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还没有见过长城①吴伯箫       ①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②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已印上了它伟大的影子。读...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吴伯箫     
  ①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②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已印上了它伟大的影子。读中国历史知道,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因地形、制险塞,就魏、燕、赵长城,来了个联络修筑,遂成就了雄伟的万里长城。秦始皇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留下的是一个暴君的影子,独独万里长城至今亮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成为四千余年文明古国的标志。这不是因为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的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血肉的结晶!     
  ③曩昔,在万年书屋,听主人说:有一次趁火车过南口站,站台小立,顺了荒旷的山麓眺望,遥瞻依地拔天的万里长城,那雄伟的气象,使人不觉要引吭高呼。嵯峨的山巅上是蜿蜒的城墙,是雄壮的碉堡,再上去是穹窿似的苍天。山下是乱石,是谷壑,是秋后的蔓草婆娑。西方刷过,那一脉萧萧声响,凄凉里含了悲壮,令人独立巍然,觉得这世间只有自己,却又忘怀了自己。很记得,主人说时,从沙发上跳起来,竖起大拇指,蔼然的脸上满罩了青年的光辉。记得从万年书屋出来的归途,披了皎洁的三五月,自己迈的是鸵鸟般的大步。  
  ④又一回,一个青年画家朋友,谈到自己绘画的进步,说几乎像英国拜伦一觉醒来成了桂冠诗人一样,是走了一次长城,才将笔法放开,心胸也跟着宽阔了的。那谈吐的神情,也简直令人疑惑他生生吞下了一座长城的关口。是呢,听说太史公司马迁周览了名山大川,文章才满蕴了磅礴的奇气。江南风物假若可以赋人以清秀的姿容,艳丽的才藻,塞北的山峦与旷野是会给人以结实的体魄、雄厚的灵魂的。啊,长城!     
  ⑤从山海关一路数去,你知道么?像喜峰口、古北口,像居庸关、雁门关,一个个中原的屏藩要塞,上口真要有霹雳般的响亮呢。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守得住一处,就可保得几千里疆域。啊,真愿能逐关趋访,去问问古迹,温温古名将的手泽,从把守关口的老门丁和城下淳朴的住户那里,听取一点戍边将士的英雄传说。可是我还没去!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⑥朋友,你可想过,到长城北边,那黄河九曲唯富一套的地方,带一帮茁壮的男女,去作一番辟草莱斩荆棘的开垦事业么?你可想过,在兴安岭东南那一抹平坦的原野,借春夏丰茂的牧草,来编柳为棚,垒土为壁,养骆驼、榨牛奶么?不然,骑马去吧!在平沙无垠的原野里,你尽可纵身于野马群中,跨上一匹为首的骏骥,其余的会跟你呼啸而至的。那边塞寒冬霏雪凝冰时的生活,你也想尝尝么?汉代昭君曾戎装乘马出塞而去;巾帼中有此矫健,难道你堂堂须眉就只知缩了尾巴向后退么?     
  ⑦唉,说什么,朋友,我还是没见过长城!在恨着自己,不能像大鹏鸟插翅飞去;在恨着自己,摆不脱蜗牛似的蹊径和周身无名的链索。“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那才算有骨头!无怪他六出边关讨伐匈奴,卒得威震异域。     
  ⑧我还没见过长城!但是,长城我是一定要见的!有朝一日,我们弟兄从梦中醒了,弹一弹身上的懒惰,振一振头脑里的懵懂,预备好,整装出发,我将出马兰峪,去东北的承德,赤峰;出***虎口,去归绥,百灵庙;从酒泉过嘉峪关,去安西、哈密、吐鲁番。也想,翻回来,再过过天下第一关,去拜拜盛京,问候问候那依旧的中国百姓!     
  ⑨长城,登临匪遥,愿尔为祖国屏障,壮起胆来!  (有改动)
  注:①本文写于1936年。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东北。1937年,日军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②盛京:指东北沈阳。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因地形,制险塞,连接各国长城而形成的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血肉的结晶,暴君秦始皇并无什么功绩可言。    
B.喜峰口等关隘的名字之所以“有霹雳般的响亮”,是因为座座雄关都是中原的屏障,大都承载着戍边将士的英雄传说。    
C.第⑥段叙写的是豪迈奔放、充满激情、自由洒脱的边地生活,虽与长城无关,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D.文中提到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六出边关讨伐匈奴、威震异域的故事,不仅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也表达着自己的志向。    
E.尾段中的“尔”指的是长城,作者表示,到长城的路其实并不遥远,自己一定会去看一看作为祖国屏障的长城。    
2.(1)第③段中写到万年书屋的主人讲述自己路过南口车站的经历,他在看长城时,为什么会“忘怀了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⑧段中,写自己将出长城名关驰骋北疆,这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没有见过长城”一句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简析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起长城,作者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相似的心情。对于长城,你是怎    样看的?请结合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谈一谈。(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D
2.(1)“忘怀了自己”是因为心灵被雄浑苍凉的秋日长城所震撼。               
  (2)渴望建功立业(意欲有所作为)的壮志豪情。
3.(1)紧扣题目,使文章的整体感更强(结构更严谨)。             
  (2)反复,使情感表达更强烈突出。             
  (3)提示着(表现了)作者从遗憾到自恨自责到坚定自信的情感变化。
4.长城在国歌里是“血肉的长城”,《霍元甲》唱“万里长城永不倒”,解放军被喻为“钢铁的长城”,***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两千年来,长城穿透历史,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条发散浓郁文化的长城。我在甘陕见过用黄土夯垒起来的长城,隔不远有烽火台,就像北方中国农家小院,只是厚了很多很多,高了很多很多。傍晚时,长城,大漠,戈壁,空阔的天空,风蚀的断壁残垣处,有牧人,羊群归家,很是沧桑。明朝那个时候把长城叫做边墙,墙的用途,多是围住了,圈起来。但围起圈住一个民族,因此遮风挡雨,就算如北京八达岭般坚固,也从来都是单薄的,呜呼,长城的精神,呜呼,围住圈起的是赢弱的文化。(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还没有见过长城①吴伯箫       ①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②万里长城,孩提时的脑子里就已印上了它伟大的影子。读】;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劳动力要素的可流动性是实现社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尽管农村劳动力个体通过不同的非农化路径走出了农业环境,但传统的地缘、亲缘、血缘关系的纽带仍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大量的由农民工结成的“同乡会”“老乡会”,扎根于各地城市,其中一部分已逐渐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自发的非正式组织的性质,发挥着“制度外”的某些重要功效,因此被泛称为“地缘维权组织”。
  “地缘维权组织”是对体制改革、结构变迁条件下的经济社会的功能性适应。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在流动方向的选择、资源获取能力的提升方面受自身以及社会资本的限制,很难在城市中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到市民的关系网络中去,很难在城市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也就难于利用社会资本来寻求更好的机会。于是,只能转向因同乡关系、亲缘关系等建立起来的社会资本。因此,“地缘维权组织”成为其成员寻求发展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其成员权益缺失时的主要依赖对象,前者如就业、教育、医疗等,后者突出表现为在劳动关系、劳资关系中的权益损害和权利侵害。
  在地缘、亲缘、血缘的纽带作用下,“地缘维权组织”成员靠传统的互帮互信维系,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自发”的秩序。他们在“能人”的领导下,通过集体寻找优势资源、集体诉讼、集体维权等集体行动,能够大大提高成功的几率,减少风险。其成效,有时表现为一般的交流、沟通、济危解困、内部矛盾分歧的调节等,更强势的体现是在外部化的维权等行动方面,即在外部谈判、调解、诉讼等活动中,提高了维权的力量,也降低了福利损失,在客观上减少了个体采取极端手段或默认不语现象的发生,化解了某些不必要的代价。在市场经济的一些基础性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工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地缘维权组织”有其突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然,由于参与成员流动性强、整体素质不高,加之结构松散、功能单一,“地缘维权组织”对内往往受“能人”个人因素的影响,对外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容易做出过激行为;一些“地缘维权组织”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时容易把内部的情感认同演变成对外的集体性对抗。而纳入到政府、企业外的社会组织系统之内加以合理的引导和规范的工作还未能最后完成,这也成为这样一种民间的非正式组织所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1.下列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农村劳功力在纳入城市关系网络、运用城市社会资本上都处在劣势,有时会对“地缘维权组织”有一定依赖。
B.“地缘维权组织”的集体行动,可以在寻求发展资源、减少权益损害、减少权利侵害等等方面为其成员服务。
C.在互帮互信中建立的“自发”秩序,有利于维护“地缘维权组织”的性能,为成员提供代价较小的维权帮助。
D.由于地缘维权组织靠地缘、亲缘、血缘来维系,决定了其成员的对内对外行动都以情感认同为最终目标。
2.根据文意,简要概括“地缘维权组织”的一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家乡的桥
陈根生
  ①苏北平原,枕江俯海,河港交叉。生我养我的如皋古城就浮在这一片波光粼粼之上。   
  ②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桥,桥是水乡的天使。可不,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哪一刻离得开桥?别看这么个小县城,有名有姓的桥就有五十六座!家乡流传着一副对联,至今铭记不忘。上联是:冒家姐姐看迎春,一(益)人丰乐;下联是:白衣奶奶拜观音,万佛愿修。这上联指:冒家桥、姐姐桥、迎春桥、一(益)人桥、丰乐桥。这下联指:白衣庵、奶奶庵、观音堂、万佛庵、愿修庵。二十二个字便巧妙地联结了古城里五座桥、五所庙,而且刻画得有姿有态、有情有趣,令人拍案叫绝。这副趣联是哪位文人学士的大作已不可考,但字里行间所倾注的家乡人民对桥的感情,比桥下的水都深都长!
  ③家乡的桥,每一座都涂抹出一片风景。无论是古朴的砖木桥,还是厚重的石板桥,都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画框里出色的一笔。桥洞里的水总是缓缓地、静静地,跨着轻盈的碎步,踏着舒徐的旋律;流着银杏的壮伟、刺槐的蓬勃;淌着楝树的秀丽、杨柳的婀娜。于是水也妩媚了,桥也风姿了。一位摄影家曾来拍过照,水上桥拱是半个圆,水下倒影是半个圆,合起来似一轮满月,作品题名“圆洞替月”。现在想起来其实并不贴切,因为水呀,桥呀,全都影影绰绰在夜色迷茫中,月色氤氲中,改为“***桥朦胧”不是更逼近一首上乘的诗么?
  ④家乡的桥,人们一踏上去就踩在一片烟尘茫茫的历史里,走过桥便翻阅了一份辉煌的履历。南门红桥得名于一支太平军曾经威风凛凛地经过桥上;北门奉安桥得名于人民群众自发悼念中山先生;东门集贤桥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桥,它可是因宋代城里连续出了王维熙、王观、王觌、王俊、王威、王正纲祖孙叔侄五代状元、进士而建造的,每一块石板、石条都曾煊赫一时!西门的雁桥也不是一摩普通的木桥,它是石姓三兄弟因隔河来往不便而建的,取名雁桥表示兄弟友爱如雁,清康熙状元胡任舆写过一篇《雁桥记》,至今读起来每个字都滴着浓浓的兄弟情。
  ⑤家乡的桥呀,桥石上蹒跚过我童年的稚嫩,桥栏上偎依过我青年的幻想,我往昔的岁月像落叶似的一片片飘落在桥面凹凹的缝缝罅罅里……上小学、中学我走的都是迎春桥,上大学后在外面转悠了几年,回来依旧走迎春桥。迎春桥是座十六七米长、六七米宽的古老石桥,东桥堍原先有座低矮的土地庙,小时候有个头疼发热什么的,母亲总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悄悄到土地庙里烧炷香,然后一路低声喊着“娃儿哎——回来哟!”“娃儿哎——跟妈回家哟!”喊进了巷子,喊进了家门,一直喊到娃儿的床头,还要我从被窝里抬起昏沉沉的头答应一声“噢——到家了!”才算灵验。是母爱感动了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老两口发慈悲,还是小孩子本来就有耐受性?休息这么半天一夜也就自然痊愈,总之第二天一早就又背上书包跨过迎春桥上学去了。
  ⑥我走在迎春桥上每每怦然心动,更主要是因为桥两边栏杆上嵌着两块条石,一块刻着六个字:“愿天常生好人”,另一块还是刻着六个字:“愿人常行好事”,多少年风吹雨打下来,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每行至此,触目所及,都不免受到一次人生的教诲,仿佛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路边用苍凉而恳切的语调殷殷叮嘱后辈。这“二愿”并不是那位捐银造桥的明朝知县的创作。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说,豫章的一家旅馆墙壁上有人题了十二个字“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后来他的一个叫彭执中的长辈,又受到此语的启示,自己立下一条生活准则:“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事。”……其实,我又何必如此多言呢!每当人们急匆匆地赶到岸边,这桥就挺身而出,把两岸连接起来,替人们排忧解难,静静地,默默地,不要谁道声谢,不望谁报个恩。
  ⑦我深爱着家乡的桥……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散文以“家乡的桥”为线索,串起如珍珠般的各个段落,使文章前后勾连,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B.文章的第①段,交代了如皋古城枕江俯海,河港交叉的水乡特点,具有总领全文,暗示主题的重要作用。
C.东门的集贤桥、西门的雁桥的名字都具有深刻的含义,它们记载了一段家族的历史,表现了浓浓的兄弟情谊。
D.在第⑥段,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桥人格特征,形象地体现了桥对人们所起到的道德教化作用。
E.这篇散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娓娓道来,耐人寻味,体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绚丽飘逸的风格特点。
2.文章第③段语言灵动、意境优美,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深爱着家乡的桥?统观全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乡的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请任选一点角度对“家乡的桥”或你所熟悉某座桥进行评价。(可以从实用、美学、历史、文化、人文、道德化等角度进行评价,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秦仲义  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 
     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发  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    
     趟,我 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嗻!
秦仲义  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发  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
     街上卖热茶去!
秦仲义  你等着瞧吧!
     [乡妇拉着个十来岁的小妞进来。小妞的头上插着一根草标。李三本想不许她们
     往前走,可是心中一难过,没管。她们俩慢慢地往里走。茶客们忽然都停止说
     笑,看着她们。]
小妞  (走到屋子中间,立住)妈,我饿!我饿!
     [乡妇呆视着小妞,忽然腿一软,坐在地上,掩面低泣。]
秦仲义  (对王利发)轰出去!
王利发  是!出去吧,这里坐不住!
乡 妇  哪位行行好?要这个孩子,二两银子!
常四爷  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
李 三  是啦!(过去对乡妇)起来,门口等着去,我给你们端面来!
乡 妇  (立起,抹泪往外走,好像忘了孩子;走了两步,又转回身来,搂住小妞吻
     她)宝贝!宝贝!
王利发  快着点吧!
      [乡妇、小妞走出去。李三随后端出两碗面去。
王利发  (过来)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好,赏给她们面吃!可是,我告诉您:这路事儿
     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对秦仲义)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
常四爷  (对松二爷)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秦仲义  (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面吃没有。小王,说真
     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
王利发  您别那么办哪,二爷!
秦仲义  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王利发  那为什么呢?
秦仲义  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  开工厂?
秦仲义  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对
     王利发说而眼看着常四爷)唉,我跟你说这些干什么,你不懂!
王利发  您就专为别人,把财产都出手,不顾自己了吗?
秦仲义  你不懂!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对啦,我该走啦。我亲眼看见了,你的
     生意不错,你甭再耍无赖,不长房钱!
王利发  您等等,我给您叫车去!
秦仲义  用不着,我愿意蹓跶蹓跶!
     [秦仲义往外走,王利发送。]
     [小牛儿搀着庞太监走进来。小牛儿提着水烟袋。]
庞太监  哟!秦二爷!
秦仲义  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太监  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
     程,谁就掉脑袋!
秦仲义  我早就知道!
     [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着。]
庞太监  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秦仲义  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庞太监  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作官的还厉害呢!听说
     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秦仲义  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  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
秦仲义  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下)
庞太监  (自言自语)哼,凭这么个小财主也敢跟我逗嘴皮子,年头真是改了!(问王
     利发)刘麻子在这儿哪?
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秦仲义和王利发之间有冲突,秦仲义要增加房租,甚至打算收回王利发的茶馆卖         掉,以筹资办实业,这一矛盾构成了这一幕戏剧的主要矛盾。   
B.在这场戏中,王利发正当青年,雄心勃勃,精明干练,一心要使祖传的大茶馆兴旺发         达起来,他的语言是由精明带来的奸诈狡猾。   
C.文中秦仲义和庞太监之间有冲突,虽然两人在“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笑声          中互相告别,其实却是在暗中较劲,互不服输。   
D.秦仲义和庞太监的较量,实质上是官僚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新旧两大势力的较量。
E.秦仲义和庞太监这两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的对话,内涵可谓丰富、深刻。
2.本幕写的是什么时期的事?你是根据哪些台词推断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二爷财大气粗,但他并未帮助乡妇拉着的小妞,怎样理解秦二爷的救国思想?请结合已     学知识谈一谈。(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宋恩子  后面住着的都是什么人?
王利发  多半是大学生,还有几位熟人。我有登记簿子,随时报告给“巡警阁子”。我拿来,             二位看看?
吴祥子  我们不看簿子,看人!
王利发  你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宋恩子  你为什么爱租学生们呢?学生不是什么老实家伙呀!
王利发  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
     靠!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您看,是这么一
     笔账不 是?
宋恩子  都叫你咂模透了!你想的对!现在,连我们也欠饷啊!
吴祥子  是呀,所以非天天拿人不币,好得点津贴
宋恩子  就仗着有错拿,没错放的,拿住人就有津贴!走吧,到后边看看去
吴祥子  走!
王利发  二位,二位!您放心,准保没错儿!
宋恩子  不看,拿不到人,谁给我们津贴呢?
吴祥子  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个面子!
     对吧?王掌柜!
王利发  我……
宋恩子  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样子  那点意思!
宋恩子  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  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祥子  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1.文中画线的台词表明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吴祥子、宋恩子的敲诈行径,王利发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王利发在做生意方面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3题。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一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奥菲利娅  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莱特  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利娅  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收回去吧。
哈姆莱特  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  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1. “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选文中写了哈姆莱特的哪些顾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奥菲利娅为什么要把礼物退还给哈姆莱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说不同的人因为经历与阅读能力的不同对文章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那么,读了这一段以后,你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