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龙图腾原型的猜想自古以來,龙一直被视为华夏民族图腾。近年来,考古发现的龙迹、龙形器越来越多,这些龙形古玉器都雕有猪头,由此,有学者认为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龙图腾原型的猜想
自古以來,龙一直被视为华夏民族图腾。
近年来,考古发现的龙迹、龙形器越来越多,这些龙形古玉器都雕有猪头,由此,有学者认为家猪才是龙的原型。至于先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过程,才会把现时中食潲水为生的猪奉為神灵并加以崇拜,上述理论则无法解释。
內蒙古赤峰红山文化出土的众多龙形玉器,颈部明显像马,弓腰弯尾则像蓄势待发的修蛇。经中国考古专家鉴定,确定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時代的“玉龙”,距今接近6000年。安徽省凌家滩遗址(约5300年~5600年前)有件轰动一时、被多数专家认为确属龙形的玉器,同样具有马首长鬣的特征。
这些古老的龙形玉器上,只简单地体现着马首蛇身的特征。由此可见,马与蛇是龙图腾最原始的两种基态。
马龙之说,其实有很多史料辅证。东汉王充《论衡》早就说了:“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身。由是言之,马、蛇之类也。”成书于战国的《周礼》提及周人祭马祖之俗:“马八尺以上为龙,六尺以上为馬。”战国时一尺等于23.1厘米,八尺合1.85米。蒙古草原繁衍的都是矮种马,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西域胡国的“天马”“龙马”了。唐朝时史家还将罕见的千里马称为“龙种”。北大教授林梅村曾撰文考证,吐火罗语里表示“神”的词就是印欧雅利安语里的“双马神”,就是汉语里的“龙”。
吐火罗民族就是夏民族。古代匈奴、南越等民族拜天地鬼神的祭俗叫“龙祠”“龙忌”“请龙”,《史记》说匈奴和南越都是夏族的后裔。到勾践为止,越国配祀大禹先王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
夏族与所有印欧部落一样是游牧民族,东征西伐的过程中最重视马匹,將威猛无俦的高头大马视为神灵,加以膜拜,那是十分自然的事。所谓的飞龙氏、潜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黃龙氏,还有《易经》的“见龙在田”“龙战于野”等等的龙,以马来解释,再恰当不过了。
西方学者的研究得出结论,蛇与女神崇拜属于史前定居文化“黃金时期”的宗教信仰,印欧人的入侵摧残了他们的文化。世界各地印欧神话中都有与蛇搏斗的描绘,如阿卡德神话马尔都克***死母神提亚玛特(形象为七首巨蛇),北欧神话雷神托尔和大蛇尤蒙冈多之战,《圣经》称撒旦为古蛇,印度神话也有那迦,人首蛇身,与大鵬鸟迦楼罗为敌。
(选自《中国青年》2008年第5期)
小题1:以下对有关“中国龙的原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年來相关考古中所发现的一些雕有猪头的龙形古玉器,使得有些学者据此做出了家猪才是龙的原型的结论。
B.红山文化出土的龙形玉器造型以其颈部明显像马、弓腰弯尾则像修蛇的特有造型,为龙的原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证。
C.近年出土的更远古年代文物中的龙形玉器所体现的马首蛇身特征,有力的表明马与蛇是中国龙最原始的两种基态。
D.“马龙之说”不仅被近年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而且也从很多中国以及西方的古代文献中找到了有力证据。
小题2:以下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龙祠”“龙忌”“请龙”都是古代夏族拜天地鬼神的祭俗,据《史记》记载,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的战国。
B.马成为龙图腾的最原始的基态之一,与本属于游牧民族并将马视为神灵因而加以膜拜的夏族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C.《易经》“见龙在田”“龙战于野”等记载,证明了当初的夏族与印欧部落曾结成联盟,参与了对史前定居文化的摧残。
D.西方学者根据中国古代史料和有关世界各地印欧神话传说,推断出在古代游牧文化曾广泛征服摧残过定居文化。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相关研究早就证实,中国龙作为先民的图腾,在自然界并非真实存在,自然界里是沒有这种动物的。
B.用科学的眼光分析,龙的形象应该是先民在一种或多种动物的原型上,以神话思维加工改造而成的。
C.夏族的扩张既摧毀了崇拜女神的史前定居民族文化,又把蛇图腾崇拜接受过來,与自己的马图腾结合起來,形成马首蛇身的原始龙形象。
D.古代的神州大地曾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中国龙正是夏族、印欧部落入侵中原之后而出现的民族大融合的产物。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小题1:D(根据文意,“马龙之说”的辅证,只限于相关中国古代史料)
小题2:B(A项,“龙祠”“龙忌”“请龙”只是夏族后裔的匈奴、南越拜天地鬼神的祭俗,且“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的战国”与原文无据,更非“据《史記》记载”; C项“夏族与印欧部落曾结成联盟”与原文无据;D项,“西方学者根据中国古代史料”“推断出在古代游牧文化曾广泛征服摧残过定居文化”与原文无据)
小题3:D(根据原文,“印欧部落入侵中原”属于无中生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龙图腾原型的猜想自古以來,龙一直被视为华夏民族图腾。近年来,考古发现的龙迹、龙形器越来越多,这些龙形古玉器都雕有猪头,由此,有学者认为家】;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过,从陶渊明这个清高模式来看,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固然决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实”;但如果在“实”之外还能享有清高之“名”,那就还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其后,像林和靖、倪云林等人,也都因具有才艺专长,才成为著名的清高之人。例如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咏梅绝唱,才能成为名人。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当然,真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的。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一则因为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树立;假如无所表现,也就无从传扬了。二则因为有才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至于那才艺是否适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们心目中,好像认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
小题1:一个人要想享有清高之名,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小题2:陶渊明与林和靖成了清高的典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题3:真正清高的人想无名而终有名的原因是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齐人辕固生、鲁人申培公及燕人韩婴三家所传诗是今文派,鲁人毛亨作《诗故训传》,是古文派。西汉时,齐鲁韩三家都是诗学界的权威;毛诗初先只在民间传授,东汉著名学者郑众、贾逵、马融、郑玄等大力提倡毛诗,郑玄写了《毛诗传笺》,毛诗开始流行。陆德明《经典释文》说“自郑笺既行,而齐鲁韩三家遂废”,这是事实。但郑笺与毛传常有出入,亦互有得失。郑玄笺诗除文字训诂外,偶亦借题发挥,感伤时事,和毛传仅仅局限于文字训诂有所不同。
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意见不一,争辩历数百年无定论。实际上,毛传郑笺所不同者主要还是文字训诂方面的问题,至于宗奉小序、主张美刺则是相同的。唐孔颖达著《毛诗正义》,汇集了魏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绩,很有参考价值;但孔颖达恪守“疏不破注”的原则,对毛郑说诗的分歧只作弥缝,不加判断。应该说,《诗经》学从汉到唐,大都没有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到了宋代,方才获得革新。欧阳修、郑樵、王质等对毛郑的说诗开始怀疑,欧阳修作《诗本义》,郑樵作《诗辩妄》,王质作《诗总闻》,攻击诗序,驳难毛郑,有披荆斩棘的功绩;至朱熹《诗集传》出,为宋代《诗经》学的革新开创了局面。
《诗集传》的特点是废小序。小序不知何人所作,或以为出于孔子,或以为出于孔子弟子子夏,或以为是子夏、毛亨合作,皆不可信。在毛亨以前,小序和诗是分开的,把小序冠于每诗之首,是毛亨所为。小序说诗,好像都有历史事实,其实大都出于臆测,不可凭信,很多学者被这些小序贻误。近人梁启超曾慨叹说:“欲治诗经者,非先得毛序拉杂摧烧之,其蔀障不知所极也。”此虽是过激之谈,但小序对诗的确是害多益少,朱熹废小序,正表现他的识见和魄力,也是对诗学的一大贡献。
诗序六义有赋、比、兴之说,朱传也采用赋、比、兴说诗而更变本加厉,每章之下都要标明“赋也”“比也”“兴也”之类,把诗说死了,因为赋可兼有比、兴,比、兴可兼有赋的成分,这也说明朱传依然摆脱不了序说的拘囿。朱熹的《诗集传》一出,夺去了毛传千余年独占诗学界的地位,这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然朱熹废除小序在当时也曾引起许多学者的批驳和论议,正如《四库总目》所说“最与当时相辨难”。元明之际,《诗集传》大为流行,很多学者都为朱传做了笺疏。
小题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的《诗经》学,有今文派古文派之分。西汉时,今文派流行,到了东汉,古文派取代了今文派的地位。
B.迷信毛传郑笺,谨守小序,因循守旧,不能提出新说,《诗经》学的研究从汉代到唐代几乎没有新的突破。
C.魏晋以来的学者,对毛传郑笺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二者除文字训诂方面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
D.唐代孔颖达所著《毛诗正义》融冠群言,包罗古义,内容丰富,对《诗经》学的真伪分辨很有参考价值。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毛诗起初不被人们重视,只能在民间传授,后来得了郑玄的笺注,地位大大提高,独占诗学界千余年。
B.宋代欧阳修、郑樵、王质等纷纷著书,等于掀起了一场反毛郑诗学的运动,为宋代《诗经》学的革新作出了贡献。
C.关于小序的作者众说纷纭,皆不可信;但对小序的害多益少,有废除的必要,宋代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
D.诗前小序大多出于臆测,牵强附会,误导了后来很多研究《诗经》的学者,对《诗经》学的研究和发展极为不利。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的《毛诗传笺》,除了注重文字训诂方面外,还能借说诗发表对时事的看法,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比毛诗更有文献价值。
B.朱传之所以能取代毛传,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废除小序而摒弃了臆测,还三百篇以本来面目。
C.赋、比、兴三者很难截然分开,然而朱传偏要在每章前标明“赋也”“比也”“兴也”之类,可见朱熹对《诗经》学的革新还不够彻底。
D.从汉到宋的《诗经》学研究有所突破和发展,说明了治学仅靠汇集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不行的,要有自己的见识和魄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怎样对付精确将等武器?向来的办法是在来袭目标飞行驶迹的某一点上实施拦截。但这种办法在技述上难度很大,命民中率不高。“爱国者”导弹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便是很好的证明。
前不久瑞士定一种新概念高炮系统。这种系统的设计思路是在目标前方的适当位置突然构成一道动态火力盾牌;通过连续发射的25发炮弹在同一截面上各自抛出152枚钨合金子弹迅速形成一个直径8米,由3800个旋转而稳定的重金属子弹组成的弹暴。也就是用一个足以覆盖目标的面空现对点的拉截,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高炮系统的毁伤概率。这概念高追系统在奥地利进行演示时,成功拉截了一枚长4.5米、直径0.4和另一枚长2.5米、直径0.22米的导弹,使各国的参观者大为惊异。它实际上宣告了一种新型防空武器的诞生。
端士的技术专家在有太控和火炮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突破了高炮炮弹弹底引信的可编程序问题,新概念高炮炮口装有三个感应线图。由其装定于弹底引信。弹丸飞出炮口,引信计时装置开始以毫秒倒计时,出现零标志时起根抛出弹丸内含的152枚子弹。这样,尽管25发炮弹渐次射出,由于有可编程序的弹底引信的调制,它们却能在相同的时空截面上形成巨大的弹幕屏障,从客坑击来袭目标。若是构成多道这样的屏障,“缚住苍龙”当然不在话下。
据概念高炮系统对反辐射导弹,掠海、巡航导弹均可构成厔胁,所以面世之后,身价倍增,订单接踵而至。英国已与瑞士达成协议,要将此技术移植于舰炮系统,从而提高水面舰只的近程防空反导能力。
在传统高炮几平被地空导弹取代的大赵势下,这种新概念高炮系统的推出,值得我们回味。高技术战争当然需要高技术兵器。但是,在高技术兵器的研制上却有巧有拙。巧者,能在扬弃中悲目独识,抓住关键技术,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效益,拙者,则可能于邯郸学瞳之后失落自我,耗费大多人力物力却不能达成“人无我有”。上述新概念高炮系统,并没有对传统的高炮系统作全盘否定,而是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与弹丸技术有机地起,集中力量优化弹约这个子系统,使弹丸能够步调一致地构成火力屏障,达成有效摧毁,这样不但财力,智力上投入比较节省,技术上也很有开创性。
小题1:对“概念高炮系统”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新概念高炮系统”是一种能够在目标前方的适当位置猝然构成一道火力盾牌的新型设计思路
B.“新概念高炮系统”是种综合了电子与弹丸技述的优化了弹药的子系统的新型防空武器系统。
C.“新概念高炮系统”是一种突破高炮炮弹弹底引信可编程序的设计由重金属子弹组成的弹幕。
D.“新概念高炮系统”是一种瑞士定型的能在相同的时空截面上礙时形成的巨大的截击屏障。
小题2: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概念高炮系统”前不久在瑞士定型,在奥地利进行演示时,成功拦截了两枚导弹,各国的参观者大为惊异。
B.“新概念高炮系统”以点截面的巧想,突破了以往在来袭目标行轨迹的某一眯上实施拉截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高炮系统的毁伤概率.
C.“新概念高炮系统”并没有对传统的高炮系统作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有火控和火炮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突破了高炮炮弹弹底引信的可编程序问题。
D.“新概念高炮系统”可以对反辐射导弹,掠海导弹,巡航导弹达成有效摧毁,所以面世之后,身价倍境,订单不断。
小题3:根据全文,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概念高炮系统”能在目标前方的适当位置,猝然构成一道动态的火力盾牌。如果能构成多道这样的火力盾牌的话,对付精确制导武器将会变得容易得多。
B.传统高炮一度处于将被 淘汰的窘境,而这种“新概念高炮系统”的出现,将会使传统高炮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制导武器的克星。
C.这种“新概念高炮系统”的发展广阔,如果把它运用到舰炮系统,就会提高船 舰的防空反导能力,使舰船不会受到精确制导武器的威胁。
D.高新技术可以为武器系统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无限精力,因而汪能断然否定某咱武器系统的合理性,否则是极其不明智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语文教育既要重视语感训练,又要将语感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言语能力的同时,使之越来越聪明。
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都是不对的,因为语感与思维具有客观同步性。这主要是表现在语言与思维的互相依存上。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不能分离。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通过与思维的联系才能表达客观事物,从而成为交际工具。语感能力的优劣,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高低不同的层次,分水岭亦在于兹。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异常纷繁复杂,而人的感性知觉只能反映表面现象。单纯的一般化的语感毕竟是肤浅的。要具有准确而高级的语感,就必须同时运用思维。因此进行语文教育要重视开发智力思维。
对语感与思维的客观同步性仅认识到这一层是不够的。因为它在展现语感基本属性即一般意义的同时,又完成了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这时,语感就超乎了一般的意义,即不光是对语音、文字符号的感觉及对言语(口头和书面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觉、领悟能力。正确、全面认识语感与思维客观同步性的表现,会提高我们在语感训练中调动学习智力因素强化思维训练的自觉性。缺乏思维训练的参与,无疑是语感训练中的缺憾。那些辛辛苦苦一味抓听说读写的语感训练往往事倍功半,症结就在这里;反之,则能事半功倍,学习者的语感过程就能摆脱纯感性的模糊状态的狭隘经验的羁绊。语感能力将因理性经验的参与而越来越强。这些已被实践反复证明。看来,合理加大思维训练的渗透力对于语感训练至关重要。
但是,在语文教育中,必须强调:语感训练更重要。如果说思维训练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的话,那么,语感训练则是语文教育的特殊任务。
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语文能力,而语感正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事实证明,只有在语言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觉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没有生动、具体的语感,是很难发展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追求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途径,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它关系着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因而,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以语感训练为出发点,通过与思维训练的结合,以思维训练服务于语感训练,培养学习者优良的语感。这样语言训练的运行机制就可以清晰化。至于对“哪个重要”的问题,也就不会偏执地下结论。
小题1:对文中加点词所指代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样”指代的内容是将语感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B.“分水岭在于兹”句中的“兹”是指语言活动中思维参与的程度。
C.“这一层”是指进行语文教育要重视开发智力、训练思维。
D.“它”指代的内容和“这一层”指代的内容是相同的。
小题2:对“语感与思维的客观同步性”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的。
B.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而语言也只有联系思维,才能成为交际工具。
C.语文教育,必须以语感训练为出发点,通过与思维训练的结合,提高学习者的语文能力。
D.在完成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在内的言语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思维的活动。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语感的基本属性是指人们对语音、文字符号的感觉及言语准确而灵敏的感受和领悟能力。
B.语文课是以提高语言能力为主的课,不是单纯的思维训练课。
C.合理加大思维训练的渗透力,语感训练不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思维和语感都重要,但重点是语感训练,思维训练要为语感训练服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完成1-3题。
   历史这面镜子
  王兆贵
  东汉荀悦提出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到了唐太宗那里,这三鉴又有了新发展,所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自此而后,把历史看作镜子,几乎成了我们读史的常识。
  实际上,中国人重视历史的程度,是远超其他民族的。把历史看作镜子,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热度。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与我们看待历史的态度有关。通俗一点说,是因为历史对我们有用。一部人类发展史,其中确实有我们值得遵循的规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作为先人经验教训的总汇,历史就像镜子一样,可以鉴往知来,观古明今。其中,经验可以用来参照效仿,不必再耗尝试的精力;教训能够用来规避风险,不必再犯过去的错误。把历史看作镜子,从而知荣辱、端品行、明是非、看得失、论成败的做法,凸显出中国人读史的功利性。
  历史具有两面性。譬如,在宋史中,打败仗、丢土地、赔银两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读过之后,满眼尽是屈辱和悲愤,最伤民族自尊。但正是在这样一个积弱不振的朝代,市井发达,文化繁荣,老百姓的生活相当平静和富庶,诗化的人文生态更是令人神往。一部宋史,如同《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可以说是忧患与闲适并存,衰微与辉煌同在,面对这样的历史画卷,我们又该如何去反思,如何去借鉴呢?至于历史上的那些风云人物,功过是非集于一身,也不是随便拿来就能臧否,就能喻今的。
  不是所有史实都能用来作镜子的。在浩繁的历史卷牒中,常常是真相与伪诈、精华与糟粕、真理与谬误混杂在一起。在对于普通读史者来说,不可能披沙拣金,一一地去辨识考证。过多的经验,有取用不竭的好处,也有不知所从的抵牾。弄得不好,就会陷入迷宫,左右为难,甚至掉进陷阱,上当受骗。这情形,有点像服用滋补药品一样,在吸取营养的同时,还要警惕其毒副作用。作为经验教训的历史,即便是经过前人的去芜存菁,那也是通过文字语言的化约和结晶才传到我们手中的,要感同身受地加以体认和转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在鉴往知来、观古明今之间,还有一个由此及彼的逻辑通道,这个通道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逾越的,只有通过缜密的思维和推理,才能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通俗一点说,拿过去的钥匙解现在的锁、开未来的门,不是不可为,而是不易为。
  清代吴若华在《新磨古镜》中吟道:“阅古兴亡疑有眼,辨人好丑总有声。玉台妆罢时时拂,莫使浮尘又暗生。”这首诗作,借“妆罢时拂镜”劝诫世人不要让浮尘遮蔽了自己视线的用意是好的,但无论修史、治史还是教史、读史,完全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就恐非所宜了。在博大精深的历史遗产面前,学以致用,引以为鉴,这只是读史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意义。在不经意中享受乐趣,在无意识中颐养身心,未必不是一种优雅的读史态度。
  (选自《学习时报》2009年3月11日,有删改)
  1. 第三段说“历史具有两面性”,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历史有哪两面性?(4分)
  2. 开头列举东汉荀悦和唐太宗的“三鉴”有什么作用?人们为什么要把历史看作镜子?(5分)
  3. 到底该如何面对“历史这面镜子”呢?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者的观点。(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