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伊拉克来了,奥运会再一次安慰世界新华网北京8月6日奥运专电(记者肖春飞)5日凌晨,伊拉克奥运代表团飞抵北京,受到热烈欢迎。在北京的伊拉克人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伊拉克来了,奥运会再一次安慰世界
新华网北京8月6日奥运专电(记者肖春飞)5日凌晨,伊拉克奥运代表团飞抵北京,受到热烈欢迎。在北京的伊拉克人围着同胞欢呼雀跃的场面,感人至深。
伊拉克已经在国际社会失去了太多机会与尊严。当他们的运动员终于能够昂着倔强的头颅,站在“鸟巢”的跑道上、站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时……整个世界都会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奥运会,安慰了这个深陷黑暗与艰难中的国家;奥运会,再一次安慰了我们共处的这个世界。
对那些使用最新科技装备、安享按摩师服务的体育大国的奥运选手而言,他们很难想象在战火纷飞中,体育对伊拉克奥运选手意味着什么——50摄氏度的高温,破烂不堪的训练场,还有危险的枪手……他们不仅是以汗水,更是以生命来备战奥运会。
伊拉克短跑选手达娜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
4年前,雅典奥运会开幕当天早上,我在媒体村吃早餐时从两台电视的不同频道里看到强烈的对比:一边是雅典奥运会的欢乐气氛,另一边却是世界某个角落的枪声与硝烟。4年后的今天,这个世界依然如此。
在人类共同居住的这个星球上,战争与流血,对抗与暴力,野蛮与恐怖,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但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类也没有放弃追求和平的梦想,犹如荆棘丛中怒放的鲜花。奥运会,无疑是人类实现共同梦想的一个平台。
北京奥运会前夕,上百名中国老将军、老军人聚集在北京长城脚下的千年古刹和平寺,发表了“2008中国老兵和平宣言”,呼吁“奥运期间,全球休战,止戈为武,铸犁镕剑”。
“神圣休战”,是奥林匹克运动从古至今不变的精神,虽经1500多年的中断,却能穿越时空,影响至今,呈现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因为,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虽然美好梦想有时会被残酷现实击得粉碎,但是不放弃梦想,才有圆梦的希望。
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希腊外长帕潘德里欧曾说过:“如果我们可以在16天里让全球没有战火,我们就可能——也许仅仅是可能——让世界永远没有战火。”
或许,奥运会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奥运会能够影响世界。
西方神话传说中,人类曾联合起来兴建一座巴别塔,希望直达天堂。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犹如在修一座精神的通天塔。奥运会,让人类找到了超越语言的共同语言。
当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梦想,就是让奥运会成为“人类青春4年一度的绽放”,现在,在现代奥运会诞生112年之后,在全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中间,包含着青春绽放的伊拉克青年。
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五环旗将在国家体育场升起。五环旗下,奥林匹克大家庭实现了空前的团聚,他们将尽情拼搏,飞扬青春,他们同时将倾心交流,增进友谊,他们还将共同祝福——愿人类共处的同一个世界,能够早日实现和平与和谐的同一个梦想!
相关链接: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有一支代表队获得了鸟巢观众特殊的照顾,那就是伊拉克国家代表队。在奥运会即将开始前,这个战争不断的国家因故被国际奥委会取消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经过各方的艰苦努力,伊拉克人终于在奥运会开幕前的最后时刻来到了北京。而且,他们在获得参加奥运会资格的同时,还收获了世界的钦佩和尊敬。当仅有7名运动员的伊拉克代表团进场时,鸟巢观众给予了他们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这样的掌声和欢呼,只有最后入场的东道主代表队才能同样享受到。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语句的含意。(4分)
⑴荆棘丛中怒放的鲜花
⑵人类青春4年一度的绽放
小题2: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北京格外受到欢迎的原因是什么?(4分)
小题3:本文的基本任务是报道伊拉克代表团到达北京这一消息,为什么要提到中国老兵的和平宣言、人类建造巴别塔的神话、顾拜旦的梦想等内容?(5分)
小题4:本文发表于2008年8月6日,两天后的8月8日晚,在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的同时,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因南奥塞梯问题爆发战争。人们在震惊之余也不免疑惑:奥运会真的能安慰世界吗?请结合本文文意,就这一话题阐述你的看法。(5分)
答案

小题1:⑴“荆棘丛”比喻战争、暴力、恐怖等黑暗现实,“怒放的鲜花”比喻人类追求和平的梦想。两相映衬,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梦想的美好与可贵。(2分)
⑵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次,那是人类青春与力量、希望与理想的集中展示。用“绽放”来表述“人类青春”,生动地表现了顾拜旦对奥运会寄予的美好愿望。(2分)
(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伊拉克代表团来自一个战争不断、多灾多难的国度,他们争取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历程也十分艰难曲折。他们的到来,是人类不屈不挠、顽强进取精神的体现,是人类追求和平与和谐梦想的体现,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阐释;他们的到来,安慰了自己的国家,也安慰了整个世界。(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本文在报道伊拉克代表团到达北京这一消息的同时,又重在揭示这一新闻事件背后所展示的深层意涵。文中引入中国老兵和平宣言、人类建造巴别塔的神话、顾拜旦的梦想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类反对战争、渴望交流、追求和平的理想,这是对眼前新闻事件意义的延伸和阐释,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示例)①俄格战争与北京奥运会两个重大事件同时发生,人类通过奥运会实现沟通、和平的梦想再一次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它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的奥运理想虽然美好,但它只能给世界短暂的安慰;奥运会影响世界的力量十分有限,更无法改变世界。要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人类还需要走过十分漫长的路程。
②俄格战争与北京奥运会同时展开,确实让热爱和平的人们痛心疾首,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奥运会的价值。恰恰相反,它正好从反面证明了奥运会存在的伟大意义。正如文中所说:“虽然美好梦想有时会被残酷现实击得粉碎,但是不放弃梦想,才有圆梦的希望。”君不见在女子10米气手枪颁奖仪式上,正处于战争状态的俄格两国的选手相互祝贺、热烈拥抱并亲吻对方的脸颊。这是奥运会安慰世界的最好例证。
(5分,观点鲜明、能自圆其说、符合情理即可。)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伊拉克来了,奥运会再一次安慰世界新华网北京8月6日奥运专电(记者肖春飞)5日凌晨,伊拉克奥运代表团飞抵北京,受到热烈欢迎。在北京的伊拉克人围】;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代才子钱钟书
钱钟书晚年避居北京三里河,闭门谢客,世人难得一识韩荆州。杨绛①在《记钱钟书与〈围城〉》中更有记载:“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一生没有留下自传,认为自传都是别传,不真实,因此谈论自己的文字也极少。幸亏《记钱钟书与〈围城〉》一文,记录了很多钱钟书早年的资料,几可当其自传来读。不过这篇文章,也是杨绛应胡乔木之请而作的。可钱钟书又怕“以妻写夫,有吹捧之嫌”,为避免不必要的非难,他特别在此文稿背面写了一个短跋:“这篇文章的内容,不但是实情,而且是‘秘闻’。要不是作者一点一滴地向我询问,而且勤奋地写下来,有些事迹我自己也快忘记了。文笔之佳,不待言也(钱钟书识1982年7月4日)。”
要在坊间②找钱钟书传记,依然是一件困难的事。台湾人氏汤晏,纽约大学历史学博士,1979年在美国初会钱钟书,后经常与之通信联络,遂成钱迷,并有意为钱立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代才子钱钟书》。本传记论传主平生及其作品、学术成就,哀叹“千古文章未尽才”,自有一家观点。但取材严谨,当是立传的首要原则。作者对传主平生历史细节的求证、澄清,多有他与杨绛的通信辅助,并有详细的注释以为印证、引申,充分弥补了史料不足的缺憾。书成之后,深得杨绛嘉言:“不采用无根据的传闻,不凭‘想当然’的推理来断定过去,力求历史的真实;遇到不确切的事,不惮其烦地老远地一次次来信问我,不敢强不知以为知。我很佩服您这种精神。”
就其观点而言,杨绛未必赞同。但作者认为,钱钟书生于忧患,20世纪动乱频仍的中国,生生毁了一个“三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天才”。尽管他留下一部为人传颂的小说《围城》和以西学方法治中国文学的《管锥篇》,天才却未能完全发挥。作者特别从《围城》说开去。英国当代思想史家伯林将西方思想家和作家分为刺猬型和狐狸型两类。前者有一套思想体系和大理论框架,结构完整。后者文笔精美,观察入微,无所不包。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也说过,中国作家兼具刺猬和狐狸优点的只有一个曹雪芹。照此说法,汤晏认为钱钟书本是狐狸,却想做刺猬,因此成全了《围城》。但钱钟书在1980年人民文学版《围城》“重印前记”中说到,“我写完《围城》,就对它很不满意。”他还提到待写的长篇《百合心》,已写成约两万字,可惜1949年从上海迁居北京时丢失了手稿,以后兴致大扫。钱说,“假如《百合心》写得成,它会比《围城》好一点。”汤晏又据此写道:“现在可惜的是,一部可能直追《红楼梦》的旷世巨作,终于未能面世。诚为中国文学史上无可弥补的损失,叹!叹!”猜测是容易的,因为它仅仅指向可能。还是杨绛的说法更为中肯:“钱钟书在创作方面,的确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才华。‘发短心长’,千古伤心事,不独钱钟书的创作。”所以杨又说汤的设想属浪漫派,而她自己的设想则较现实。但也都是设想而已。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逝于北京。而本传记留下最大的假设是,如果生逢太平盛世或一个创作自由的环境,钱钟书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钱钟书呢?天才已乘黄鹤去,抛弃“浪漫”的假设,我们不妨吟诵英国诗人柯利的一句小诗:
死亡带走了一切
但夜莺愉悦的歌
仍留在大地上                               选自《三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天才》)
注:①杨绛:钱钟书先生的夫人。②坊间:街市上(旧时多指书坊)。
小题1:文章首段写了钱钟书回答英国女士的话,这句话表现了钱钟书哪两方面的特点?(4分)
小题2:本文题目是“一代才子钱钟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钱钟书是一个“才子”?(4分)
小题3:本文在描写主人公时运用了什么方法?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作答。(4分)
小题4:读了本文之后,结合你对钱钟书的了解,你认为钱钟书能够写出“一部可能直追《红楼 梦》的旷世巨作”吗?请简述其理由。(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②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削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eo)和樊宰底(B.Vanzetf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⑤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lleon)旁边,我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的铜像前,对这位“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日内瓦公民”诉说我的绝望和痛苦。回到寂寞冷静的屋子里,我坐下来求救似地给美国监狱中的死刑囚写信(回信后来终于来了,樊宰底在信中写道:“青年是人类的希望。”几个月以后,他给处死在电椅上,五十年后他们两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我在第一本小说《灭亡》的序上称樊宰底做我的先生)。就是在这种气氛、这种心情中我听着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cle Paris)报告时刻的沉重的钟声,开始写下一些类似小说的场面(这是看小说看多了的好处,不然我连类似小说的场面也写不出),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
⑥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
⑦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第二年我的处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从法国一座小城沙多一吉里把它寄回中国,给一个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朋友,征求他的意见,我打算设法自已印出来,给我的大哥看(当时印费不贵,我准备翻译一本小说卖给书店,拿到稿费来印这本书)。等到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诉我,我的小说将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说是这份杂志的代理主编叶圣陶先生看到了它决定把它介绍给读者。《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选自《巴金自传》,有删改)
小题1:文章的开头说“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于是我写了小说”,请根据全文内容分析作者所说的“思想”“情感”的具体内涵。(4分)
小题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3: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对文中1927年巴黎生活细节的描写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4:】作者在第③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已,也确实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如何理解“救自己”与“救世界”的关系?(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珍惜湖泊的生命
陶世龙
湖泊,是大地面孔上最动人的眼睛。它们有的像清晨的露水一样在草原上闪着光亮,有的像蓝色的美玉隐藏在白云缭绕的山谷里,有的又像是珍珠漫无边际地散布在广袤的平原中。
但是,湖泊和地球的历史比较起来,它的寿命是很短的。从最远古的地质时代以来,许多湖泊就无声无息地在大地上悄悄出现,又一个接着一个地渐渐变浅,渐渐缩小,渐渐消亡。例如,古代华北平原上的几百个湖泊,从元代以后都逐渐淤塞成了平地,到现在只剩下白洋淀和几个较小的湖泊了。杭州西湖可谓大名鼎鼎,但它从诞生到现在,只不过经历了2000多年。可就在这短短的一瞬中,竟有三次与消亡擦肩而过。一次是唐代的时候,已经被泥沙淤塞得快要变成平地了,幸好当时赶着挖掘湖泥,才把它的生命挽救下来。另两次是五代和北宋的时候,都由于及时挖泥和保护,它才没有在周围美丽的山峰和园林中消失。
在湿润的地区,使湖泊消亡的致命原因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和湖内植物的茂密生长。大大小小的水流,从奔腾的溪谷流到平静的湖内,因为水面放宽,流速减小,水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大大削弱了,有些泥沙就在河流进湖的地方迅速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并且逐渐扩大着。另一些细小的黏土颗粒,随着水流漂流到湖中心后,也渐渐沉淀到湖底。这样,随着泥沙的堆积,湖泊就越来越浅了。根据计算,这种泥沙沉积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著名的瑞士日内瓦湖四周的河流每年带到湖里的泥沙有420万立方米,这样多的泥沙,只需要再经过21000年,就能够把这容积有8.9亿立方米的美丽湖泊完全填满。在湖水逐渐变浅的同时,水边生长的芦苇,漂浮在水面的睡莲和眼子菜,以及完全淹没在水底的各式各样的水藻,也一层层地向湖心迅速地推进。没有多久,湖泊洼地变得又小又浅,几乎长满了植物,那就变成了沼泽,湖泊的生命就结束了。另外,如果湖泊的来水输入因河流改道等原因而减少,也会加速湖泊的消亡。
在干燥的地区,湖泊的消亡原因同湿润地区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这里,湖泊消亡得更迅速。许多巨大的湖泊常常因为气候变迁,使来水(主要是河流来水)减少,去水(主要是蒸发耗水)增加,“收支”不平衡而慢慢消亡。在盐类较多的湖中,盐类沉积会加快湖泊逐渐变浅变小的进程,直到最后水分完全干涸,只剩下一片布满盐斑的洼地。例如,1957年,在张家口北面的内蒙古高原上,许多小湖泊就是由于雨水稀少,全部干涸而消亡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在古代原是一个很大的湖泊,目前已基本上变成盐滩了。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人们毫不节制地从湖泊及其来源采水,有的地区盲目围垦,有的向湖泊大量倾倒垃圾,这都直接影响了湖泊的生存。工业、生活废水排放加大和大规模的淡水养殖场污染,破坏了湖泊和湿地的生态系统,加快了其消亡的进程。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就是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彭蠡——鄱阳湖,近来湖泊面积发生灾难性锐减:目前湖泊面积为50平方公里,而建国初期曾达4350平方公里。据统计,过去50年来,中国有近千个自然湖泊已经消失,平均每年20个。这已引起了专家的恐慌。
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打开《中国地图》,上面将不再有湖泊。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有改动)
小题1:文章第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文章中举杭州西湖的例子,能够说明哪几个问题?(4分)
小题3:导致湖泊消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文章结尾使用疑问句有什么好处?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绿色的追逐
我们常说生命是绿色的,而对于生命的追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绿色的追逐,这种追逐本身也彰显出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颜色。
动物的追逐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长途跋涉夸父追日的精神。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夸父精神,首先是对目标的心无旁鹜,在卡拉哈里沙漠和东非平原上,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矢志不渝。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象群发起了寻找水源的跋涉。这里曾经拥有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马家迪加底湖,如今却只剩一片烈日下的盐和沙子,但那一脉淡水保留了下来,像卡拉哈里沙漠的一块宝石,一旦有降雨,沙漠的某一角,总会再现昔日琥珀般的辉煌。
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降雨即将来临的时候,远方飘来的新鲜空气的味道,引起了沙漠上寻找宝石的迁徙。躁动从象群开始,水牛、斑马、跳羚都加入进来,迁移的队伍越来越大。它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沙漠深处走,那里会有新的草场。
东非草原上聚集了近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它们现在必须向南迁徙。它们将途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跋涉800多千米。角马必须在5月之前抵达塞伦盖提大草原。5月旱季开始之后,塞伦盖提的沃野也会变成荒原,它们将转向西北方向寻找新的草场。角马中的很多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过这种长途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这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一路有太多的岔路口,生还是死甚至由不得自己。“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山海经》上寥寥片语,对夸父这一路的艰辛只字未提,我们只能靠想象来填补这一空白,山路漫漫,夸父磨破了脚,又结了茧。猛兽窥伺,夸父流了血又结了疤,太阳还在前头,脚步不能停下,这就是夸父精神——不畏艰难,执著、坚韧。
角马的一路颇为凶险,从出发的那天起,鬣狗就一路潜伏在角马群左右,伺机而动。它们是小角马最大的威胁,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行进的速度不得不放慢,碧草环绕的池塘对角马而言简直是伊甸园。然而悲剧发生了,天堂顿时变成地狱。一些小飞虫也来落井下石,飞虫顺着角马的鼻孔飞到他们的脑腔中,大脑受损的角马只能曝尸荒野。角马准备通过狮子的领地,每次他们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物。混乱,一片混乱。混乱给角马群带来很大的损失。小角马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和它们的妈妈走散。失去母乳的哺育,新生不久的小角马会脱水,再难支撑着走下去,这是它第一次上路,也是最后一次。
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追逐中一定是有快乐的,这快乐在死亡的衬托下,显得高贵。现在是2月,是角马繁殖的季节。一头小角马出生之后,5分钟内就能学会走路了。再过2个星期,它们就能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这新生命不但令它们的父母雀跃,也给这片将要告别的土地平添了一股生机。
角马走到了格鲁麦提河边,要达到目的地,它们必须穿过这条河流,这河流见证了角马家族千百年的跋涉,见证者还有格鲁麦提的主人尼罗河鳄鱼。鳄鱼早已知道这是角马群的必经之地,它们盘踞在塔利,等待上门的美餐。角马群犹豫了,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角马选择了后者,一只角马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整个角马群。乘着这胜利,角马群一路高歌,想必夸父也是快乐的吧。“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追到太阳要落下的地方,似乎还分不出胜负。遥想一路急奔的夸父,该是怎样的血脉沸腾。他低了头,继续奔跑,丝毫没有畏惧下一刻他可能被太阳灼伤,又或许他渴望那样的燃烧。追逐本来就是这样,生和死,地狱和乐土,就这样手牵手地交错在一起,追逐原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经历了一年多的跋涉,角马群的面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河。越过这条河它们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对岸的青草了。它们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
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里。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角马的乐园。它们将在这里稍作停留,然后继续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夸父追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执著,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永无休止的跋涉。
(节选自CCTV科教文行动之《绿色的追逐》)
小题1: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哪些凶险威胁?请简要概括。(4分)
小题2:文中说:“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作者认为追逐的意义是什么?(4分)
小题3:文中多次叙写夸父追日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结合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认识,探究作者为什么以“绿色的追逐”为标题。(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泽厚访谈录
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大倡立孔教,办国学;主三纲,穿汉服;贬五四,骂鲁迅。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形形色色,热闹得很。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
②新京报: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李泽厚:“《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
他们才被推了出来。“《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声就是music;色就是sex;犬就是dog,宠物;马是什么呢?汽车,car。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怎么样为人处事?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③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奉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④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客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⑤新京报:您在《论语令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
李泽厚:这是很大的问题。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去做。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假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但《论语令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
(文章有删改)
小题1:在第①节访谈中,李泽厚列举了许多人“大搞复古主义”的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
小题2:请你结合第②节访谈内容,简要分析“《论语》热”出现的原因。(4分)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应是记者向李泽厚提出的两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将它们补上。(4分)
小题4:文章说《论语》是一个修身文本,但对“治国平天下”有“范导”作用。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论语》对“修身”的作用和对“治国平天下”的“范导”作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