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三)散文阅读(12分)朱光潜的通达人生郑湧在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教授之中,我感受最突出的是朱光潜先生,是他对人生的悲剧观念和由此而生发的勤奋、通达与对真理的坚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三)散文阅读(12分)
朱光潜的通达人生
郑湧
在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教授之中,我感受最突出的是朱光潜先生,是他对人生的悲剧观念和由此而生发的勤奋、通达与对真理的坚持。北大的老师,都说朱先生很勤奋,甚至是最勤奋的一个。对此,朱先生解释说,这种勤奋,并不是出于明白,而恰恰是出于自己的不明白,因为有许多事情不明白而想尽快地搞明白;尽管如此,有些事情却始终未能搞明白。例如,关于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自己并不了解。但是,又不能等了解了再去生活。只能是边生活,边了解。 
他有理想,但很现实;他重悲剧,但不悲观:“孔子看水,发过一个最深永的感叹,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本来就是流动,单就‘逝’的一方面来看,不免令人想到毁灭与空虚;但是这并不是有去无来,而是去的若不去,来的就不能来;生生不息,才能念念常新。”   
朱先生批评那种坐而论道,“不抓住每一顷刻在实现中的人生,而去追究过去的原因与未来的究竟”,做“无穷追溯”的倾向。“这道理哲学家们本应知道,而爱追究最初因和最后果的偏偏是些哲学家们。”这是“不通达”。他认为,应该恰恰相反,求诸于抓得住的现在,而不是渺茫不可知的未来。
在《无言之美》中, 朱先生就已经提出了他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他还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便呆板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  
人生中碰到麻烦和痛苦,这是免不了的,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即便是出于爱。不过,对于人生,总体上朱先生是很达观的,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很开。    
在文人圈子里生活,又会有一些特别的麻烦。朱先生也曾谈及:读书人,为什么偏要为难读书人呢?说是“文人相轻”,总觉得过于笼统。细想之后发现,文人群中也会有一些喜欢欺负、攻击甚至伤害他人的人,他们不敢惹比自己强大的人,总是拣那些比他善良或柔弱的欺负;而最根本的,是读书人所特有的自残、自虐的本性,这在中国近现代的一些读书人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他们对同类的伤害,正是其自残、自虐从自身向外的“扩大化”,是他们所自造的一种悲剧。
在那大张旗鼓的全国性的美学大辩论中,尽管朱先生已是“千夫所指”;但他依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不轻易接纳他认为并不正确的批评。他保持着他那挑明问题、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读书人准则。他的精神追求是一以贯之的:不辜负世界的恢弘和人生的丰富,不勉强一切人都走一条路。    
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一点发展到了极致:他尽其可能去发现批评他的人的优点。当时,朱先生正受到批判,心情很不好,常常吃不下饭,也不做事,两眼呆呆地望着窗外。朱先生忧心的是:我们民族的伤痛还没有从“文革”的灾难中痊愈,怎么可以再往伤口上撒盐呢?尽管许多人都在声嘶力竭地对朱先生口诛笔伐;但是,主持批判的人对他仍不失尊敬。所以,朱先生认为:被批判的人,气量可以大一点,不必有太多的抵触。   
后来,我自己的岁数也在慢慢增大,经历也多了起来,我也看到了人生中的悲剧的因素。我很想把自己的体会告诉朱先生;然而,这时他早已离开了我们。
小题1:文章的标题为“朱光潜的通达人生”,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朱光潜的“通达”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小题2:请简要概括朱光潜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
小题3:朱光潜认为: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他是最不完美的。你对这句话中的“最不完美”和“最完美”是如何理解的?这句话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4分)
小题4:本文末段与文章主人公不一致,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2分)①思想通达,他不赞成那些无穷追溯的哲学家观点,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抓得住的现在,人生的价值在于悲剧。②处事通达,他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很开,有理想,但很现实;重悲剧,但不悲观。③为人通达,他不计较人们对他的批评,并尽其可能去发现批评他的人的优点。
小题1:(2分)朱光潜是一个工作勤奋、为人通达、坚持真理、待人真诚、胸襟开阔、有责任心的学者。
小题1:(4分)“最不完美”是说我们的人生总是有许多的缺憾、挫折、悲剧;“最完美”是指有缺憾、挫折、悲剧的世界能给人以希望,催人奋斗,并让人尝到奋斗后成功的喜悦。启示:人生当中的挫折、悲剧是必不可少的,因而要勇敢面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们,以使人生达到完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小题1:(4分)“我也看到了人生中的悲剧的因素”,表明自己认知的同时,先生早已明白并作了阐述,侧面展现先生的睿智;末句点明先生已逝,内心伤感的同时,又说很多知识、见解不能请教的遗憾,突出怀念的情感。
解析

小题1:略
小题1:略
小题1:略
小题1:略
核心考点
试题【(三)散文阅读(12分)朱光潜的通达人生郑湧在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教授之中,我感受最突出的是朱光潜先生,是他对人生的悲剧观念和由此而生发的勤奋、通达与对真理的坚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小题1: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看似平淡、重复,其实含意丰富。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5分)
小题3:结合文本,简析史铁生为什么对地坛如此情深意重。(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从细节看马英九
叶永烈
汪诞平先生跟随马英九多年,他谈起他眼中的马英九,许多生动的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汪诞平先生拿起上衣口袋里插着的一支金笔对我说,这几天要搬家了,我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偶然见到这支金笔,赶紧收起来,做个纪念。过去,李登辉、连战当主席的时候,核心圈里的人都用这种公家发的高级金笔。马英九当主席之后,他开会做记录都用圆珠笔,党的干部们见了,也都改用圆珠笔。金笔在国民党高层里也就“绝迹”了。
汪诞平先生由此说起跟随马英九出差的经历。过去,在李登辉时代,出差总是住五星级饭店,而且总是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他如今跟随马英九出差,住的旅馆往往连一颗星都没有,而且总是两个人住一间。
至于出差吃饭,基本上是吃便当(即快餐)。马英九很忙,有时候中午,跟客人一起“共进便当”,同时与客人研究工作问题。
马英九下乡,穿来穿去是那条牛仔裤。
在马英九家里,好些家具、电器简直可以进历史博物馆了。
汪诞平先生说,有的时候,我看到他那么忙,又吃得那么简单,都感到心疼。
我请汪诞平先生分析马英九、萧万长与谢长廷、苏贞昌的不同。他指出,马英九、萧万长是受国民党长期栽培的政治精英,在国民党政府行政系统工作多年,是经过严格考验、循序渐进的行政干部,对个人操守都很注意。谢长廷、苏贞昌则显然不同,他们跟陈水扁一样都是律师出身,是从当年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美丽岛事件”的律师辩护团里脱颖而出。他们的口才不错,善于操纵选举,但行政经验、管理经验不如马英九、萧万长。其实,马英九、萧万长与谢长廷、苏贞昌的不同,也反映了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不同。
汪诞平先生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说,陈水扁上任之初,在民进党里挑不出懂得管理经济的人才,只得请国民党籍的萧万长出任扁“政府”的“经济部长”。有一次,汪诞平随萧万长到高雄考察一个项目,汪诞平问萧万长,你如今与民进党人共事,有何感觉?萧万长回答说,民进党干部决定项目的时候是先说后算,先决定再评估,而国民党干部是先算后说,先评估后决定。
汪诞评先生话锋一转,说起了双方选举手法的不同:谢长廷、苏贞昌往往竞选口号很响亮,很诱人,但实现率往往很低。反正不论支票能否兑现,开出去再说;马英九、萧万长则很务实,能够达到多少说多少,也许口号不及民进党响亮,但是说话算数,说一句是一句,都能够在当选之后兑现。比如,谢长廷说,如果他当选,要实现“零失业率”,这话很好听,能不能做到只有天知道;马英九则说,如果他当选,要“把失业率降到百分之三”,这话没有要实现“零失业率”那么好听,那么响亮,但是很务实,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汪诞平先生指出,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基本群众也不相同。民进党的基本群众是“三低”,即低学历、低所得、低地位,大都集中在台湾南部,以“本省人”为多。所以民进党具有强烈的“草根性”。国民党的支持者以台湾北部为多,相对而言,国民党的基本群众以知识分子为多。
马英九意识到争取台湾南部基本群众的重要性。他不断到台湾中南部去,下乡长住,夜住民宅,很得民心。汪诞平先生说了一个最近发生的故事:有一次,马英九来到台南农村,住在民宅。在这家农户,公公是深绿的(民进党的支持者),不欢迎马英九,但是除公公外全家都欢迎马英九。晚上,马英九与大家聊天,一直聊到深夜12时。有人提议与马英九合影。这时,媳妇想到公公,觉得应该请公公也来合影。媳妇上了楼,非常惊讶,因为公公早就穿好西装、系好领带,在那里等候了!
汪诞平先生说,候选人马英九个人很有魅力,受到广大台湾老百姓的拥护。那位台南公公态度的转变,就是很典型的事例。
(选自《名流沧桑》,有删节)
【注】汪诞平,国民党资深的高层干部,长期担任马英九高级幕僚,时任马英九、萧万长竞选总部办公室主任。
小题1:文章最后说“候选人马英九个人很有魅力,受到广大台湾老百姓的拥护”, 请结合全文,概要说说马英九的个人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小题2:本文除了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之外,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写马英九?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5分)
小题3:本文在选材上大量选用汪诞平的叙述与评价,且大多是关于马英九的生活“细节”,你觉得作者这样合适吗?为什么?(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
钱理群
①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②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③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⑤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⑥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 “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小题1: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具有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的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的世界性。
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D.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小题2: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鲁迅”的一项是(  )
A.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且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他的实践。
B.指20 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C.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
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
小题3: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以说明“鲁迅”。
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是为了证明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C.第四段指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两种思潮,是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的现实背景,同时引文也说明了“鲁迅”的价值。
D.文章的结尾,作者又针对性地提出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问题,从一个大的的背景下来认识“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并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的初秋
欧阳斌
①南方的初秋,是个异常美丽的季节:青黄相间的原野,展示着一大片一大片渐趋成熟的诱惑;天空是那样晴朗、恬淡、高远,犹如一泓无痕的秋水,透出蔚蓝至极的深邃;风儿已经开始清凉,让人的心境好不宁静;好不宁静的心境让你从从容容地想到生命的许多事情。
②生命的季节也一样。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夏秋交替之间初秋悄然来临了。生命的初秋季节,便开始自自然然地透出生命最高峰值期间所具备的某些特质。爱好的转换,生活方式的变幻,某些感悟的结晶,都是表达这种特质的具体形态。
③爱好的转换是不知不觉的。比如说,我曾经酷爱过诗歌,翻阅旧日的笔记本,竟有一大摞中外著名的手抄本:从诗经到宋词;从荷马到艾略特;从艾青到朦胧诗……工整的手迹,详尽的注释,读背的痕迹,连我自己也大为感动。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诗歌便为散文和哲学替代了。哲学书籍潮水般地涌向我的书柜,将昔日盘踞正宗的诗集挤到一隅;散文则成了我最忠实的伴侣,成为了我灵魂独白与对白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写作起来,也再没有写诗写歌词那种要死要活的“苦吟”;而纯粹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无拘无束行云般的流动;散文中又尤对随笔小品情有独钟,一点感悟,一点哲理,一点心绪,均可滴滴入笔,不要开头,也不要结尾,信手录之即可。不知哪位哲人说过:诗歌是青年的情人,而散文与哲学则是中年的伴侣,仅从这一爱好的转换看,我的生命的初秋之到来是确定无疑了。
④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由嗜动到嗜静。学生时代,知青岁月龙腾虎跃于篮球场上、你追我赶于田径场间的兴致已一去不复返了。篮球也还是打,但多半是“意思意思”,当起“板凳球员”来绝不面红耳赤;至于跑步则几乎完完全全让位于散步,在清凉的秋晨或火红的夕照间随意无拘地散步,悠悠然然地边散步边看风景胡思乱想且自得其乐;旅游似乎也还有些吸引力,但到得一个地方决无马上一睹为快的冲动,看景点时步子一慢再慢直到将眼镜凑近被岁月侵蚀的字碑看清楚了再作新的移动,决不搞“到此一游”。至于家居生活,下班之后的秋夜和凌晨则成了沉思的乐园。
⑤沉思是人生初秋的一大特征。生命到了初秋便不再那么富有激情,而更多的转向沉思——沉思当然也要激情,但那是另一种激情。沉思是生命内在力量的显示,沉思的结晶则是一种内宇宙的外化。从收到的刊物和读者的来信中隐隐约约地感到了生命到了初秋则意味着负有某种使命,隐隐约约感到工作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写作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当工作与写作的枝头同时结上果实时,人生的初秋才会呈现出一种令人欣慰的气氛。
⑥生命到了初秋,最大的惶恐莫过于时间的匆逝!在这种季节,时间以一种无法挽留的加速度匆匆逝去,不知不觉之间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岁岁月月就这样永不回头的过去了。紧跟着妻子从你的头发上惊异地发现若干白发而你则注意到妻子眼角有了细细的密纹;孩子则一天不同于一天地拉面般地长高。于是你的心中不能不充满着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和完成使命的紧迫感。甚至不惜以生命超负荷地运转为代价,过度的磨损使生命变得愈来愈娇贵,一感冒就发烧就拉肚子就吃药打针甚至上吊针,中午不睡下午就没精打采如病过似的,生命因之进入一种需要调养和整修状态。
初秋,人生的初秋,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让人惶恐。人生的初秋,一种澄澈如秋水的生存状态。生活犹如流云,心情犹如秋空,生命之果则高悬于枝头,炫耀着一个即将采摘的季节。
⑧意识到生命的季节是极其重要的。到了初秋,人不必过于匆匆的赶路,有时需要停下来,才能细细的品味风景与人生。人生不是竞技场,不必最早到达终点;人生没有回头车,过去了就永远不回头,倘不留点什么便只有永远的遗憾。
⑨那么,让我们一道来细细品味人生初秋的滋味吧!既然春天已经流逝,既然夏天不再复回,既然一切的一切都那样地稍纵即逝,那么我们的唯一选择便是认认真真地把握现在----把握人生的初秋,这生命中最美丽的季节!
(选自《散文》2008年第7期)
小题1:“人生的初秋”有哪些特征?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本文写“人生的初秋”,可开头为什么要对南方的初秋进行描写?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文章第七段“初秋,人生的初秋,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让人惶恐”一句中“美丽”与“惶恐”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4:联系全文,概括全文的主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翰林院与翰林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材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借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称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考,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
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又多出一个层次——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
(选自2009年《百科知识》第11期)
小题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翰林院与翰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B.明代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自此,开始了“非进士不入翰林”时代。
C.翰林是明清科举制度人才结构中最高级别的。
D.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的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考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翰林,不合格者不能称之为翰林。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时条件下一项很公正的选材制度。
B.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在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C.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
D.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
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
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
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