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玫瑰泪[美国]威廉姆斯·科贝尔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的心愿。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玫瑰泪
[美国]威廉姆斯·科贝尔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的心愿。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东西还多。
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货架前。一看价钱,我有点失望,这些玩具太廉价,我相信我的孙儿们肯定连看都不会看一眼。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娃娃通道,扫了眼,我打算离开了。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大约5岁的小男孩,正抱着一个可爱的洋娃娃,不住地抚摩她的头发。我看着他转向售货小姐,仰着小脑袋问:“你能肯定我的钱不够吗?”那小姐有些不耐烦:“孩子,去找你妈妈吧,她知道你的钱够不够。”说完她又忙着应酬别的顾客去了。那小可怜儿仍然站在那儿,抱着洋娃娃不放。我有点好奇,弯下腰,问他:“亲爱的,你要把她送给谁呢?”“给我妹妹,这洋娃娃是她一直特别想得到的圣诞礼物。她只知道圣诞老人能带给她。”小男孩儿把头埋在洋娃娃金黄蓬松的头发里说:“不可能了,圣诞老人不能去我妹妹呆的地方……我只能让妈妈带给我妹妹了。”我问他妹妹在哪里,他的眼神更加悲伤了。“她已经跟上帝在一起了,我爸爸说妈妈也要去了。”
我的心几乎停止了跳动。那男孩接着说:“我告诉爸爸跟妈妈说先别走,我告诉他跟妈妈说等我从商场回来再走。”他问我是否愿意看看他的照片,我告诉他我当然愿意。他拿出一张照片。“我想让妈妈带上我的照片,这样她就永远不会忘记我了。我非常爱我的妈妈,但愿她不要离开我。但爸爸说她可能真正的要跟妹妹在一起了。”说完他低下了头,再不说话了。我悄悄从自已的钱包里拿出一些钱。我对小男孩说:“你把钱拿出来数数,也许你刚才没数对呢?”他兴奋起来,说道:“对呀,我知道钱应该够的。”我把自已的钱悄悄混到他的钱里,然后我们一起数起来。当然现在的钱足够买那个洋娃娃了。“谢谢上帝,给了我足够的钱。”他轻声说,“我刚刚在祈求上帝,给我足够的钱买洋娃娃,好让妈妈带给我妹妹,他真的听到了。”然后他又说,“其实我还想让上帝再给我买一枝白玫瑰的钱,但我没说出口,可他知道了,我妈妈非常喜欢白玫瑰。”
几分钟后,我推着购物车走了。可我再也忘不掉那男孩儿。我想起几天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条消息:一个喝醉酒的司机开车撞了一对母女,小女孩死了,而那母亲情况危急。医院已宣布无法挽救那位母亲的生命。她的亲属只剩下了决定是否维持她生命的权利。我心里安慰着自己——那小男孩当然不会与这件事有关。
两天后,我从报纸上看到,那家人同意了拿掉维持那位年轻母亲生命的医疗器械,她已经死了。我始终无法忘记那商店里的小男孩儿,有一种预感告诉我,那男孩儿跟这件事有关。那天晚些时候,我实在无法静静地坐下去了。我买了一捧白玫瑰,来到给那位母亲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殡仪馆。我看见,她躺在那儿,手拿一枝美丽的白玫瑰,怀抱着一个漂亮的洋娃娃和那男孩儿的照片。
我含泪离开了,我知道从此我的生活将会改变
小题1:文章巧设悬念,直至结尾才揭示真相,请找出文中的几处悬念。(4分)
小题2:文章开头写“我”对玩具的廉价而失望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小题3:结合全文分析“玫瑰泪”的含意。(6分)
小题4:文章结尾说“我知道从此我的生活将会改变”,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你认为改变的是什么?(7分)
答案

小题1:(1)小男孩钱不够却抱着洋娃娃不放,使“我”好奇。
(2)小男孩的话语更让“我”好奇:他的妈妈、妹妹出了什么事?
(3)想起几天前在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不希望与小男孩有关。
(4)两天后看报纸,预感事情与小男孩有关。
小题2: “我”看不上太廉价的玩具,是怕孙儿们不喜欢,这与小男孩钱不够买洋娃娃形成鲜明对比,为引出后面“我”对他的好奇及两人对话做铺垫。这样更好地表现了对小男孩的同情。
小题3:(1)小男孩的妈妈生前非常喜欢白玫瑰,小男孩努力给妈妈购买白玫瑰。
(2)小男孩小小年纪丧失两位亲人的遭遇催人泪下,小男孩有着一颗纯洁的、净化人们心灵的“玫瑰”心。
(3)玫瑰象征美丽、纯洁,“玫瑰泪”是指这出悲剧中蕴含着美好向上、有价值的东西。
小题4:(1)改变“我”对亲情的看法。当初“我”觉得玩具太廉价,不能表达我对孙儿们的爱而失望,后来通过小男孩的故事读懂了亲情的真正价值。简单的心灵表达便是最好的礼物,最昂贵的物品有时也不过是一种修饰,真正的感情不是金钱可以表达的。
(2)改变“我”的人生态度。小男孩一下失去两位亲人,小小年纪就承受丧亲之痛。当亲人去世后,我们会百般追念他们的好处,经历过生离死别,才能体会失去之痛,要懂得珍惜眼前的拥有。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悬念一:“那小可怜儿仍然站在那儿,抱着洋娃娃不放。”为后文解释要把洋娃娃送给妹妹设悬念。悬念二:“圣诞老人不能去我妹妹呆的地方……我只能让妈妈带给我妹妹了。”为后文解释妹妹已经去世,妈妈即将去世设悬念。悬念三:“我想起几天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条消息”希望这件事与小男孩无关。悬念四:“有一种预感告诉我,那男孩儿跟这件事有关。”为后文看到母亲手里的白玫瑰设悬念。
点评: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本文是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即两处小男孩的动作描写和“我”的两处心理描写。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从结构角度考虑,与后文的小男孩看到洋娃娃非常喜欢却没钱买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后文“我”对小男孩的好奇做铺垫。从内容角度考虑,“我”看不上太的廉价的玩具却是小男孩想买而买不到的礼物,这更表现了小男孩处境的凄惨,更表现了“我”对小男孩的关心和同情。
点评:根据句段所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文章开头的句子或段落起到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的段落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旨的作用;而在文章中间部分的句段的作用则有预设伏笔、承上启下、照应上文的作用。同时还要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至于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只用空洞洞的术语,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
小题3:
试题分析:玫瑰是小男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买到送给母亲的一只白玫瑰,这玫瑰里凝结着小男孩对母亲的爱心,因此玫瑰里有一颗纯洁的、净化人们心灵的“玫瑰”心。另外,玫瑰象征美丽、纯洁,这意味着这里包含着有价值的东西。
点评:理解标题的含义,除了要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感悟能力外,还要注意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有的标题暗示主题,有的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思考,如本小说就是用“玫瑰泪”引导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无论标题和主题是那种关系,只要掌握了标题和主题的关系,就可以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顺藤摸瓜,抓住标题的含义。
小题4:
试题分析:首先改变的是“我”对礼物轻重的观点。原本“我”一直以为廉价的礼物不会受被亲人接受,当经历小男孩竭尽全力购买一个廉价的洋娃娃和一支白玫瑰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时,“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从此以后,“我”不会用金钱衡量感情。其次,小男孩的痛苦经历,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拥有。
点评:探究性试题并不神秘,总体来说它属于常规性试题,只是要求理解的深刻一点,思考的周全一点,做好此类题目,研究文本是基础,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理有据。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二者缺一不可。
核心考点
试题【玫瑰泪[美国]威廉姆斯·科贝尔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的心愿。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09年的最后几天,安阳掘墓于西高穴,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中科院考古所虽称“初步认定”,并非“最终结论”,仍然激起一片质疑之声。
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曹操去世前两年就为自己准备了“归宿”:“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三国志》)公元220年,曹操死于洛阳,即葬于此地(魏称高陵,亦称西陵)。几十年后,时任西晋著作郎的陆机,“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他披露了曹操“遗令”的部分内容:“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遗令”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晚唐的李吉甫写道:“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元和郡县志》)进一步标明了操墓的确切位置。
“高陵”是如何变成“疑冢”的呢?我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干扰。“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说法见于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其中有:“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八九丘”者,七十二冢也,就是对操墓难以确认的描述和评议。王诗只是“疑冢说”的滥觞,“曹操疑冢”的说法大约到南宋初期才广为流传。
“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宋代的士大夫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曾就“正统论”进行过激烈论争。曹魏是正统的观点被司马光所认同,并体现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之中。然而,这一观点在南宋却引起争议。南宋朝廷蜷缩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的东吴,占领北方大片土地的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如此一来,在舆情上,“帝魏寇蜀”逐渐为“帝蜀寇魏”所取代,陈寿笔下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竟然成了篡汉的奸雄,狡诈的奸臣,连带其“高陵”也就成了“疑冢”。“疑冢说”的代表人物当属范成大,他写诗说:“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七十二冢》)南宋时,不仅“疑冢诗”所在多有,“疑冢词”也俯拾即是。
那么,这“疑冢”又是如何变成“高陵”的呢?西高穴的发掘,不仅迅速认定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疑冢说”只是“民间传说”,而且迅速认定证据不全的西高穴为曹操高陵,而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考古专家,也有政府官员。西高穴墓刚挖开,就有学者预言,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在“疑冢”迅即变为“高陵”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确凿的考古证据,没有看到严谨的科学论证,人们看到的是曹操的高知名度所潜在的经济利益的强大诱因。
考古总要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找到一些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物、遗迹,来研究和探求古人生活的状态与环境。在这里,需要的是求真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舍此,或屈于意识形态的压力,或魅于经济利益的诱惑,“高陵”乎,“疑冢”乎,也就真假难辨了。
(2010年1月14日《文汇报》有删节)
小题1:对文中画线句“‘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疑冢说”之所以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在宋代泛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B.宋代的一些士大夫提出并主张“疑冢说”,是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
C.“疑冢说”的兴起,表明人们对历史史实的认定有时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D.宋代之前的人们没有提出“疑冢说”,是因为宋代之前没产生在“正统论”。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阳掘墓于西高穴,就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其实宣布的这一结论尚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和严谨的科学论证的支撑。
B.王安石的诗《将次相州》只是“疑冢说”的滥觞,而“疑冢诗”和“疑冢词”在南宋的俯拾即是则表明“疑冢说”在南宋的广泛流行。
C.在南宋,“帝魏寇蜀”的观点取代“帝蜀寇魏”是因为南宋朝廷蜷缩在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的东吴,而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
D.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本来明确的曹操墓成了“疑冢”,又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曹操墓诸多疑冢中的一处又成了所谓明确的“高陵”。
小题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相隔时间长短的角度来说,关于曹操墓地的记载或表述,宋代之前的一些史料应该比宋代之后的一些诗词更为可信。
B.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差异、经济利益的需求等都有可能成为干扰后人对某些历史史实的认定的因素。
C.证据不全的西高穴被迫不及待地认定为曹操高陵这一事件,表明追逐经济利益的风气已经浸染学术性极强的考古界。
D.对古人生活的状态与环境等一切历史问题的研究,都必须要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找到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物才能进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世纪老人的十个瞬间
王岳川
北大未名湖后湖有一盏灯总是亮得最早。
1998年,我将出国任客座教授两年,临行前特向季羡林先生辞行。欢言间我对季老说:“您老每天闻鸡起舞”。先生正色道:“不,是鸡闻我起舞”。确乎如此,先生为了写《糖史》,曾经从1993年至1994年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上下午来回四趟五六里路去北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不辍。近三十年来,季老撰写了近三百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十几部学术著作。当九十高龄的先生每天来回于图书馆并沉浸在《糖史》的广阔世界中,我和不少学子在黄昏的北大博雅塔下,行注目礼送先生跨着厚厚的书包默默独行。他那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大千世界平等的思想与不争而无可与之争的智慧,在不断行走的思想著述中体现得鲜明醒目。
2001年,先生身体渐弱而经常生病住院。有一次我去看望刚出院回家的季老。老人对我说:我感到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也许上天给我的时间不太多了”。于是,老人决定向北大图书馆捐赠自己毕生之所有:家中所有图书近30000册,所收藏400余卷历代名人珍品字画和文物,还有极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所有手稿和名人通信。季老认为“国宝放在国家手里是最安全的做法”,让人深深感动而高山仰止。
2003年,我的几届访问学者和博士毕业离校时对我说,到北大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看看季老,最后聆听他的教诲。我试着给病中的季老谈这个情况,季老爽快地答应同大家见面。同学们济济一堂,端坐在季老的书斋中。大家求道解惑,季老有问必答,在问学答疑中其乐融融。一小时很快过去了,季老支撑起病体,坚持送到大门外,抿紧嘴唇含着泪光默默挥手告别。当我们走到未名湖后湖杨柳丛中,远远回首,仍见老人在风中举手长依依,大家不由心中一热。先生对学生总是极为呵护,爱护有加。
2004年春,季老已经因病住进医院,已无力编自己的“学术选集”。先生决定授权由我来选编他的四卷本《季羡林学术精粹》。2004年底,在寒风呼啸中,我同山东友谊出版社总编辑丁建元先生一起多次赴医院请教和征求选目意见。季老总是非常认真地审看我编的《季羡林学术精粹》多卷本目录,总是认真回忆有哪些重要文章在什么刊物,需要查找复印;什么版本的书有错误,需要认真校改以后才能收入本书;还有那几篇新写的文章可以补充,以让读者尽量少花钱多读到新内容等等。其言也谆谆,其情也切切,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大学者坚毅乐观的精神人格魅力。故而张中行先生说:“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像他这样的难于找到第二位”。这实在是终身至交的肺腑之言。
2007年8月,我又要去海外任教,到医院向先生辞行。见面后他谆谆告诫我:好好到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不管有多难都要坚持文化输出。……我坐在病榻旁,听着季老缓慢微弱的话音,脑海浮现出20年前的场景:1988年,我刚留北大任教,去拜访季先生。先生盯着我问:地基有多深就知道房子能修多高——你外语阅读能力怎么样?学位论文之后下一步准备写什么?……这种超乎寻常的严格追问,给我以深刻的学术警策和震撼。季老对我说,要做一个真正立身于世不为稻粱谋的真正学者乃至大学问家,还有很远很难的路要走……
我走出医院,融进了金色的十里长街,在夕阳的余辉中,看到世纪老人巨大而高迈的身影:这位慈祥老人,性格宽厚平和有如泰山石,穿着发白的蓝中山装提着旧书包奔走于各种国际会议的形象;他因宅心仁厚不忍拒绝他人邀请参会,而只能在会议缠身的间隙中,心游万仞强行远离尘嚣写成篇篇美文;他对小动物的深情,常年养小猫小龟小动物小花小草,每日写作疲倦时同它们亲近游戏,这种天性流露的美丽反衬出他人格高大爱心深厚;他对后生学者的奖掖提携之多难以言尽,一生培养了六千多名弟子,其中不少是国内知名东方学学者,……
未名湖后湖午夜亮起的灯光,是百年北大老人透过暗夜的精神之光,这一灯独荧必将迎来东方的满天朝霞。
(有删节)
小题1:文章前四段主要写了季羡林先生的哪些特点?(4分)
小题2:第五段,张中行先生说评价季羡林先生,说季老的“三种难能之中,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季老的“厚朴”这种品质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本文主要是从几个大的方面来评价季羡林先生的?作者着重侧重于哪一个方面来写的?作者这种评价人物的方法对你的学习和成长有何启示?(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朱光潜
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必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这首诗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须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位至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小题1:下列关于“艺术和实际人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当人们用体现实际人生规范的道德来谈艺术,就把艺术拉到实用的世界里去了。
B.写实主义旨在表现人生和自然,而艺术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的,所以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
C.艺术与实际人生要有距离,没有距离,就会让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远了,才能使人欣赏。
D.艺术上的做法要不近情理,其目的正是使艺术和实际人生产生距离,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如果达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就意味着艺术和实际人生没有距离,便走向了写实主义。
B.在古代中国与西方的艺术实践中,许多艺术形式表明人们总能在适当的距离外看到事物本身的美。
C.有些人盲目自信自己的生平可写成小说,实际是他们不懂得自己只是尝受者,而没有换位为观赏者。
D.说话不押韵,做诗却要押韵,这表明人生与艺术是有距离的,诗歌能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
小题3:从文章看,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怎样才能产生艺术?(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醉意的境界
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欧阳修内心有些压抑不住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静默的雕梁玉砌,悲叹:此际一别,何时得还?
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溢满胸怀的落魄失意,正如潮水一般,一次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亡故,是母亲用荻草秆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日后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不是近“不惑”了吗?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
心里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
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售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
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
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
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洌,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
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明丽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样,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专门修建个亭子,作太守闲看山水之用。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
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黎民苍生的喜忧。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
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如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还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
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二字之上吗?这样充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
小题1:文章开篇写欧阳修的落魄失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5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4分)
                                                                     
小题4:文章是如何一步步展现欧阳修“醉意”的境界的?请结合思路作答。(4分)
                                                                           
小题5: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种境界对你有什么启发?(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新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小题1: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D.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