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小题1:下列句中的“究竟”与“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里“毕竟”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对于这件事,大家都想知道个究竟。
B.她究竟经验丰富,说的话很有道理。
C.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D.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小题2: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
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小题3:文章最后说:“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最后是虚写,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给那些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只能带来无限的痛苦和悲哀。结尾以“我”的感受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解析

小题1:B(A项“究竟”意为结果、原委;C、D项的“究竟”用在问句里表追究)             
小题2:B(由选项的主要区别处“聊”、“生”、“即使”比较、分析判断)
小题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醉醺醺”的“天地圣众”会不会“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靠空气行驶的汽车
追求环保可能意味着付出昂贵的代价,任何驾驶丰田普锐斯的司机都会领略到这一点。丰田普锐斯是一种款由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组合的混合型动力汽车——在城市里低速行驶时,由电动机提供动力,一旦需要,借助汽油发动机可以提速。尽管这款车是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最节省燃料的汽车,但它的售价在2.2万美元以上,高价位把在燃料上节省的开支化为乌有原因之一是这款车装有昂贵的电池,另一是其制动系统进行了全新的改进。
也许会有更为经济、更简便方法来制造混合动力车:譬如,利用空气以取代电力作为动力的汽车。
利用压缩空气为汽车提供动力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压缩空气能量密度低,无法储存太多的能量,尽管在低速行驶时可能没有问题;而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电池其主要功用是储存能量(刹车时能量可以得到补偿)。提出空气混合动力汽车的理念旨在把能量储存由电能改为空气,尽管这种车主要靠汽油驱动,然而当需要之时可以利用空气来提高汽油发动机的动力。在制动系统的设计上也不需大费周折,每辆汽车原本都有一台可以代用的空压机(位于发动机内部),制造一辆空气混合动力汽车的花费因此相对较少。
当空气混合动力汽车实施制动时,在发动机燃料供应被切断的同时,压缩的空气被推进气缸中(驱动汽车的活塞将帮助汽车提速);在加速时,压缩的空气又可以把更多的空气推进燃烧室。由于有更多的氧气,燃料因此得到充分的燃烧,因而可以增加额外的动力。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的利诺•古泽拉(Lino Guzzella)研制了一台空气混合动力发动机的样机。“跟普通的汽油发动机相比,这种办法可以减少32%的燃料消耗”,他说。相当于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80%,成本较低。他认为,当今的汽车发动机太大,原因是便于加速,以后的发展趋势是较小的发动机外加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排出的气体驱动空压机,迫使更多的气体进入发动机。但麻烦在于,提供出额外的动力在时间上存在几秒钟的滞后;而空气混合动力发动机可以瞬间释放额外动力,可以使较小的发动机表现出与大发动机相同的驱动性能,而且燃料的消耗更加合理。
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翰•海伍德(John Heywood)认为,空气混合动力汽车最适合在城市中驾驶。原因在于,容纳压缩空气的气缸需要通过不断的制动才能保持饱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使用制动相对较少。然而,对于某种类型的空气混合动力汽车来说,不存在上述问题。
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赵华(Hua Zhao)设计出的空气混合动力样车,不是往燃烧室里注入压缩空气,而是直接用气缸为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他说:模拟显示,采用他的设计不仅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还可以防止制动器因制动过多而变得过热。目前,赵博士正在寻找商业合作伙伴。
(选自《世界科学》2009年第9期)
小题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空气混合动力汽车是以空气为燃料的汽车,即直接用汽缸为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
B.压缩空气能量密度低,无法储存太多的能量,这是空气混合动力汽车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C.空气混合动力汽车主要利用空气作为发动机的动力,可以较少能量的消耗,成本低。
D.每辆汽车的发动机内部都有一台空压机,可以用它来作为压缩空气的汽缸。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利诺•古泽拉(Lino Guzzella)认为汽车的发展趋势是在较小的发动机上加上涡轮增压器,但提供额外的动力在时间上存在着几秒钟的滞后。
B.赵华(Hua Zhao)认为空气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还可以防止制动器因制动过多而变得过热的问题。
C.约翰•海伍德(John Heywood)认为,空气混合动力汽车需要不断的制动才能使容纳空气的汽缸保持饱和,因此,这种汽车适合在城市里驾驶。
D.由于丰田普锐斯这款车装有昂贵的电池,因此它的售价在2.2万美元以上。
小题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混合型动力汽车不用电动机而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可能会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更加经济适用。
B.目前,经济复苏的曙光已经初现,而推动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来自创新科技,正在实验室开发的空气混合动力样车正是这样一种创新科技产品。
C.如果以空气取代电力为动力的混合型动力汽车问世,将在世界科技史上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D.追求环保就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丰田普锐斯是如此,即将推入市场的混合型动力汽车也是如此。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专门用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此前也曾被称为猪流感)的疫苗,在我国简称为甲流疫苗。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确诊病钳增长迅速。预防甲型HINI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为此,国际社会全力加快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  
2009年9月8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继成功地进行了疫苗的临床实验,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柱和有效性之后,9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又签发了第一批可以,实施免疫接种的合格的疫苗产品,徒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
流感疫苗在全喙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痘苗,疫苗生产的工艺是非常成熟和稳定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每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会召开一次专家会议,确定下一个流感季节北半球流感疫苗的推荐毒株。毒株的确定是根据前一年分布在全球的流感监测网络分离的毒株情况推断出来的。与前一年推荐毒株相比,可能会替换其中的1株、2株甚至3株,极少数情况下也会出现不替换毒株的情况。正是由于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换,所以大家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各厂家获得毒株后开始迅速投入疫苗的生产,一般七八月份结束生产,然后疫苗通过批准签发后就可以直接上市,用于当年流感季节的预防,不需重新做临床试验。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要求做二个小范围的安全性验证试验。
不管是季节性流感疫苗还是现在的甲型HINI流感疫苗,其毒株都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分发,在分发前都经过安全性评估。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有甲型HINI、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三种抗原成分,成人用手节性流感零苗中每种抗原成分都是15微克/剂,也就是说一支疫苗中共含有45微克抗原成分。新的甲型HINI流感疫苗中只有新甲型H1N1一种抗原成分,批准用于人体的也是15微克/剂。由于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原成分只有季节性流感疫苗的1/3,所以从理论上推断,在同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基础上,新的甲型HINI流感疫苗安全性应该比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更高。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新的甲型H1 N1流感疫苗其实并不算一个新疫苗品种,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问就推出来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对各厂家来说,就相当于生产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的一种抗原成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减少了配比时把3种抗原混合的步骤。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生产是一种抗原一种抗原生产的,生产完一种抗原需要全部清场、消毒,才能进行下一种抗原的生产。所以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周期比甲型H1N1流感疫苗周期要长。
假设去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如果在前年就出现并被分离,很可能世界卫生组织在去年2身份推荐的时候就把这个新的甲流病毒推荐为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毒株,从而纳入季节性流感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组最近对20t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有两种意见供选择,一种是把新甲流毒株列为三价季节性流感疫苗中对应的甲1型毒株,另一种意见是新甲型H1N1作为单独一种大流行流感疫苗,然后季节性流感疫苗中甲3型和乙型两种抗原成分作为新的二价的季节性流感疫苗。
小题1:下列对于“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专用疫苗。
B.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C.甲型H1N1流感疫苗经我国临床实验取得成功,证明了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D.甲型Hl N1流感疫苗目前每年的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我国因为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甲型H1 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甲型H1 N1流感疫苗的国家。
B.季节性流感疫苗通过批签发后不需重新做临床试验就可以直接上市,用于当年流感季节的预防。
C.从理论上讲,在同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基础上,新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应该高于季节性流感疫苗。
D.甲型H1N1流感疫苗所含抗原成分比季节性流感疫苗少,其生产周期比季节性流感疫苗短。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流感疫苗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换,所以流感毒株类型随时都在变化和变异。
B.大家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的是季节性流感疫苗,而甲型H1N1流感疫苗只需接种一次就会长期有效。
C.由于季节性流感疫苗中有甲型H1N1、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三种抗原成分,因此去年接种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也可以预防甲型H1Nl流感。
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意见,2010年有望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和季节性流感疫苗合二为一。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面对《林黛王进贾府》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王进贾府》这个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B.《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C.《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大批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文中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相反。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王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小题1:“气派”在文中的含义是(   )
A.指人的态度作风 B.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C.指人做事的魄力D.指人的风度仪表
小题2:对画横线的话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她的话一举两得,既恭维了黛玉,又讨得贾母的欢心。
B.她的话一箭三雕,既讨得贾母的欢心,又不得罪在场的三位小姑,更主要的是恭维了黛玉。
C.她的话一箭三雕,表面上恭维了林黛玉,更主要的是讨得贾母的欢心,也不忘讨好在场的三位小姑。
D.她的话一举两得,表面上恭维林黛玉,实为讨贾母欢心。
小题3:文中写王熙凤“拭泪”后又“忙转悲为喜”,刻画出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多情善感B.逢迎机变。
C.圆滑玲珑D.见风使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