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论文化竞争力田 丰文化创造力源于实践的创造力。人的实践是文化的动力和源泉,实践的经验为思想文化发展和变革提供感性基础,实践的需...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论文化竞争力
田 丰
文化创造力源于实践的创造力。人的实践是文化的动力和源泉,实践的经验为思想文化发展和变革提供感性基础,实践的需求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恩格斯说过,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发展,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化,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己的环境而发展的。人的社会实践的创造活动不仅增进人的思维能力,而且打破人的思想桎梏,激发文化创新的勇气和活力,如资产阶级革命在把巨大的生产力召唤出来的同时也把人的思想文化创造力极大地解放出来。由于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科学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中世纪思想方式的千年藩篱,同旧日的狭隘的故乡藩篱一起崩溃了。在人的外界视线和内心视线前面,都展开了无限广大的视野。
文化创造渗透于人的文化活动的一切方面,集中体现为知识的创造和价值的创造。知识的创造增进了人对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的认识,而价值的创造增进了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的认识,文化创造力也就是人在创造新观念、新知识、新价值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文化持续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源泉,它在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中获得独特性和延续性。文化创造推动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每一代人都创造着自己的新文化,文化创造力的勃兴标志着民族、群体的兴旺,文化创造力的衰竭必然导致民族、群体的竞争能力的退化。文化创造力不仅有赖于时代实践的激活,也有赖于历史的积淀,一定的历史环境条件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世界文化的发展是在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群体文化的生生灭灭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能延续到今天并且仍然有影响力的文化,都是以较强的持续力为依托并随着现实条件变化不断使之更新丰富的、在文化冲突和整合中以巨大的生命力保持自身个性特色的“活着"的文化。
构成文化的独特性、特殊性从而获得延续性的基本的要素是渗透于人们思想行为之中
的文化传统,“它是现在的过去,但它又与任何新事物一样,是现在的一部分”。传统以广泛的价值认同为文化共同体战胜内忧外患提供思想纽带,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新文化的生长提供知识资源,以鲜明的个性为文化共同体在全球化时代抵御外来文化的同质化提供精神支撑。对一个民族来说,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古迹、文物、典籍、名人等等都属于文化传统的范畴,对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形象、公共关系、核心价值、员工风貌以及品牌、信誉、企业家人格魅力等等都是十分宝贵的传统资源。正由可舍弃的基础,它与继承与扬弃、批判和选择不可分割纠缠在一起,因而对传统的评价总是充满着矛盾和分歧。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的作用及作用的发挥往往取决于历史主体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历史主体创造活动的目的和方式。
传统仅仅是潜在的或可能的文化持续力,它向现实的文化持续力的转化在于人的能动的现实的文化实践和文化生活。真正的文化创新是继承传统和创造传统的同一过程。
离开文化创新的实践,任何传统必然失去人的现实关注而式微,在一定的阶段还可能成为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阻力。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创造了生气勃勃的文化时代,也把人类文化推向一个辉煌的高峰,汉代以后独尊儒术,到宋明时期,宋明理学借助行政权力、宗教权力、宗法权力推行道德化的思想,这些文化活动无非是“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死人”统治着活人,造成了文化创造力的衰退,导致了近代以来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总体落后。在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要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多元化两种浪潮双重冲击下生存发展,就要更加自觉地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能否把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培养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现代人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提升与各种外来文化思潮对话的能力的实践结合起来,决定了它不断回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新挑战的能力,决定着它不断返本开新的持续发展的能力。
(选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有删改)
小题1:
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文化创造力形成的条件的是(6分)
A.实践的创造力B.民族、群体的兴旺
C.价值的创造D.时代实践的激活
E、历史的积淀
小题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分)
A.文化创造渗透于人的文化活动的任何方面。
B.传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必备的基础。
C.文化传统向文化持续力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
D.百家争鸣、独尊儒术、宋明理学造成了文化创造力的衰退。

答案

小题:
(6分)B.C.
小题:
(3分)D.
小题:
(4分) 传统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不可舍弃的基础;(2分)文化创新是继承传统和创造传统的同一过程。(2分)
小题:
(5分) 此题为开放式试题。分析过程要围绕“继承与扬弃、批判与选择”;“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把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培养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现代人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与提升与各种外来文化思潮对话的能力的实践结合起来”。 
解析

小题:
(6分) 选对一个得3分,共6分
小题:
(3分) 百家争鸣创造了生气勃勃的文化时代
小题:
(4分) 答出传统为新文化的生长提供知识资源得1分;答出传统抵御外来文化的同质化得1分;答出要继承传统得1分;答出在传统基础上要进行文化创新得1
分。)
小题:
(5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5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论文化竞争力田 丰文化创造力源于实践的创造力。人的实践是文化的动力和源泉,实践的经验为思想文化发展和变革提供感性基础,实践的需】;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网络世界不是乌托邦
   网络在中国的普及虽然只有六七年的时 间,但它却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开来。作为一项新技术革命的成果,网络在带给人们无尽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不可阻挡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 但同时又是一个“消魂的磁场”,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教育专家指出,如果对网络形成过度的依赖,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网络综合症,如计算机依赖症、网络上瘾 症、网络孤独症等。不健康的网络内容不仅浪费了青少年的时间,荒废了他们的学业,危害了他们的身体,更毒害了他们的心灵。
   网络暴力游戏被人们称为“电子海洛 因”,它像心理每品一样侵蚀着青少年。电子暴力游戏往往设计得极其形象、逼真而有趣,过于沉迷于暴力游戏之中,久而久之,人的思维形式、思想性格、行为方 式会随之发生可怕的变化,甚至把现实当作游戏,把游戏当作人生,无法分辨真实与媒介之间的差异,并且错估真实社会的复杂性,在亦真亦幻中,酿成悲剧。美国 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学阶段就开始玩暴力游戏的学生比别的学生更有可能发生“对他人有攻击性的少年犯罪行为”;长期接触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一旦遇到合 乎暴力使用的情景时,他们就会优先选择以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屡屡发生的青少年暴力事件,不仅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给孩子的 未来和家庭酿成了悲剧。
   色情内容是网络的另一个负面产物,人们用“洪水猛兽”来形容网络色情。有关人士调查发现,网络上的非学术信息中,有47%的内容与色情有关;国外一项最新统计显示,8—16岁的青少年中,有90%浏览过黄色网站。色情网站是鼓励、暗示访问者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一种满足,而这种满足又是现实社会中无法获得的。网络色情犹如精神鸦片,人一旦沉迷其中就很难自拔。必然会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轻者耽误时间影响学习,重者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成为网 络暴力和色情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对新鲜刺激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性以及与之有关的内容充满了神秘感,而他们的自制力差,加之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 定型,可塑性强,极有可能受到暴力和色情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心里留下可怕的阴影,甚至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网络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值得全社会认真思 考的问题。如何开发一些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游戏;如何加强对网络内容和运营方式的监管,使科技能够为青少年智力的提高和知识的增长服务;如何加强青 少年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营造一个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小题1:
下列对“网络”的危害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人带来了无尽的知识信息,也不可阻挡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对网络过度依赖,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网络综合症,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C.网络中暴力倾向的内容,容易影响甚至左右人们的思维形式和行为方式。
D.网络中的色情内容,容易毒害人们的精神,使人难以自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小题2:
青少年是网络最大的受害者,下列对其根本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少年对新鲜刺激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性以及与性有关的内容充满了神秘感。
B.青少年自制力差,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定型,可塑性强,极容易受到影响和伤害。
C.青少年不容易分辨内容的好坏以及网络与现实的差异,往往会错估真实社会的复杂性。
D.网络中充斥着暴力和色情的内容,缺乏适合青少年的健康游戏和信息内容。
 小题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网络对青少年的伤害有身体上的,也有心灵上的;能荒废眼前的学业,甚至能毁坏美好的未来。
B.由网络而引起的犯罪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它不仅危害着个人和家庭,也危害着整个社会。
C.浏览过黄色网站的人如同吸了鸦片一样难以自拔,轻者危害身心,重则违法犯罪。
D.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单靠个人或家庭或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难以解决问题的。
  小题4:
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网络的普及,我们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尤其要加强网络的监管,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
B.网络在中国普及的时间很短,所以沉迷于暴力游戏和色情内容之中的青少年的比例要比外国的低。
C.网络上非学术信息有近一半的内容与色情有关,加强网络内容的监管,可以从源头上切断或减少对青少年的危害。
D.网络暴力游戏最大的受害者是青少年;爱玩这类游戏的青少年,生活中遇到问题往往会优先选择以暴力手段来解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
徐可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遥望西山,回顾先生传奇般的人生,心绪难平。
先生于1912年生于北京,虽为皇族贵胄,但家道早已衰落。他早年丧父,家里就靠寡母苦苦操持。在父辈的几位门生仗义相助下,才得以在汇文学校读书,但终因经济困难,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了,从此背上养家糊口的重担。先生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发愤自学,先后师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修古典文学,后来更拜陈垣为师,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终成一代大家。先生在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骄人成就,有“诗书画三绝”之誉。他学识渊博,在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和建树;他是古书画鉴定专家,尤精碑帖之学,独具慧眼,见识卓异,几十年来为整理和保护国家珍贵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贡献。
启功先生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特有的品格特征,凡是跟先生有过接触的人,无不被先生的人品所感动。先生为人至真。他以一颗博爱之心、忧世之心,密切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他诚恳待人,爱憎分明,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观点。先生为人至善。他对妻子至爱,对母亲至孝,对师长至敬,对朋友至诚,对晚辈、学生关爱至切,和蔼可亲,悉心教诲。为资助考入北师大的贫寒学生,先生于1990年在香港举办书画义卖,筹集资金160余万元,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和激励青年学生辛勤耕耘、严谨治学。先生为人至坚。他除幼年失怙、少年失学外,又中年丧母、晚年丧妻,并曾被打成右派和准牛鬼蛇神,可以说是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命运击倒。先生在原则问题上非常认真,绝不随波逐流、随声附和。先生为人至净。他性格洒脱,胸襟旷达。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生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功名所累。对人生的坎坷,他总能以乐观的精神、旷达的心胸加以化解,从不怨天尤人。对假冒他书法的行为、对一些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他一笑了之,表现得很超然。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从不以此自炫。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先生亲自拟定的校训正是对老人一生最好的概括。
站在启功先生墓前,我又一次捧读着这部大书。启功先生去了,可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
小题1:
选出下列对启功先生评说正确的一项(3分)
A.先生身为帝胄后裔,但家道早已衰落,因此从不以此自炫。
B.先生独具慧眼,见识卓异,师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终成古书画鉴定专家。
C.“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生前对自己一生的高度概括。
D.先生有一颗博爱之心,关注国家、孝敬师长、诚信待友、教诲学生。
小题2:
选出能说明启功先生“为人至善”的高尚人格的一项(3分)
A.诚恳待人,爱憎分明,以一颗博爱之心、忧世之心,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建设。
B.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命运击倒;原则问题认真,绝不随波逐流。
C.和蔼可亲,悉心教诲,筹资设立奖学助学基金,资助和激励青年学生。
D.胸襟旷达,淡泊名利,对假冒他书法的行为、不负责任的议论,他一笑了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董解元(有删节)
王 刚
董解元这位在戏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至今连名字也不为人知晓,所谓“解元”,是当时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未必就是科举中的乡试第一名。元代戏曲家钟嗣成的戏剧史料专著《录鬼簿》中记载:“董解元,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云。”这是现今关于董解元生平的几乎唯一可靠的资料。
历史资料如此匮乏,我们不得不从《西厢记》诸宫调的本身来寻找作者生活和思想的某些痕迹。《西厢记》诸宫调开篇的“引辞”和“断送引辞”中说:“携一壶儿酒,戴一枝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整金冠])。“四季相续,光阴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岁如朝露。莫区区,好天良夜且追游,清风明月休辜负!但落魄一笑,人间今古,圣朝难遇”([般涉调•耍孩儿]。当然,这些曲子也不能作为信史看待,因为诸宫调作品的开端,大约都有一些劝人及时行乐的片断,用以招徕观众。
《西厢记》诸宫调的题材,源于唐代元稹带有自传性质的传奇《莺莺传》。在《莺莺传》问世后的四百年间,各种文学体裁竟相描摹,但情节、思想仍没有超出《莺莺传》的范畴。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问世,才使这古老的故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张生不再是“始乱终弃”的负情人,而是一个对爱情始终不渝的追求者;崔莺莺也不再是一个自怨自艾、逆来顺受的弱女子,她经历了痛苦的心理过程,在爱情的感召下最终与张生双双出走。董解元还加强了红娘在故事中的分量,作为崔、张爱情的推动和促成者,受到作者的热情歌颂。崔老妇人在《莺莺传》中几乎没有任何活动,而在《西厢记》中则像一片阴影,时刻笼罩和威胁着崔、张爱情,体现了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自由的束缚。
《西厢记》诸宫调创造了自己的整体语言特色:古朴而不失风韵,典雅而不失通俗,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成为诗词之后,语言上一种新的突破,成为有元一代效法的榜样。可以说,没有《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就没有其后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的成就。
小题1:
A.董解元的名字无人知晓,因为史料匮乏而无从查考。
B.“解元”的称谓,不一定实指科举乡试的第一名。
C.钟嗣成认为,诸宫调的体裁是董解元开创的,所以把他列为第一。
D.钟嗣成也是戏剧家,且所处的时代与董解元相去不远,所以他的记载比较可信。
小题2: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携酒、戴花、醉歌、狂舞,说的是一种人生状况。
B.“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中的“疏散”,是指行动散漫、不呆在家中的意思。
C.“人生百岁如朝露”句,与曹操《短歌行》中“譬如朝露”的意思相同,都是慨叹人生苦短。
D.在“但落魄一笑”句中,“但”作“只”解,不含转折的意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电子信息源的不断丰富,出现了电子图书。人们在探讨图书馆的未来形式时,还提出诸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和全球图书馆等概念。
狭义的电子图书馆是指使用电子介质(光盘、磁盘等)存贮、检索和传递信息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没有传统的印刷型图书而是利用纯数字化的信息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虚拟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只是一种提供用户各种入口去获取所需的信息的环境,它拥有二维和三维入机界面,并能使用户任意浏览和存取信息。
实际上,这三类图书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图书馆界统称其为电子图书馆。美国《电子图书馆法案》明确了电子图书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即:(1)利用一系列技术能够将包括教育和研究在内的大量信息发送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并能提供检索;(2)交互的多媒体程序为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与学习提供帮助;(3)这些信息与服务可提高生产率,能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新的选择,并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4)这些信息与服务必须是每个人能够享受的。
电子图书馆,这种以利用电子手段与方式运行的信息处理与传递系统由计算机技术作支持,占有丰富的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利用高速宽频的地区性网络和世界性网络对远程数据库进行联机实施浏览、检索和登记。
小题1:下面对“电子图书馆”这—概念的解释,最准确的—项是(  )
A.电子图书馆由计算机技术作支持并将丰富的数据库提供给用户。
B.电子图书馆是利用电子手段与方式运行的信息处理与传递系统。
C.电子图书馆不再将传统印刷型图书作为唯一的信息资源进行存贮。
D.电子图书馆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包括利用电子介质处理图书信息。
小题2:对第一段画横线的文字,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电子图书馆出现的时代背景
B.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C.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
D.电子图书馆出现的科技因素
小题3:下列对“虚拟图书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虚拟图书馆不是独立实体,而是为用户利用网络系统获取所需信息而设置的。
B.虚拟图书馆有先进的工作系统,但不再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建筑物的机构的特征。
C.虚拟图书馆拥有的二维和三维人机界面是专为用户任意浏览和提取信息而设置的。
D.虚拟图书馆称谓中的“虚拟”是针对其特殊环境而言的,不是“虚设”的意思。
小题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图书馆由计算机技术作支持,占有丰富的数据库,所以它具备提高生产率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功能。
B.电子图书馆一出现,传统印刷型图书作为唯一的信息资源进行存贮的局面就被打破。
C.电子图书馆的信息与服务必须是每个人能够享受的,所以它具备为社会上每一个人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
D.虚拟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各种获取信息的入口,在虚拟图书馆中,每一个正规或不正规的受教育者都有上网浏览和获取信息的可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地球下一轮冰期即将到来
今天,全世界都在议论全球有变暖的趋势,许多报纸、杂志纷纷载文称“全球变暖海面上升,1000年后地球将迎来洪荒”。但是有不少气候学家却在异口同声预言另一种灾难——新冰期——的到来:是什么原因使得科学家们的看法,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这种结论是有道理的.墨为许多气候学家长期以来忽略了太阳辐射总量变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外的辐射并不稳定,而是经常变化。一般来说,影响地球上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太阳活动11年的黑子周期和100年的世纪周期。而当人们谈论地球上的气候变暖时,却很少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目前的状态是发光度在减少!由于地球的升温具有惯性,这一轮11年周期发羌度的变化实际上对气候没形成明显影响。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太阳发光度的减弱还会在下几轮11年周期中继续下去。与此同时,发光度的减弱也在太阳活动的世纪周期中有所体现。于是科学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地球上将会出现一个小冰期。
至于说到人们经常念叨的“变暖”理论,“冰期说”的科学家认为“变暖,,很正常。通过对太阳发光度变化的分析,地球确实曾因为太阳活动而出现全球变暖。在20世纪,太阳的半径和发光度都在增长,结果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高出0.8摄氏度。就是这个0.8摄氏度,让气候学家敲响全球变暖的警钟,并把“罪名”归到了温室气体头上。然而现在,由于太阳活动的减弱,年平均气温正在缓慢下降。不过,地球人在2012—2015年之前还感觉不出总体气温的下降,下一轮的最冷时期得到2050年才会到来。一开始温度下降会非常缓慢,预计几十年后,世界上海洋的水温将下降l度。这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但已足够让格陵兰岛生成新的冰川。俄罗斯北部的气温也会下降。这种全球变冷只对赤道附近的居民影响不大。.
俄罗斯地球物理学家从最近的7500年的地球历史中找到了18次全球变冷过程的证据,那都是太阳活动最弱时期。早在1645年到1705年,整个欧洲、北美和格陵兰岛就曾出现过全球变冷现象。当时的全球气温下降了l~2摄氏度,之后又发生了全球变暖。因此这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未来的21世纪中叶,预计也将会发生类似的全球变冷现象,但这次时间不会拖得很长。
全球气候趋势是变暖还是变冷,科学家对此意见不一。支持全球确实在变暖的人认为,地球目前正处于两个冰期之间的间冰期,而且地球在此次间冰期“滞留”的时间已有9000多年,比过去的间冰期时间都长,这说明从长期看,地球处于全球变暖的时期。几百年来的测量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地球表面越来越变暖和,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变暖趋势非常明显。另一批科学家则认为,整个地球的气象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轻易下结论说地球在
变暖还是在变冷。比如,地球表面不均衡的变暖(高纬度地区更为明显)将导致了大气环流的改变。一旦中纬度地区地域性的风力变弱,北极地带的冷空气就有可能南下。寒流滞留在南方的时间会更长,因为环流强度已变低。而一旦天气转暖,便会出现一系列的极端现象,比如说,降雨的不均匀性便会出现,有地方一个月的雨量会在一天内下完,很可能这些地区到了夏天叉会出现干旱。所以这些科学家觉得,地球完全可能处于长期变暖,但是短期变冷的状况。新冰期即将到来的说法,与地球总体变暖趋势并不矛盾。
1.在气候变暖的今天,有不少气候学家却在异口同声预言“新冰期”即将到来。下面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人类7500年的地球历史中,18次全球变冷都是太阳活动最弱时期。
B.太阳目前的状态是发光度在减少,而且还会在下几轮11年周期中继续下去。
C.由于地球的升温具有惯性,所以我们还感觉不到温度的下降。
D.地球处于两个冰期之间的间冰期时间已有9000多年,比过去的间冰期时间都长。
2.综合全文,关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问题,作者赞同下列哪一种观点
A.地球气候逐渐变暖,1000年后地球将迎来洪荒。
B.地球气候正逐渐变冷,到2l世纪中叶,地球上将会出现一个小冰期。
C.整个地球的气象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轻易下结论说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
D.地球处于长期变暖但是短期变冷的状况,所以无所谓冷暖。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影响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太阳辐射的影响,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
B.地球气候总处在“变冷一变暖一变冷”周期性的变化之中。
C.地球温度变化即使是微小的1度,也会对全球任何地方产生巨大的影响。
D.地球一旦由冷变暖,将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天气现象。   ,
4.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门;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发光度在减少,所以太阳的半径也在缩小。
B.地球的温度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变化应该是比较缓慢的。
C.地球温度的升降虽然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但与太阳周期变化的时间是不同步的。
D.从地球经历的几次“间冰期”来看,某前的间冰期最长,而且地球今后的“间冰期”会越来越长。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