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守望的稻草人               王清铭一位少年,由于对一首诗的误读,对麦田有了诗意的想象,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守望的稻草人               
王清铭
一位少年,由于对一首诗的误读,对麦田有了诗意的想象,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那首诗是彭斯的《走过麦田来》,那个少年是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
纽约少年霍尔顿莫名其妙地把这首爱情民歌听成:“你要是在麦田捉到了我。”于是他老是想象,在一大块麦田里,有几千几万的孩子做游戏,往悬崖边狂奔,他从某个地方走出,将孩子抓住。纽约没有麦田,霍尔顿决定去西部。但最终没有成行,回家后不久,他就生了一场大病。
我误读了一本小说,一直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是霍尔顿,而是稻草人。那时有很多麦田,一大片的,金黄的波浪似的,我们在麦田里做游戏,后来被稻草人抓住了。
我没有生病,只是做了一个久违的梦。我在中国的一个小城里,这里也没有麦田,那些曾经麦浪滚滚的地方,不断长出来高楼。梦里都是金黄的麦浪,阳光从上面照耀下来,也变得金黄金黄的,也似乎长了麦芒,扎在我们裸露的黝黑的肌肤上。在梦里,我们狂奔着,后来被稻草人抓住了。再后来,就醒了,醒后倒觉得自己是在梦中。
四月的天空,故乡走出的一位作家这么形容,明媚得象成熟的麦穗的天空,而麦田象一座天空,里面注满阳光和流动的风。我们就在麦田和天空之间,风向也是我们奔跑的方向。
不能跑动的是稻草人。在麦子抽穗的时候,父亲就砍下两根枝桠,粗的一根为躯体,细的,就横成手臂。母亲给枝桠的骨骼绑好了稻草,这些稻草,是肌肉,也是穿上的衣裳。母亲的一件破旧蓑衣,成了稻草人的外套;父亲为不怕日晒的稻草人戴上了一顶破旧的草帽。稻草人站在麦田中央,也注满了阳光和流动的风。他想跟随孩子跑动,但他的脚——枝桠扎在土中,虽不长根,但也无法拨出,只能歪一歪草帽,将手臂上的一只偶然栖落的鸟扔出漂亮的弧线。
稻草人平伸着手臂,注视着从田垄上跑过的孩子,想把他们一一抓住。但孩子是风,稻草人抓不住的风,簌簌地吹过了。孩子回家了,稻草人留了下来,麦田就是它的家。它只能独自守望。
就这样留了下来,留到那些金黄的稻草被雨水沤成黝黑,草帽落满星星点点的鸟粪。它想抓住其中的一只鸟,但挑衅的鸟只是偷觑了它一眼,飞走了,撒下几声鸟鸣,听起来很像善意的嘲讽。
麦田空荡荡的,除了风和阳光,仅有的几株麦穗也被孩子拾走了。稻草人还在守望,独自的。又一茬的庄稼萌芽,长茎,抽穗,阳光一样的金黄。稻草人换一件衣裳,继续守望。又一茬的孩子生长着,他们在麦田里狂跑,稻草人想抓住他们,但一个也没有,他们是它抓不住的风和时间。
那一茬的孩子走出麦田后就很少回来。稻草人很想喊住最后一个出走的孩子,但它只能沉默,就像抓不住一只飞鸟一样。到后来,浸成泥土一般颜色的枝桠,它的腿开始腐烂,稻草人连自己都抓不住了,最后一阵金黄的风吹过,稻草人倒下了,再没有人把它扶起。
稻草人看不懂小说,但它知道那个叫霍尔顿的少年,在城市的高楼中也在跟它一样独自守望。
还有另一个从稻草人的视野消失的少年,他从小说中摘录一段话后,也在一阵很辽阔的风中倒下了。他一遍遍地抄写着以下的文字,小说上的。
“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使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那个身影很像我的少年倒下了,又爬了起来。他的身边,很多的高楼在拔节。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霍尔顿、“我”和稻草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联系,即是对理想或责任的执着坚守。
B.“我”一直以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是霍尔顿,而是稻草人,其实是对作品的独到解读。
C.文中的鸟儿从某种程度上说,见证了稻草人独自坚守麦田的过程,对它表达理解和同情理解。
D.孩子们在稻田中自由自在地快乐玩耍、追逐,他们对稻草人视而不见,更不用说理解和留恋。
E.稻草人想抓住从它身旁飞过的一只鸟或者跑过的一个孩子,是想把心中的寂寞带给父亲和母亲。
小题2:从文章看,“我”起到了一种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概括分析。(4分)
答:                                                                                                                                                          
小题3:请从文章内容出发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6分)    
答:                                                                            
答案

小题1:答A给3分 ,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C和E不给分。
小题2:⑴结构上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文章中关于稻草人的所有内容都是通过“我”的眼睛和想象加以呈现的。
⑵内容上起到了深化情感的作用。正是由于“我”对稻草人的深切理解和留恋,才让我们对他那种独自坚守的可贵有了更深的体认。
小题3:稻草人正像这句话中的“成熟男子”,他为之“卑贱地活着的事业”正是独自坚守他的那片稻田。(2分)所谓“卑贱”是指鸟儿和孩子们等其他人对他并不理解与留恋,他自身的生存条件也并不容乐 观,但他却要一直坚持到自己的身体腐烂。(2分)这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比“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更难做到,象征着对责任与理想的执着追求。(2分)
解析

小题1:A项,文章的写作意图正在于此,稻草人是作者着意肯定和赞颂的对象,是对文章核心信息的理解,赋3分;
B项,“我”绝不是“无心地误读”,而是独到解读,赋2分;
C项,这是对文章内容的误读,鸟儿不理解并且似乎存在嘲讽;
D项,错在“孩子们”所包含的范围,它至少有一个例外,即文中的“我”。从文章的结尾来看,“我”是理解并留恋稻草人的,而且“我”还和他有一样的精神追求,赋1分;
E项,是想和孩子们诉说他的寂寞。
小题2:略
小题3: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守望的稻草人               王清铭一位少年,由于对一首诗的误读,对麦田有了诗意的想象,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苏南丹阳人,与苏州人放在一起谈,是忘不了他的一口吴侬软语。他属于那种长期在北方工作的南方人,不知道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反正几次见到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很接近苏州话。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过,或许因为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误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叔湘和俞平伯一样,都是比祖父小,又为祖父敬重和钦佩的人物。
俞平伯多少还有些遗老遗少的脾气,吕叔湘绝对没有。以俗名论,他显然没有俞那种曾经家喻户晓的影响,但是在汉语言学这个范围,尤其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被尊为一代宗师并不过分。我伯父叶至善,是开明书店的老编辑,写完文章喜欢请吕叔湘过目,请他提些意见。伯父常说,文章经过吕叔湘的法眼,心里踏实许多。
他的一生,都在和不健康的语句作斗争,努力维护汉语的纯洁。八十年代中期,吕叔湘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杂志上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的名字也写错了,写成“吕湘相”。我们全家捧着那期《人民文学》哈哈大笑,想像不出吕叔湘会气成什么模样。记得当时《人民文学》正因为某篇文章的“思想问题”吃批评,我父亲想写信告诉吕叔湘,希望他能在这种特定时刻放人一马,但是最终还是没敢,因为以吕叔湘的认真态度,就事论事,这种打招呼只会让他更生气。
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不仅在学问知识上对人有帮助,译文本身也是很好的汉语教材。我父亲谈起自己的写作,总说他最初的文笔就是受了吕叔湘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文学少年时代,吕叔湘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曾经风行一时。
粉碎“四人帮”以后,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十七万册,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对于学术界来说,吕叔湘最重要的两部书,无疑是《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学术之外的人来说,他的民俗学翻译著作和《文言虚字》的影响更大。吕叔湘还把许多精力放在中学教育上,非常巧妙地把学术的象牙塔,与中学生的文化普及教育联系了起来。从吕叔湘关注的问题中获益,实在是太多太多。
九十年代初期,我的朋友朱伟在《读书》杂志上吹捧《夜泊秦淮》,吕叔湘看到文章,写信给父亲,让我寄一本小说给他。父亲很激动,受宠若惊,因为一向敬重这位父执,没想到他会关心起自己儿子的习作。父亲一生中写了什么文字,也常寄给他指正,而且称呼也容易,称“先生”就行,因为只低了一辈,用不着太客气。轮到我,这称呼就有些麻烦,叫“先生”不行,太不恭敬,毕竟隔了两代;叫“丈人”或者“大人”,又过于老派,而且有一股酸腐气,最后父亲说,删繁就简,写“吕公公教正”吧。
称呼吕公公,是因为平时就这么叫的。嘴上喊与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记得当时送的是台湾版本,那时候台湾印的书,装帧与大陆相比,要好得多,用纸也讲究,心想书是够漂亮的,只怕内容和扉页上的题款,要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因为敬,所以怕,既希望他能提些意见,又害怕他挑出一大堆毛病来。结果是没有任何反应,寄去也寄去了,吕叔湘当时快九十岁,能承他惦记着,已经非常感激。(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吕叔湘的语言能力很强,能够模仿各种语言,以至于作者听过他说苏州话,便一
直误认为他是苏州人。
B.作者认为称呼吕叔湘“丈人”或者“大人”有一股酸腐气,是因为他认为吕叔湘
没有遗老遗少的脾气,这么叫不好。
C.俞平伯和吕叔湘的成就不同,在学术界的影响也大不一样,作者认为吕叔湘无法同俞平伯相媲美,不能算是一代宗师。
D.吕叔湘做事认真,喜欢就事论事,《人民文学》在八十年代中期犯了思想问题,吕叔湘便写信批评该杂志。
E.吕叔湘善于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中学教育结合在一起,使高深的知识得以在基础教育得到普及。
小题2:作者说:“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这“第一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小题3:作者在结尾处写到“因为敬,所以怕”,结合全文谈谈吕叔湘为何让作者如此敬畏。(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中华文化,一种应该选择的记忆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八届“文化讲坛”实录
余秋雨
(1)从十九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比较著名的也有一百多条。我们现在有条件跳出各个学术流派的争议,在一般意义上来描述一下文化是什么了。
(2)我们总是把人类最早在地球上活动的遗迹说成是“文化”,例如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等等,因为那里出现了人在自然界的创造。后来文化的高度成熟,也一直伴随着人在创造中的发展和选择。因此,说大一点,文化是人类留给自然界的一切痕迹;说小一点,则是不同人群对于各种痕迹的选择方式。
(3)这种选择方式因不断延伸而积累成历史,文化也就成了历史对后人的一种设计。这种设计,主要体现为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相比之下,精神价值更值得研究。
(4)历史对我们的设计,并不是留在历史学家的著作中,而是留在我们自己的记忆里。
(5)我们当然有权利突破历史对我们的设计,但首先应该了解这种设计。了解这种设计,其实也就是激活我们的记忆,认识我们自己。只不过,历史太长,设计太多,记忆太乱,我们必须首先找到其中的大框架、主巷道,否则就会迷失在历史的原始森林中。
(6)要说中华文化的重大记忆,我必须讲述一件真实的往事。
(7)十九世纪后期,中华文化遇到了毁灭性的灾难。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亲自考察过世界各大古文明陨灭的废墟,知道一种文明面临陨灭的种种迹象。你看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先是两次鸦片战争,再是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焚烧圆明园,后来又遇到了中日甲午战争,军事上的一连串可怕失败带来了文化上的绝亡心理,中华文化在当时不仅对远来的列强毫无招架之力,而且对声息相通的近邻也完全束手无策。后来,连八国联军都占领了首都,所有的侵略者都抱有明显的瓜分中国领土的企图,而且眼看就要实现。
(8)领土像一个盘子,文化像是装在盘子里的水,盘子被瓜分成了碎片,水还盛得住吗?盛不住,只能成为一种流亡者文化,但中华文化的本性与犹太文化和吉卜赛文化完全不同,是以五湖四海、三山五岳为依托的农耕文化,一旦流亡,就失去了魂魄。
(9)眼看着高山将崩、大厦将倾。蹊跷的是,恰恰就在十九世纪最后一年的深秋,一个叫王懿荣的金石学家从中药“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而他,又正巧是“京都团练大臣”,承担着联络义和团、保卫首都北京的责任。在他发现甲骨文后才几个月,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清廷西逃,他这个首都防卫长官不愿成为侵略者的俘虏,又不甘擅离职守,就壮烈自***。先是吞金,再是喝毒,都没有立即死亡,便采取第三种自***方式——投井。他几乎是把官员的自***方式、市民的自***方式和农夫的自***方式轮了一遍,义无反顾地走向死亡。我曾评价,这位金石学家是中华民族真正的“金石”,这位“龙骨”的发现者是中华文化真正的“龙骨”。
(10)我最注意的是,为什么恰恰让这位首都沦陷时的防卫长官发现了甲骨文?我想用艺术的语言说,这是祖先在冥冥中要让后代在灭亡前激活一项重大的文化记忆。甲骨文,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具体、完整的商代,而商代又是那么伟大。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终于有大量文字可以印证的起点,连孔子、司马迁也由于没有见到过甲骨文而对商代不太了解,而这居然被临近毁灭灾难的现代中国人感知了。几乎在发现甲骨文的同时,又发现了敦煌藏经洞,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更伟大的唐代。请大家想一想,在八国联军的枪炮、铁蹄下,一个活生生的起点——商代和一个活生生的高峰——唐代,同时出现在国破家亡的中国人面前,意味着什么!
(11)我有一个比喻:一位武士在备受欺凌之后终于奄奄一息地倒下了,但就在此时,他突然听到了美丽而响亮的童年的歌声。他浑身一抖,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
(12)这就是说,激活一种重大的文化记忆,足以挽救整体生命。文化的灭亡,从失去记忆开始。只要唤醒一种记忆,也就是唤醒了一种文化。但是,这种记忆必须是重大的,而不是琐屑的。就文化记忆而言,清代的考据学派相当发达,考据出来的历史文化非常细密,却无法产生一种巨大的惊醒之力和拔擢之力。
(13)那么,我们也就把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作为中华文化第一个重大的记忆吧。商以前的夏,或者更早的时代,还要等待今后的考古发现。
小题1:用文中一例阐明你对文化“说小一点,则是不同人群对于各种痕迹的选择方式”的定义的解释。(2分)
                                                                         
小题2:从选文看,第(7)段中“一种文明面临陨灭的种种迹象”表现在哪里?(2分)
(1)                                                                            
(2)                                                                          
小题3:第(11)段奄奄一息的武士听到了“童年的歌声”的比喻义是:(3分)
                                                                           
                                                                             
小题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文化与历史的关系密切,文化延伸积累成历史,历史又通过文化对后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B.文章详述首都防卫长官王懿荣自***的过程,是为了突出这位金石学家的民族气节和操守,而这正是中华重大文化记忆能被激活的前提。
C.写清代考据学派发达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从民族振兴的角度来看,要激活的文化记忆应是重大的而非琐屑的。
D.本文体现了博雅的文化内涵中饱蘸着的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语言新颖鲜活,亦庄亦谐。
小题5:作者说“把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作为中华文化第一个重大的记忆”的原因是:(4分)
(1)                                                                       
(2)                                                                      
小题6:作者认为“甲骨文所刻画的商代”可以“作为中华文化第一个重大的记忆”,你认为中华民族还有哪些应该选择的记忆?试举一例,并简述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2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7题。
九十述怀
季羡林
你想到过死没有呢?我仿佛听到有人在问。好,这话正问到节骨眼上。是的,我想到过死,过去也曾想到死,现在想得更多而已。在十年浩劫中,在1967年,一个千钧一发的小插曲使我避免了走上“自绝于人民”的道路。从那以后,我认为,我已经死过一次,多活一天,都是赚的,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真赚了个满堂满贯,真成为一个特殊的大富翁了。但人总是要死的,在这方面,谁也没有特权,没有豁免权。虽然常言道:“黄泉路上无老少,”但是,老年人毕竟有优先权。燕园是一个出老寿星的宝地。我虽年届九旬,但按照年龄顺序排队,我仍落在十几名之后。我曾私自发下宏愿大誓:在向八宝山的攀登中,我一定按照年龄顺序鱼贯而登,决不抢班夺权,硬去加塞。至于事实究竟如何,那就请听下回分解了。
既然已经死过一次,多少年来,我总以为自己已经参悟了人生。我常拿陶渊明的四句诗当作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现在才逐渐发现,我自己并没有能完全做到。常常想着死,就是一个证明,我有时幻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像朋友送给我摆在桌上的奇石那样,自己没有生命,但也决不会死呢?我有时候也幻想:能不能让造物主勒住时间前进的步伐,让太阳和月亮永远明亮,地球上一切生物都停止不动,不老呢?哪怕是停上十年八年呢?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认为我怕死怕得要命。绝不是那样。我早就认识到,永远变动,永不停息,是宇宙根本规律,要求不变是荒唐的。万物方生方死,是至理名言。江文通《恨赋》中说:“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那是没有见地的庸人之举,我虽庸陋,水平还不会那样低。即使我做不到热烈欢迎大限之来临,我也绝不会饮恨吞声。
但是,人类是心中充满了矛盾的动物,其他动物没有思想,也就是不会有这样多的矛盾。我忝列人类的一分子,心理面的矛盾总是免不了的。我心中是一方面眷恋人生,一方面却又觉得,自己活得实在太辛苦了,我想休息一下了。我向往庄子的话:“大块裁我以形,劳我以生。”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以为我就要自***。自***那玩意儿我绝不再干了。在别人眼中,我现在活得真是非常惬意了。不虞之誉,纷至沓来;求全之毁,几乎绝迹。我所到之处,见到是只有笑脸,感到的只有温暖。时时如坐春风,处处如沐春雨,人生至此,实在是真应该满足了。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完全是这样惬意。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话对我现在来说也是适用的。我时不时地总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让自己的心情半天难以平静。即使在春风得意中,我也有自己的苦恼。我明明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却有时被认成是日产鲜奶千磅的硕大的肥牛。已经挤出了奶水五百磅,还求索不止,认为我打了埋伏。其中情味,实难以为外人道也,这逼得我不能不想到休息。
我现在不时想到,自己活得太长了,快到一个世纪了。九十年前,山东临清县一个既穷又小的官庄出生了一个野小子,竟走出了官庄,走出了临清,走到了济南,走到了北京,走到了德国;后来又走遍了几个大洲,几十个国家。如果把我足迹画成一条长线的话,这条长线能绕地球几圈。我看过埃及的金字塔,看到了两河流域的古文化遗址,看过印度的泰姬陵,看到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及国内外的许多名山大川。我曾住过总统府之类的豪华宾馆,会见过许多总统、总理一级的人物,在流俗人的眼中,真可谓极风光之能事了。然而,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我经过山重水复,也经过了柳暗花明;走过了阳关大道,也走过了独木小桥。我曾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没有被接纳。终于曲曲折折,颠颠簸簸,坎坎坷坷,磕磕碰碰,走到了今天。现在就坐在燕园朗润园中一个玻璃窗下,写着《九十述怀》。窗外已是寒冬。荷塘里在夏天接天映日的荷花,只剩下干枯的残叶在寒风中摇曳。玉兰花也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在那里苦撑。但是,我知道,我仿佛看到荷花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玉兰花则在枝头梦着“春意闹”。它们都在活着,只是暂时地休息,养精蓄锐,好在明年新世纪,新千年中开出更多更艳丽的花朵。
我自己当然也在活着。可是我活得太久了,活得太累了。歌德暮年在一首著名的小诗中想到休息,我也真想休息一下了。但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就像鲁迅笔下的那一位“过客”那样,我的任务就是向前走,向前走。前方是什么地方呢?老翁看到的是坟墓,小女孩看到的是野百合花。我写《八十述怀》时,看到的是野百合花多于坟墓,今天则倒了一个个儿,坟墓多而野百合花少了。不管怎样,反正我是非走上前去不行的,不管是坟墓,还是野百合花,都不能阻挡我的步伐。想起来而今活过的年头“何止于米”,下一步就是“相期以茶”了。我觉得,我目前的选择只有眼前这一条路,这一条路并不遥远。等到我十年后再写《百岁述怀》的时候,那就离茶不远了。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我忝列人类的一分子
答:                                                                  
(2)不虞之誉,纷至沓来
答:                                                                    
小题2:分别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6分)
(1)我明明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却有时被认成是日产鲜奶千磅的硕大的肥牛。
答:                                                                              
                                                                                 
                                                                                
(2)我仿佛看到荷花蜷曲在冰下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玉兰花则在枝头梦着“春意闹”。
答:                                                                              
                                                                                
                                                                                 
小题3:作者在第三段中说“人类是心中充满了矛盾的动物”,在本篇文章中“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答: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中有“何止于米”和“相期以茶”两个词,其中的“米”和“茶”分别指的是“米寿”和“茶寿”,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年龄的说法,请分析“米寿”和“茶寿”分别是多少岁。另请概括本文的主旨,并对其发表评论。(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弱宋”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唐代后期约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4000万两,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的呢?唐代中后期农业税约2000万贯。宋太宗时年收入约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65%,工商税占35%。真宗时年收入约6000万贯,农业税占48%,工商税占52%。神宗时年收入7000万贯以上,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农业税。
在土地政策上,宋朝“不抑兼并”,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措施——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积贫”。但是,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看城门的士兵。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文明的元大都城时,感觉身处人间天堂。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明朝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却被北方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原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戛然而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采用“抑兼并”“重本抑末”等基本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强力干预的王朝陷入了经济泥潭,反倒是“不抑兼并”,放任被看做是末节的工商业发展的宋朝取得了成功。这不正合了亚当•斯密的论断,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比看得见的手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小题1:根据原文,下列对宋朝经济的认识无误的一项是      (  )
A.宋朝财政收入大增,主要是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可见,宋朝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无关。
B.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C.宋朝的土地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应的国家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
D.宋朝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被称为“积弱积贫”的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
B.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遍采用的是“重本抑末”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宋朝迥然不同。
C.宋朝财政收入一度出现入不敷出的问题,是由长期大量募兵带来巨大的军费开支所造成的。
D.文中提到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朝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小题3:根据原文,下列对宋朝工商业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工商业税收在宋朝经济收入中一直占居第一的位置,所以说,工商业是宋朝经济的基础。
B.宋代工商业税收促进财政收入大增,这使得工商业曾经一时成为宋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
C.从宋代来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就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超过农业税,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实行了土地集约化经营。
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不长期坚持大量募兵,宋朝也会与其他朝代一样发生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B.宋朝若不被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贵族取代,其工商业有可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如果也像宋代统治者一样在土地上“不抑兼并”,其经济水平都会大大改观。
D.从宋朝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我们若对经济进行强力干预,就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二本 第一折)
王实甫
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注:此曲为莺莺的唱记号。已有婚约在身的莺莺在佛殿巧遇张生,竟“好生顾盼”,自此以后,莺莺对张生的思念日见其深。
(1)此曲写景抒情一脉相贯,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两句。(4分)
(2)有人评价此曲“语言浅近而语意含蓄”,请结合“隔花阴人远天涯近”一句作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