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面题。每小题3分“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面题。每小题3分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小题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小题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小题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判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首先找到与“微博粉丝”相关的语段,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辨识。A无中生有,文中无“精通”的意思;B“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表述错误,“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表述错误;D偷换概念,“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错误,为大众提供谈资的是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所以选C。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辨识,做出判断取舍。B项,“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表述不正确,太绝对化了。所以选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结合着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仔细辨析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表述不符合原文,由最后一段“‘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可知,不需要到现场。所以选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面题。每小题3分“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22分)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表示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么放松地拉过琴,时而飞扬如瀑,时而沉滞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泪水、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两项是(4分)()()
A.小说第3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B.“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
C.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D.这篇小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开篇由“他”在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小说在故事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E、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强迫”下学琴的心理历程。
小题2: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你必须做出选择”的理解。(6分)
小题3: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篇幅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6分)
小题4: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主题,并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19分)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更怕看死人的了。走在大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使从很远很远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抱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怀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扶着那绛色帷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顽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那时我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帷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便梗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有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有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小题1:“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5分)
小题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3: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试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褪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向下沉落下去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 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D.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得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小题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小题2: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小题3:文中第③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4分)
小题4:第⑤段中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的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粮食安全绝不是高枕无忧
《中国财经报道》
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最终导致一场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这场危机离我们有多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担心。
3月27日,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宣布,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创二十多年来新高。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但这仅仅是个开始。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吨的天价,比3月同期的米价整整翻了一倍。世行的数据也显示,仅两个月时间,国际大米价格就猛涨了75%。米价飞涨,让很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展开了一次“禁米运动”。3月26日,柬埔寨首相洪森首先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3月28日,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宣布,将整年的大米出口量减少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埃及也宣布暂停大米出口。
国际粮食市场的这一巨变,让很多大米进口国的处境变得艰难,在菲律宾马尼拉的400家粮店门,每天都是一大早就排起了等候的长队,由于供应不足,国营粮店经常无米可卖,每周最多营业三天。粮店规定,每个菲律宾人每天限购三千克粮食,饭店也将每份饭量减少了一半,这一全球最大稻米进口国所遭遇的粮荒触动着世界政治的神经。无独有偶,也是由于在促进粮食生产上的工作不利,海地总理雅克·爱德华在饥饿国民的一片指责声中轰然倒台。
4月9日,世界银行发表报告说,截止2月底,过去三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迄今国外已经有37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结界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已悄悄地降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
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农业问题专家林毅夫先生告诉记者,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粮食的需求突然增大了,很多国家在生产生物能源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粮食,生物能源主要指以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的石油替代油料。林毅夫教授认为,除了油价上涨、自然灾害致使粮食产量下降以及世界粮食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外,各个国家的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资源的肆意争夺,是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于这次全球粮荒是否会波及中国,教授则显得非常乐观。
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短期内,国内粮价不会跟随国际价格上涨;但他也担心,中国粮食供应并不是高枕无忧,尤其是2008年,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悄悄发生着一些变化,有利条件在减少,不利因素却在增多,粮食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引起重视。我们的记者最近在四川就发现当地一些农田已经被撂荒了。
近年来,随着农资价格的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耕种的收入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的耕地被荒废。与此同时,受建筑占用耕地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根据《国土资源公报》,2007年全国耕地18.26亿亩,净减少61.01万亩,减幅0.03%。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全国耕地面积正越来越逼近18亿亩“红线”。
国际市场上都在上演粮荒,国内一些农民却不愿意种地,任由大片良田长出荒草。虽然这些现象还只是发生在个别地方,但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对粮食安全担忧。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小题1:根据文本,目前世界“粮食危机”的表现有哪些(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新闻调查最常用的写作方法的?其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3:引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有何用意?(4分)
小题4:通读文本,你认为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粮食危机”,中国该怎样寻找出路?(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咏花诗词的鉴赏
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
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用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小题1: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
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
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
小题2:从文中看,对“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
B.我们欣赏这样的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
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
D.诗人通过“巧构形似”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
小题3: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
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
C.范成大《霜天晓角》“脉脉花蔬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舍其形而摹其神
D.戴叔伦的“诗家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