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鲁迅和《水浒传》郑公盾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鲁迅不但为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费了一番心力,同时,他为寻找陈老莲的《水浒图》也下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鲁迅和《水浒传》
郑公盾
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
鲁迅不但为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费了一番心力,同时,他为寻找陈老莲的《水浒图》也下了很大功夫。他同《水浒传》研究者郑振铎的通信中,曾多次讲到陈老莲的《水浒图》。他十分希望能寻到这个著名的《水浒图》,他说“至于为青年着想的普及版,而且为了对青年负责,应当按照明人的古衣冠来刻画《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介绍《水浒传》”。
以上说明鲁迅对《水浒传》的介绍是十分认真负责的。鲁迅还充分肯定了《水浒传》一书的思想内容。他在《谈金圣叹》一文中指出:“宋江据有山寨,虽打家劫舍,而劫富济贫。”在给许广平的书信中,他也指出:“梁山泊劫富济贫的事,已成为书本上的故事了。”这说明鲁迅充分肯定了《水浒传》所描写的“劫富济贫”这一正义行为。鲁迅肯定了‘《水浒传》里有革命精神”’,肯定李逵也是农民革命家,他惋惜着人们读《水浒传》,但却很少有人真把这部书好好学习,而在黑暗的旧社会里“因风而起的不免是涂面剪径的假李逵”,或者充其量是打滚斗式的“突变”。
鲁迅在他的名著《中国小说史略》中,明确地区别了一般武侠小说同《水浒传》在思想内容上的原则不同之处。指出:‘《三侠五义》之类的旧小说,看来好像有《水浒传》的余韵,而实际上‘仅其外貌,而非精神’。”前者所刻画的人物,充其量是“帮助政府”,而后者——《水浒传》中人物是在“反抗政府”的。
鲁迅正确阐明了《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他在为叶紫著的《丰收》一书的序文中写道:“中国确也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所谓中国社会有水浒气,那就是指在旧中国当官的都像强盗一样,为非作歹,借势欺人,对人民巧取豪夺,而且要关便关,要***便***,广大人民生活却毫无保障,因此人民对封建反动官府进行不间断地反抗斗争,已蔚为社会的风气。这种风气,就是“水浒气”。这也说明鲁迅十分重视《水浒传》,认为这部著名古典小说不但有历史价值,而且就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也还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小题1:请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小题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鲁迅介绍《水浒传》是认真负责的?(6分)
小题3:鲁迅认为《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

小题1:①文章开宗明义,提出观点: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2分),②接着,举例论证鲁迅对《水浒传》的介绍是认真负责的,③然后,论述了鲁迅对《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是肯定的,④最后,说明了“鲁迅正确阐明《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
小题1:①费心地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3分);
②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寻找《水浒图》(3分)。
小题1:①《水浒传》中可以体现中国社会有水浒气;(2分)②《水浒传》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分)③《水浒传》在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也还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2分)
解析

小题1:这是一道思路题,注意议论文的结构思路: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归纳论点。再结合具体文意分析。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
小题1:第三段开头“以上说明鲁迅对《水浒传》的介绍是十分认真负责的”说明答案在上文,结合第二段概括即可。
小题1:结合最后一段“鲁迅正确阐明了《水浒传》能够在中国民间盛行的社会原因”之后的内容可答出三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鲁迅和《水浒传》郑公盾鲁迅对《水浒传》是肯定的。鲁迅不但为研究《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费了一番心力,同时,他为寻找陈老莲的《水浒图》也下了】;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名著阅读题(15分)
小题1: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翠翠这一形象,有意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B.《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硬汉”以坚强的意志与凶恶的敌手进行的一场孤独而又顽强的抗争。自信、勇敢、乐观、孤寂又睿智的捕鱼老人表现出了一种朴素的尊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可你就是打不败他。
C.曹禺的《雷雨》最终结局是:鲁侍萍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周萍和四凤知铸成大错,周萍吞枪自***,四凤触电自***,周冲为救四凤同样触电身亡。
D.《哈姆雷特》有三条线索:一是哈姆雷特的复仇,二是雷欧提斯的复仇,三是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他两条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
E.巴金的《家》中,觉新是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又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从。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惨重代价。最后,他终于觉醒,毅然投奔了光明。
小题2:简答题(10分)
(1)《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请简要说明。(5分)
(2)《欧也妮· 葛朗台》善于捕捉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请举两例说明老葛朗台对财富强烈的占有欲。(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15分)
老船长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又和风浪斗了一场!甲板被海浪冲刷得湿滑而油亮,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味。老船长西装革履走出了驾驶室,站在外甲板上,向远处眺望。他突然感到自己是站在那条熟悉的过街天桥上,一辆红色夏利的士鸣笛缓缓地向他驶近……他兴奋地连连挥手大喊:“停下,我在这呢。”几个船员出来惊异地把他扶回休息室。
这一天,货船终于靠在中国的港口。岸边,她开着红色的夏利早已经等候在那里,她像以前一样,脸上平静地挂着笑容。她轻轻地告诉他们说:“他说过,今年回家陪我。”
车子向家的方向飞快地驶去,他说:“前面有船,转舵!”她说:“是,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舵手。”透过车窗,她看见有蔚蓝色的海水从四处漫来。
小题1:开始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小题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5分)
小题3:红色夏利车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知识分子的活动,一般说有“超然”和“参与”两个方面。“超然”,是指超然于一般社会生活之上而特别地致力于文化责任;“参与”则是以其知识、理想等影响与改造社会生活。借中国古人之用语,大致可以区分为“出世”与“入世”。就“入世”讲,这一因掌握了知识而思考更具“普遍性”的群体,自古就形成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孔子曰“爱人”,墨子曰“兼爱”,孟子说“民为贵”。他们深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以“平治天下”为“舍我其谁”之重责。由此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弘大气象。同时,也培育了一种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其民者,忧民生之艰辛也;忧其君者,忧肉食者之失德也。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所谓“邑有流亡愧俸钱”,都反映了那种战战兢兢、任重道远,于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确实成了中国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
谈到“出世”,人们随即会想到道家与隐士。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界与政治界截然两分,各有职能,居知识界内从事分内工作,并不得谓之“隐”。但古代的“士”为王朝官吏之主要来源,若不为官则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常无着落,于是“仕”与“隐”便形成鲜明对照的不同人生选择。庄周向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无待”境界,君主“欲以境内累”而不受。这是一种对超越精神境界的探求。儒者虽以“明道救世”为务,但也并非不讲“隐”。《礼记•儒行》:“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孔颖达疏云:“言君虽分国以禄之,视之轻如锱铢,不贵重也。不臣不仕者,谓不与人为臣,不求仕官,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自有“所为之事”,如“博学习文”之文化责任,“砥厉廉隅”之人格完成等,未必要“与人为臣”。故古之儒者,亦不乏“累征不就”,而“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之人。无论儒道,“隐居以求其志”,都是“士志于道”的一种形式。今人多以隐居为消极退避,对“独善其身”颇多非议。其实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又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知“独善其身”原乃穷亦坚守节操之意。所以,“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无心爵禄、甘心林泉、潜心道艺之举,自古就被看成是难能可贵的高尚行为。如果说“入世”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履践,“出世”则集中反映了其对文化的自由创造和个体的自由人格的追求。对不同个体,在“入世”“出世”上完全可以有不同选择;但就整个知识群体来说,二者却决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小题1:下列关于古代知识分子活动“超然”与“参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超然”是指古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不“与人为臣”,超然于一般社会生活之上而特别地致力于文化责任的生活态度。
B.“参与”是指古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重任,以自己的知识、理想等影响与改造社会生活的生活态度。
C.“参与”是一种“入世”的态度,它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以为己任”“平治天下”等知识分子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感。
D.“超然”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在古代社会中与道家、隐士有关,是与儒家所提倡的“士”应尽的社会责任相违背的。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古代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种社会理想,它的形成,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中具有“普遍性”问题的思考。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孟子提出来的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处世哲学,以现代人的观点看,“独善其身”是不值得提倡的。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是儒家代表人物对知识分子的一种社会要求,体现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庄子设想的一种“无待”境界,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一种对超越精神境界的探求。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孔子的“爱人”,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为贵”,以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都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百姓生存的一种忧患意识。
B.在古代,知识分子或“仕”或“隐”,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若“仕”则有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若“隐”则无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C.“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千古流传的名句,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的责任意识。
D.在古代,知识分子在“入世”“出世”上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在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履践和个体的自由人格的追求上两者并不矛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妈妈的银行存款
凯瑟琳·福伯斯
每星期六的晚上,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
钱分成好几摞.“这是付给房东的.”妈妈嘴里念叨着,把大的银币摞成一堆。
“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又是1摞银币。
“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
“老师说这星期我得买个本子.”我们孩子当中有人提出。
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一角银币放在一边。
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爸爸总是要说:“就这些了吧?”妈妈点点头,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
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头的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情景。我们看见几个不认识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怜的简森太太眼泪汪汪的,当时我感到非常害怕。这一切会不会,可不可能也落到我们的头上?
这时戴格玛滚烫的小手伸过来抓住我的手,还轻轻地对我说:“我们银行里有存款.”马上我觉得又能喘气了。
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说:“好吧.”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
大家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那盒子是西格里姨妈有一年圣诞节时从挪威寄给我们的。
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不同之点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昆斯廷摔断胳膊请大夫时动用过。戴格玛得了重感冒,爸爸要买药的时候用过。
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不够。
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
我们一致同意。
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
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之后,说道:“我戒烟.”
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无言地抚摸着爸爸的袖子。又写下了一个数字。
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当我看到几个小妹妹眼睛里的神情时,又加了一句:“昆斯廷、戴格玛和凯瑞恩帮我一起看.”
“好.”妈妈说。
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
即使在罢工期间,妈妈也不多让我们操心。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把沙发搬进厨房我们都没有意见,因为这样才可以把前面一间房子租出去。
在那段时间,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得的报酬是一大袋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妈妈说,新鲜面包对人并不太好。咖啡蛋糕在烤箱里再烤一下吃起来和新出炉的差不多。
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老板给他3夸脱(1夸脱等于1.14公升)鲜牛奶,发酸的牛奶随便拿。妈妈把酸了的奶做成奶酪。
最后,罢工结束了,爸爸又去上工。那天妈妈的背似乎也比平时直了一点。
她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工作了。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家了。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
在那个时候,我们买下了那所小房子,爸爸开始领养老金。
也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接受了。
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家里。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的膝盖上。我对她说:“这是给你的,放在你的存折上.”
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说:“好.”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
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
“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
“我用不着去,妈妈。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了你的户头上。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你的账上了.”
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
“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善意的欺骗”的故事,“我”家生活拮据,妈妈却一直骗家人说家里在银行有存款。
B.妈妈在生活上的勤俭深深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莱尔斯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到副食店干活养家,爸爸也把烟戒了。
C.事实上,“我”家在银行并没有存款,但妈妈的“谎话”让家人感到安慰,让家人在困境中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
D.这篇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但布局却很精巧,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妈妈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也让读者知道了真相。
E.文中多次写到了妈妈的笑,不同的笑传达着不同的信息,文章最后一段的微笑说明妈妈为鼓励全家渡过难关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小题2:纵观全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情节和文章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请赏析文中妈妈的形象(不超过100字)(6分)
小题4:作者的妈妈用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银行存款”一直“骗”着全家,你对此有何感受和想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樊纲:实践的梦想家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W中经智库专家樊纲侧记
樊纲,一个中国经济领域的学术明星,一个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以及每一个关键时点,总是能帮国家廓清思路,看清未来的决策智囊。
不了解樊纲的人,会觉得他是镁光灯前遥不可及的精英,而了解他的人,则常常能从他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哲理的言语中领悟到一位经济学家的风骨。
“不会干实事,只会做学术”
历经8年下乡生活的樊纲,于1978年自河北省围场县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88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W中经智库经济学家。经历颇丰的樊纲在接受记者采访伊始,便调侃式地告诉记者,“我这辈子没干过实事,不会办企业也不做官,只会做学术的事情。”
不应“哗众取宠”,不应“似是而非”
要融会贯通,要把问题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否则就是搅和。樊纲表示,学者不应“哗众取宠”,学说不应“似是而非”。一向温文尔雅的樊纲甚至会在此类问题上锱铢必较,这种治学原则也大多体现在他对学生的教育上:“基本的功底,直接决定你的上升空间。”樊纲在教学方面特别强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他要求学生读博士期间不用发表太多文章,而是要把书读透,把体系理清,把基本功打牢。
“理解自身,方可理解世界”
当然,除了这些看起来硬邦邦的治学原则之外,樊纲也有他的另外一面,他喜欢古典音乐,并进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获得对经济学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
“我在写东西时会放些音乐,我有500张大唱片,还有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高级音响。我的文学修养及对艺术的理解,其实是源自在农村的时期,那时没有正规教育,下乡八年,找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从马列全集,到俄罗斯文学史,再到西方艺术史,以及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当时都认真读过,反而是搞经济学后就没什么时间看这些了。”
对于艺术修养之于经济学研究的价值,樊纲向记者举例说,“不仅你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同时你也要了解世界的哲学、宗教,从而了解人类社会有共同规则。这在经济学科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寻找一般规则,并借鉴经验教训。你把一个国家的发展作为一个阶段来看待,与其他国家同样的阶段来比较,就可以看出当中的问题。”
共同的东西。“当你对科学有些不太理解的时候,文化艺术的修养能帮你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高度。”
梦想:“中国再有30年高增长”
尽管早已站在中国改革进程的潮头浪尖,樊纲却一直坚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最基层的观点,他非常赞同梦想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谓北漂、民工都是有梦想的,因此就有动力。中国整体上还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因此中国有追求梦想的动力。”
对于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樊纲,却从未放弃个人梦想,“我真正的梦想,就是希望中国能发展起来,中国人民能富足起来,希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能走出国门收购国外的优秀企业。中国能走过当前这一阶段,若再持续30年的高增长,不发生大的危机,真正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各项差距,这才是我们的梦想。”
对于梦想、精神如何与严谨、负责共存这一问题,樊纲显然有过深刻的思索,“梦想是一种动力,严谨是一种实践的手段。经济学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很难说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经济学不像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但要想实现目标,必须是严谨科学的,必须是没有废话的,不是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的。这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不说那些不能被证明的事实及理论上没有基础的事情。目前我们必须警惕的是有些人还在做这样的事情。”
对于满怀梦想期待成功的年轻人,樊纲则告诫,“年轻人的眼光要放长远些,如果有足够的学术兴趣,就坚持走下去,你会越来越发现它的乐趣,也会获得精神上的收益,我不能反对你考虑房子、结婚等现实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你受到社会尊重,社会也不会在物质生活方面亏待你。你选择了做学术,就不要再羡慕那些亿万富翁,他们有他们的苦恼,你有你特殊的乐趣,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可比的。”
“关键是要有学术兴趣,又不为五斗米折腰,长期坚持才会有收获。”樊纲如是说。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8年的下乡生活磨练了樊纲的意志品质,提升了他的文学修养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这是樊纲日后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B.樊纲能够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在努力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做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格。
C.樊纲认为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提升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对学习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它对经济学研究尤为重要。
D.樊纲告诫年轻人要做好学术要把眼光放长远些,既要有足够的学术兴趣,也要有执着的精神,不能考虑现实问题,更不能盲目攀比。
E.樊纲认为中国只要再持续30年的高增长,就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各项差距,真正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
小题2: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樊纲主张的治学原则和态度。(6分)
小题3:樊纲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的“风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樊纲说:“梦想是一种动力,严谨是一种实践的手段。”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