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1)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1)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陋寡闻,没见识过真正的“国宝”和大师。余生也晚,但有幸在十年浩劫后进入大学,仍得以亲聆了不少大师的教诲,其中印象最深的则是苏渊雷先生。
(2)苏先生不是一般的学者,而是“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的才子。他平生治学,力主融通,批判综合,兼收并蓄,熔文史哲于一炉。其中《名理新论》被太虚法师赞为“古今中外,学识淹贯,文笔条畅,乃一时杰作”。
(3)苏先生尤精于佛学,晚年任全国佛教协会理事,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著有《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整理出版了禅宗要籍《五灯会元》,并留下半部《中国禅学史》,未及完稿即被病魔夺去生命。
(4)苏渊雷自幼受外祖父徐笛秋熏陶。年十三,入读南雁荡山的会文书院,曾亲炙朱自清和词学家夏承焘,诗词造诣极高,为诗风格近元白、渔洋。钱钟书评曰:“发而为言外者,欲兼珠玉与剑气;蕴而为意内者,欲兼情韵与理趣。”
(5)1986年,我大哥和苏先生一起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访日。大哥回来后告诉我:“日本高僧个个能吟诗作画。这次亏得有苏老师口占成章,称心而出,为中国佛教界挣回了面子。”苏先生博学多才,自称“余事书画,寄其逸兴”,属学者书法文人画。特别是行草俊爽飘逸,“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
(6) 先生晚年尤好以鸡毫笔作行草书,风韵别具,为海内外书家推崇备至。我去国前夕,先生让师妹沈诗醒送来若干幅书法作品,说是“流落海外,倘生计无着,或可变卖糊口”
(7)考入华东师大就听说,本系教授苏渊雷就是编选《李杜诗选》和《元白诗选》的苏仲翔(先生字仲翔)。我年轻时喜爱唐诗宋词,尤偏爱李白和白居易的诗,于是就登门拜访苏先生。那时的学生不懂什么规矩,想到要上哪位教师家拔脚就去,从不预约,教授们也不以为意。敲开苏先生的门,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矮个子老人出来开门,这就是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把我让进兼作书房的客厅坐定,屋子十分仄逼,但环看屋内,琳琅满目,都是书画,书卷气迎面扑来。满屋盆栽,那傲霜的菊花更倜然有凌轹秋芳的情致。笼中蓄着一只德国芙蓉,羽毛茸茸,作殷红色。鸟语花香,构成娴静雅适的境界。记不得第一次会面谈了些什么,记得苏先生浓重的温州口音,声细而语调悠长宛转,初听仿佛唱戏一般。
(8)后来对佛学有了兴趣,往苏先生家就跑得更勤了,我们慢慢熟稔起来。断断续续地从苏先生的闲谈中了解了他传奇的一生。1926年,苏先生还在中学念书就加入了共产党。“四一二”清共政变后被捕入狱,判刑19年,直至1934年被保释出狱。在狱中7年发奋苦读。有一次,我问先生是哪所大学毕业的?他笑答:监狱大学。出狱后与钱俊瑞、徐雪寒等创办新知书店。抗战时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与贺麟、冯友兰一起教哲学课。此时他虽已脱党,却始终不渝地呼吁民主,反对独裁,为当局所嫉忌。到共产党坐天下时,却成了右派,流放东北边城数十年。“文革”中复遭冤屈,红卫兵逼他跳楼自***。
(9)苏先生曾对我说:“读书明理。这种疯狂的年代岂能长久。当时我如果自***,这几十年的书不是白读了?”1971年10月被勒令退休,遣送还乡。1979年沉冤得白,重返华东师范大学。
(10)先生一生喜交友。抗战时就曾辞去教职,在重庆北碚及上清寺开设“钵水斋”,又卖书,又卖酒,还办学术讨论会,成为当时陪都文人们的“精神家园”。由此结识了章士钊、沈尹默、柳诒徵、谢无量等耆宿大儒。先生为人豪爽,襟怀坦荡,国内文化圈内名人,如宗白华、徐森玉、赵朴初、傅抱石、吴湖帆、钱钟书等,几乎无人不识苏仲翔。
(11)先生贪杯,每顿必饮,且非高粱酒不过瘾。有一次,我请他给青年史学社讲演。那天下午大家足足等了一个小时,还不见他来,我不得不让同学去催请。原来老先生中午喝酒,多贪了几杯,故而迟到。他在醺醺然的状态下,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小时,广征博引,出神入化,此时我们方知何为饱学之士。
(12)政治风波后,我赋闲在家,反倒和苏先生来往最多。我埋首撰写《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常向他请教,先生还亲为拙著作序。后来苏先生和我邀集上海的几位学者在静安寺办了个“禅学沙龙”,每月一次谈禅论道。
(13)和苏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我出国前夕,约了他和王元化先生一起到我的新居“退思书屋”喝酒话别。他慢悠悠地喝着酒,不时放下杯子,听我们慷慨陈词,面色平和,仰脸,眯眼,远望。虽然苏先生去世已经16年了,但此情此景,依然历历在目。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在作者看来,当时文化圈内那些被捧为“国宝”“大师”的人往往名不副实,而苏先生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大师。
B.本文是苏先生的学生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在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已经颇有建树,因此“我”十分尊敬并感谢启蒙自己步入佛学殿堂的苏先生。
C.苏先生曾亲身受到朱自清等教诲,诗词造诣极高,为诗风格与元白等三位大家相近。
D.苏渊雷先生贪杯,每顿必醉,常因贪杯而迟到。面对那位杂文家的“骂”,钱先生觉得自己的工作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E.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苏先生个子不高、操一口浓重的温州口音,声细而语调悠长宛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小题2:概括 苏先生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最后的才子苏渊雷”不如“一代宗师苏渊雷”,你认为哪个更恰当?请说明理由(6分)
答案

小题1:CE
小题1:示例:(6分)①博学多才: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在佛学方面造诣很深。
②重情意:在学生出国时赠书法作品。
③平易近人,宽和:学生上门,从不预约;为学生做书序。
④生活简朴,但书卷气浓:家里都是书画,鸟语花香,构成娴静雅适的境界。
红卫兵逼他跳楼自***,他说过:“当时我如果自***,这几十年的书不是白读了?”
⑤坚持信念:对于“文革”,他认为这种疯狂的年代岂能长久。
小题1:示例:我认为“最后的才子苏渊雷”这个题目更恰当。(1分)
①才子,侧重指多才多艺之人;宗师,侧重在某一方面学问超群之人。称苏渊雷先生为“才子”,是因为他在文史哲、诗书画等诸方面均有建树,一般人如能精通这些学问的一种就足以自豪了,而他却兼而有之,臻于自然浑成的化境。所以称他为“才子”比“宗师”更恰当。(3分)
②“最后”二字包含了对先生去世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先生的敬仰、怀念之意。因此,“最后的才子苏渊雷”更适合本文。(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1)在今时的文化圈,大凡有些年纪、带个头衔的人,不是被捧为“国宝”,就是被称作“大师”。笔者看了常常暗自窃笑,这些人实在是孤】;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甲]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乙]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请愿虽然是无论那一国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是例外,除非你能将“枪林弹雨”消除。正规的战法,也必须对手是英雄才适用,汉末总算还是人类很古的时候罢,恕我引一个小说上的典故;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而金圣叹还笑他道:“谁叫你赤膊?”
至于现在似的发明了许多火器的时代,交兵就都用壕堑战。                   。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所谓宝贵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钱换得极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须卖买相当。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用最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小题1:横线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流言’的种子”,指别有用心的人造谣生事、罗织罪名的借口。
B.“流血非即等于改革”,意为改革虽难免流血,但其实不应流血。
C.“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是说交战要选英雄为对手。
D.“许多东西”,是指凶残***害青年,却又掩盖狠毒之心的反动派。
小题2:[乙]文第3段中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句子是
A.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有避免失算的浪费。
B.这就是吝惜生命,亦即不肯虚掷生命。
C.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
D.这就是吝惜生命,亦即避免失算的浪费。
小题3:[甲]文第1段最后一句话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下列[乙]文中的4句话与其意思不相似的一句是
A.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这回死者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乎意外的阴毒的心。
C.请愿虽然是无论那一国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是例外,除非你能将“枪林弹雨”消除。
D.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
小题4:下面对[甲]或[乙]两部分有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刘和珍等先烈是真正的战士,他们将被人们铭记心中,与青山同在。
B.战士们生命宝贵,敌人惨无人道,战斗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斗争方式。
C.应好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既要有斗争勇气,更要有斗争策略。
D.革命者应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因为国民党反动派残暴而狡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9分)
当郭美美在微博上虚构“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这个身份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作恶”居然产生了如此持久而巨大的“蝴蝶效应”,不仅给中国红十字会带来了“灾难性”的信誉危机,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的善良和爱心。
  也许,喜欢虚构事实的郭美美们并不在少数,他们并不知道,“你要用真实的方式交流”是微传播时代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也是微传播最迷人和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虽然微博上也鼓励匿名微博和隐私保护,但是扎克伯格发明社交网络的初衷,就是“通过要求人们对其行为负责以及使用真实身份,从而建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微博所倡导的“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它把人们从以google为代表的毫无感情色彩的“信联网”时代,带入了以Facebook、Twitter、Weibo为代表的极度透明和真实身份的“人联网”时代。在这个真实、透明的微世界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真善美都会得到张扬,一切假恶丑都将原形毕露,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
如果说微博倡导的这种“极端透明度”可能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令很多人“望微博而止步”的话,那么对于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慈善机构和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却正是要大力倡导透明公开,因为慈善是没有隐私可言的。因此,在郭美美炫富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的危机公关别无他途,唯一的良策就是 “提高透明度——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一方面以国际红十会为背书,向网民清楚解释筹集善款的具体运作模式,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另一方面,对慈善运作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主动认错、曝光,化解敌意,重树形象,并进一步提出公开透明的有效监督举措。总之,越早实施“透明慈善战略”,越有利于化解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小题1:下列不属于“人联网”特征的一项是
A.倡导个人在网络上使用真实身份,说真实的话,做正确的事,并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B.“人联网”是极度透明的,善与恶都会暴露出来,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
C.“人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侵犯到个人的隐私,也能化解敌意,重树形象,消除误解,增进了解。
D.相比于“信联网”,“人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了真诚和信任,因而更具人性化。
小题2:下列分析与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持久而巨大,是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公益性特征和人们对它的期望分不开的。
B.微博会形成“余众的反抗”力量,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还会导致权利消解和社会动荡。
C.虽然发明者希望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式,但目前的互联网上仍然充斥着不少虚假信息。
D.在透明化的舆论监督之下,新的危机公关也必须提高透明度,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小题3:微博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社会管理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送  春
宗璞
(1)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边,都让它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2)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3)斯诺墓所在的小山后面,人迹罕至,便成了二月兰的天下。从路边到山坡,在树与树之间,挤满花朵。有一小块颜色很深,像需要些水化一化;有一小块颜色很浅,近乎白色。在深色中有浅色的花朵,形成一些小亮点儿;在浅色中又有深色的笔触,免得它太轻灵。深深浅浅连成一片。这条路我也是不常走的,但每到春天,总要多来几回,看看这些小友。
(4)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却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乃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5)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画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6)“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7)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8)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做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色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9)我知道,春归去了。
(10)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僝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靡花事了”,我是总不知荼靡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征兆。僝僝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小题1:文章一开头便写道:“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4分)
(1)为什么说“声势最为浩大”?                                      
(2)用“声势”“浩大”来描写二月兰,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小题2:第五段开头“这花开得好放肆”一句中,“放肆” 这个词的本意是什么?在这里指什么而言?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小题3:文章的标题是“送春”,但前半部分却用较大的篇幅描写二月兰“声势最为浩大”,“开得好放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4:作者在描写二月兰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9分,每题3分)
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祸害人类
植物学家的最新系列研究表明,二氧化碳不只是改变气候,它还改变了植物的生理特性,并通过植物危害人类。
为什么蔬菜、水果和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而这些食物的味道越来越淡?这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有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伊利·洛拉泽分析指出。在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环境中生长的作物不但营养价值很低,而且还缺乏铁、锌等重要的微量元素。那么,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为什么会使植物中的微量营养元素减少了呢?有专家表示,这是“生物量稀释”的结果。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加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往往多于它们的生长和代谢需要。它们将多余的淀粉和糖储存在液泡里,这样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便超出了原来的水平,其他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也就下降了。而更为糟糕的是,使微量元素比例下降还有另外一种因素,那就是过量的二氧化碳抑制着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这样可能导致人们虽然吃够了,但是营养成分的吸收却不够,这种现象被称为“隐形饥饿”。洛拉泽认为,人类现在已经陷入到这样一种困境中一一为避免营养不良,你必须吃更多的食物,然而,更多的食物导致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堆积,这是人类越来越肥胖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也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生物方法提高营养价值,通过植物培植和基因工程提高微量营养素的水平。
毒藤在美国各地的森林中很常见,在中国西部也有分布。毒藤的汁液中含有一种叫做漆粉的化学物质,很多人对它过敏,其症状是起皮疹,奇痒无比,而且再痒也不能乱挠,否则会扩展到周围的皮肤.与在正常大气条件下生长的毒藤相比,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的毒藤不仅面积要比普通毒藤大三倍,它所产生的漆粉也比普通毒藤产生的漆粉更容易让人过敏。
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以气候变暖的形式让人们汗流浃背。但是,大量二氧化碳却导致植物排出的水分减少,从而造成了全球的淡水流失。由英国气候学家尼柯拉·格拉德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温室气体的增加不仅造成全球变暖,同时还是淡水流失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二氧化碳在这里扮演了植物“止汗药”的角色。作为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植物减少了水分从它们的“毛孔”一一即气孔中的蒸发,进而减少了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这一结果导致土壤中出现了多余的水分,这些水分最终随着河流流入大海,而并没有随着植物的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分一一这是保证水分以淡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的主要因素。谢菲尔德大学的气候学家伊安·伍德沃德指出,尽管通过温室试验,人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够对植物“流汗”造成影响,但在全球范围内确定这一影响的规模仍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小题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的一项是:
A食物营养降低,造成人类普遍的营养不良。
B毒藤疯狂生长,它所产生的漆粉对人危害更大。
C全球气候变暖,让人们汗流浃背。
D土壤中出现多余水分,造成全球淡水流失。
小题2:下列对二氧化碳含量升高造成植物中微量元素减少的原因分析全面而准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增加,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超出原来的水平,导致其他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下降。
B二氧化碳增加,造成植物的“生物量稀释”和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遭抑制,从而导致微量元素减少。
C过量的二氧化碳抑制着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可能导致人们虽然吃饱了,但是营养成分的吸收却不够,感觉微量元素减少了。
D二氧化碳增加,会造成植物的“生物量稀释”和人们的吸收能力下降,因而让人们感觉微量元素减少了。
小题3:根据文中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植物培植和基因工程提高微量营养素的水平也许是解决隐形饥饿的最有效的办法。
B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过高而营养降低是人类越来越肥胖的主要原因。
C二氧化碳增多减少了水分通过植物的蒸发以淡水的方式进行循环的数量,结果导致了全球淡水的流失。
D通过温室试验,人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对植物“流汗”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确定这一影响的规模也取得了研究成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8分)
江南的春雪      
鲁涛
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子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脱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并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又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一阵汹涌的雪子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稀稀拉拉,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上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树枝上,草坪间,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雪烟俱净,山水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韵味。
雪虽然下得不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可能是跟人们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记得《世说新语》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阴》的文章,文章曰:“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在纳闷,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聪明的人一眼就会发现,那就是“雪”惹的“祸”。可见,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和“开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笔生花;有了雪,情人就风花雪月;有了雪,农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江南的春雪虽韵味十足,意兴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它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夸张。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做个比喻的话,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与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而人们常常把雪当做“天使”,当做“棉被”,当做好事情的预兆,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
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
小题1:“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3分)
小题2: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  为什么看到眼前的雪,作者仿佛到了“梦幻般的童真年代”?
(2)作者在文中引述一则王子猷的逸闻趣事,其用意何在?
小题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作简要阐述。(3分)
小题4:文章结尾说“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作者理想中的丰收是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