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各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研究和谐社会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熊争艳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各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熊争艳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将作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新领导层执政开始,就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相继提出了各种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概念,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郑永年认为,十六大以来,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李强说:“十六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亲民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纳多元利益的表达,有利于建立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和谐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可以相信,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新闻背景:
中国贫富悬殊居世界前列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从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3.22:1,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在3倍以上。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另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十多倍。 
(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小题1: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撰文指出“(中国)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为什么说“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请你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见解。(4分)
小题2:谈谈作者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5分)
小题3:这则新闻的正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可是新闻的基本材料、篇幅和中心以及重点探讨的都是“贫富悬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恰好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消除“贫富悬殊”这一重点。也有人认为,重点内容与文题不统一,这是新闻写作的败笔。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小题1:(3分)中国人均GDP早已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将可能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差距远在3倍以上。一些日常生活中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等新型的社会矛盾时有产生,有的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它迫切需要创建和谐社会.
小题1:(3分)作者在新闻后之所以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是因为它能够提供这则新闻为什么要以“贫富悬殊”为重点的背景理由,提供了充分的事实根据,使人们阅读时易于准确而深刻理解。
小题1:(6分)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扣住命题;②是否言之有理;③能不能扣住文本;④语言是否通顺流畅。(见仁见智,自圆其说即可。不同观点,言之成理可以得分。)
示例:我赞成第1种观点(1分)。因为文题表明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导语又指出“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2分)。而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贫富悬殊”,已严重制约着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首先消除这一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成为可能(2分)。所以作者立足于探讨“贫富悬殊”这一中心(重点),是很有道理的(1分)。
反例参照原文和上例评判。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各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研究和谐社会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熊争艳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⑥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而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这样,死亡就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⑨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 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⑩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王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直到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捧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小题1:文章开头对“秋虫”“钟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 结合全文,请概括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思索?(6分)
小题3:理解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的含意(3分)
小题4:作者在文中第 ⑩段中提出一个“值得烦恼的命题”,对这个命题,你会作出怎样的回答?结合自己的人生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土招魂
王灏然
①大抵每一个人都会对故乡怀有亲附依傍之情,这也许是人们情感的一种皈依。故乡的存在就像是母亲的爱一样,总在我们干旱的心田里及时洒下雨露。它让我们骄傲地意识到,家园还在,我还在,一切似乎都有了着落。
②生长在黄土高原这方神圣的土地上,我发觉自己总对她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们的血脉早已深深地渗透、交融于这一片承载着我们整个躯体与灵魂的土地。当故乡以一种原生的姿态屹立在眼前时,我发觉,在这片天空下绵亘着的生灵和黄土,竟是如此的富于灵气而值得敬重。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养育出了最让人向往的秦汉与隋唐;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却成了整个西北地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它更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魂骨。
③黄土无言,从那起伏的峰峦、寂寥的旷野中我们读出了她的深沉与豁达。置身于旷荡无垠的三秦大地,除了有时西北风的呼呼声以外,你似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你只会感觉到黄土那沉默诱人的品质是如何潮水般地把你淹没。黄土的沉默是一种智慧的显现,它就像是深沉的黑夜一般具有非凡的渗透力;源生于黄土中的那些威武壮观且精神饱满的秦兵马俑更像是一群厚重思想的载体。而秦兵马俑乃是人类史上真正的文明。
④黄土是原始而单纯的生存,而它似乎总在沉思,但沉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神圣的孤独。也许正是因为黄土的朴实与单纯,才让她隐秘得更加深不可测;也许正是因为黄土的沉默,才告诉了我们更多。
⑤黄土大多时刻是静默的,而在它那静默的背景之下,上演着的更是一种刚劲与烈性。一种风卷黄沙的浩荡气势,在那宽阔纵深的黄土地上豪情恣肆,血性喷薄。黄土里生长的人们一片欢腾,吼着秦腔,唱着信天游,还有那“替古人卖劲儿”的说书人的谈笑风生。另外,腰鼓、唢呐、大秧歌,整个世界与那溅起的黄土尘埃共同欢笑成了一片沸腾的海……
⑥我想这便是黄土真正灵魂之所在,它以那兼容的性情凌驾于一切而又战胜着一切。沉默与刚烈的互相映衬使它成了一幅色泽鲜明的巨画,或者说是一部音域起伏的神曲。
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想起一些黄土地上的歌子,那歌声随即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突然间觉得那些曲调怎么变得那么生疏而又平淡老土。而这本应该是一些淋漓而又契合本土的歌子。我开始疯狂的寻觅,古老的黄土地里散发着的沧桑,是那些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此时,我觉得脚下踩着的土地像是一块易碎的玻璃,整个黄土领域成了一副失去了灵与肉的枯瘦的骨架。
⑧我们仿佛正在经历着人类精神家园史上的一场浩劫。技术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完善的物质文明的良好机遇,然而,正是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过分掠夺导致了其对精神方面的摒弃和敷衍。我们似乎已在流浪,可笑的是,我们流浪的脚步竟然没有踏出家园或者是故乡的领地。我们是另类流浪者。
⑨我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属于这这片原始的黄土地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觑田亩,背灼天光,甚至在夜里,也没有搁下手中的活。尽管他们没能在天空中放飞太多的梦想与愿望,但那播种在土地里的品质与精神却足以养育起一方众生;尽管没有在这方土地里洒下无数辉煌,但他们栽起的那成片的树木还是如此葱郁地撑起了一片蓝天。
⑩这时候,我更感觉到我们原来是那么肤浅,当不得不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时,本质上我们已成了一群失去航向的无助者。也许,我们会去凭吊一个远去的王朝,但是,我们是否更应该去挽留自己丧失着的精神家园呢?我们还将遭遇什么,秉持什么,还将经历怎样的浩劫与缅怀呢?从迷惘走向清醒吗?无疑,我们应该固守我们的文明,固守我们的精神庄园,固守我们祖先的每一处经典传承!
(选自《中国散文家》双月刊2010年第4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⑦段写到了“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第⑤段画线文字叙写了黄土地上人们欢腾的景象,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5分)
小题3:第⑦段开头说“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营之神”是怎样炼成的
---像王永庆这样做人、做事、做企业
袁飞
最近,一本叫做《筚路蓝缕———王永庆石化产业王国之路》的人物传记被各地的国企领导人争相阅读,书的主人公就是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经营之神”王永庆。在新书发布会上,组织编写这本书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直言:“我们很多企业事情做得很漂亮,但就是没什么绩效,追究下来主要是我们的企业不计成本。而王永庆先生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李荣融未曾与王永庆谋面,但他对同事讲述的王永庆的一个小故事“很有感触”。那是在一次正式宴会上,餐桌转盘上有一些别人掉下的菜肴,王永庆见了,不声不响地夹起,放到自己的盘子里吃干净。
“一个产值占到台湾GNP百分之十几的集团的董事长如此节俭,他节俭得有资格,有底气,有雅量。”李荣融说。此前在李荣融参加的编委扩大会议上,国资委请来了中石油等中央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民营企业代表——大连实德集团董事长徐明。徐明回忆说,起初很纳闷为什么大陆的国资委主任对台湾最大的民营企业那么感兴趣,后来明白了:企业不分属性,绩效盈利是相同的。王永庆的很多生活细节都让人感动。一位一直负责企业改制研究的人士举例说,王永庆在外用早餐时喜欢喝牛奶和吃煎鸡蛋,为了多喝一口牛奶,他总是先喝掉一点然后再叫服务生把鸡蛋放进去,免得把牛奶溢出来。每次用完餐后,王永庆总会把牙签折断成两截来使用。有时王老先生甚至自己修抽水马桶,“记得有一次请人来修都修不好,他自己动手反而修好了。”王永庆的高参、长庚大学商学院院长吴寿山说。吴寿山记得,还有一次公司董事会休息期间,王永庆在上完洗手间出来时,“啪”的一声就把里面的灯关了,“黑乎乎的,你想这对他身边的高管的冲击会有多大。”另外,王永庆的公文包也非常普通,“一般人难以想象他这样的大老板用这样普通的包。”编委会成员、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说,王永庆很会算账,他可以把生产的玩具车的零部件拆成1000多个,来分别核算成本,“价格精确到几厘,然后再跟制造商、承包商进行谈判。”而台塑集团的集中采购也是值得国企学习的。王志钢说,在台塑,从大宗采购比如原料、钢铁,到哪怕一张纸、一支笔,都集中采购,并且,“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一定会摆在你的办公桌上,他们通过信息化进行精细化管理。”
王永庆之女王瑞华透露的一个细节是,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地每天早晚到祖母房间请安,“除非在外出差,从未间断过,这对我们影响很大。”也许正是这些细节之处奠定了台塑的牢固根基,使得它既在台湾经济高速增长期能快马加鞭,也能在经济低迷期依然表现出色。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这也许正是最值得大陆企业学习的地方。尽管已经90高龄,但王永庆照样每天到办公室工作3~4小时。主要是看书,看公司是否正常运转,是否有别人不能处理的事情。其身边人透露,他甚至每周还会请吴寿山到家里给自己讲解最新的管理学思想。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是王永庆在华人企业家中的创举。《大学》中的“止于至善”是王永庆在企业管理中的精髓,——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黄德海说,王永庆经营管理思想的“核”,就是在思想上把“利己”与“利他”结合起来,并围绕这一思想发展出了一套“责任经营制度”,并以勤劳朴实、止于至善、回馈社会、永续经营来充实。“责任心管理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黄德海说,王永庆特别强调责任心管理,他在这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头建立制度,并且从来不会带头破坏制度。其管理思想的“内核”实际上是“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原点,以他的管理智慧为半径,画出了台塑集团这个圆”,这个“圆”50年来运行的一个轨迹,就是合理化生产方式。
“再回头想想,最近我们还有一些煤矿不断发生矿难,这也是和企业家的责任没落实密切相关的。”黄德海说。国资委人士称,在大陆国企多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学习港台和国外的做法上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而国资委推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多是练内功。一个企业能不能立足,更多依赖于内部整合,而王永庆无疑是内部整合的高手,所以此时引进王永庆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有删改)
小题1:结合全文,简析王永庆为什么能成为“经营之神”。(4分)
小题2:本文在介绍王永庆时,采用了引用的手法,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5分)
小题3:从全文来看,我国国企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措施有哪些?(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小题1: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小题2: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积极态度,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
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小题3: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费赠送的;“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下面小题
幽径悲剧  季羡林
  ⑴出家门,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⑵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⑶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⑷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年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⑸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⑹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脚,没有调查研究,不敢瞎说;永世不得翻身,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⑺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⑻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⑼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感情太多,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⑽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⑾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三日
小题1:“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什么?(2分,不超过20字)
小题2:本文重在写幽径的古藤,但四、六两段中都写到了其他藤萝,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小题3:本文写的是一棵古藤的悲剧,却题为“幽径悲剧”,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扩大化的作用?(4分)
小题4:请赏析文中第八段画线部分的句子。(5分)
小题5:文章结尾说“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请结合语境说出“十字架”和“背”各有怎样的含义,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认识?(6分)
小题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大师的笔下,幽径的一切景致都富有蓬勃的生机,让读者仿佛跟随大师也来到了北大燕园。但此时大师笔锋一转,点出最让人留恋的还是一株古藤萝。
B.就在大师暗自庆幸,古藤萝在十年浩劫中幸免于难时,这株负载和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古树却被人悬空砍断。大师用反复手法抒发了自己无法释然的悲伤。
C.文章写于1992年,“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然而依旧出现了“愚氓灭美”的现象,所以人们过于注重物质而不重精神,整个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D.古藤被斫暗示人们最终摒弃了自然,摒弃了历史。整个燕园只有大师一人呼出了“奈何,奈何!”,彰显了大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维护真、善、美之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