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唐吉诃德战胜镜子骑士后,又路遇曼恰的一位绅士--绿衣人,一路上两人谈论子女的教育、诗歌等问题,两人的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唐吉诃德战胜镜子骑士后,又路遇曼恰的一位绅士--绿衣人,一路上两人谈论子女的教育、诗歌等问题,两人的观点惊人一致,因而绿衣人对唐吉诃德头脑机敏、能言善辩深感敬佩。
B.一日,众人在大观园芦雪庵联诗,凤姐起头“一夜北风紧”,大家纷纷接句,宝玉又落后了,众人罚他去栊翠庵妙玉乞梅来。宝玉冒雪前去,向妙玉好言相求,求到一枝佳梅。岫烟、宝琴等人又就景写了几首《咏红梅花》。
C.觉慧参加学生运动被爷爷知道后,被禁足在家,异常苦闷。一日,他去花园闲逛,花园里红白梅花正开得盛。他遇见鸣凤折梅,就主动帮她上树折梅,两人互诉衷肠,鸣凤说要一辈子在公馆里头服侍他,做他的丫头,只要他在旁边就安心了。觉慧深受感动。
D.马超为父报仇,统西凉兵大战曹操,乘曹操军队渡渭河时***来,典韦连忙背负操上船,乱刀砍断攀船士兵的手,撑船下水。马超赶到,下令骁骑绕河射箭,射落船上驾舟之人。典韦独奋神威,将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篙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渭南县令丁斐恐曹操有伤,连忙将牛马驱到山野,西凉兵都回身抢牛马,无心追赶,曹操终于逃得一命。
  E. 范博文说老太爷在乡下已经是“古老的僵尸”,是因为吴老太爷自从二十五年前习武骑马跌伤了腿,又不幸而渐渐成为半身不遂的毛病后,二十五年来,他就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也不曾读过《太上感应篇》之外的任何书报。
答案
A、D
解析
(A、两人观点不一致。D、是许褚而非典韦。)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唐吉诃德战胜镜子骑士后,又路遇曼恰的一位绅士--绿衣人,一路上两人谈论子女的教育、诗歌等问题,两人的观】;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处,她挺身护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痛斥抄检是“先从家里自***自灭起来”,顶撞了凤姐,并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一记耳光。(《红楼梦》)
B.因双桥镇失陷,吴荪甫为缓解公司危机,只好筹集资金投资公债。在交易所里,赵伯韬操纵管理机构为难吴荪甫,吴荪甫寄希望于杜竹斋,关键时刻,杜竹斋见利忘义,临时变卦,致使吴荪甫彻底***。(《子夜》)
C.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便紧握长枪,冲了上去,举枪乱刺,***伤不少羊,还把牧羊人打倒。桑丘对主人这一壮举倍加赞赏。(《堂吉诃德》)
D.在狱中,聂赫留朵夫见到玛丝洛娃,玛丝洛娃一下子就认出他。聂赫留朵夫跟她说起了以前对她犯下的罪,请求她饶恕,玛丝洛娃不动声色。聂赫留朵夫从她的神色中觉得她是个没有灵魂的女人,就不再坚持请求她饶恕了。(《复活》)
  E.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欧也妮·葛朗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A )( D )。(5分)
A、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的挫伤,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红楼梦》)
B.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踪她。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皇家卫队经过,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克洛德逃走,而加西莫多被擒获。(《巴黎圣母院》)
C.一天,一位理发师骑着灰驴到小村子服务,因为天下小雨,便把铜盆顶在头上遮雨。堂吉诃德一见,以为来了一个骑花点子灰马、戴金头盔的骑士,便给予迎头痛击。那理发师丢下铜盆逃走。堂吉诃德认为这铜盆原是有名的曼布利诺头盔,被那不识货的人溶化了,拿一半做成这东西,他要找金匠修理一下作为自己的头盔。(《堂吉诃德》)
D.一个秋雨的深夜,玛丝洛娃赶到涅赫留朵夫途经的车站去见他。在灯光明亮的车厢内,她看到他正坐在丝绒的椅子上喝酒找乐。火车就要开动了,她举起冻僵的手敲打车窗,沿着月台拼命追去。列车走了,她仍旧在跑。雨中哭泣的她决定卧轨自***,经过一个好心的扳道工的劝说,她才平静下来,只是不再相信上帝和善良了。(《复活》)
E、吴荪甫劝告杜竹斋与他合力打倒赵伯韬。他劝杜竹斋凑出五十万,压住公债行情,杜认为那是危险的做法,不同意。吴又劝杜和他一起凑足五十万,并不断鼓励和激将,杜说“冒险的事情我是不***”,加以拒绝,,最后杜劝吴不要和赵伯韬斗,否则没有好结果。(《子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节选)
格 非
首先,我要讲讲“作者”问题。为什么要说“作者”问题?我先说一个小的概念。依赛亚•伯林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刺猬,另一种人是狐狸。伯林显然是有所指的,他分析的对象是谁呢?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说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他自己硬要当刺猬。
在我所了解的作家里面,托尔斯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的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他非常关心农民,想着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可是骨子里对农民又非常憎恶,根本瞧不起农民;他整天讲道德、正义,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一个东正教的信徒,可是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他确实为那个婚外恋、红杏出墙的安娜辩护。因此,伯林认为,托尔斯泰本人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彼得堡、莫斯科的简单的日常生活,写那种少男少女和他们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好。可是,老托尔斯泰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他要概括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因此,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
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古代的小说,我认为古代小说就是一群狐狸,文类各异,趣味不一,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但是到了现代,小说却突然要去做刺猬了,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小说的写作的动机与过去突然不一样了。例如,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
我曾经还和蔡翔先生讨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从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的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我看来,至少吴趼人的短篇小说已经非常现代了。他的小说不管是白话文的熟练程度,还是叙事技巧,一点也不亚于鲁迅。不过我所关心的问题不在这儿。我觉得大家普遍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严格地讲,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短篇小说,有的只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或者是传奇、志怪、小品、话本、拟话本、变文、鼓词、箴规和遗闻趣事。其实,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可惜,文学界对于这样的大问题却没有好好去梳理。
我要问的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强调小说的社会性的?什么时候小说又突然成了救国救民的载体?1902年,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我们今天觉得这样的题目会很可笑,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小说的重要,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例如,胡适就是做小说考证出身。胡适的文学观念、见解无甚高明之处。这个人好像不太适合搞创作,谨严有余而性情不足,文学上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好像确实有问题。他说中国最好的小说是《九命奇冤》,当然是不着调的说法。但是胡适这个人非常可爱。他有一整套的理路,他在启蒙运动中贡献巨大,是一个很理性的知识分子。他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这篇文章涉及到文学的社会性问题。文学要写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进入文学描写的范围,他都代作家做了规定。文学在启蒙过程中加入进来,变成科学和民主的忠实的鼓吹者,变成建立民族国家的马前卒。就连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重塑民族灵魂”!                                    
(《文学教育》2009年第二期)
小题1:文章中提到的“刺猬”和“狐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小说不是刺猬,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
C.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因此,鲁迅写小说就是要去做刺猬了。
D.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是指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举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例子是想证明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作者认为大家将中国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
C.文学界认为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
D.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想做刺猬。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说明在他们看来小说是重要的。
B.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这说明他写小说的动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C.胡适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原因之一是他把文学描写的范围,都代作家做了规定。
D.梁启超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而作者认为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没有什么关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西溪正在聚起文化名人群落
“一曲溪流一曲烟”,风景迷人的杭州西溪湿地,未来将成文化名人的集居地。2月12日,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国画家吴山明、音乐家徐沛东、策划家朱海、导演崔巍、编剧邹静之、作家余华和麦家等8位文化名人正式签约入驻西溪创意产业园。除此之外,台湾剧作家、导演赖声川,漫画家朱德庸,英国经济学家、创意大师约翰•霍金斯等也成为首批入驻的名家。接下来,杨澜、好莱坞著名导演皮托夫等也要来这里开办工作室。
  西溪是杭州的一块风水宝地,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完全隐秘在绿色里。今天清晨,记者沿着园区往里走,满眼都是静谧的溪、河、湾、塘、亭、桥,花草丛中,不时有鸟儿腾空飞起,连绵不绝的鸣声相当悦耳。
  这里有59幢素雅别致的小楼,以低廉的租金提供给国内外文化名人入住,在此开设自己的工作室进行创作。
  “我知道西溪每幢楼都能卖上千万元,杭州能把这个地方保留下来做成一个聚宝盆,会不断给杭州带来荣耀与光彩。”潘公凯说,文化人喜欢“躲”,喜欢寻找安静的地方创作,西溪正是具备这样条件的地方。西溪能够吸引文化人,文化人也能让西溪声名远播。
  作家刘恒表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自然都是有品性的。如果西湖没有遇到苏东坡、白居易们,它也许只是一个大水库;同样如果没有文化的渗透,西溪在人的眼里再优美,也不过是一片生态环境保存完美的自然湖山。所以,是中国文化造就了自然景观。文化名人入驻西溪,将使西溪的传统特征和内在精髓,得以保存和强化。
  更重要的是,众多文化名人入驻西溪,将为杭州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根据协议,入驻的作家、艺术家被要求每年能在杭州待上3个月,并创作出一定的作品等等,每5年要考核一次。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获得20年的使用权。
  首批入驻的名家已明确表示,要在这里静心创作好作品。画家潘公凯说,要给杭州画画;余华、麦家说,要给杭州写好看的故事;徐沛东的“野心”更大:“我来不仅仅是想写一首歌,作一首曲,更重要的是想培养一批人才。当然,我也希望能在这里,不仅仅为杭州,也为中华民族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
  不是嘴上说说,这些文化名人已经在行动起来。余华已邀请了他在国外工作的朋友在今年4月来杭州采风。导演皮托夫已与浙江金球影视签约,打造总投资1亿美元的魔幻大片《人鱼帝国》。编剧邹静之也正在为华策影视创作《西泠印社》的剧本。
  文化名人聚集一起,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更容易碰撞出新的创意。记者获悉,追随西溪这块风水宝地而来的,还有导演张艺谋和文化人余秋雨,被称为中国当代画坛“五杰”的刘大为、刘谦、袁运生、冯大中、詹建俊,日本当代艺术大师天野喜孝、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法国雕塑家协会主席乔治•苏泰等。正如邹静之所感叹的那样:“就像一个园子,如果没有奇花异草,就不可能百花齐放,就不可能吸引人。入住的名家多了,气蕴就会充沛,就会产生更多的奇葩。”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上虞白马湖畔曾聚集着一大批文化名人:朱自清、丰子恺、李叔同、叶圣陶等一代名家都曾在那里任教、讲学,形成了中国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愿今天的西溪也能像当年的白马湖一样为后人津津乐道。
小题1:根据全文内容,对邹静之“就像一个园子,如果没有奇花异草,就不可能百花齐放,就不可能吸引人”这句话的内涵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入住西溪湿地的名家就像奇花异草,他们的到来将会给名城杭州带来万紫千红的人文春天。
B.西溪湿地是个聚宝盆,入驻的文化名人一多,可提升西溪湿地的知名度,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C.中国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效应可以作为对邹静之先生这句话内涵的最好诠释。
D.文化名人聚集在西溪,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更容易营造出人文意蕴浓郁的西溪文化景观。
小题2:下列不能用来作为刘恒在“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自然都是有品性的”这一观点例证的一项是
A.西湖因为遇到苏东坡、白居易们,从而大大增加了令人留连赏玩的深厚文化意蕴。
B.文化名人入驻西溪,将使西溪的传统特征和内在精髓,得以保存和强化。
C.白马湖所以能名闻遐尔,与朱自清等一代名家都不得曾在白马湖畔任教、讲学分不开。
D.西溪自然景观很优美,是因为它是一片生态环境保存完美的自然湖山。
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及写法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引用了不少文化名人的言论,以此来证明西溪聚集起文化名人群落的重大意义。
B.入驻西溪的文化名家已经在文化事业上有所行动,代表人物有余华、皮托夫、邹静之等。
C.作者援引“白马湖作家群”史实,是采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旨在说明西溪入驻文化名人的重大意义。
D.西溪敞开怀抱,笑迎中外文化名家,反映出新时代浙江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有眼光、有才情的精明策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华民族文化根本的深厚性   
杨义
我们常常讲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根据历史的记载,炎帝和黄帝是两兄弟,炎帝居住在姜水一带,黄帝居住在姬水一带,大概在离现在5000年前。从考古发现,黄帝部族在现在的河北、辽西一带,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龙,而且发现了泥塑彩绘的女神头像和女神庙、祭祀坛。这个文化经过考证,很多考古学家都认为属于黄帝文化。炎帝文化从陕西向东发展的时候,在河北一带跟黄帝部族碰在一起,然后他们联合起来,跟东面九黎部族的蚩尤文化发生碰撞,在河北省的涿鹿把蚩尤打败了,后来黄帝和炎帝又在现在的山西运城地区阪泉也打了一仗,不打不成交,这一打推进了更大的部落联盟的融合。可见,融合有互相交往的方式,也有互相战争的方式。战争对于部族来说是流血的事情,也是痛苦的事情,但是越打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原地区通过曲折过程,付出多重代价形成了炎黄文化。炎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祖根。我们把很多的最早的发明,比如把播五谷和尝百草,发明中医中药,记在炎帝神农氏的身上,又把造车、造衣服、用火、熟食、造文字,这些功劳记在了黄帝的身上。黄帝的妻子嫘祖养蚕织布,蚕是中国人的发明。当西方用大麻、兽皮做衣服的时候,我们考古发现最早的蚕丝织品已有5000多年(浙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杰出贡献。
由于有了这么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当民族出现了危机,需要用革命和救亡的方法获得自己新生的时候,我们往往就想起了炎黄这条“祖根”。中国资产阶级搞革命的清朝末年、光绪29年,有个叫刘师培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就提出中国要用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记年,用这种方法来提醒人民民族的感觉。孙中山在1912年1月1日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宣布黄帝纪元是4609年11月13日。如果按这种算法,现在是黄帝纪年4706年,就是黄帝出生到现在4706年,所以我们讲5000年文明史。当然我们考古发现,7000年前中国的大地上就出现了人类文明。孙中山宣布民国元年的时候改为基督教纪元,这在中国是很大的事件。中国过去改朝换代,叫做“改正朔”,因此改用公元纪年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史转变。我们既然改用了公元,改用了世界上通用的年历,说明中国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竞争生存。这里表现的也是一种开放的心态。
跟黄帝有关的创造中,黄帝的史官仓颉造文字,是一种惊天动地的智慧,据说引起“天雨粟,鬼夜哭”。早期人类用绳子打结来记事,后来把衰字刻在竹片、木头和甲骨上,这是文明的很大进步。汉字的创造,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因为我们使用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较稳定,文字史也就蕴含着民族认同的历史。在时间上,秦汉时代、唐宋时代和我们现在,说话发音不能说没有变化,但是古今一贯的文字形态把我们的历史紧紧地串起来了。中原和江浙、闽粤,讲话的方言有很多,互相听不懂,如果用拼音字母做我们文字的话,广东就得有客家话、潮汕话和广州话三种文字。再加上上海话、宁波话,就有更多文字。相反,拼音的方法容易在会话语音变动的隔膜中产生民族的离心力。欧洲为什么小国林立,不能排除它们用拼音文字的原因。像德国和比利时的语言,或者荷兰和英国的语言,它的距离并不比中国北方的语言和广东话距离大,但是因为用的是记音,所以他们国家问很难维持统一性。所以,汉字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非常宝贵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史上非常值得珍惜的传家宝。这种文字渊源流传,传播到海外,功不可没。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华侨联合总会刘顺利会长讲,华人过去在海外谋生是三把刀,菜刀、剪刀、理发刀,但是要教育子孙始终不要忘记我们的国情和国语,这才是根本。这些话有很大的启发性。这条根是从黄帝留下来的,到现在4706年,用文字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从古到今,从南到北都可以互相沟通,这是“祖根”的问题。
(选自2009年3月5日《光明日报》)小题1:下列说法不属于“炎黄文化”范畴的一项是                                                 (   )
A.红山文化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玉龙、泥塑彩绘的女神头像和女神庙、祭祀坛,很多考古学家都认为属于黄帝文化。
B.黄帝和炎帝之间的部族战争,虽然是流血、痛苦的事情,但也推进了部落联盟的融合,促进了相互交往。
C.人们认为炎帝播五谷和尝百草、发明中医中药,而黄帝则有造车、造衣服、用火、熟食、造文字等功劳。
D.民国时期我国开始使用公元纪年,这在中国是很大的事件,促进了精神史的转变。
小题2:下列说法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根本的深厚性”的一项是                         (   )
A.刘师培提出要用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记年,以此来提醒国人牢牢记住自己是
炎黄子孙。
B.汉字的发明,数千年来,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对中华民族的万世长存起了关键的作用。
C.我们所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一种形态比较稳定的文字,其文字史蕴含着中华民族认
同的历史。
D.因中国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导致北方的语言与广东话等南方方言差异大,造成交流沟通不便。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炎黄文化发源于北方的中原地区,历经多次碰撞,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祖根。
B.中华民族需要用革命和救亡的方法获得新生的时候,人们往往就想起了炎黄这条“祖根”。
C.如果我们使用拼音文字的话,就可能产生客家话、潮汕话等多种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D.刘顺利会长的一席话,是要告诫海外华人教育子女不要忘记我们的国情和国语,这关涉到“祖根”的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