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一小时的故事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
一小时的故事
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 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 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 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注] 凯特•肖班(Kate Chopin,1851~1904)生活在19 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
小题1:指出第④自然段中景物描写采用的技巧,并简析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小题2:画线句“当暴风雨般的哀伤逐渐减弱时”中,用“暴风雨”来修饰“哀伤”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3: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形象着墨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4分)
小题4:《一小时的故事》一经发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议论的焦点。有人指责,有人赞赏,众说纷纭。你持怎样的观点,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技巧)①衬托(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③多角度写景,视觉听觉嗅觉结合。
(作用)①烘托欢快、愉悦气氛。②为下文人物心情的转变作铺垫。③暗示人物获得自由的兴奋和舒适心情。(技巧与作用各写出两点即可)
小题2:暴风雨表面上是形容她的哭势,非常强烈、迅猛,深层是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的来得猛去得快,是对下文人物心理转变的暗示。
小题3:布兰特雷·马拉德对妻子“一向含情脉脉”关心、爱护她,但是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妻子,使其屈从,是专制、无视妻子人格的男人,他代表了男权社会的规范。
小题4:(提示)可以指责也可以赞赏,两种观点均可。指责的可从道德层面考虑,赞赏的可从文章深刻地阐述了女性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主题角度考虑。观点明确,言之成理,表达简明流畅。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一小时的故事凯特•肖班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如何评价当代文学
杨利景
处于一个正常发展状态的当代文学,为何不断出现质疑和否定的声音?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当代文学的判断?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几乎每一轮对当代文学的质疑和否定,其立论者大多是将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一种“比较主义”的逻辑基础之上的。比较的结果是,当代文学既没有李白、杜甫、曹雪芹,也没有鲁迅、老舍、巴金、沈从文,更没有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于是得出结论:当代文学一片凋零,毫无建树。
  文学价值的判断当然可以通过横向的或纵向的比较来得出,但是,把中国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甚至古典文学、西方文学进行比较,我觉得还是需要持审慎的态度。因为在此过程中极易生成一种不平等或者不匹配的比较。
  这种不平等或者不匹配首先在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文学,文学创作只掌握在极少数精英阶层的手中。但是今天文学创作在更多的人手中成为可能。门槛的降低和“准入”机制的取消带来的结果,必然是良莠并存、鱼目混珠。在这种情况下对它们进行笼统的比较,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同时,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已经经过了“历史化”和“经典化”处理,过滤掉平庸之作,同时对保留下来的作品进行不断阐释,提升、放大它的经典品质,远非历史的原貌。而当代文学由于时间切近,显然没有经过或正在这一过程之中。
  与西方文学的比较同样存在这种危险。我们视域内的西方文学,到底所指的是哪一部分西方文学?古典的,现代的,抑或当代的?美国的,法国的,抑或英国的?仅就美国当代文学而言,是辛格、赛林格代表的文学,还是谢尔顿、格瑞辛姆代表的文学?抑或是别的作家代表的文学?如果不加细化区分,这种比较同样是一种不平等或不匹配的比较。
  对当代文学本身而言,我们的“在场者”身份恰恰对我们认识时代的文学构成了某种遮蔽。事实证明,经典往往是时代淘洗的“历史效果”,对当下文学进行整体评价的无力感其实反映了“在场者”“身在此山中”的认识困境。
当代文学不断遭遇非议,还与当下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有人习惯于以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和读者的数量来判断它的兴衰,慨叹今天的文学“边缘化”了。这其中当然也存在着一个潜在的比较 对象,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的文学。诚然,我们的文学一度确实万众瞩目、无限荣光。但那种荣耀更多的是被文学之外的其他因素赋予的,也是以牺牲文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为代价获取的。当下文学的“式微”、“边缘化”、“没落”不正是文学回归常态的表现与必然结果吗?
今天,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对文学的评判标准也多样化了。秉持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彼此龃龉。比如针对新兴的网络文学,有人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痛斥网络文学根本不是文学,“网络让文学变了味”,而另外一些人则站在大众主义的立场,声言“一切终将成为网络文学”。一个标准多元的时代,必然是一个争议不断的时代。这种争议往往又很容易升级为相互指责、彼此非议
总之,我们可以善意地指出当代文学的病象,使它更加健康地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痛斥,这样只能于事无补——何况真实的情况可能并不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一团糟。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当代文学屡遭质疑和否定,原因之一是论者大多基于“比较主义”的逻辑,通过横
向或纵向的比较,发现当代文学一片凋零,毫无建树。
B.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创作只掌握在极少数精英阶层的手中,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学。
而当代文学创作则掌握在更多的 人手中,是一种大众主义的文学。
C.因为当代文学没有经过“历史化”和“经典化”处理,所以与未经细化区分的西方
文学的比较是不平等、不匹配的。
D.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文学之所以能获得万众瞩目的无限荣光,是因为它牺牲了文学
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E. 在作者看来,立论基础、立论者身份、文化语境及评判标准等是影响人们对处于正
常发展状态的当代文学作出判断的因素。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通过与现代文学甚至古典文学、西方文学的笼统比较来判断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是不科学的。
B.由于“在场者”的身份,我们对当代文学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被遮蔽的局限,在整体评价时产生无力感。
C.经典往往是时代淘洗的“历史效果”,当代文学同样能经过“历史的淘汰”过滤掉平庸之作,再经过阐释、提升、放大后产生经典。
D.当代文学的真实情况其实并不像有些人描述的那样糟,评价当代文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善意地指出病象,使其更加健康成长。
小题3: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比较,当代 文学的现状如何?试简要概括。(4分)
小题4:针对一些人对当代文学的质疑或否定,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
乡下的月光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到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些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独一无二、光明湛然,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亮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出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了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有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小题1:简要分析文章以 “月到天心”为标题的作用。(4分)
小题2:文章写的是月,为什么要从摸黑回家写起?为什么要写星星?(5分)
小题3:作者认为:只有心灵有明月,才有人生的永恒之美。对此,你有何感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微博让网友的心和我们舟曲紧紧地连在一起。”8月20日,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王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变了。当他8月8日发出第一条微博时,根本没想到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
  在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王凯以“Kayne”为名发的微博成了网友甚至媒体了解灾情的重要信息源。仅8月9日一天,他就发了100多条关于灾区情况的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发传播,部分图片被各大网站转载。有媒体说:“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现在,王凯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1万人。
 在舟曲泥石流发生以前,王凯上微博多是为了娱乐消遣,“通过这次事件,我有了很大改观,很多人通过微博集结起来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还会留言给我。”
  “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传播学专家闵大洪教授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说道,尽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但“围观”现象并不少见,完全可以形成舆论。尽管微博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但同样具有动员和组织作用。他举例,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网友通过微博发出“超级急”的信息,告知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北线货运站征集救灾物资,号召网友将灾区急需的物品送达。4月18日至21日,由社会热心人士联系的海航包机连续4天运输网友捐赠的赈灾物质,总量超过20吨。
  被微博影响和改变的不只是王凯,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清研咨询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328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微博。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调查显示,87.3%的人会上微博了解大家对公共事件或突发事件的看法并发表意见;62.5%的人参与过微博上发起的寻人、祈福等公益行动。
  某外企职员陈松,觉得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两个小时,就会用手机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个照片就随手发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关注一些名人、明星、书籍等,也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调查显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随时随地记录,改变了表述和思维的习惯。
  微博也有让陈松烦恼的时候。他“关注”了200多人,每天一上去更新特别多,蹦出来的东西很多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网站推荐的话题会起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其实没什么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实性上还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体,没有把关人,谁都可以发布消息,难免真假难辨。所以,微博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此外,很多名人开微博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自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网站的约 束作用也不明显。他提醒广大博友,阅读微博时会有风险,还不能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
  “微博的可信度和网络的可信度是一样的。”北京某文化公司执行总编马中才认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断,“通过常识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就不会太盲从。”
  调查显示,56.5%的人觉得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23.2%的人“不确定”,20.3%的人觉得“不太可信”。69.1%的人表示对于微博传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别。
  闵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并对社会有益,归根结底要依赖传播节点上的人,依赖他们的媒介素养、道德水准和辨别力。
(人民网  本文有删改)
注:微博,即微型博客,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小题1:如何理解“如果后续环节充分,一条微博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小题2:文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微博的调查数据,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5分)
小题3:结合全文,说说如何发挥微博的积极效应?(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最佳境界是超然的关怀
余秋雨
集中了那么多两难困惑,怎么可能激发起人们积极的生命反应呢?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重要问题了。
两难没有结论,但文章总要有归结。我喜欢归结在某种境界上,以境界取代结论。
所谓境界,是高于现实苦涩的一种精神观照。你好像猛然开腾起来了,在天空中鸟瞰着茫茫大地。由此,文章不再显得平面,因出现了另一个向度而成为立体。
要开腾,必须挣脱世俗功利得失的坐标,从而使世间的难题不再具有绝对性。它们都是一种自然存在,因此具有在更高坐标上获得协调共存的可能。
正像先哲所说,人的感性***和理性***本身是很难协调的。感性***的绝对满足必然是人欲横流,理性***的绝对满足必然是规矩森严,这也是一种两难。那么,举行一个舞会吧,在舞会上,人的许多感性***获得满足,生命的节奏跃动在声色旋涡中,但舞会是有规矩的,人类的理性命令渗透在举手投足之间。席勒说,人们通过游戏才能把感性***和理性***协调起来。那么舞会就是这样的游戏。
席勒所说的游戏,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凡境界都无法描述,只能不断举例。
在里根总统担任美国总统时,一个患绝症而不久于世的小女孩给他写信,说人生最大的愿望是想作几天总统,里根居然同意。这其实也只是一个游戏,但当白发苍苍的老总统把只剩下几天生命的小女孩扶上白宫台阶的时候,这个游戏是动人的。
戈尔巴乔夫还在领导苏联的时候发生过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一个莽撞的欧洲青年竟然驾着直升机越过重重警戒线在红场降落,使庞大的苏联防空部队丢尽了脸。东西方都在关注会如何严厉处置这位不速之客,没想到戈尔巴乔夫用游戏的口吻说了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呢”,放了回去。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一位空闲的工人突发奇想,打开世界地图给多国首脑写信,请他们寄张自己最满意的照片给他做留念。不多久他简陋的住所前各国大使馆的汽车来来往往,首脑们在照片的题词都幽默俏皮。这些照片后来在一个地方展出,参观者们在游戏的气氛中读解了一门十分温馨的国际政治学。
我故意选择一些政治人物为例子是想说明。20世纪的国际政治一度是全人类对峙、仇恨、隔离的集中地,但只要产生哪怕是一丁点儿游戏的念头,种种麻烦就在顷刻之间变得不
再坚硬。
这些游戏,都因超越了功利,超越了两难,而散发出自由和个性。
在这样的游戏中,我们看到的境界就是超然的关怀。
在这样的游戏中,生活和艺术非常靠近。
那么,如果写作人不生气,我想斗胆说一句:我们的写作,也何不成为这样的游戏?
庄子说了几千年的“逍遥游”,难道从来没有牵动我们的心?
世界上最永恒的文学,莫过于神话、童话和寓言,而在神话、童话和寓言中,无一不贯穿着浓烈的游戏秉性。对人类最原始,最宏大的关爱,也就渗透在这种游戏秉性里,因此,后世的一切文学巨作。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神话、童话和寓言的精神特征。
这是一个需要永久仰望的境界,至少对我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但是即使如此,我在写作中也会时时抬起头,希望在那里获得一点救助,长年累月间我渐渐领悟,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劳作,必须拥有点化历史、引渡众生、呼唤神圣的全部主动性和活泼性,如果仅仅是被动的再现,直接的同情、切实的批评,即使是热烈而公正,也有负于使命。照理这样的领悟早就应该体现在作品之中,但是其间的关键不是艺术方法的更替而是人格理想的转变,要真正实现又谈何容易。
小题1:怎样理解第三段中“你好像猛然开腾起来了,在天空中鸟瞰着茫茫大地”的表达作用?(4分)
小题2:文中提到的里根等政治人物在处理问题时为什么都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根据文意简要回答。(6分)
小题3:最后一段:⑴作者“希望在那里获得一点救助”是什么“救助”?⑵作者认为可以“在那里”获得“救助”的理由是什么?(6分)
小题4:标题“最佳境界是超然的关怀”中“最佳境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根据文意概括回答。(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位于内华达州里诺市的阿尔泰技术公司研制出一种前景看好的纳米充电电池,它只需6分钟就能充电,每次充电后的使用时间能达到目前充电电池的10倍,提供的电流强度最大能达到现在的3倍。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能量密度最大的电池,虽然它比镍氢、镍镉等其他种类的电池价廉物美,但它释放能量的速度不够快,不适合支持需要瞬间强电流的设备(例如照相机闪光灯、电动工具等)。这种情况或许很快会有改观。阿尔泰技术公司研制出的纳米充电电池,阳极比表面积极大,这就使得电子能迅速进入和离开阳极——从而可以在需要时迅速放电并提供强电流。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驱使氧化钴锂阴极上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向碳阳极移动。阿尔泰公司已取得了专利的新技术则是用钛酸锂纳米晶体做阳极,通过化学技术使其比表面积达到每克约100平方米,而现有碳阳极的比表面积仅为每克3平方米。出于商业考虑该公司对其技术守口如瓶,但从专利证书中可以看出,比表面积增大是通过在制造钛酸锂晶体时精细控制的一系列蒸发工序实现的。这种新型电池所能提供的大电流意味着手机将能增添目前因耗电大而无法拥有的功能。例如,摄像手机或许能有足够的电力带动闪光灯了。
阿尔泰公司说,这种电池的优势将不止于此。碳阳极的光滑表面容易因电池使用和充电时温度的反复变化而受损,其使用寿命在400个充电周期左右。而钛酸锂阳极更为凹凸不平的表面将使电池充电次数最高达到2万次,使用寿命更长也将有利于环境。
迄今为止电动工具仍需使用镍镉或镍氢电池来满足其对强电流的需求。阿尔泰公司希望授权主要的电池生产商使用其技术,让新型电池在两年内面市。该公司最终的希望是生产出广泛应用于从电话到混合动力车等产品的电池。
小题1:下列对纳米充电电池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纳米充电电池是驱使氧化钴锂阴极上的锂离子通过电解液向碳阳极移动以便
在需要时迅速放 电的电池。
B.纳米充电电池是驱使氧化钴锂阴极上的锂离子通过一系列蒸发工序向钛酸锂
纳米晶体阳极移动以便在需要时迅速放电的电池。
C.纳米充电电池是通过精细控制一系列蒸发工序以增大钛酸锂晶体比表面积从
而提高供电强度的电池。
D.纳米充电电池是通过增大碳阳极比表面积使电子可以迅速进入和离开阳极从
而在需要时提供强电流的电池。
小题2:下列不属于已研制出的纳米充电电池的优势的一项是(  )
A.它比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短,充电后的使用时间长,提供的电流强度大。
B.它比镍氢、镍镉等其他种类的电池价廉物美,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
C.它释放的能量非常迅速,因为它的阳极比表面积大,能使电子迅速进入和离开阳极。
D.它的使用寿命更长,因为其钛酸锂晶体阳极的表面凹凸不平,能增加充电次数。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锂离子电池阳极比表面积很小,使得电子不能迅速进入和离开阳极,迅速放
电受到限制。
B.让手机拥有闪光灯等耗电大的功能将随着纳米充电电池的问世而可能变成现实。
C.运用阿尔泰公司的专利新技术,通过精细控制的一系列蒸发工序,也能使目前使用碳阳极的锂离子电池增加电量。
D.钛酸锂阳极的凸凹不平的表面,能够使它对在使用和充电时因温度的反复变
化而造成的热涨冷缩有更强的适应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