿》的作者詹姆斯·康斯特勒曾经感慨:过去60年间美国人“从公民转变为消费者”。而中国近30年来的物质成长,却让我们看到,许多人尚未成为真正意义的公民,便已经变成了消费者。
  成功的广告会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且愿意以自己的劳动交换生产厂商的劳动,而失败的广告所能做的首先是摧毁人们已有的美好生活。
  在法国如果你坐TGV旅行,旅客只会在无人的过道里打手机,为的是不干扰他人。同样,各式网站的多媒体广告也都做了消音处理,不会在你打开网站时蹦出一个骇人听闻的声音吓你一跳。说到底,无论你是否消费或消费前后,好的商业社会首先承认你是有完整权利的公民。反思:损人广告暴露人文观念匮乏

  卖车的都希望人人买车,让他们赚到更多的钱。卖车的自然也要做广告,这本无可厚非。但将广告做到地铁上,并以地铁的缺点衬托自己的优点,这样的广告当然让坐地铁的人难以接受。期望以刺激的方式激起市民购买车的***,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地铁有地铁的优点,轿车有轿车的优势,两者自然也有各自的缺点。自驾车往往就遇上了堵车。再说,让人人都去买车,不光基础设施承载不了,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承受不住。况且政府也在极力推行“公交优先”,大幅降低公交车费。在如此背景,显然这则广告不合时宜。更重要的是,广告中暴露出来的对地铁乘客的轻蔑口气,更是让人反感。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广告很难说有违法律规定。(人民网《市场报》)
1.下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之所以有些商家去做一些有争议的广告,或许是这些商人知道获得注意力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
B.专家们都把当代经济的本质视为“注意力经济”或者说是“眼球经济”。
C.近日引发争议的两条广告,都是对受众的精神损害和污染,商家自以为高明,结果却适得其反。
D.无论是厂家还是媒体,都应该将消费者视为公民,都应该视自己为公民文化的推行者,而不是商品的暴力推介者。
E.违法的广告却遭来大家的非议,说明广告不仅要合法,更要合情,要照顾到大家的情感。
2.请在(1)(2)两处分别给文段起个标题,均不得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篇首先提供了一个新闻背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的广告既然不违法,那么为什么不适合播出?结合新闻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令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l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取材于李政道的文章《楔》)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李白、苏轼作品为例,表明体裁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C.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比。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2.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还有一个,什么名字记不起了,她熬不住这种生活,用了许多工夫,在上午的十五分钟休息时间里面,偷偷地托一个在补习学校念书的外头工人写了一封给她父母的家信,邮票大概是那位同情她的女工捐助的了。一个月没有回信,她在焦灼,她在希望,也许,她的父亲会到上海来接她回去,可是,回信是捏在老板的手里了。散工回来的时候,老板和两个打杂的站在门口,横肉脸上在发火了,一把扭住她的头发,踢,打,掷,和爆发一般的听不清的嚷骂:
  “死娼妓,你倒有本领,打断我的家乡路!”
  “猪猡,一天三餐将你喂昏了!”
  “揍死你,给大家做个榜样!”
  “信谁给你写的?讲,讲!”
  血和惨叫使整个工房的人都怔住了,大家都在发抖,这好像真是一个榜样。打倦了之后,再在老板娘的亭子楼里吊了一晚。这一晚,整屋子除了快要断气的***一般的呼喊之外,再没有别的声音。屏着气,睁着眼,百千个奴隶在黑夜中叹息她们的命运。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1.怎样理解“这好像真是一个榜样”?它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屏着气,睁着眼,百千个奴隶在黑夜中叹息她们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倒数第三段中“这一点施与的温情”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端午节
振鹏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
  拿着血汗去兑换工银的工人,经过了长时间劳作之后,面色都呈现银灰如死的惨容,凝滞无光的双目更是冷涩不堪。在他们疲乏不支的躯体上,一个个都被棉花灰裹着,远看去就好像都穿了白花飞絮的花衣。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在他们眼帘前首先呈现的,就是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回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一切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
  这些血汗被榨取了的工人,现在都心坎里起了异样的感触。他们失望而又沉默地经过管门的挨次严厉的搜索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暗淡而又简陋,且不经风雨的贫民窟里去了。
  “隆隆……”“隆……隆……隆……”常动不息的机器,仍旧不断地旋转着。
  “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倒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
  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工”的“明天”——旧历端午节。
  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
  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各自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是处在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情景中。
  沉默着……只有机器转动声……
  一张数字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
  “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
  第三次汽笛呜咽王,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
  只有“唉……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
  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
1.根据文意,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的含义。
(1)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描写工厂的汽笛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布告”在文中有不同的说法,请找出一两处,试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端午节》和《包身工》同属于报告文学,这两篇文章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请分别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大学生怎样离校
  大学生离校时的一幕幕生死离别,内心难免有些凄凉,于吾心有戚戚焉。于是决定去走近我们的这些师兄师姐们。
  迈进毕业生宿舍,看到毕业生宿舍的肮脏混乱,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震惊,更甚者一些人可能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怀疑。不错,做事应该善始善终,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里平均素质比较高,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的一个群体。从经验看,大学生在公众生活中经常扮演的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角色。比如,每年暑假的时候,许多院校都组织社会实践团,从一些新闻媒体中,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大学生们走入中国社会的底层,既给普通百姓带去了鲜活的文化知识,大学生自己也从社会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不光帮我们科学地种植,还送来了许多书帮我们增长知识,真希望他们能经常下乡。”这是来自调查的百姓的最多的回答。
  再比如,每当城市里举行大型活动时,大学生总会踊跃充当志愿者。所以,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在毕业时候扔了点儿破烂,或是因为极少数人破坏了公物,就判定当代大学生素质不过关,那是太过轻率了。而且,据调查,现在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经了解,大学生毕业宿舍凌乱,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现象,知情人知道,那几乎是一年一度芳草绿的。在情况比较严重的年头里,毕业生宿舍的墙壁上写满了各种书法,地上扔满了垃圾,能拆的东西都拆掉,真堪称满目狼藉。后来,各院校纷纷出台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暂时性扣发毕业证等,情况才有所好转,但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要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大学生不懂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那倒不见得,更不能把这看做大学生的本质大暴露,正确的做法是抛开简单的谴责,从毕业生的毕业心态上寻找根源。
  据调查的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反映,因为最后阶段比较忙,比如找工作,还有实习,再者因为一起生活过四年的舍友马上就要各奔东西时的凄凉心情才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是的,四年大学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弥足珍贵的日子,一旦毕业,那种割舍不掉的离愁会占据毕业生的脑海,种种复杂的情绪会油然而生,如果这个时候学校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就极容易让毕业生产生被遗弃的错觉。遗憾的是,一些大学在临近毕业的当口对待即将离校的学生往往是一副温情不再的样子,动辄以扣发相要挟,限期的布告张贴得到处都是。至于毕业典礼,早已是几十年一贯制,无非是领导讲话学生听,缺乏参与互动,很难让人产生庄重和自豪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再加上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合适的垃圾清扫工具,离校日程安排紧张,就容易导致一屋不扫的结果,不过现在各院校已经试图一改旧颜。据98级我们的师哥师姐讲,我们院的毕业典礼互动性强,如果你去看一下,你甚至分不出哪个是老师,哪个又是同学。而且我们医学院通知离校日期提前,给了毕业生们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事情。
  大学生学成离校应该是一个很温馨、很庄重的过程,应该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让毕业生参与,应该给它们提供正确的表达渠道。比如,毕业典礼应该富有时代气息,毕竟大学生是最富有时代性、最富有生气的,因而他们渴望与他们同步进行的毕业典礼。毕业证的发放也应该更有表彰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应该更畅通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强烈呼声,当然还可以给毕业生提供公共留言本,让学生留下最想说的话,这在我们医学院早有例子。总之,就是要让毕业生产生精神上的归宿感,要让他们感到,即使毕业了,学校仍是自己的家,学校的一草一木仍然需要自己去爱护。这样,相信我们那些可敬的大学毕业生会让那些曾怀疑他们大学生的素质的人们感慨一番的:善始善终。确确实实也!如果学校方面和毕业生方面做到以上这一切,一屋不扫的怪圈被打破的日子将为时不远了。
  作为我本人,真心希望所有大学生切切实实善始善终。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者。我希望当我们跨出校门的时候,不会有师弟师妹为我们的“终”而产生疑问,我们应该给他们的是做出好的榜样、典范。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则调查报告针对大学生毕业时总会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作者承认大学生是社会上高素质的人员之一,毕业时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必太过担心。
C.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朋友离别的心理折磨,学校制度上的限制,这些都是导致毕业生做出不文明举动的原因。
D.大学毕业生离校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E.本文语言平实流畅,叙述与议论相结合,作者通过亲身的调查来揭示问题的本质,为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本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屋不扫”一词,具体的内容是指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应该如何离校经过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就大学生离校时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举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人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做出不文明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大学毕业生破坏公物也不能不追究责任;也有人认为,大学生毕业生离校时的不文明现象存在多年,这说明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