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梁宗岱先生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我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梁宗岱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我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他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少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如。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一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可恋。文学可真,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勃,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了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一一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注]①梁宗岱(1903 -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1.请分别指出文中第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夸张手法,突出他走路速度之快。
  (2)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在辩论时全身心投入的样子。  
2. 激情(热情);执著(求真.好胜);直率(真挚);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3. 梁宗岱活得有滋有味。他爱锻炼,爱辩论,爱文学,情趣广泛。热爱人生,充满激情,让人觉得生活美好,从而给人以感染与鼓舞。梁先生从不灰心失望,他每天都表现得高高兴兴,总能在生活中看到光亮,无忧无虑,乐观白信,从而给人以感染和启发。(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梁宗岱先生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我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 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B.文章提到了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些朱启铃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划和创办。     
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2.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杂交水稻之父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做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T作。
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尊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至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概念,“随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记述,务从实录”为主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民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日”的形式,阐发它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尊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日本国政府接受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平,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田珍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入”,“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心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诘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的目的。(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渡夫子返国》-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荒蛮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几十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抵制执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掩上画卷
杯水言冰
  63年前,吴冠中以公派留学生身份远赴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美术,同去的有40人,吴冠中是唯一一个学美术的,科目是西洋画。
  回国后的吴冠中在整个新中国的历程中经历了所有应该经历的过程,从回国教书到文革下放,到重新起用,再到功成名就,几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新中国发展史,自然不必多说。
  回望吴冠中,其实要回望的太多了。仅说绘画,回国后的吴冠中致力于油画,并且一直在试图将油画民族化,后又兼画中国画,以油画的姿态展现中国写意。在人生的晚年,当他的画在拍卖行的价格已经超过千万的时候,他却将作品捐给了各个美术馆,按照吴冠中的说法,他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尽可能地留下来,留在美术馆,让后人有所参考”。
  捐画之外,吴冠中更被人乐道的,是他的烧画。吴冠中一生至少有三次大规模的烧画,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吴冠中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景画,后来他翻看手头原作,感到不满意,便连续烧毁。第二次是1966年,“文革”初期,他把自己回国后画的几百张作品全部毁坏后烧掉。第三次是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
  吴冠中说:“古人有毁画三千,我觉得还是少的。”烧了不好的,其目的则是“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在中国的当代画家们批量生产各种产品的时候,吴冠中能自毁作品,已然有古人遗风。
  或许吴冠中的一生并非通过我们有限的文字所能完全表达,但是有一点我们都明白:吴冠中已然写入我们的历史当中……
  “我自己感到一直横站在中、西之间,古、今之间,但居然横站了50年。“吴冠中横站50年,横站的不仅仅是艺术,还有人生。
  事实上,吴老画作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去世前他已位列“5000万级”画家之列。不过吴老对此却异常冷静,“必须经过历史考验,很长时间以后才能定下价格,我希望我的作品由历史来定价”。他说:“这个市场的‘心电图’不准确。我半点兴奋也没有,感觉毫无意义。”
  吴冠中的晚年,几乎不断地在批评中国的绘画界,从美协到艺术学院,到画家本身,再到艺术市场,但有不满,从不讳言。这为他赢得普通人的赞誉,但也招来同行的敌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吴冠中都被中国绘画界所边缘化。不过吴冠中似乎并没有收敛,并且“变本加厉”,他曾透露等他死后会有更大胆的观点发表,而这个观点直指民族画。他说:“艺术今后民族血统的界限也会淡化。现在的美术界越来越保守,过分强调传统,狭隘的民族意识膨胀。譬如有的观点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评判油画的标准,何必如此将自己决裂于世界艺术大家庭呢?艺术家要有世界意识、人类意识。眼界开阔,看的东西多,才能得出正确的观点。”
  吴冠中崇拜鲁迅,很多人都知道,他要像鲁迅一样,做一个“有脊梁的人”。在吴冠中的家里,摆着雕塑家熊秉明所作的牛。吴冠中曾说:“我对鲁迅的理解就是——生于野草时代,一生斗于野草,最后葬身于野草。”
  吴冠中对鲁迅的崇拜并非叶公好龙,而是身体力行的,他一生批评不断,只为改善中国当代美术的局面;他自烧画作,只为留下最好的作品;他著书立说,要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
  例子很多,随便可以举出几个,比如“齐白石不如鲁迅”论,他说“我讲过一句很荒唐的话: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那时受到很多攻击,说齐白石和鲁迅怎么比较。我讲的是社会功能。要是没有鲁迅,中国人的骨头要软得多”。再比如“笔墨等于零”,1992年,吴冠中所写的《笔墨等于零》在明报周刊上发表,这为他招来了无数的反对声。
  和鲁迅一样,选择一条路,就必然要承担起需要承担的责任,吴冠中说:“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要做好艺术,还需要痛苦,而我的心永远被苦缠绕着。”
  吴冠中走了,他的人生画卷已然完美结束,但是更多人的画卷还在进行,那么,我们最终,又会交出一张什么样的作业?(根据《京华时报》有关材料改写,2010.7.25)     
1.文章从吴冠中留学法国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简要回答作为美术大师的吴冠中留给我们的是何种影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文本,回答文章为何以“掩上画卷”为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鲁迅的理解就是一—生于野草时代,一生斗于野草,最后葬身于野草。”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此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别一个张岱
山阴道     
  或许是《陶庵梦忆》流布深广,张岱多给人以品茶游园,“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独去“雾凇沆砀”、天地山水一白的湖心亭赏雪的性情文人形象,当然,明亡后避居山间所做的这些文章,即便天高云淡也是衬着多少沧桑烟云间的底子,只是宗子的身影总是似乎与月共影,与雪映照,与茶曲同品的。却在“梦忆”之外更多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内心坚烈的张岱。或许用坚烈来形容多有不确,宗子曾自述:“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自嘲的潇洒跃然纸面,其实,坚烈与潇洒在宗子身上是统一的,坚烈做底蕴,潇洒才不会轻飘。
  张岱说“生平不喜作谀墓文,间有作者,必期酷肖其人,故多不惬人意,屡思改过,愧未能也”,文集中墓志铭仅四篇。来看看是哪些人让张岱作了墓志铭呢?除去《自为墓志铭》,其一周宛委,一个著述丰沛,敢于嬉笑怒骂的文人,虽“以奇文见斥,遂罢弃举业”,博览群书,浪荡不羁,“其所持论,皆出人意表”,张岱称之“如此异人,如此异才,求之天下,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佩服他,“犹越王之式怒蛙,惟取其气”。
  其二姚长子,姚非显达之人,甚至也非读书人,乃“山阴王氏佣也”。嘉靖年间,他在农作时与来犯的倭寇“持稻叉”相斗而被擒,倭寇命其带路,姚长子机智引之入四面皆山两面断桥的山地,并私语乡人,让乡人前来围歼倭寇。最终倭寇“百三十人尽歼焉”,但姚长子被倭寇“寸脔”,“乡人义姚长子,裹其所磔肉齑”,将之安葬。张岱为他的墓地“立石清界”,作铭:“醯一人,醯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醯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其三张山民,张岱三弟。一个读书人,“资性空灵,识见老到,兼之用心沉着”,精通古董书画。待人朴厚,不以学识货与官家,宁愿“屏迹深山”。张岱铭日:“才而若拙,慧而若痴,在市厘而饶邱壑,以贫士而富鼎彝。是惟梅山高士,可与把臂而同嬉。”
  以上三位,无论士人或农夫,皆堂堂之气之入,敢于真话,敢于承担,敢于不见于权贵,敢于直面入侵者,身在市廛而胸有丘壑,生气正气灵气丰沛,这是张岱最为看重的,虽然他自嘲当忠臣怕痛,不若其友祁彪佳那样绝食殉国,但明亡后他避居山间,读书著述,情愿生活困顿,拒不仕出,从钟鸣鼎食而“布衣蔬食,常至断炊”,正可见其价值取向。
  当大风大浪袭来时,对于士人来说,有人守护节气,有人低头现实,有人投身权贵,,有人无奈而从,任何时代莫不如是。但晚明许多文人确实是自觉背负起丧国之痛的羞耻感,他们不仕出,不与异族时局合作,或埋于读书著述,如张岱即是,或沉于丹青书法,如傅山、陈洪绶,以笔墨承传建设一种源远流长的百折不挠的文化香火。这样的人生态度于知识者而言,无论其时还是后世,都需要精神、心灵和肉体的勇气的。
  这一个张岱与品茶品戏优游于文人娴雅生活之中的张岱,其实并不矛盾,他只是持守一个士人的原则、精神罢了,是一个承传汉文化传统的文人对价值、审美理想的一以贯之,历史的兴替节点只不过是对之的一种外在考量,而张岱则坚持了他的“冰雪”理想。坚烈与潇洒浑然一体。
  事实上,践行如此的浑然一体是别具勇气的,并不潇洒。(《悦读·人文》2010.1,有删节)     
  [注]张岱: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浙江绍兴)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认为,张岱给人以品茶游园,天地山水一白的湖心亭赏雪的性情文人形象,其根本原因是其文集《陶庵梦忆》的影响。     
B.明亡后文人避居山间所写的文章,往往在天高云淡的衬托中映现出沧桑烟云的底色,只有张岱与月雪茶曲同品,显示出别一个张岱。     
C.张岱曾述:“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完全是一副潇洒自娱的情态,与醉生梦死无异。     
D.张岱自述不喜作谀墓文,但却为周宛委写墓志铭,因张岱认为,其人“其所持论,皆出人意表”,且“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     
E.张岱最看重直面侵略,堂堂正正,敢于承担,敢于说话,身处市廛却胸有丘壑,而自己也避居山间,读书著述,宁愿生活困顿,也拒不仕出。     
2.文章说,“这一个张岱与品茶品戏优游于文人娴雅生活之中的张岱,其实并不矛盾”,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写“另一个张岱”,作者为何浓墨重彩地描写张岱为三个人写墓志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并不潇洒”,而前文则说“自嘲的潇洒跃然纸面”,那么。该如何认识张岱的“潇洒”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