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渴望苦难马丽华①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渴望苦难
马丽华
①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铺天盖地,小草裸露着根部,甚至被席卷而去。季候风把牧人的日子给风干了;要是雨水不好,又将是满目焦土。夏天是黄金季节,贵在美好,更贵在短暂。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旧时代的西藏,逢到雪灾就人死畜亡。我在此采访中听藏族老人讲述得多了。翻阅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灾异志,有关雪灾的记载也多。那记载是触目惊心的,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半年前的一场大雪,不是一阵一阵下的,是一层一层铺的。三天三夜后,雪深达一米。听说唐古拉一线藏北地区大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蒙难。不见人间烟火,更像地球南北极。听说牧人的牛马大畜四处逃生,群羊啃吃帐篷,十几种名贵的野生动物,除石羊之外,非死即逃。只有乌鸦和狼高兴得发昏,它们啄牲畜的眼睛,争食羊子的尸体……
②山那边的重灾区多玛,正处于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长江的源头。彼时,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何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古往今来,洁白无瑕的冰雪如同美丽的尸衣,缠裹着藏北高原,几乎在每一个冬季! 
③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④我读过一本译著中的一番话:科学成就了一些伟大的改变,但却没能改变人生的基本事实。人类未能征服自然,只不过服从了自然,避免了一些可避免的困难。但没能除绝祸害。地震,飓风,以及类似的大骚动都提醒人们,宇宙还没有尽入自己的掌握……事实上,人类的苦难何止于天灾,还有人祸;何止于人祸,还有个人难以言状的不幸。尤其是个人不幸,即使在未来高度发达了的理想社会里,也是忠实地伴随着人生!   
⑤由此,自古而今的仁人志士都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中国知识分子从屈原以来尽皆“哀民生之多艰”;中国之外的伯特兰·罗素也说过,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他的一生。他说,那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他说,爱情和知识把他向上导往天堂,但怜悯又总是把他带回人间。痛苦的呼喊在他们中反响、回荡。因为无助于人类,他说他感到痛苦。
⑥而这种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
⑦这或许正是对于苦难所具特殊魅力的注解。
⑧在唐古拉山的千里雪风中,我感悟了藏北草原之于我的意义,理解了长久以来使我魂牵梦绕的、使我灵魂不得安宁的那种极端的心境和情绪的主旋律就是——渴望苦难。
⑨渴望苦难,就是渴望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一些,渴望风雪之路上的九死一生,渴望不幸联袂而至,病痛蜂拥而来,渴望历尽磨难的天涯孤旅,渴望艰苦卓绝的爱情经历,饥寒交迫,生离死别……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最后,是渴望轰轰烈烈或是默默无闻的献身。
⑩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小题1:作者在第1段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藏北高原的苦难的?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5分)
小题2:围绕“渴望苦难”这一中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逐层展开的?(4分)
小题3:根据文中作者对苦难的描写和渴望,分析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5分)
小题4:本文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展开论述,试从下列两例中选择一例,简要阐述文句含义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6分)
①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果。
②幻想扶摇长空来一番“逍遥游”,以展示垂天之翼。
答案

小题1:①荒滩戈壁多,牧草矮小瘦弱。②冬春风季黄尘铺天盖地。③小草裸露,甚
至被席卷而去。④若雨水少,便是满目焦土。⑤草场青绿短暂。⑥夏季时有雹灾。⑦冬季雪灾人死畜亡。(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小题1:作者到了藏北,明白了藏北高原感召我的魅力是苦难(1分);由藏北的苦难联想到人类的苦难,理解了渴望苦难是自己内心的追求(1分);意识到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1分);我们虽没能到达山那边,但我寻求到了苦难的真实内涵,精神升华到更高的境界(1分)。
小题1: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苦难,那生命的光彩将会全部剥落,更无幸福可言,因为,苦难给人以清醒,给人以使命感,只有战胜了苦难,人生才会熠熠闪光,幸福才会飘然而至。
小题1:①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之果。
②幻想扶摇长空来一番“逍遥游”,以展示垂天之翼。
含义:①表达了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美好人生的愿望;②表现了追求绝对自由,展示超卓才能的幻想。(3分,基本意思对即可得分) 好处:化抽象的思想为具体形象,表达深入浅出,熟悉可感的形象可以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增添了文采和意趣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总分结构,或者说因果结构,果在前,因在后。第一句话总说藏北高原是“苦难”的,接下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苦难”的原因,也即是“苦难”的具体表现。把这些具体描写概括起来,就是答案。解答本题,关键在对这些“苦难”原因要有一个正确分类,后面部分听老人讲述以及翻看记载,都是为了证实雪灾人死畜亡的惨状。同时要依次概括,不要有遗漏。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到了藏北”,再是“在藏北”,最后是“虽没能到达山那边”,以上为答题要点,学生作答时可以不分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有明确的提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而这个结论的得出,在前文有所记叙、议论,如:“而这种痛苦无疑地充实了每个肯于思想、富于感情的人生。或许也算一种生活于世的动力。”“渴望在贫寒的荒野挥汗如雨,以期收获五彩斑斓的精神之果,不然就一败涂地,一落千丈,被误解,被冷落,被中伤。”等等。能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出苦难的意义,意思接近、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本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实际上是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学评论,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具体,分析在理,行文做到“叙评析”相结合。这样考试的方法做到了阅读和写作的真正结合,兼顾了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3分,答出一个要点可得2分,答出两个得3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渴望苦难马丽华①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寸草不生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一冬一春是风季,狂风搅得黄尘】;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徽州文化的商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的结合体,它从本质上是排斥商业精神的。统治者历来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以政治力量人为地划分“士农工商”等级,浸透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徽州文化长河中,我们却分明辨析出了宗族伦理和商业精神并行不悖、儒官商三位一体的对立统一机制,体现了有别于传统观念的重要特征。
徽州传统宗族制度与伦理道德精神堪称正宗中华文化的代表。然而正是在传统伦理宗族文化最浓厚、最稳重严格的地方却孕育出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传统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末业的商业经营在徽州却获得很高的评价,成为荣誉地位和影响力的源泉。徽州人提倡营利,他们对商业和资本的追求是.执着的,“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尤未厌焉。”这些宗族社会中的徽州商人深深影响了徽州人乃至整个东南文化的社会风习、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
对这一矛盾现象如何诠释或许能使我们对徽州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有一番新的理解。
徽州商业文化发达,却并非缘于临海擅舟揖之利,而在于徽人不断用新安文化调适传统文化精神与现实之间以及纲常伦理与逐利之间的矛盾。他们对儒家传统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系有着全新的认识,在程朱理学纲常伦理的宗族理念中融入阳明新学的重商思想,创造出以血缘为核心、以地缘认同为外延的宗族商业网:“以儒术饰贾事”,用礼义、诚信等信条协调商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因而,明清时期的徽商获得了“廉贾”、“儒贾”之美誉,不仅能“审积著,察低昂”,在商业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扫尽市井俗态,虽不服儒服、冠儒冠,翩翩有士君子之风焉”。徽州文化内核并非是单一的商业文化,其文化特质是多元的。在“服贾”的同时亦不忘“业儒”,特别是一些因商致富的大家族,更不惜重金从事宗族文化建设,以科举仕进为荣;鼓励子弟精习书画篆刻,许多名族保持着雕刻、版画等技艺世代相传的家学传统。这种商业文化与儒家文化及宗族制度的合流以及儒官商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使得徽州文化多元发展,并且在商业资本领域和宦海仕途皆取得累累硕果。
徽商的巨大成功与徽州人的精神风格是分不开的。他们不辞劳苦,打破传统安土重迁观念,经常“无远弗届”,“走死地如骛”,乃至“数年不归”,“其货无所不居,其地无所不至,其时无所不骛,其算无所不精,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正是这种奋发坚忍的开创精神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全面繁荣。
尽管这一文化模式有其时代局限性,依附官本位的经商谋略及儒官商三位一体导向实为统治政策樊篱下迫于无奈的选择,难以突破传统社会结构尺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徽商毕竟没有放弃发展商业的冲动与最终追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调适弥和了农耕宗族社会结构与商业精神的矛盾,更多发展了传统文化灵活、变通、发展的一面,并以实践活动作出了新的阐释与探索。
小题1:关于“徽州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徽州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其特征表现在宗族伦理和商业精神并行不悖、儒官商三位一体的对立统一机制。
B.徽州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所以,堪称正宗中华文化的代表。
C.徽州商业文化发达,在于徽人能用新安文化调适传统文化精神与现实之间以及纲常伦理与逐利之间的矛盾。
D.徽州文化在宗族理念中融入了阳明新学的重商思想,创造出“血缘”与“地缘认同”相结合的宗族商业网。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的结合体,本质上排斥商业精神,但徽州文化作出了新的探索。
B.徽商的巨大成功与徽州人的精神风格是分不开的,徽州人奋发坚韧的开创精神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全面发展与繁荣。
C.因为对儒家传统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系有着全新的认识,徽州文化开始由原先的“服贾”,进而开始重视“业儒”。
D.明清时期的徽商“以儒术饰贾事”,用礼义、诚信等信条协调商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被人们誉为“廉贾”、“儒贾”。
小题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统治者历来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从“士农工商”的排序中也可看出,这种等级的划分,完全是人为的。
B.徽州商人之所以能够在商业资本领域和宦海仕途皆获丰收,是基于价值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得徽州文化多元发展。
C.传统文化稳重严格,缺少变通,徽州文化在吸纳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灵活、变通、发展的因素。
D.徽州文化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难以突破传统文化的束缚,但它对传统文明与商业精神的协调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小题(20分)
早晨的电话
戴维·霍利斯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爬过院子的篱笆,透过殖民时期的大窗户,柔和地照在卧室内。阵阵凉风吹来,除了梳妆台上笨重而古老的座钟发出有规律的滴答滴答声,一切都是那么安静。一床针织被盖在床上,那里睡着丈夫和妻子,他们轻微的呼吸也几乎听不到。
早晨的宁静被床边的电话铃声打破。只见丈夫动了动身体,慢慢地翻过身去。丈夫约翰·柯林斯是一个高个子的中年人,身体刚刚开始发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上班时整天坐着,吃的又不错,怎么能不发福呢?他一手挠着有点发白的短胡子,一手去接电话。
“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一天班吗?”
约翰深吸了一口气,朝妻子那儿扫了一眼,看她是否醒了,“呃……好吧,我一会儿就到。”
妻子似乎是突然醒了,但眼里却噙着泪水,她大声嚷道:“不,不行,又要在周末加班!你早就答应了,这个周末我们要一起去看彼得的橄榄球比赛。你知道,他一直都希望你去看他比赛,而且他已经对所有的朋友说了,他爸爸要来。看完比赛我们还要在湖边野餐!”
“听着!简,你不明白,我别无选择。他们人手不够,真的很需要我。”
约翰说着就跨进了浴室,用力打开了淋浴开关,没等水热,就钻了进去。他狠狠地往稀松的头发上抹了些洗发水,似乎这样就可以把简不停的抱怨止住。
简不说什么了,无奈地流着眼泪。约翰很后悔自己的表现,为什么自己那么轻易地就对别人说行,而对家人说不呢?这次又是这样!
他不想吃早餐,只想在妻子重新唠叨之前赶快离开。他抓起公文包,正要出门,突然感觉旁边有人在看他。他慢慢转过身来,是彼得,他的大儿子,正用请求的眼神望着他。
“爸爸,我已经跟朋友们说了,你要来看我们的橄榄球比赛。”
“我很抱歉,儿子,同事有事上不了班,我得去替他。下次我一定去,好吗?我保证。”
“但是,爸爸,这次你不去加班不行吗?”
“听着,孩子,我也不想去加班。”约翰抬高了嗓音,“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说着,约翰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屋子,没有注意到眼泪已经从儿子的脸上流下来。
“早上好,约翰!发生了什么事,一脸的不高兴?”
“你好,莫菲!家里的事,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家里人要我这样做,老板要我那样做,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能对老板说‘不’吗?”
“要使每个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伙计!”
繁忙的一天过去了。能在下午四点下班,约翰感到很满足。回家的路上车很多,他一边漫不经心地开着车,一边想着电视上的橄榄球比赛。
“到家应该还来得及看比赛。”约翰想,“但愿简不要再生我的气了。”
他开始加速,准备超过一辆卡车,可脑子里又不自觉地想起早上和妻子的争吵,没有注意到车子已经驶出了道路。他所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那个老妇人脸上的惊恐,那时他们两人的车就要撞上了……
他能听见声音,却睁不开眼睛。他听见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电话铃声,以及人说话的声音。
“他怎么样了,医生?”是妻子在说话,她想努力控制住自己变调的声音,但无济于事。
医生没有马上回答,他在斟酌应该怎样回答家属的询问,“很抱歉,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是我得老实告诉你……情况不妙,他困在车里的时间太长了。我建议你最好把家人都叫来,以防万一。”
妻子的话音消失了,只是她那低低的呜咽仍然回响在耳畔。他又听见儿子的哭声,以及仍然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他感觉特别想哭,想告诉妻子,自己是多么爱她;告诉她,他忽略了她和孩子们,总是先想着别人,心里是多么的内疚。但是一切都太晚了,他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电话铃声越来越响。怎么回事?就没有人去制止吗?突然,他感到有人推了他一下。“去接电话,约翰。”
他猛地坐了起来,心跳得厉害,额头上渗出了汗,他抓起电话:“您……您好!我是约翰,您是哪位?”
“早上好!约翰,我是哈里,很抱歉这么早打扰你,斯宾塞今天有事来不了,你能替他一天班吗?
小题1:概括第一段场景的特点并简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3分)
小题2:分析文中划线语句分别表现主人公约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3分)
小题3:文中不断出现“电话铃声”,结合全文,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5分)
小题4:本文的结尾意蕴深长,请分析它的妙处。(5分)
小题5:结合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状态,请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围棋与东方智慧
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的这些形式都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下围棋还叫手谈——通过手来交流来沟通,而非用语言交流,这层次就更高了。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做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
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也是赢,赢半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中国唐代把琴棋书画看做“四艺”,围棋作为精神层面的艺术,必然有虚幻、模糊、抽象的内容,体现出中国的审美。有的画家说围棋的黑白交融就像一幅水墨画。
我想,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大家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我想如果中国没有这些发明,世界其他国家可能早晚也会把它们发明出来。但是,如果中国不发明围棋,那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有围棋。
围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黑白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围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都很朴素简单。围棋尽管变化最复杂,但是规则反而最简单。把棋子放在交叉点上,四个子围一个子,就可以下起来了,比赛中裁判也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其他棋类项目的棋子都有大小之分,围棋的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围棋遇到一个局势,棋手最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361个交叉点下出一个最理想的天地来。这里没有骑士,没有将帅,子子平等,最能发挥个性。
围棋很容易为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所接受,所以围棋又是最世界的。
(取材自《新华文摘》2007年第15期,有删节)
小题1:根据文意填空。 围棋的胜负在              和              两个层面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谐、中庸的思想”。
小题2:以下对围棋具有“中国的特色、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围棋棋盘和棋子的形状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动静相映的内涵。
B.围棋棋盘巧妙的设置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农历历法的特点。
C.围棋棋子的黑白颜色表现了阴阳调和对立统一的哲学理念。
D.作为“四艺”之一的围棋,可以表现水墨画的虚幻和模糊。
小题3:对围棋“别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方圆”和“黑白”“鹭乌”是从外形和颜色特点上为围棋起的别名。
B.变语言交流为更高层次的以“手”来交流沟通,使下围棋有了别名“手谈”。
C.“坐隐”是从围棋具有的文化底蕴的角度产生出的称谓。
D.“烂柯”和“木野狐”体现了围棋能带给人们的无限想像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绿色的林阴路
肖复兴
世上的路有许多。平坦的大道、花开的小路、鹅卵石铺就的曲径、霓虹灯闪烁的商业街……但都无法与林阴路相比。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林阴路,阳光被树叶滤过是绿色的;月光被树叶吹拂是摇曳的;风吹进来,夹有树木和泥土的清新;而且,还会有鸟鸣,啁啾的歌唱,和林子一起遮挡住人世的喧嚣和纷扰。
林阴路,是大自然为繁华却也嘈杂的城市专门创造的清洗带。
常想起林阴路。因为我们城市的高楼大厦和立交桥建得越来越豪华,却越来越忽略建设或有意无意破坏这样的林阴路。
林阴路,便越发让人向往。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
达尔文晚年居住的汤恩家旁,有一条林阴路,两边长满茂密的印章树、桦树、黄杨和橡树,浓阴匝地,清新宜人。这条林阴路,被达尔文自己称之为“散步道”,他每日都要走上好几个来回,背后跟着他那条叫波里的忠实的狗。这时的达尔文充满童趣,他要在林阴路上堆起一堆石子,每走一次踢走一块石子,一直到走累为止。如果孩子在时(达尔文曾有6男4女10个孩子),他会和孩子一起玩耍,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林阴路上飘散着欢快的笑声。如果是他独自一人,他通常要观察这里的鸟和小动物,小松鼠会毫不犹豫地跳到他的身上,急得树上的母松鼠吱吱乱叫。有时候,达尔文还能看见狐狸依在树下打盹,林阴路上弥漫着童话的色彩。
卢梭晚年虽然孤独凄清,巴黎郊外的林阴路却曾陪伴他8年的时间,他经常在林阴路上散步。罗曼•罗兰说他是“像一只衰老的、悲鸣的夜莺在寂寥的林中发出低低的奏唱”。林阴路,给他安慰,让他缅怀,令他沉思绵绵、遐想悠悠。如果没有林阴路上的散步,他不会写下那本有名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他悲鸣的奏唱也变不成深邃的文字。
林阴路,给了卢梭人们所不能给予他的欢乐,还在于他能够在林阴路上,或通过林阴路到附近的田野和树林采集到他晚年钟爱的标本。这样植物标本的采集,这样林阴路与生命的追随,一直到卢梭逝世为止。在上述的那本书中,他曾这样写道:“1776年10月24日星期四,午饭后,我沿着林阴路径直走到谢曼韦街……”他意外发现了极为罕见的开着黄花的毛莲莱、镰叶柴胡和开着白花的水生卷耳草,他竟独自一人“在那儿乐了好一阵子”。还是在这本书中,他写道:“我只有在忘掉自己时才更韵味无穷地进行默思和遐想,并感到那莫可名状的欣悦和陶醉,可以说,我融化到万物的体系之中,与整个大自然浑然一体了。”
如今,还能够找到达尔文和卢梭这样美妙的林阴路吗?还能够看得到小松鼠和红狐狸吗?还能够看得到毛莲莱和卷耳草吗?还能够找到那种弥漫的童话的色彩吗?还能够找到那种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感觉吗?
那一年春天在青岛八大关,一条林阴路上樱花如雪盛开,一对披戴婚纱的新郎新娘,正向林阴深处走去,突然,新郎一把抱起新娘,林阴路送他们一树树花影缤纷。路的尽头就是大海,当时,心想世界上还有这样漂亮的林阴路吗?
小题1:“能在这样幽静而没有市声沸腾的林阴路上散步,已经是我们一个过于奢侈的梦。”文章重复出现的这个句子,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分别加以解析。(4分)
答:                                                                        
小题2:读全文,说一说林阴路“越发让人神往”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小题3:尔文的林阴路和卢梭的林阴路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从全文看,林阴路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7分)
答:                                                                     
小题4:如今,还能够找到达尔文和卢梭这样美妙的林阴路吗?”你觉得,要找回这样的林阴路,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活着就是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
(美)杰弗里•扬 威廉•西蒙
1955年2月24日,史蒂夫•乔布斯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出生了。实际上,直到史蒂夫长大后,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他出生后不久,这个“无名婴儿”的母亲就把他托付给旧金山的一对夫妇收养,这对夫妇就是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
史蒂夫长到3岁时,就形成了比较活泼的性格,用今天标准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儿童多动症。他常常很早就起来捣乱,就好像他属于那种天生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有一次,史蒂夫把发夹塞到了电源插座内,让它发出难闻的气味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骑在三轮车上对街坊四邻大喊大叫。
在史蒂夫出生后不久,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约翰•巴登、沃尔特•布拉顿和威廉•肖克利,以奖励他们发明了晶体管。保罗和克拉拉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项发明不仅改变了他们儿子的生活,也让他们的儿子改变了众多人的生活。
史蒂夫10岁的时候,他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一些小型电子产品深深吸引着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他一直想弄明白这些小东西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在那时,他们家已经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一个半岛上,在邻近的帕洛阿尔托,电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市郊发展起来。每逢周末,一些工程师就会到自家车库做些维修工作,他们对史蒂夫这个孤单、好学而又勤劳的男孩非常欣赏。
史蒂夫小时候形成的善搞恶作剧和任性的品性很快就表现了出来。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他认为做这些作业纯属浪费时间),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       
史蒂夫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受到一位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老师的深刻影响。“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史蒂夫说,“她极力敦促我学习,甚至会这样说:我真希望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要是能完成我就给你5美元。就这样,希尔老师激起了我内心的学习热情。”老师想让他跳过五年级直接进入这个学校的初中学习,史蒂夫的父母没有同意这样做,而是提前让他进入克里滕登中学学习。
然而,史蒂夫念的这所新学校真是不怎么样。学生斗殴、惹是生非的本领也让喜欢搞恶作剧的史蒂夫自叹不如。在学校这种混乱局面下,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这种情况也促使史蒂夫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决定下一年不去这所学校上学了。那年夏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爸爸。经过长时间商量,保罗和克拉拉接受了这一现实,决定搬家。史蒂夫在11岁的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由于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的实施,这里聚集着如此多的科技工作人员。不少电子工程师和他们的家人都住在洛斯阿尔托斯及其周围的库比提诺和桑尼维尔。在那时,洛克希德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个主要的合作城市已经在崛起,并且大批的电子公司在这里成立,这主要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宇宙飞船登月计划。电子公司需要生产、应用小型电子元器件,而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首先得益于晶体管的发明,然后才是集成电路的发明。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此时,史蒂夫已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史蒂夫•乔布斯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抱有极大的热情。高中时,史蒂夫就知道了自己是被收养的,这更增强了他要有所作为的愿望。当他锁定目标时,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他。这么多年来,史蒂夫身上一直没有改变的就是他那狂放不羁的个性、富有进取心的精神和强烈的个人愿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拼搏,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和决策者。史蒂夫就这样一如既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乔布斯刚上初中时,因为在新学校里搞恶作剧的本事不如同学,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
B.10岁时,史蒂夫对电子学的兴趣就明显的表现了出来,他幼小的心灵就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C.史蒂夫•乔布斯被收养的人生经历,是他从小到大一直都渴望有所作为的重要动力。
D.优异的个人品质、想出人头地的人生追求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为乔布斯以后的辉煌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E. 伊莫金•特迪•希尔老是激起了少年乔布斯的学习热情,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向,对他的积极影响很大。
小题2:传记中叙述的哪些政治、经济或科技事件影响到了乔布斯后来的人生道路?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史蒂夫•乔布斯“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抱有极大的热情”,文中哪些事情是他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喜欢的?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史蒂夫•乔布斯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科技精英,俗话说“时势造英雄”,那么是“或者就为改变世界”的乔布斯影响了周围的世界呢,还是周围的世界影响了他?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