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12分,每小题3分)人的第一种记忆是遗传记忆。性细胞中记录了一切生物的结构和活动原则,这些特性随着性细胞世代相传。遗传记忆惰性...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12分,每小题3分)
人的第一种记忆是遗传记忆。性细胞中记录了一切生物的结构和活动原则,这些特性随着性细胞世代相传。遗传记忆惰性大,正是这样才保证下一代与上一代的相似,才避免了自然界各种因素的混杂。遗传记忆的信息量非常大,达10的10次幂比特,科学界认为,只要有2%的遗传因子就能保留人的结构的全部信息。那么,其余98%的遗传因子包含的是什么信息呢?原来,一部分遗传因子是从人类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这部分因子可以说是自然界赐予的。它们在通常条件下处于隐蔽地位。一旦地球发生灾难,生存条件变得与祖先经历过的相似的时候,现代人就会产生有助于自己生存的器官。
第二种记忆是免疫记忆。人的血液中有着极少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细胞,它们生存的时间极短,主要职能是尽量多地消灭人体的敌人。淋巴细胞对侵入血液中的细胞或者简单有害物质作出快速反应,生成抗体,把有害物质粘住,不让它们进入其他器官。而消灭来敌的重任则落在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头上。这些细胞能够毫不费力地区别外来细胞,能够把它们记住并把记忆保留下来。人一旦得过麻疹或猩红热,就会获得终身免疫力。
第三种记忆是神经记忆。当我们说“我的记忆不如他好”时指的就是这种记忆。它的信息量高达10的11次幂比特。目前已知的是神经记忆是由几个阶段组成的。这种记忆先从知觉开始,感觉越强烈,记得越牢。神经记忆分短期的和长期的两种。短期信息只保留数分钟,这种记忆量不大,记忆时间短,而且这种记忆十分不牢靠。如果信息十分重要,那么它就可能变成长期记忆,甚至终身记忆。信息从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的过程称为突变,是位于大脑颞叶深部的海马发挥了作用。
(选《参考消息》2001年1月19日)
1.根据文意,“遗传记忆惰性大”的意思是(   )
A.遗传记忆随着性细胞世代相传不能变化
B.遗传记忆稳定性强,难以改变。
C.遗传记忆能保证下一代与上一代相似。
D.遗传记忆在通常条件下处于隐蔽状态。
2.对第二段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血液中的吞噬细胞的主要职能是记住侵入人体的外来细胞。.
B.淋巴细胞能够把侵入血液中的有毒物质粘住,并阻止它们进入其它器官。
C.人的血液中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细胞。
D.人具有免疫记忆,若得过麻疹和猩红热后,就会获得终身免疫力。
3.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的结构的全部信息只保留在人体2%的遗传因子中。
B.某些遗传因子常常是隐蔽的,一旦灾难发生,生活环境变了,人就会产生利于生存的器官。
C.有的人记忆力很好,常常“记忆犹新”,那是由于他的突变能力很强。
D.能否记住信息不是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主要区别。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
A.神经记忆是因人而异的,免疫记忆和遗传记忆是天生的。
B.遗传记忆的信息量不如神经记忆的信息量大。
C.遗传记忆存在于性细胞中,免疫记忆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细胞。
D.免疫记忆有助于增强机体相应的抗病能力,神经记忆则应用于生活学习之中
答案
1.B
2.C
3.D
4.A                 
解析
1. A.应是能变化,只是变化小。C.是指“惰性大”的结果。D不属于题目要求的范围。
2. A.主要职能是吞噬。B.粘住的应是有害物质。D.应是麻疹或猩红热。
3. A.条件与结果颠倒了。B.缺少“与祖先经历过的相似”的条件。C.“突变能力很强”表述不当,这并不是指能力。
4.免疫记忆不是天生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12分,每小题3分)人的第一种记忆是遗传记忆。性细胞中记录了一切生物的结构和活动原则,这些特性随着性细胞世代相传。遗传记忆惰性】;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5—9题:(15分)
①德国美学家们一般把艺术分为“空间性的”和“时间性的”两大类。属于空间艺术的有绘画、□□、□□,其功用主要是“状物”,或写静态,描绘在空间中直立和平铺并列的事物形状;所涉及的感官主要是视觉,所用的媒介主要是线条和颜色。属于时间艺术的主要有□□、□□、诗歌和一般文学,其功用主要是叙事抒情,或写动态,描绘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物发展过程,所涉及的感官较多,视觉、听觉和筋肉运动感觉都要起作用。
②时间艺术在所用的媒介方面有一个值得重视的差异,这就是其他各种艺术的媒介如声音、线条、色彩都是感性的,即可凭感官直接觉察到;至于文学则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例如“人”这一观念,各民族用来代表它的文字符号各不相同,英文用MAN,法文用HOMME,单凭这种文字符号并不能直接显出“人”的感性形象,只能显出“人”的观念或意义,所以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而是观念性的,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间接引起对事物的观念。这个分别黑格尔在他的《美学》里也经常提到。这个分别就是使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首要原因。
③其次二个原因是各种艺术都要具有诗意。“诗”这个词在西文里和“艺术”一样,本义是“制造”或“创作”,所以黑格尔认为诗是最高的艺术。克罗齐还认为语言本身就是艺术,美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各门艺术虽彼此有别,毕竟有基本共同点。例如莱辛虽严格区分过诗与画的界限,我国却很早就有诗画同源说。王维就是一个著例,苏轼说过:“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本人就同时擅长诗和画。在起源时有些本是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来虽分道扬镳;仍是□□□□,例如在近代歌剧和电影乃至民间曲艺里,语言艺术都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足以体现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占有的独特地位。
④文学的独特地位,还有一个浅而易见的原因。语言是人和人的交际工具,日常生活中谈话要靠它,交流思想感情要靠它……任何人都不能不同语言打交道。除聋子和哑巴以外,任何人都会说话,都会运用语言。有些人话说得好些,有些人话说得差些,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说话的艺术就是最初的文学艺术。说话的艺术在古代西方叫做“修辞术”,研究说话的艺术叫做“修辞学”,和诗学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古代西方美学绝大部分是诗学和修辞学,专论其它艺术的美学著作是寥寥可数的。我国的情况也颇类似,历来盛行的是文论、诗论、诗话和词话,中国美学资料大部分也要从这类著作里找。我们历来对文学的范围是看得很广的。例如《论语》、《道德经》、《庄子》之类的口口著作,《左传》、《史记》、《汉书》之类的□□著作,《水经注》、《本草纲目》、《齐民要术》之类的口口著作乃至某些游记、杂记、书简之类日常小品都成了文学典范。过去对此曾有争议。有人认为西方人把文学限为诗歌、戏剧、小说几种大类型比较科学,其实那些人根本不了解西方文学界情况,如果他们翻看一下英国的《万人丛书》或牛津《古典丛书》的目录,或是一部较好的文学史,就会知道西方人也和我们一样把文学范围看得很广的。
5、第②段划线句子中的“这个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划线句子“过去对此曾有争议”中的“此”是指 _________  
6、第③段空格中应填上的成语_________ 源于孟郊的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
7、第③段中“各门艺术虽彼此有别,毕竟有基本共同点”这是______
A.黑格尔B.克罗齐C.莱辛D.本文作者)的观点,“基本共同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就第①段的文意来看,属于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还有很多种,除本文所列举的,再各举一例:空间艺术:______;时间艺术:______。
9、本文第④段的中心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2分)
美意朦胧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感。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的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美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感,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斑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的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5.应该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6分)
(1)“杜甫写‘绝’了唐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也写‘完’了唐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除了形式美与字面美外,第五段中,作者还形象地赞美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969年7月,阿波罗号在月球登陆,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的足迹留在了地球以外的星球上。34年过去了,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努力,为了使人类的脚步迈得更远,他们将目标瞄向了邻近的火星。
经过数万年的人类繁衍,今天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日渐膨胀的人口压力、日益匮乏的资源压力都迫使人类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寻找地球以外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可能的解决途径之一,人类的星际探索或多或少都带有这样的目的。
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理所当然成为人类优先探索的目标。火星的表面有水和火山存在的迹象,与地球相似,这是导致生命起源的重要因素,因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各国政府、科幻作家、电影导演、新闻媒体乃至普通大众都对火星表现出了广泛而又持久的兴趣。
远的不说,单单今年6月份,就先后有3个探测器开始火星之旅。科学家预测,今年底到明年初,火星轨道上有可能出现6颗探测器。科学家今年对火星如此关注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热情。今年8月27日,火星将运行到6万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火星的亮度也将达到负三等,这一罕见的天文奇观最近一次出现在公元前7.5万年。这一万载难逢的机会,科学家们岂肯错过?
目前这些航天器都没有载人,但发展载人火星飞船是迟早的事。不过,登月难,登火星更难。个中原因归结到底仍是技术上的问题。单就登上火星而言,登月技术完全可以实现,问题出在火星与地球的距离上。火星距离地球1.9亿公里,而月球与地球仅相距38.4万公里,现在的航天器从地球到火星飞行至少半年,在此期间宇航员的给养供应肯定会发生困难。科学家提出,提高航天器速度和设计可循环利用资源的设备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登上火星仅仅是火星探索的初级阶段。科学家进一步设想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历史上,人类定居的日子与漂泊的岁月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很有可能,部分人类后裔将再次漂泊,但这次他们的漂泊之地不再是拥挤的地球,而将是浩瀚的宇宙。
(《到火星去定居》)
6.下列不属于“个中原因归结到底仍是技术上的问题”中所指的“技术问题”的一项是
A.宇航员给养的解决            B.登月技术的实现
C.航天器速度的提高            D.可循环利用资源的设备的设计
7.下列对人们广泛关注火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便于人们进行研究。
B.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可能是地球以外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C.今天的地球已不堪重负,科学家设想在火星上建立一个人类定居点。
D.登月技术的实现、登月的成功,使人类登上火星成了迟早的事。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2003年是人类历史上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年,因而各国掀起了火星探索的热潮。
B.浩瀚宇宙中,除了月球,只有火星是人类探索的目标,登上火星仅仅是火星探索的初级阶段,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才是科学家的目的。
C.如果人类能居住到火星上去,那么地球上人口日渐膨胀、资源日益匮乏的压力就将得以解决。
D.人类将自己的足迹留在地球以外的星球是从月球开始的,随着科学家的努力,火星将成为人类涉足宇宙的又一个星球。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代报人张季鸾(节选)
梁由之
张炽章,字季鸾,后以字行。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13岁时,少年张季鸾不幸丧父。母亲王氏是一位善良、坚强、有主见的女性,她一人独立承担起艰难的家计,令儿子外出游学。张季鸾先后在榆阳书院、宏道学堂就学,历经名师指导点拨,打下深厚扎实的古文和史地基础,成绩优异。1904年,张到省会西安应试,深受学台(教育厅长)沈卫器重,并与其侄沈钧儒及好友于右任等订交。若干年后,张季鸾、沈钧儒、于右任等都成为民国名人。
1905年,经沈卫保举,张季鸾被选中官费留学日本,因办理母丧及学习日语,次年才得以成行。东渡扶桑后,先入经纬学堂补习日语,不久升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经济学。张季鸾业余主编陕籍留学生出版的《夏声》杂志,鼓吹排满革命,同时经常为国内报纸寄稿。
张在日本留学五年,好学深思,对日本的历史、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思潮、风俗人情,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的变化,都作了认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日文水平也相当之高。1911年春,张季鸾学成归国,应于右任之邀,出任辛女革命前后很有影响的上海报纸(民立报》编辑,正式开始报人生涯。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张季鸾及时向《民立报》拍发新闻电,报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大总统就职情况。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拍发新闻专电。
此后十余年,他辗转京沪办报,历任多家报社总编辑,文名天下皆知。但当时政治黑暗、经济落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新闻行业的外在环境甚为恶劣。以张季鸾之  大才,一腔热血,仍无充分施展身手的舞台,其间还曾两度从政,两番入狱。
两番入狱就不去细说了。无非是坚持报人的情操和良知,揭露了反动政府和无耻政客的疮疤。这分别是袁世凯和段祺瑞时期的事。
两度从政,一是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经于右任推介,出任总统府秘书,参与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后随孙中山去职,为期很短。
另一次是在1925年,由时任河南军务督办的同乡好友胡景翼推荐,获任陇海铁路会办——这可是当时数得上的肥缺。结果,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拂袖而去。扬言:“不干这劳什子,还是当我的穷记者去!”诚如于右任后来作诗追念所云:“发愿终身作记者,春风吹动耐寒枝。”张季鸾随后去了天津,一时无固定工作,凭稿费维持生活,做了一段时间的中国第一代“自由撰稿人”。
1926年春,天津《大公报}停刊。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这三位都曾留学东瀛的老友风云际会,情投意合,决定接办下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确定由吴出资5万元,改组为“新记”《大公报》,于9月1日复刊。吴鼎昌任社长,只负责采购白报纸,不过问具体社务。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总揽经营及人事大权。报社大政方针,三人商而后行;有分歧时,少数服从多数;各各不同时,以张季寓意见为准。为保持独立性,他们拒绝接受外股投资,估计情况最糟也不过将5万元钱赔光了事,为此明确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三位先生同心协力,各擅胜场,他们合作的决心、诚意、效率和成就令后人叹服、惭愧。
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契合,成就了百年中国最成功的报纸——“新记”《大公报》,以及它的灵魂——最杰出的报人张季鸾。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学日本期间,张季鸾利用业余时间主编《夏声》杂志,可以说这为他的报人生涯奠定了基础。
B.作为一代报人,张季鸾在中国首开拍发新闻专电的先例,体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新闻的敏感。
C.作者运用了引用、对比等手法,通过人物对比来突出张季鸾的不凡,表达了对张季鸾的崇敬。
D.本文叙议结合,作者通过丰富的史实展现了张季鸾的曲折人生,在此基础上对张季鸾作出了自己的评价。
2.文章写了沈卫、胡政之等人,对叙写张季鸾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你认为张季鸾成为“最杰出的报人”,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黄侃先生二三事
①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黄侃也堪列其中。
②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③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④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经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
⑤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⑥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节、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教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是包车。唯有黄侃进出学校,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裹几本常读之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践泥,课后晴天,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校长再三道歉,后来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
⑦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
⑧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
(根据刘作忠《国学大师黄侃的妙文趣事》改写)
小题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4分)
小题2:按照第⑦段中的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5分)
小题3: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