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纪念傅雷施蛰存  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
题目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纪念傅雷
施蛰存
  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现在,我书架上有十五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两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悼念傅雷。
  一九三九年,我在昆明。在江小鹣的新居中,遇到滕固和傅雷。这是我和傅雷定交的开始。可是我和他见面聊天的机会,只有两次,不知怎么一回事,他和滕固吵翻了,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这是我第一次领略到傅雷的“怒”。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从此,和他谈话时,不能不提高警惕。
  一九四三年,我从福建回沪省亲,在上海住了五个月,曾和周煦良一同到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巴黎新村去看过傅雷,知道他息影孤岛,专心于翻译罗曼·罗兰。这一次认识了朱梅馥。也看见客堂里有一架钢琴,他的儿子傅聪坐在高凳上练琴。
  我和傅雷的友谊,只能说开始于解放以后。那时他已迁居江苏路安定坊,住的是宋春舫家的屋子。我住在邻近,转一个弯就到他家。五十年代初,他在译巴尔扎克,我在译伐佐夫、显克微支和尼克索。这样,我们就成为翻译外国文学的同道,因此,在这几年中,我常去他家里聊天,有时也借用他的各种辞典查几个字。
  可是,我不敢同他谈翻译技术,因为我们两人的翻译方法不很相同。一则因为他译的是法文著作,从原文译,我译的都是英文转译本,使用的译法根本不同。二则我主张翻译只要达意,我从英文本译,只能做到达英译本的意。英译本对原文本负责,我对英译本负责。傅雷则主张非但要达意,还要求传神。他屡次举过一个例。他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一场有一句“静得连一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但纪德的法文译本,这一句却是“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他说“这不是译错,这是达意,这也就是传神。”我说,依照你的观念,中文译本就应该译作“鸦雀无声”。他说“对”。我说:“不行,因为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话中不用猫或鸦雀来形容静。”
  傅雷有一本《国语大辞典》,书中有许多北方的成语。傅雷译到法文成语或俗话的时候,常常向这本辞典中去找合适的中国成语俗话。有时我去看他,他也会举出一句法文成语,问我有没有相当的中国成语。他这个办法,我也不以为然。我主张照原文原意译,宁可加个注,说明这个成语的意义相当于中国的某一句成语。当然,他也不以为然。
  一九五八年,我们都成为第五类分子,不便来往,彼此就不相闻问。不过,有一段时候,朱梅馥和我老伴都被居委会动员出去办托儿所,她们俩倒是每天在一起,我因此便间接知道一些傅雷的情况。
  一九六一年,大家都蒙恩摘除了“帽子”,可以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于是我又常去看他。他还在译书,而我已不干这一行了,那几年,我在热中于碑版文物,到他那里去,就谈字画古董。他给我看许多黄宾虹的画,极其赞赏,而我却又有不同意见。我以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了。这句话又使他“怒”起来,他批评我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笔法。
  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我就踱了回家。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傅雷逝世,其实我还没有了解傅雷。直到他的家书集出版,我才能更深一步的了解傅雷。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一九八六年九月三日
1.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写到了傅雷的哪几次“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对傅雷的认识和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又说“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如何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态度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在昆明,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了。
  (2)在上海,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的画,产生了争论,讨论的是学术问题,然而傅雷在论辩中发怒。
  (3)“文革”期间,傅雷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2.(1)倒叙,如回忆1939年和1943年与傅雷的交往。  
  (2)直接抒情,如文章最后一句话。  
  (3)对比,如文中写到“我”觉得翻译只需要达意,但傅雷觉得翻译还需要传神。  
  (4)正面(直接)描写,如文中写傅雷晚年时对黄宾虹画作的看法。  
  (5)侧面(间接)描写,如文中写“我”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到傅雷家门外看到的情形,傅雷夫妇的命运可想而知。 
 3.(1)作者因傅雷之死而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并不只是一般的个人脾性,而是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
  (2)作者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
  (3)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永远为知识分子所继承和发扬。(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纪念傅雷施蛰存  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这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二十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 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几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1.下列加粗的字词在文中的含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潜修(深入钻研) 訾詈(指责,诋毁) 业(学习) 益(坏处)
B.禄(追求)   砥砺(磨炼)    初(心愿) 兴(衰败)
C.误(遗留)   毁誉(毁谤称赞)  首(屈服) 店(铺子)
D.相(勉励)   详(全、尽)   商榷(商讨) 沦丧(消亡)
2.将下列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段讲的是青年学子应该抱定正确的宗旨,那么,蔡元培先生认为的正确的宗旨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一段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只问官职的大小等。这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段说了几层意思?请划分层次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心灵的明灯
——怀冰心
林德冠
  冰心先生逝世的那晚,夜色如水,紫红的茶花、洁白的水仙花开得正旺。我在屋顶小花园,仰望长空,星辰闪烁在寒风中,正灿然地 发出光辉。我轻轻地踱步,心中忆念着先生的音容笑貌。
  1900年11月22日,这个值得怀念的美好日子,我不期然有机会拜访了冰心先生。那时我在省文化厅工作,我们与驻闽海军政治部合作,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八闽海疆》摄影展,反映军民鱼水情深内容。当时,想到冰心先生的父亲当过海军,便想邀请冰心先生来观看摄影展。但是,我们又担心这样的邀请太贸然,特别是到了她的家门口,看到“医嘱谢客”的一行字后,我们又止步不前。于是,先挂了电话,说我们是福建长乐人,是从故乡来拜望先生的。想不到先生知道我们的来意后,浓浓的乡情牵动了她的心,她不顾身体有病,约我们下午去谈。当我们坐在先生的面前,静静地注视着先生的面容,我的心激动不已。她是那么慈祥,那么睿智,她的语调柔和、谦逊而又动听,真是有德、有望、有智、有爱,使我如在慈母面前聆听着她的话语。她的话题十分广泛,就像树上的鸟儿似的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我深深地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之中……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我才觉得不能再打扰先生了。先生虽然因腿受伤不能去观看摄影展,但先生那饱含乡情的一声“歉意”,使人感动万分,特别是先生还和我一起合影,更是使我感到温馨和爱意。尔后,随着对她生平、作品的熟悉与了解,我对她也愈益爱戴与敬重。
  历史真是有情,往往给人们提供一种难得的机缘,在我与冰心先生认识几年以后,我做梦也想不到会赐予我为先生建文学馆的机遇。在从文化厅到广播电视厅工作近两年之后,省委又调我到省文联工作。我们承前启后,把建设冰心文学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冰 心文学馆终于在先生家乡长乐市择址动工。1996年3月,省委副书记何少川、副省长潘心城、省文联主席许怀中老师和我一起,带着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的文 学馆图纸到北京医院病房请冰心先生审定,那时先生正躺在病床上,仰面细看着图纸,高兴地说:“很漂亮!我很想建成后回去看看,要是年轻就好了……”当潘副省长称赞先生是“长乐巨人”时,她却连声说:“不敢当,不敢当!”这更使人们感到建冰心文学馆是多么的必要。仅过一年多时间,壮观的文学馆在一片空地上建成了,许多人络绎不绝来参观,但高龄的冰心先生却未能来,我们为此遗憾不已。1998年3月,我趁参加全国文联委员会议之机到北京医院向先生报告开馆情况,并转过了家乡亲人对先生的祝福,这时先生高兴地微笑着,并不无幽默地反问我:“是工人还是农民祝福我?”我回答说:“有工人,有农民,有机关干部,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学生,大家都祝福先生长寿!”冰心先生又和蔼地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惬意……
  思绪漫无边际地翻腾着,我仰望长空,觉得星光是那么明亮,我并没见到有星辰陨落。这时夫人拿着大衣悄悄地上来,把大衣披在我肩上,她紧紧地靠着我,我们一起轻声念着巴金先生的名句:“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路。”冰心先生,您是明灯,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里……(原文有改动)
1.文章开头“夜色如水,紫红的茶花、洁白的水仙花开得正旺”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叙述了冰心的哪几件事?请分条概括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文章看,你认为冰心是一位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开头与结尾都写到明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坦普尔一号彗星
  坦普尔一号彗星运行在木星和火星间的小行星带上,是科学家坦普尔在1867年4月3日发现的。它是冰石混合体,石在内,冰在外,冰壳包裹着石核。直径约6.5公里,密度在每立方厘米3—4克之间变化。轨道周期5.74年。
  根据欧洲航天局XMM-Newton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显示,坦普尔一号彗星是一个微弱的X射线源。这些数据是通过该太空望远镜上EPIC的X射线照相仪在7月4日对彗星的深度撞击过程进行观测时所获取的。
  正如原先观测其他彗星时科学家所猜测的一样,坦普尔一号彗星确实发出了X射线,不过强度很微弱。目前还不能肯定太空望远镜是否已经获得光谱数据,因为只有获得这种数据才能了解彗星发出X射线的机理。要证实这一点,还需对望远镜发回的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
  目前解释彗星为什么会发出X射线的问题存在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是彗星彗发中的中子和太阳风携带的电离粒子之间发生电荷交换产生X射线,这种理论过去在对几颗彗星进行观测时已经得到验证;另一种理论认为观测到的X射线只是太阳光照射到彗发中的尘埃时所产生的散射,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彗星出现大爆发时,就像在1996年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观测时所看到的一样。当然两种机理都存在也是可能的。
  虽然不需要对这些微弱的X射线进行分析,不过即使是观测从一个处于运动中的目标如坦普尔一号彗星上发出的X射线,对于一架X射线天文望远镜来说也是足够复杂的。事实上XMM-Newton太空望远镜最适合观测天空中“固定”的X射线源。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制定专门的计划,并采用特殊的处理技术。
  正在运动的彗星发出的光子被位置相对固定的XMM-Newton太空望远镜捕捉到, 科学家根据每一个光子被捕捉的时间和方向来推断彗星的距离。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变换,每一个光子就好像来自固定在天空中的一个虚拟的彗星。按照这种方法,科学家可将彗星当作一个不运动的物体,接着通过宇宙背景射线对观测的影响进行数据处理。(选自《科学之友》2005年第9期)
1.下面关于“坦普尔一号彗星”的特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坦普尔一号彗星是运行在木星和火星间的小行星带上,其轨道周期为5.74年。
B.坦普尔一号彗星是科学家坦普尔在1867年4月3日发现的,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
C.坦普尔一号彗星是冰石混合体,冰在内,石在外,冰壳中混合着石核。
D.坦普尔一号彗星的直径约6.5公里,密度在每立方厘米3—4克之间变化。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只有对太空望远镜获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了解彗星发出X射线的机理。
B.目前解释彗星发出X射线的问题存在两种理论,而这两种机理都存在是不可能的。
C.X射线天文望远镜要对一个处于运动中的目标发出的X射线进行观察是足够复杂的。
D.可根据正在运动的彗星所发出的每一个光子被捕捉的时间和方向来推断彗星的距离。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实上来看,XMM-Newton太空望远镜比一般X射线天文望远镜要好,最适合观测天空中“固定”的X射线源。
B.只有在对彗星进行深度撞击的过程中,我们才可通过XMM-Newton太空望远镜观测到坦普尔一号彗星是一个微弱的X射线源。
C.认为是彗星彗发中的中子和太阳风携带的电离粒子之间发生电荷交换从而产生X射线的理论已经在过去对几颗彗星进行观测时得到验证。
D.科学家在研究时,当通过数学方法把获得的信息进行变换后,就可将彗星当作一个不运动的物体,接着还需要对宇宙背景射线产生的观测影响进行数据处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多事芭蕉
张 瑞
  中国的文人大多是喜欢梅竹兰的,固然这些都是气清晶莹的东西,但用得滥了,反而匠气,倒是芭蕉,逸气里有着亲切,家常里又带点桀骜之感,反是更讨人喜欢,有一点真率的东西在里面。
  在画里,芭蕉与梅兰竹是不能一列的,倒是与瓜瓜果果的东西颇为投缘。当然,文人眼里的瓜瓜果果也不单是菜篮子里的瓜果,那是蕴涵着出尘的意味的——越是家常的越是要出尘,也就越具有了禅意。我们看齐白石的大白菜真是好,淡墨浓墨地一勾一染,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简单里的逸气却又不是人人可为的了。其实,芭蕉较之大白菜,仙气本来更浓一些,这样反倒不适合齐白石的笔墨了。齐白石的笔墨有点像汪曾祺的散文,都是很白菜味的东西,也是很士大夫气的讲究平和淡远的东西,像个遗老似的。丰子恺是弘一大师的弟子,自然也是慈悲为怀、儒雅温 厚一类的人物。丰子恺倒是也真作了些很具佛性的诗文书画,但我真正喜欢看的,是他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觉得诗倒仿佛天生是为画而存在着的,是这样一种浑然里漫溢着的禅意,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为之,较之佛性,更是空灵。这真是好,但仿佛,这样的 笔意,有点温润晶莹有余而率性狂放又不足,也是不适合芭蕉的。倒是书法史上有个“以蕉代书”的人物,酣畅淋漓的,正是蕉身上的那种气息。说的是那个“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龙蛇走”的疯和尚怀素,于寺庙旁植蕉百亩,每每大醉之时,便于蕉叶上翻墨倒海,此时,山风啸啸,蕉叶滔滔,那些游走的线条,如天地间游走的精灵一般,自由洒脱,狂故不羁,啸傲于尘世之上。
  中国人的性情本多拘谨而内敛,能张扬的本就不多,张扬又能张扬出点味道的就更少。当然,魏晋人是颇为张扬的,但观之总让人觉得有做戏的成分,不够透彻。透彻的也不是全无,像刘伶,可惜越看就越让人觉得像无赖。率性的文人让人观之可喜,无赖文人只让人闻之可憎。倒是那个疯和尚怀素更本色一些,破衣袈裟,鞋儿破,帽儿破,芒鞋走天涯,像极了武侠里的异人,舞墨如泼,洋洋洒洒,又有着方外之人的狂傲,才正是芭蕉的那种韵味。不过可惜的是,淋漓如芭蕉者,在画里,往往只有做陪衬的份儿,它们常常是要与樱桃、枇杷这些明艳的水果为伍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要的是红绿参差的清新可喜。若是枇杷,则一定要染出色来,芭蕉到底只是一片或浓或淡的背景。
  有次读到一则小文,是讲董桥的,题目是“红了董桥,绿了芭蕉”,观之可喜,真是俏皮得玲珑可爱。董桥的文字,本就像精灵古怪又通身灵慧,本是像极了樱桃。董桥身上的那现代士大夫气,恐怕也只有用芭蕉托着,才算出味。
  当然也有故作风雅的人物,用芭蕉来嬉戏,小情小调的,虽也绮丽,但到底脱不了小家子气。比如清代那个叫秋芙的,就曾在芭蕉上题了诗,与她的夫君玩笑。“是谁多事种芭蕉,朝也潇潇、暮也潇潇。是君心事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在芭蕉上题诗,历代都有,本也不是秋芙的原创,秋芙做了,只因为她是那种袅娜的人物,病恹恹地歪在床角,气若游丝的样子,但更多的还是紫陌深处的那种沉沉的没落味道,过于唯美了,反而不若李清照的爱蕉那么直率天然一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本 来就是心高气傲的率性人物,只可惜命不好,后半生给弄得那么阴气沉沉。她的爱蕉, 倒还是早年的口味——个人早年的癖性,即便让岁月的尘掩了再掩,也还是要不时地露出来的。那次去漱玉祠,看古幽的院内那样的几株芭蕉,在北地,竟也活出一派淋漓,觉得芭蕉到底是很大气的植物,也难怪易安要切切地喜欢着。(选自《散文》2004年第6期)
1.作者说,芭蕉“不适合齐白石的笔墨”,丰子恺漫溢禅意的画笔“也不适合芭蕉”。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说疯和尚怀素“破衣袈裟……才正是芭蕉的那种韵味”。请说说你对“芭蕉的那种韵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联想、比较,写了不少与芭蕉有关联的内容。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以“多事芭蕉”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开篇以梅竹兰与芭蕉作比较,接着用文人眼里的瓜瓜果果与芭蕉作类比,继而又以芭蕉比照几种人,其目的就是托物言志,表达对芭蕉品质的赞美。
B.“山风啸啸,蕉叶滔滔,那些游走的线条,如天地间游走的精灵一般,自由洒脱,狂放不羁,啸傲于尘世之上。”这里的比喻、拟人,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芭蕉的逸气。
C.第四、五两段都是写芭蕉只能做陪衬,这与芭蕉桀骛狂放的性格形成极大的反差,在这鲜明的对比中,告诉人们,千万不要像芭蕉那样: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D.文章最后一段分别引用秋芙、李清照的诗词句子,有力说明文如其人。秋芙不配在蕉叶上题诗,李清照的“应是绿肥红瘦”,直接表达了她对芭蕉的喜爱。
E.文章以说芭蕉讨人喜欢是因为它有真率的特点开篇,以称赞李清照“切切地喜欢着”芭蕉是因为她“本来就是心高气傲的率性人物”结束,可谓首尾呼应。
题型:天津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句话,完成下面的题。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1.作者强调马克思逝世在“安乐椅上”,其目的是(   )
A.说明马克思逝世太突然,竟没来得及离开办公桌。
B.说明马克思逝世时,没有任何痛苦,作者感到安慰。
C.说明马克思在逝世前几分钟仍在坚持工作。
D.说明马克思逝世时的神态很安详。
2.作者强调“两分钟”,其原因是(   )
A.说 明马克思逝世前的时间非常短暂。
B.作者感到太突然,没有思想准备。
C.对马克思这样快的离开人世,作者感到十分悲痛。
D.表现作者深感遗憾的惋惜心情。
3.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起补充、解释、说明的作用。
B.起总结上文的作用。
C.起转折的作用。
D.起递进的作用。
4.这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拟人
B.借代
C.讳饰
D.比喻
题型:天津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