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航天开始最远的“长征”  随着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4日傍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开始了历史上最远的“长征...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航天开始最远的“长征”
  随着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4日傍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开始了历史上最远的“长征”。
  按照预定计划,重量为2.35吨的嫦娥一号卫星将进入距地球38万公里、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
  此前,中国发射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均在8万公里以内,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则是在距地面300多公里的轨道上飞行。
  仅就这一点而言,与曾被媒体称为“红色太空新长征”的载人航天飞行相比,嫦娥一号卫星的绕月之旅,无疑是一次更为艰巨的“长征”。
  在进入环月轨道之前,卫星还要经过4次变轨、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实际飞行距离超过100万公里,约需330小时即14天左右的时间。
  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说,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太空的能力;2003年神舟五号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把人送上太空的能力;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将证明,我们的飞行器能够离开地球、到别的星球上去进行深空探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说。
  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第15次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顺利升空,又一次延续了这个被称为“金牌火箭”的型号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长征”,是中国运载火箭的共同名字。
  “朝天上打的东西应该叫什么?天高路长,太空任务的艰巨性,似乎只有红军长征能够相比。”回忆起上个世纪60年代为运载火箭命名的过程时,84岁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冬春说,“对于这个名字,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
  50年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南郊成立的几个月后,10万大军开进中国西北的戈壁滩,开始建设第一个导弹发射场。这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前身。
  曾在长征中率部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营长孙继先,担任了这里的第一任司令员。
  “航天精神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红军在长征中那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作风,一直激励着航天人奋进。”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说。
  截至今天,长征系列火箭已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了103次发射,成功率约93%。
  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认为,这个成功率为世界一流。
  颇为巧合的是,嫦娥一号卫星升空地西昌所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红军长征曾经过的地方。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巧渡金沙江之后进入彝族聚居的川西大凉山地区,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
  今天,“彝海结盟”的雕塑和高高的航天发射架一起,成了西昌的标志。
  “发射圆满成功,但嫦娥一号卫星的奔月和绕月之路才刚刚开始。”龙乐豪说,“同样,实现绕月,只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步。”
  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步实施: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
  这个简称为“绕、落、回”的“三步走”计划,预计将在未来10年左右完成。
  “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我国在太空活动、科学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龙乐豪说,“因此,我们把今日的进展,比作‘万里长征第一步’。”  (新华社记者贾永、白瑞雪、李宣良)
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被称为中国航天开始了历史上最远的“长征”?
3.(1)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三个里程碑分别是?
(2)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步走,哪三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属于导语部分。 主要作用有:交代出最主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即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4日傍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2.(1)因为中国发射的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均在8万公里以内,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则是在距地面300多公里的轨道上飞行。这次嫦娥一号实际飞行距离超过100万公里,太空任务的艰巨性,似乎只有红军长征能够相比。
 (2)航天精神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嫦娥一号卫星升空地西昌所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红军长征曾经过的地方。
(3)与航天强国相比,我国在太空活动、科学应用等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我们把今日的进展,比作万里长征第一步。
3.(1)一是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太空的能力;二是2003年神舟五号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把人送上太空的能力;三是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将证明,我们的飞行器能够离开地球、到别的星球上去进行深空探测。
 (2)一期工程实现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实现自动采样返回。
4.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向深空发展的新阶段。深空探测将带动与提升我国航天科技的综合能力与水平,推动我国一系列基础科学的创新与发展,带动一系列新技术的进步与突破。开展月球探测,对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航天开始最远的“长征”  随着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4日傍晚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航天开始了历史上最远的“长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海水灌溉农田
  人类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梦想由来已久。但是,由于种种技术条件的限制,这始终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科学幻想。实际上,在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上,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障碍。因为每1000克的海水中平均含有35克盐,用这样的海水来灌溉绿色植物,那不是在“腌咸菜”吗?显然,能否培育出“抗盐”的两栖作物是实现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基本思路。
  在近十几年里,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并培育出了“盐生植物”。这种植物的特性之一是,它们喜好海水环境,并能在海水中正常生长。它们的根部有个“过滤”装置,能把海水的盐分过滤掉,使作物体内获得淡水营养。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有14种作物具有这种特性,其中有两种盐生植物能产生同小麦相当的蛋白质,可望成为人们的新型食品。生长在墨西哥沿岸的海蓬子就属于两栖盐生植物。在我国,科学家发现生长在海岸滩涂的碱蓬也是一种盐生植物。经过人工培育驯化,它的嫩芽可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它的种子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制成保健食用油。
  筛选和培育盐生植物的另一种途径是利用农作物杂交技术。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盐生农作物。用70%的海水直接灌溉这些农作物,获得生长良好的黄瓜、西红柿。用盐度3.8%的海水灌溉小麦、大麦等农作物,也获得了理想的收成。近十几年中,人们利用基因技术又培育出多种新的盐生植物。在干旱少雨的沙特阿拉伯,人们就成功地进行了这种实验。
  将海水进行简单的技术处理也能收到令人惊奇的效果。科学家进行实验,将经过磁化的海水直接用于农作物灌溉,实验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每公顷海滩平均收获茄子15吨,或高粱30吨,或西红柿33吨。这项技术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它初步显露出的希望使得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1.下列各项因素,与海水能否直接灌溉农田不相关的一项是( )
A.时间因素,古代人类对此仅仅是梦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梦想才可能变成现实。
B.海水盐度因素,盐度的高低决定了农作物是否能不被“腌咸菜”,并能够有效吸收养分。
C.作物自身因素,能找到在海水环境中正常生长的作物的话,就可能实现海水灌溉。
D.杂交技术因素,将耐盐基因植入普通作物中,培育出新的盐生植物就能实现海水灌溉。  2.下列关于科学家为实现海水直接灌溉农田而做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盐生植物的根部有“过滤”装置,它能把海水中的盐分过滤掉,使作物体内获得淡水营养。 
B.科学家发现了海蓬子、碱蓬等能产生同小麦相当的蛋白质,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多种盐生植物。
C.科学家利用含盐分的水灌溉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的黄瓜、西红柿、小麦等,获得了理想的收成。
D.利用磁化技术简单处理海水,可消除大量盐分,然后直接用于灌溉,收到了惊奇的效果。
3.下列对原文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筛选和培育盐生植物是实现海水直接灌溉的重要途径,因此基因杂交技术在这一领域有着重要的前景。
B.在干旱少雨的沙特阿拉伯,人们就成功地进行了实验,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人们就可以征服沙漠了。
C.成功向海洋进军,获得大量的海水资源,这将可以使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压力得到有效的减缓。
D.这项技术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初步显露的希望使人们相信,利用海水直接灌溉农田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现实。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秋风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城市化,“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济社会问题的错误。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察一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在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则没有。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所在。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即使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无形的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基础设施。它们共同支持了城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网络。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在欧洲,这些公共品最早出现、发育并完备于城市。现代城市形成于中世纪,当时的城市是广袤的封建制网络中的孤岛。与当时的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更为自由,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治制度,当时有“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一语。同时,城市因为聚集了商业、工业,并卷入更大范围的交易网络中,因而,财富的生产效率更高,因而也就更有能力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这样,城市就率先“现代化”起来,城市也就成为现代文明的发育点,伦敦、巴黎、纽约等现代化的城市后来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然而,只要政府没有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则形成于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必然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如哈耶克所说,现代文明的特性就是具有“可扩展性”。这也正是欧美各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
  确实,在这些国家,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居住了,国民的城市化率相当高。但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的人口并未继续生活在原来比较低劣的环境。相反,乡村地区也引入了城市的制度,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换言之,乡村也城市化了。乡村人口不必迁徙到城市,同样也能够享有现代的各种基础设施。这样一来,一个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基本上不再是在幸福与痛苦、机会与困顿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选择——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择。
  相反,只有当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基础相近的时候,才有选择可言。城市与乡村自然地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各有优劣,当其基础设施相近的时候,人们方可各依性情进行权衡抉择。因而,人们看到,在乡村城市化的国家,既有人从乡村迁居城市,但也有人从城市迁居乡村。同一个人,一生也可以在城乡之间多次来回迁徙,因为人生不同阶段的追求不同。
  城市化不等于人口大规模迁居城市。当然,在城市化发展之初,会有人口迁居城市的大趋势,但在中国,制度的不健全却使这种流动变成畸形的单向流动。户籍制度既限制人口从乡村流入城市,也限制人口从城市流向乡村。政府则基于现代化就等于城市化的理念,只在城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基本遗忘了乡村。于是,在中国,现代化就只是城市的现代化。
  长期实行这种城乡歧视政策的结果是,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城市永远是公共品供应充分的城市,乡村永远是公共品恶劣的乡村。
  这样,乡村人口——尤其是其精英——被诱导长期地、大规模地迁入城市,哪怕他们在城市享受的公共品大打折扣。城市不断筛选、抽取乡村的精英,由此导致一个可怕后果:乡村丧失了自我发展的主体。
  专家们说,进入城市就是乡村人口享受幸福的前提。就当下的现实而言,这说法完全正确。问题是,我们能够设想一个全部人口都迁入城市集中居住、从而根本就不再存在乡村的中国吗?乡村人口到城市谋求幸福的自由权利,城市和政府理当尊重。但与此同时,政府与整个社会恐怕也该反省,什么是城市化?乡村是否可以并且有权具备城市的那些公共品?(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11期,有改动)
1.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   )
A.在当下中国,是否存在较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
B.便利、高效、文雅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对人们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C.就算城乡公共基础相近,城乡生活方式仍各有优劣,人们仍需权衡抉择。
D.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乡村的公共设施均稍差于城市,尽管差别不大。
E.要满足现代人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现代文明具有可扩展性”的一项是(   )
A.乡村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B.乡村连通了城市的交易网络。
C.乡村精英大规模地迁入城市。
D.乡村地区引入了城市的制度。
3.“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歧义”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问题上,政府要怎样做才能解决好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的关系?请概括作者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随风吹笛
 林清玄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萧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干和竹叶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淙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美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请联系全文,概括竹笛天籁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说文中划线句子。
(1)作者为什么说“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蝉声、溪流声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指出最后一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完成问题。“小白菜”谈志愿者价值: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笔者的几十位学生都是上海世博会上的“小白菜”(世博会上绿衣白裤的大学生志愿者)。回到课堂,课间聊起世博志愿服务的感受时,他们不假思索地说:“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上岗前,“小白菜”们接受了“志愿者角色与使命”、“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礼仪训练”、“应急处置训练”、“沟通与接待训练”、“领导力训练”等内容的培训,但对志愿服务究竟需要他们干些什么,他们并不十分明确。进入世博园区和园外城市志愿服务的各个站点后,“小白菜”们发现,他们“被需要”之处既出人意料又数不胜数——游客和路人需要他们像“人肉搜索机”、“活地图”甚至像“百科全书”一样回答各种问题,需要他们指点迷津,甚至帮着推轮椅、看孩子、买可乐;工作人员需要他们做随叫随到的“临时工”,搬搬运运的“棒棒军”,一天烧600杯咖啡的“免费小工”和维持秩序的“人墙”;外国人来了,需要他们充当翻译;再苦再累再怨,也需要他们笑脸相迎,微笑相对,倾力相助……
  从“被满足”到“被需要”
  多年来,“小白菜”们很少如此“被需要”过。从小到大,他们的“被需要”主要限于“乖一点”、“读好书”、“好成绩”、“好名次”等极有限的几个方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多充当的则是“需要”者——衣食住行及其生存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对家庭和社会提出了种种“需要”。
  一般来讲,成长的过程就是“需要”被满足的过程。作为成长中的人,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再正常不过。不过,不同于前辈的是,“小白菜”这一代人,其种种“需要”的满足程度也许是前所未有的:长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父母就多方打探、深入研究,精心为他们构建好了“维生素体系”;时尚潮层出不穷,大人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使他们的玩具库、文具库、衣橱中形成与时俱进的时尚品牌系列……“小白菜”甚至还没想到、还来不及表达自己的“需要”,无数的“需要”便在他们不经意间充分地“被满足”了。
  “被满足”意味着不忧匮乏短缺,只需现成受用;“被满足”意味着不必扶弟携妹,尽管独自享用;“被满足”意味着可以不闻“风声雨声”,只要“书声朗朗”;“被满足”意味着自然而然索取,无需尽心尽力奉献。于是,在需要不断“被满足”中长大的“小白菜”被骂为“脑残的90后”、“娇生惯养的垮掉的一代”。
  以此为背景,世博志愿服务中“被需要的感觉”,便被放大为“最强烈”的感觉。在层出不穷、预想不到的种种“被需要”面前,“小白菜们”第一天新鲜,第二天累,第三天烦,第四天习惯,第N天爱上。
  笔者一位做过“小白菜”的学生在校园网本系空间中写道:“当换上自己的衣服,去跟馆内的老师、姐姐们和其他工作人员说再见的时候,看到华理的同学已经上岗了。看着那个岗位,我熟悉的区域,已经换成了不一样的面孔……现在却是有点哀伤,因为离开,即使我还会以游客的身份进世博,但是身份不一样了,感觉和责任也会不一样。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让我好好为这次志愿者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位叫“会思考的芦苇”的志愿者说:志愿者精神就是“更高的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被需要”的感觉而生发出“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小白菜”对人生和生活的理解在丰富、升华。(选自《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纵观全文,为什么大学生志愿者 “被需要的感觉最强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虽短,但结构上却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菜”们从只知“需要”,到感受并认识到“被需要”,这是成长中的一次跨越,也给我们很多启示。读完此文,你觉得家庭和社会应该怎样做才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