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大 师聂作平  大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鉴于此,大师一直担任着某权...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大 师
聂作平
  大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鉴于此,大师一直担任着某权威机构的***。
  60年代,大师自然在劫难逃地一夜之间成了反动学术权威,抛妻别子,下放到某乡村,造反派不知是否考虑要劳其筋骨,伤其体肤,把大师安排到铁匠铺里打铁——生产锄头之类的农具。大师自然从未打过铁,甚至从未干过重体力活,关心他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打铁这粗活,可真够他喝一壶的了,可大师似乎并不忧虑。每天,他总是迈着方步去铁匠铺,就像是前去实验室一样从容不迫。打铁的大锤甩起来的确要比拿试管艰难。但半个月下来,大师竟也能举重若轻了。最让人惊奇的是,不到三个月,大师打出来的镰刀和锄头,其质量竟高过了那位教他学艺的虬须汉子。这以后,远近的村民都点名要大师打的农具,说是又美观又耐用,以至于那位师傅也心甘情愿地为他打下手。
  大半年过去了,上边似乎又想起了大师。大师仍在村里的铁匠铺打铁,经他手打制的农具,少说也有数千件了。
  那天,组织部的一个官员在秘书和司机的陪同下来到大师打铁的铁匠铺。这个官员近来一直忙于去各地给人“落实政策”,他很喜欢看见那些被落实政策者的失态:狂笑,大哭,呼天抢地,乃至于中风昏厥,当然更多的是对他的感恩戴德。因此这工作虽然比坐在办公室里辛苦,但他仍乐此不倦。
  官员来时,大师正在打一块锄片,在锤子的敲击下,铸铁已初见雏形。六月间的天气,铁匠铺里热浪滚滚,虬须汉子光着身子仅系一块白帕,大师却长衣长裤,连风纪扣也扣着。
  官员一边擦着汗,一边向大师诉说着委屈了一类的话。说了一遍,却见大师仍面色平静地打铁,便又以极其庄严的声调宣布大师已经平反了,即日起就回北京复原职,大师依旧没吭声,只是忙着打那个锄片。官员颇有些气恼,站在一旁走也不是,站也不是,只好呆呆地望着通红的炉火发愣。
  足足过了半小时,大师将那个锄片打磨完了,又细细地洗了手,才对官员说:你再说一遍。官员不想说,又不能不说,于是只得又说了一遍。大师听完,说,知道了。这时候,下工的铃响了,大师不急不忙地背着手回家。
  这个故事是听我父亲讲的,大师在铁匠铺时我曾见过,一个和气的老头,但我不知他是大师。那时候,我以为大师应该生活在离我们这样的凡人很远很远的地方才对。大师自然回了北京,前不久因病去世,各大报刊电视都发了讣告。
  父亲给我讲这故事时值春耕,他手里拿着一块锄片,坐在门槛上。父亲说,这块锄片就是大师最后打的那块。那天上午我给他办了交涉,说是下午去拿,他果然就打好了,你看——锄片已经生锈了,和普通的也差不多,但看上去似乎却要美观些。
1.请从小说中找出能表现大师大度、严谨、老成持重、有大家风度的细节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的“被落实政策者”表现出的是失态:狂笑,大哭,呼天抢地,乃至于中风昏厥;而大师的表现却是“仍面色平静地打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大师是一个真正的大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末两段内容作者要表达些什么意蕴?以此作结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现他的大度:“每天,他总是迈着方步去铁匠铺,就像是前去实验室一样从容不迫。”表现他的严谨:“六月间的天气,铁匠铺里热浪滚滚,虬须汉子光着身子仅系一块白帕,大师却长衣长裤,连风纪扣也扣着。”表现他的老成持重和大家风度:“大师听完,说,知道了。这时候,下工的铃响了,大师不急不忙地背着手回家。”
2.反衬说明大师宠辱不惊的大家风度和处变不乱的宽阔胸怀。
3.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他干起重体力活来举重若轻;他打的农具既美观又耐用;落实政策时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他生活严谨而且很守信用。
4.说明大师既伟大又平凡,既平易近人又不同凡响。以此结尾说明这故事的真实性,以及人们对大师的怀念。(意思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大 师聂作平  大师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有着相当的影响。鉴于此,大师一直担任着某权】;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生命的曙光姜铁军
李嘉德
  觉得整个巷道都在摇晃。
  巷道里的灯忽然全灭了。
  “完了,出事了!”这念头在李嘉德的脑子里一闪,接着他撒腿就往外跑。李嘉德想在巷道没有堵死前跑到升降车那里,争取活着出去。
  李嘉德看到前面有一点灯光,是矿工帽上的矿灯发出的。他急急忙忙跑过去。
  “谁在那里?”李嘉德大声地问。
  “是我,许老抠!”黑暗中有人在回答。
  许老抠在矿上可是个有名的人。他十八岁就下煤矿干活,二十多岁的时候在井下出了事故,大难不死。今年五十多岁了,还是单身一人。一个人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挣的钱全攒着。除了抽点烟,没有别的嗜好。矿上的人暗地里传,他攒的钱少说也有十几万。平时也不见他怎么花钱,这样大家才叫他许老抠。
  李嘉德跑到许老抠跟前,看到巷道顶上塌下来的石头早把去路封得严严实实。李嘉德的脑袋“嗡”的一声,禁不住蹲在地上哭起来。许老抠拍拍他的肩膀:“小李啊,你别害怕。矿上一定会想办法救咱们的。我上次遇到事故,在下面呆了五六天,还不是被救出去了。你别慌,咱们一定会被救出去的!”
  李嘉德这才止住了哭声。
  一天,两天,三天……
  许老抠已经十分虚弱了。他喘着粗气和李嘉德说:“我怕是坚持不住了,你年轻,一定得坚持到有人救你!”李嘉德哭着说:“我看咱们都不会活着出去了!”许老抠拉住李嘉德的手说:“你一定得活着出去,我存的几十万元钱都给你,够你这辈子花的。不为别的,就为这笔钱,你也得活着出去。你比我年轻,你一定挺得住的!我给你写个遗嘱,你就是合法的继承人!”许老抠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烟盒拆开,在烟盒纸里面空白的地方写了遗嘱。然后,他把家里的钥匙放到李嘉德的手里:“我把东西都放在床下面的小木头箱子里了,你出去后去取吧……”把一切交待完,许老抠喘了最后一口粗气,就再也没有醒来。
  拿着许老抠给自己的烟盒和钥匙,李嘉德感觉就好像做梦一样,这财发得太容易了。本来已经丧失了勇气的他好像打了一针强心剂,不为别的,就为这几十万元的遗产,他也得活下去。那是自己一辈子才能挣到的钱啊!这个信念支持着李嘉德,在漆黑的巷道里他又坚持了两天。当他手里握着许老抠给他的钥匙处于昏迷状态的时候,他感到有一丝凉气吹了进来,好像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李嘉德身体恢复了健康。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到许老抠家去打开那只寄托了他发财梦想的木头箱子。
  箱子里有三样东西:一张二十多年前的医院诊断书,一束信札,一些汇款单。
  诊断书证明:许老抠年轻时经历的那场事故导致他无法生育,不适合结婚;他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六个贫困大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汇款给他们;六个大学生叫他“许叔叔”,经常给他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李嘉德被许老抠善意地欺骗了,而正是这种善意的欺骗点燃了他生命的曙光。之后那六个大学生依然能收到许老抠的汇款,他们依然像往常一样给“许叔叔”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他们不知道这个“许叔叔”其实是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
1.小说在介绍“许老抠”时还特别地介绍了他的简历,意图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老抠留下“几十万元钱”的遗嘱纯属一场骗局。你是怎样看待这场骗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老抠和李嘉德是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这两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小说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谈谈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面的题。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住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之所以以“秋天的怀念”为题,一是因为文中描写的故事都发生在秋天;二是因为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而我则是在秋天获得了“新生”。
B.文章第1段写到“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第4段又写到“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两个细节都主要是为了表现母亲对儿子内心的痛苦的体谅。
C.文章第2段和第5段两次写到了“我”对母亲病情的不了解,字里行间隐含着一种深深的自责,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面对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母亲的伟大。
D.文章第3段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一细节,表现出母亲时时刻刻在关注儿子的情绪变化,一个“挡”字,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
E.文章第6段写母亲临终时,“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两个“艰难”的强调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对母亲一生不幸的深深同情。
2.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开头极力描写“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其作用是什么?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母亲”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一句看似闲笔的话“母亲喜欢花。可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请说说这句话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灯下草虫呜
纤  云
  ①倚灯夜读,有虫声从院角黄菊丛内传来,时停时续,忽高忽低,带点诗词里的平仄音律,不紧不慢地在秋夜里弹唱。“灯下草虫鸣”,想着这几个字,指尖慢慢滑过书页,伴着秋虫的浅吟读书,心里更觉温暖得很。
  ②古人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 ,冬听雪声。我觉得,这四种声音里,春的鸟声和夏的蝉声过于激烈,浮躁张扬了些,冬的雪声又过于清寂,单调孤寒了些。而端坐在秋虫声里,听虫们一唱三叹的唧唧声,不紧不慢,清越激昂,犹如诗人们的雅集聚会,内心不由自主地抒情起来,或捧卷展读,或邀友煎茶,才不负这诗意秋声。
  ③“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描述了季节的转变。西风起,月冷霜寒,虫鸣断续,伴着捣衣的砧声,夜风中的箫声,思妇远望征人,秋虫的低吟亦如她的心声:唧——唧——唧—一,分明是“盼啊一一盼啊——”。她仰头观天,雁阵穿过暗夜的云朵长呜而去;她俯首聆听,草丛里秋虫声声低语,天地间响彻它们的叫声。大雁知道南飞,蟋蟀知道归家,良人又在哪里?她的身影在秋灯里愈发孤凄。
  ④这种意象定格在诗书里,便是一幅幽凄伤情的画卷,极富文学里的抒情美,如叶圣陶所言,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让人回味有加。而常人世界里的秋虫声,又是另一首音韵动人的美好诗篇。幼时在乡下,跟着婶婶到田野里守秋。我们爬上木柱搭成的高高的草棚,田野里的作物尽收眼底。红薯、山药、玉米的藤蔓黑黝黝的,静静地伏在野 地里。伴着习习的凉风,有新稻的清香从远处飘来。婶婶略有睡意,让我注意有无田鼠野獾出来偷食。我静静聆听,耳中灌满的却都是虫声,分不清哪是蟋蟀,哪是蚂蚱,哪是蝈蝈……有的若大提琴,有的若竖琴,有的若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响个不停。当时头顶上有金黄的秋月,田野里有成熟的庄稼,草棚里有醒着的我,我们都是虫们肃穆的听众。那晚我着迷于这秋之天籁,到黎明方才睡去。
  ⑤有时觉得,尘世萧瑟的秋里,因了虫音而生动起来。一个秋夜经过小区的桂树下,听几个女子唱小曲。他们都是乡下来的保姆,夜晚得闲,唱一些做姑娘时的俚曲消磨时间。在桂花香的包围中,我坐在她们中间,陶醉地听。其中一个唱着唱着,却突然静默下来,我发现她眼里有泪花闪烁。问原因,她说,听到草丛里的虫子叫,想起年轻时一个秋天的晚上,和邻村的二牛哥在田埂头唱《摘石榴》,当时虫子就这 样唧呀唧呀叫个不停。她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涩笑意,又继续唱:“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打一个包袱跟上你就走……”她有没有和她的二牛哥下扬州,我没有问;但阵阵虫呜,让她记忆中的爱情倏忽被唤醒,让她回到了曾经的某个美好的时刻,已使得这个秋夜温馨满满。
  ⑥我钟情秋天的虫声,还因为它们谱在大自然的音符,更能令我内心充满宁静。我品味着刘墉的这句话:“秋虫声就是要这样聆听,在那细小的音韵中去感触,即使到了极晚秋,只要以心灵触动,仍然可以感受到那微微的音响。”通常,在这样的细小音韵中,沏一杯滚烫的茶,捧一本心仪的书,窗前的灯影里,我在阅读,窗外的草丛里,秋虫们在吟唱。它们的话语和我心灵的声音汇合,那是无比美妙的体验。(选自《散文》2011年第2期《清秋书简》,文字略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是( )
A.第②段用春天的鸟声、夏天的蝉声和冬天的雪声衬托出秋虫声的独特魅力。
B.作者在文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以及叶圣陶的话,拓展了秋天虫鸣的意蕴。
C.第⑤段写乡下保姆秋夜唱歌闻虫声而泪花闪烁,是为了突出爱情的温馨美好。
D.作者引用刘墉的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内心宁静用心灵触动生活琴弦的有心人。
2.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钟情秋天的虫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写了作者幼时在田野里守秋时的情景,让人印象深刻。试从描写角度、句式特点、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五片什么,亲爱的?告诉你的苏艾。”
  “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
  ……
  “你用不着买什么酒啦。”琼珊说,仍然凝视着窗外,“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①
  ……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然后她喊苏艾,苏艾正在煤气炉上搅动给琼珊喝的鸡汤。
  “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②
  一小时后,她说:
  “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①与画线句②分别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有何特点?从中表现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我是城市小孩,痛恨大自然。每次到了野外,朋友们悠然见南山,我只想找地铁站。上个周末被朋友拉去爬山,却有奇遇。我们去爬阳明山,才走到二子坪,我已摇摇欲坠。两旁树林茂密,我无心欣赏。我上气不接下气,根本无心欣赏。此时,我突然看到窄小的山路上坐着一位老先生,七十多岁了吧,却抬头挺胸,直视前方,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些游客。我们走近一看,才发现他在卖橘子。脚下摆着两大篮,里面的橘子一个比一个难看。
  朋友买了一些,他也不给塑料袋。大伙当场吃了,吃不完就拿在手上。大家一边吃一边跟他聊天。他用本地话说,他在那条山路上卖了一辈子的橘子。早在政府把阳明山规划成公园之前,他就在山上种橘子,采了就在山上卖,从不带下山。他不用人工肥料或农药,橘子百分之百自然。我说:“那这是有机橘子喔!”朋友斥责我:“‘有机’是你们这些雅痞的说法,不要用那种字来污染这些橘子!”我摸着橘子,又小又脏,上面坑坑洞洞,实在引不起食欲。
  朋友都在吃,我不好意思,只好开始剥皮。我看着自己的脏手,还吹毛求疵地问:“有没有人有湿纸巾啊——”立刻被大家嫌弃。我剥下皮,想找垃圾桶丢,只见到老先生对我挥挥手,指向树林的泥土地。然后我看到地上已经有了很多果皮,显然是先前食客的成果。土里来土里去,这橘子不需要任何文明的处理。
  我用满是细菌的手把其貌不扬的橘子送进口中,却尝到前所未有的甜味。老先生说:“橘子的季节过了,下礼拜我就不来了,我们明年见。”不知为什么,甜甜的橘子下肚,突然酸了起来。我瞄山下一眼,突然领悟到我在那里过的是极度人工、充满包装的生活。
  我做的工作、写的小说、追求的爱情,牵挂的情绪,每一项都叠床架屋、千回百转。每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经营世界奇观,充满了仪式和身段。表面上是在追求某种崇高的目的和价值,其实都在兜圈子。我需要有品牌的公司、有品牌的西装、有品牌的女友,甚至有品牌的忧愁。在城市里,我像是明亮干净的超级市场冷冻库中、包在保鲜膜里的橘子。漂漂亮亮、冠冕堂皇、价格过高,却味道不好。我的人生没办法长在树上,摘下来剥皮就吃。我的人生在享用前必须把手洗干净,然后倒计时
  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变成野地的橘子了。告别老先生十分钟之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接手机。但下山后的这几天,我一直想着他,纳闷他接下来大半年不卖橘子,生活费怎么办。这当然又是我这种“无机”的人的思维模式。我把山上带下来的一颗橘子放在电脑前,让它跟我一起照辐射线。橘子渐渐变色、烂掉,但那个星期日的甜味,却始终在我的心中翻搅。(王文华《橘子的甜味》)
1.老人卖的橘子为什么被作者称为“有机橘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谈谈“甜甜的橘子下肚,突然酸了起来”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两项(      )
A.“我是城市小孩,痛恨大自然”一句,是作者故意用的曲笔,从全文看,作者对“自然”怀有深深依恋之情。
B.“橘子的甜味”即是作者思考生活的一个触媒,也是一种朴实、自然、真切的生活状态的象征。
C.文章结尾“一颗橘子放在电脑前,让它跟我一起照辐射线。橘子渐渐变色、烂掉……”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彻底的否定。
D.“但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变成野地的橘子了”表明作者对生活没有信心,没有理想。
E.文章由“橘子的甜味”引出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真切生活的向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