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15分)老船长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又和风浪斗了一场!甲板被海浪冲刷得湿滑而油亮,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15分)
老船长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又和风浪斗了一场!甲板被海浪冲刷得湿滑而油亮,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味。老船长西装革履走出了驾驶室,站在外甲板上,向远处眺望。他突然感到自己是站在那条熟悉的过街天桥上,一辆红色夏利的士鸣笛缓缓地向他驶近……他兴奋地连连挥手大喊:“停下,我在这呢。”几个船员出来惊异地把他扶回休息室。
这一天,货船终于靠在中国的港口。岸边,她开着红色的夏利早已经等候在那里,她像以前一样,脸上平静地挂着笑容。她轻轻地告诉他们说:“他说过,今年回家陪我。”
车子向家的方向飞快地驶去,他说:“前面有船,转舵!”她说:“是,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舵手。”透过车窗,她看见有蔚蓝色的海水从四处漫来。
小题1:开始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小题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含意。(5分)
小题3:红色夏利车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案

小题1:突出了海上航行的枯燥,(2分)为下文老船长向家乡眺望作了铺垫。(2分)
小题1:一方面突出了老船长长期在船上工作的经历,(2分)又突出了妻子对他的关切,(2分)表达了二人之间默契美好的情感。(1分)
小题1:红色夏利车是文章的线索,(2分)老船长在幻觉中盼望看到红色夏利车,在港口红色夏利车早已等候在那里,最后他坐着红色夏利车回家。(2分)红色夏利车也是船长感情的寄托,象征着妻子对他的等候与期盼。(2分)
解析

小题1:此处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景物描写本身的内容,及为下文做铺垫两个角度答题。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画线句子属于语言描写,通过夫妻二人的对话反映了二人之间默契美好的情感。
小题1:此题考查线索的作用,红色夏利车是文章的线索,结合红色夏利车也是船长感情的寄托,象征着妻子对他的等候与期盼。答题。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15分)老船长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又和风浪斗了一场!甲板被海浪冲刷得湿滑而油亮,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知识分子的活动,一般说有“超然”和“参与”两个方面。“超然”,是指超然于一般社会生活之上而特别地致力于文化责任;“参与”则是以其知识、理想等影响与改造社会生活。借中国古人之用语,大致可以区分为“出世”与“入世”。就“入世”讲,这一因掌握了知识而思考更具“普遍性”的群体,自古就形成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孔子曰“爱人”,墨子曰“兼爱”,孟子说“民为贵”。他们深感“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以“平治天下”为“舍我其谁”之重责。由此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弘大气象。同时,也培育了一种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其民者,忧民生之艰辛也;忧其君者,忧肉食者之失德也。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所谓“邑有流亡愧俸钱”,都反映了那种战战兢兢、任重道远,于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确实成了中国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
谈到“出世”,人们随即会想到道家与隐士。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界与政治界截然两分,各有职能,居知识界内从事分内工作,并不得谓之“隐”。但古代的“士”为王朝官吏之主要来源,若不为官则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常无着落,于是“仕”与“隐”便形成鲜明对照的不同人生选择。庄周向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无待”境界,君主“欲以境内累”而不受。这是一种对超越精神境界的探求。儒者虽以“明道救世”为务,但也并非不讲“隐”。《礼记•儒行》:“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孔颖达疏云:“言君虽分国以禄之,视之轻如锱铢,不贵重也。不臣不仕者,谓不与人为臣,不求仕官,但自规度所为之事而行。”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自有“所为之事”,如“博学习文”之文化责任,“砥厉廉隅”之人格完成等,未必要“与人为臣”。故古之儒者,亦不乏“累征不就”,而“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之人。无论儒道,“隐居以求其志”,都是“士志于道”的一种形式。今人多以隐居为消极退避,对“独善其身”颇多非议。其实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又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知“独善其身”原乃穷亦坚守节操之意。所以,“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无心爵禄、甘心林泉、潜心道艺之举,自古就被看成是难能可贵的高尚行为。如果说“入世”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履践,“出世”则集中反映了其对文化的自由创造和个体的自由人格的追求。对不同个体,在“入世”“出世”上完全可以有不同选择;但就整个知识群体来说,二者却决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小题1:下列关于古代知识分子活动“超然”与“参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超然”是指古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不“与人为臣”,超然于一般社会生活之上而特别地致力于文化责任的生活态度。
B.“参与”是指古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以“平治天下”为重任,以自己的知识、理想等影响与改造社会生活的生活态度。
C.“参与”是一种“入世”的态度,它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以为己任”“平治天下”等知识分子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感。
D.“超然”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在古代社会中与道家、隐士有关,是与儒家所提倡的“士”应尽的社会责任相违背的。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古代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种社会理想,它的形成,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中具有“普遍性”问题的思考。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孟子提出来的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处世哲学,以现代人的观点看,“独善其身”是不值得提倡的。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是儒家代表人物对知识分子的一种社会要求,体现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庄子设想的一种“无待”境界,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一种对超越精神境界的探求。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孔子的“爱人”,墨子的“兼爱”,孟子的“民为贵”,以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都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百姓生存的一种忧患意识。
B.在古代,知识分子或“仕”或“隐”,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若“仕”则有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若“隐”则无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C.“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千古流传的名句,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的责任意识。
D.在古代,知识分子在“入世”“出世”上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在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履践和个体的自由人格的追求上两者并不矛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妈妈的银行存款
凯瑟琳·福伯斯
每星期六的晚上,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
钱分成好几摞.“这是付给房东的.”妈妈嘴里念叨着,把大的银币摞成一堆。
“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又是1摞银币。
“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
“老师说这星期我得买个本子.”我们孩子当中有人提出。
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一角银币放在一边。
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爸爸总是要说:“就这些了吧?”妈妈点点头,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
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
我忘不了住在街那头的简森一家因交不起房租被扫地出门的情景。我们看见几个不认识的大人把家具搬走了,可怜的简森太太眼泪汪汪的,当时我感到非常害怕。这一切会不会,可不可能也落到我们的头上?
这时戴格玛滚烫的小手伸过来抓住我的手,还轻轻地对我说:“我们银行里有存款.”马上我觉得又能喘气了。
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妈妈说:“好吧.”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
大家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到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那盒子是西格里姨妈有一年圣诞节时从挪威寄给我们的。
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不同之点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昆斯廷摔断胳膊请大夫时动用过。戴格玛得了重感冒,爸爸要买药的时候用过。
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不够。
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
我们一致同意。
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
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之后,说道:“我戒烟.”
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无言地抚摸着爸爸的袖子。又写下了一个数字。
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当我看到几个小妹妹眼睛里的神情时,又加了一句:“昆斯廷、戴格玛和凯瑞恩帮我一起看.”
“好.”妈妈说。
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
即使在罢工期间,妈妈也不多让我们操心。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把沙发搬进厨房我们都没有意见,因为这样才可以把前面一间房子租出去。
在那段时间,妈妈到克茹帕的面包房去帮忙。得的报酬是一大袋发霉的面包和咖啡蛋糕。妈妈说,新鲜面包对人并不太好。咖啡蛋糕在烤箱里再烤一下吃起来和新出炉的差不多。
爸爸每天晚上到奶制品公司刷瓶子。老板给他3夸脱(1夸脱等于1.14公升)鲜牛奶,发酸的牛奶随便拿。妈妈把酸了的奶做成奶酪。
最后,罢工结束了,爸爸又去上工。那天妈妈的背似乎也比平时直了一点。
她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工作了。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家了。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
在那个时候,我们买下了那所小房子,爸爸开始领养老金。
也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接受了。
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家里。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的膝盖上。我对她说:“这是给你的,放在你的存折上.”
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说:“好.”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
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
“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
“我用不着去,妈妈。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了你的户头上。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你的账上了.”
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
“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善意的欺骗”的故事,“我”家生活拮据,妈妈却一直骗家人说家里在银行有存款。
B.妈妈在生活上的勤俭深深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莱尔斯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到副食店干活养家,爸爸也把烟戒了。
C.事实上,“我”家在银行并没有存款,但妈妈的“谎话”让家人感到安慰,让家人在困境中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
D.这篇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但布局却很精巧,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妈妈的话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也让读者知道了真相。
E.文中多次写到了妈妈的笑,不同的笑传达着不同的信息,文章最后一段的微笑说明妈妈为鼓励全家渡过难关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小题2:纵观全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情节和文章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请赏析文中妈妈的形象(不超过100字)(6分)
小题4:作者的妈妈用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银行存款”一直“骗”着全家,你对此有何感受和想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樊纲:实践的梦想家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W中经智库专家樊纲侧记
樊纲,一个中国经济领域的学术明星,一个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以及每一个关键时点,总是能帮国家廓清思路,看清未来的决策智囊。
不了解樊纲的人,会觉得他是镁光灯前遥不可及的精英,而了解他的人,则常常能从他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哲理的言语中领悟到一位经济学家的风骨。
“不会干实事,只会做学术”
历经8年下乡生活的樊纲,于1978年自河北省围场县考入河北大学经济系,1982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攻“西方经济学”,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88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BMW中经智库经济学家。经历颇丰的樊纲在接受记者采访伊始,便调侃式地告诉记者,“我这辈子没干过实事,不会办企业也不做官,只会做学术的事情。”
不应“哗众取宠”,不应“似是而非”
要融会贯通,要把问题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否则就是搅和。樊纲表示,学者不应“哗众取宠”,学说不应“似是而非”。一向温文尔雅的樊纲甚至会在此类问题上锱铢必较,这种治学原则也大多体现在他对学生的教育上:“基本的功底,直接决定你的上升空间。”樊纲在教学方面特别强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他要求学生读博士期间不用发表太多文章,而是要把书读透,把体系理清,把基本功打牢。
“理解自身,方可理解世界”
当然,除了这些看起来硬邦邦的治学原则之外,樊纲也有他的另外一面,他喜欢古典音乐,并进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获得对经济学乃至整个世界的认识。
“我在写东西时会放些音乐,我有500张大唱片,还有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高级音响。我的文学修养及对艺术的理解,其实是源自在农村的时期,那时没有正规教育,下乡八年,找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从马列全集,到俄罗斯文学史,再到西方艺术史,以及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当时都认真读过,反而是搞经济学后就没什么时间看这些了。”
对于艺术修养之于经济学研究的价值,樊纲向记者举例说,“不仅你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同时你也要了解世界的哲学、宗教,从而了解人类社会有共同规则。这在经济学科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寻找一般规则,并借鉴经验教训。你把一个国家的发展作为一个阶段来看待,与其他国家同样的阶段来比较,就可以看出当中的问题。”
共同的东西。“当你对科学有些不太理解的时候,文化艺术的修养能帮你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高度。”
梦想:“中国再有30年高增长”
尽管早已站在中国改革进程的潮头浪尖,樊纲却一直坚持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最基层的观点,他非常赞同梦想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谓北漂、民工都是有梦想的,因此就有动力。中国整体上还是一个低收入国家,因此中国有追求梦想的动力。”
对于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樊纲,却从未放弃个人梦想,“我真正的梦想,就是希望中国能发展起来,中国人民能富足起来,希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能走出国门收购国外的优秀企业。中国能走过当前这一阶段,若再持续30年的高增长,不发生大的危机,真正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各项差距,这才是我们的梦想。”
对于梦想、精神如何与严谨、负责共存这一问题,樊纲显然有过深刻的思索,“梦想是一种动力,严谨是一种实践的手段。经济学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很难说是硬科学还是软科学,经济学不像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但要想实现目标,必须是严谨科学的,必须是没有废话的,不是信口开河的,胡说八道的。这是对我们自己的要求。不说那些不能被证明的事实及理论上没有基础的事情。目前我们必须警惕的是有些人还在做这样的事情。”
对于满怀梦想期待成功的年轻人,樊纲则告诫,“年轻人的眼光要放长远些,如果有足够的学术兴趣,就坚持走下去,你会越来越发现它的乐趣,也会获得精神上的收益,我不能反对你考虑房子、结婚等现实问题,但从长期来看,你受到社会尊重,社会也不会在物质生活方面亏待你。你选择了做学术,就不要再羡慕那些亿万富翁,他们有他们的苦恼,你有你特殊的乐趣,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可比的。”
“关键是要有学术兴趣,又不为五斗米折腰,长期坚持才会有收获。”樊纲如是说。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8年的下乡生活磨练了樊纲的意志品质,提升了他的文学修养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这是樊纲日后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B.樊纲能够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在努力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做出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崇高品格。
C.樊纲认为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提升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对学习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它对经济学研究尤为重要。
D.樊纲告诫年轻人要做好学术要把眼光放长远些,既要有足够的学术兴趣,也要有执着的精神,不能考虑现实问题,更不能盲目攀比。
E.樊纲认为中国只要再持续30年的高增长,就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各项差距,真正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
小题2: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樊纲主张的治学原则和态度。(6分)
小题3:樊纲作为一位经济学家的“风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樊纲说:“梦想是一种动力,严谨是一种实践的手段。”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 屋
楚岩
①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②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的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③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④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⑤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见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⑦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⑧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⑨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小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小题2: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小题3: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小题4:在为祖国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变化而喜悦时,你还在为哪些方面担忧?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认识。(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史上的反面典型是古代罗马城,它的突出特点是“在物质建设上的最高成就以及社会人文中的最坏状况”。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物质建设上的最高成就”,但与此同时,城市在社会人文等方面则陷入越来越严重的滑坡和危机。在注意到城市形象、识别度等在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之后,很多城市开始竞相追求和实施品牌战略,以改变其物质发达而文化简陋的现状。
但正如古人所说,“百年而可以谈礼乐”。城市文化需要长期的积淀和传承,而不是只要有了钱就可以买来的商品。由于这个深层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品牌战略与追逐驰骛中,上演的多是一出出暴发户附庸风雅的闹剧。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品牌的重要代表。但正如身体长得过快而心理、情感和思想明显滞后的青少年一样,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与经济规模上的迅速扩张,只是获得了一个庞大的物质躯壳。特别是由于这个过程本身严重透支了城市的文化资源、恶性损耗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因而表面上繁华和强大的城市躯壳包裹的却是一颗极为孱弱和发育畸形的文化灵魂。中国城市由此在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上日益陷入焦虑与危机中。
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和困境,不少城市都乞灵于干一件文化大事,希望以此获得外界的关注与尊敬,从而摆脱内在的焦虑与空虚。标志性建筑是很多城市首选的品牌战略。但问题在于,由于在心态上过于焦虑、在情感上过于单纯、特别是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力,很多品牌战略千篇一律地成为雇一个国外设计师以及建一个洋气十足的建筑物,以为这就可以提升或展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对西方设计的崇拜已成中国城市的通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近年来新建的标志性建筑大都出自国外设计师之手,尽管其中也有成功之作,但由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艺术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更多的则是日益严重地“妖化”着中国宝贵的城市空间和形象。
与之相类的还有城市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既需要有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更需要有现代的文化创意与设计能力。对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前者基本上不成问题,城市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后者。和粗放增长的中国经济一样,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上也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是粗制滥造,缺乏创意。有的名之为某某之都或某某之城,有什么资源或产业,填上就得。有的则做成“东方版”,如以“东方日内瓦”自居的就有石家庄、秦皇岛、肇庆、昆明、大理、巢湖、无锡等。其二是“低俗雷人”的营销术。其中以山东的西门庆文化旅游规划和江西宜春的城市口号为代表。如果说城市口号缺乏创意和平庸化是由于文化和美学素质偏低,那么,像这种以色相为主题的品牌营销和形象传播,则表明一些城市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已丧失最基本的文化底线与尊严。在某种意义上,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奇怪,无论是任人打扮的城市标志性建筑,还是粗俗的城市品牌营销,它们折射出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灵魂孱弱、文化发展热情很高但先进文化素质匮乏的中国城市的现实困境与深层矛盾。
小题1:“标志性建筑”成为很多城市首选的品牌战略,对其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灵魂,它代表着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
B.标志性建筑可以改变这座城市物质发达而文化简陋的现状。
C.标志性建筑能够在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影响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D.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城市的代表,可以让城市摆脱内在焦虑与空虚。
小题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城市化进程中,物质建设上的最高成就与社会人文中的最坏状况并存的现象难以避免,古代罗马城是其中的典型。
B.城市在空间、人口与经济规模上的迅速扩张,会直接导致城市的文化资源的严重透支,从而发育成畸形的文化灵魂。
C.城市标志性建筑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密切相关,所以聘请国外设计师有附庸风雅之嫌,并非明智之举。
D.城市品牌营销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经得住利益的诱惑,不然,平庸化和丧失文化尊严的现象就难以避免。
小题3:根据本文的论述,概括作者的观点。(30个字左右)(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