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建筑审美冲突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表现。建筑审美冲突既反映了性质相异的建筑审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不同群体的建筑审美...
题目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建筑审美冲突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表现。建筑审美冲突既反映了性质相异的建筑审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不同群体的建筑审美意识、建筑审美标准的相互区别和个性特征,是建筑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
  建筑审美冲突集中表现为群体性冲突。依据社会心理学,“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一方面,群体内部具有建筑审美的共同性。由于群体是一种现实存在的、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有着共同的需要或相近的兴趣,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群体内形成共同的建筑审美观念和建筑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不同群体之间的建筑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存在冲突和差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审美群体小型化,审美趣味个性化和多样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如有论者认为:“民族作为审美群体,将日益丧失它的一体化结构,而不断地分化组合为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多的审美群体;世界范围内将不断出现跨越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审美意义上的个体组合和群体组合,而构成新的审美群体。”审美群体的分化和***必将导致建筑审美的新图景,必将导致建筑审美更大的差异性和更广泛的多样性。
  若对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细加分析,则可发现,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总是通过区域性冲突、时代性冲突、民族性冲突和阶级性冲突而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
  首先,审美文化具有区域性,建筑审美也必然出现区域性冲突。普列汉诺夫曾经指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一定社会的的审美观观念和审美趣味由于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在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同时,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当外来审美文化传入时,区域文化的封闭体系就会产生一种排外性,必然产生审美冲突。
  其次,建筑审美的群体性冲突表现在民族性上,或称民族性冲突,这与区域性冲突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特定的民族必定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其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也一定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可以说,人类的审美活动总是渗透着民族精神,体现出民族特点的。我们从古希腊罗马建筑的柱式,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即可感受到建筑审美文化的民族性冲突。就是在中华大地上,合院式、干栏式、帐篷式、吊脚楼式、碉楼式……等等,在一一述说着中华建筑审美文化的民族性格和独特魅力。
1.下列对“建筑审美冲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建筑审美冲突必然会产生建筑风格上的排它性。
B.建筑审美冲突源于建筑审美情趣和标准的差异性。
C.建筑审美冲突会促进建筑审美文化的发展。
D.建筑审美冲突主要表现为群体性冲突。
E.建筑审美冲突与区域文化的封闭性有关,因此体现不同审美习惯与审美趣味的建筑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区域内。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一定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封闭性。
B.由于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一定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封闭性。
C.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一定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首先具有开放性,然后又具有封闭性。
D.由于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一定社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首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然后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3.请用一句话给本段文字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文意概括当前建筑审美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E
2.B
3.建筑审美的冲突
4.①审美趣味越来越多样化;②审美越来越个性化;③审美群体越来越小型化;④这与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有关。(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建筑审美冲突是建筑审美差异性的必然结果和现实表现。建筑审美冲突既反映了性质相异的建筑审美文化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不同群体的建筑审美】;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层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七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可以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沙漠中一样。
  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季艮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有删节)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手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
冯骥才
  (1)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
  (2)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星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    
  (3)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虽然不再拆了,但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更糟糕的是被称作“最后的精神家园”的古村古镇,被借名“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后,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至于种种文化遗产,更是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
  (4)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
  (5)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他们好像都活在时光隧道里。虽然身着古装,发型和配饰却像时尚名模;没有确切的朝代与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札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    
  (6)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
  (7)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名人在世时住过的几间屋子,庙宇部是烧香叩头却不知灵验不灵验的地方,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全不正经;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大精深?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    
  (8)文化不精不深,怎能“做大做强”?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地提高。    
  (9)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我相信,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文化心怀挚爱与度敬。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
  (10)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文化更具特殊性。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神功能,它直接影响着社会文明与全民素质。不能为了畅销、热销、票房、上座率和收视率成倍增长,为了市场人气攀升,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精神的准则。即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准则。这准则也是文化的尊严,这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文化也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为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  
  (11)由此说,问题真正的要害——不是拿文化赚钱,而是糟蹋文化来赚钱。还有比这样赚钱更无知、更野蛮吗?
  (12)我们是否听到我们的文化正在呼叫: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了!
(1)简要概括文中糟蹋历史文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2)简要分析本文的思路。
                               
(3)依据文本,概括作者关于历史文化建设方面的正确主张。
                               
(4)作者在文章第9段分析,“以文化谋利”是这种鄙俗文化潮流变本加厉的动机和力量,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选做)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
  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
  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下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流亡途中的工作条件惊人恶劣,在挡不住风雨的茅草房里,陈寅恪就着箱子,汗流浃背地坐在小凳上写文章。为了给他补充点营养,家里养了一只母羊,他在下课后带着女儿放羊,父女闲聊着走过山间小路,那是他难得的愉悦时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
  远在美国的胡适把西方医生的最后诊断结果写信告知陈寅恪。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写此信,很觉悲哀。”
  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
  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
  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
  《论再生缘》完成了,但无法正式出版,陈寅恪只能请人用蜡版刻印,分送友人。他在文末题诗:文章我自甘沦落,不觅封侯但觅诗。这是他心境和志趣的隐喻。
  1958年,陈寅恪已成学术界“拔白旗”的对象。他不再教课。他说:“他们不要我的东西,不是我不教。”他依然坚持用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
  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
  书写得很艰难。为了这部85万言的百科全书,陈寅恪用去整整10年。柳如是的遭际,触动了他对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抗日战争的家族以及自己身世的感怀。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忽庄忽谐,亦文亦史,极其丰富的史料与穿插其间的陈寅恪的感悟融为一体,浓缩了他一生的学养和志趣。也许,晚年的陈寅恪是以这种智力较量来安慰他那寂寞的心境。
  《柳如是别传》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4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1.文章题目说“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联系全文,说说他的一生是怎样奉献于学术的?请分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结合文章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与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和谐——“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
黄朴民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黄金岁月,是古代政治走向清明、积极进取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不朽象征。在“贞观之治”的诸多优良传统中,“和谐”显然是最为核心的内涵,它体现了“贞观之治”的本质属性,象征着“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
  “兼容并蓄,宽容海涵”。唐太宗李世民以博大的襟怀与气魄,在治国经武时做到虚怀若谷,宽容包纳。这表现为:在制定方针,实施政策时,能够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将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在君主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能够容忍魏征等臣下的犯颜直谏,闻过则喜,在胜利面前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在人才任用上,能够不别亲疏,唯才是举,甚至包容魏征、王珪、薛万彻等原先身为敌对营垒的贤能之士,让其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发挥文韬武略;在民族关系处理上,能够摈弃狭隘的“夷夏之辨”畛域,打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的怪圈,奉行“胡汉一家”、“爱之如一”的民族理念,甚至赦免宿敌颉利可汗的性命,从而最大程度上化解了长期以来因民族征伐而积聚的民族仇恨,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和而不同,因事设宜”。这一点,在“贞观之治”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如在用人上,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像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一位善谋,一位能断,唐太宗使两人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房谋杜断”佳话。又如在边疆治理上,提倡“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不改变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这样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安宁,造就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气象。
  “文武并用,恩威互补”。考察“贞观之治”,我们能够发现,唐太宗君臣在治国思维的选择和管理艺术的运用上,很好体现了文武并用,刚柔相济的显著特点。如一方面,提倡法制,执法不避权贵;另一方面,注重教化,以温和的德治方式争取民心,“令上下同意”。一方面,勇于求谏,善于纳谏;另一方面,又敢于决断,雷厉风行。做到了“仁”与“礼”的有机统一,“德”与“刑”的相辅相成,张弛有章法,宽严有节度。又如在文化上,既推崇和确立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彻底改变了“隋季以来,丧乱滋甚,周孔之教,阙而不修”的儒学式微局面;但同时又承认和鼓励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发展,让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再如,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上,一方面用怀柔羁縻的方式进行安抚,保证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宁;另一方面又补充以必要的军事威慑甚至打击手段,以战止战,同样做到了文武之道,张弛互补。
  “高者抑之,低者举之”。这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在这方面,“贞观之治”为后世封建社会树立了一个杰出的典范。首先是唐太宗践行“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的为君之道,带头提倡节俭,释放宫女,让利于民,“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奖励农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悲剧的上演。其次是对皇亲国戚多有约束,防止他们为非作歹,平添社会的对立。同时,根据“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原则,慎重选择地方官吏,整肃贪黩腐败,确保朝廷的安民方针与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其三是健全完善科举取士制度,让有才能的寒素之士能够进入官吏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调整社会阶层的利益,达成相对的动态平衡。
  《资治通鉴》“贞观四年”记载:“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李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中间虽不乏封建史家的某些粉饰之辞,但所概括的“贞观之治”的显著成就,还是基本可以信从的,堪称一代治世的形象写照。而在这煌煌治绩的背后,所蕴涵的正是追求和谐、实现和谐、维系和谐的治国理念与实践之时代精神,它作为“贞观之治”的核心内核,其价值、其意义乃是超越时空的,留给后人以永远的追慕与启迪!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和而不同,因事设宜”体现在“贞观之治”用人方面,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
B.不别亲疏,唯才是举,甚至包容魏征、王珪、薛万彻等原先身为敌对营垒的贤能之士,体现了唐太宗文武并用,恩威互补的显著特点。
C.健全完善科举取士制度,让有才能的寒素之士能够进入官吏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调整社会阶层的利益,所以达成了社会的动态平衡。
D.唐太宗带头提倡节俭,让利于民,休养生息,奖励农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悲剧的上演。
E.在“贞观之治”时期,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唐太宗“兼容并蓄,宽容海涵”的一项是(  )
A.在制定方针,实施政策时,集思广益,择善而从。
B.能够容忍臣下犯颜直谏,闻过则喜。
C.奉行“胡汉一家”、“爱之如一”的民族理念,甚至赦免宿敌颉利可汗的性命。
D.提倡“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不改变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
3.文中所说的“和而不同”与“和谐”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全文内容,“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