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艺术教育的“文化之痛”崔树强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系的倪妮,因参演《金陵十三钗》而一夜走红,这再一次刺激了很多学生一夜成名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教育的“文化之痛”
崔树强
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系的倪妮,因参演《金陵十三钗》而一夜走红,这再一次刺激了很多学生一夜成名的梦想。而在一些家长看来,参加“艺考”,就读艺术院校,是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报考各类艺术院校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2010年安徽省艺术考生报考人数为3万人,2012年增加到4万左右。作为“艺考”大省,山东的情况更为可观,2012年山东全省共有89594人报考艺术类专业。从1998年到2011年,13年间,中国艺术类招生人数整整扩大了60倍。而提供艺考机会的院校,也从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拓展到数百所大学,甚至东北、河南的一些农业大学也开设表演系,且一届就招收300名本科生。
②但考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并不意味着学校就可以招收到更多高素质的学生。在一次艺术高考的面试考场里,当怀揣明星梦想的考生被问及“四大发明有哪些”、“五星红旗的意义是什么”、“听说过巴金没有”等问题时,常常是一问三不知。而同样在一次艺术类研究生面试中,当被问及关于八大山人的艺术时,一考生竞以“不知道八大山人是哪八个人”作答,弄得考官哭笑不得。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明星秀”的影响下,娱乐无标准,炒作无底线,“一夜成名”成为了很多艺考生的成功梦想。他们通过“文化课百日冲刺”等速成的培训方式应付考试,其结果是,连中国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这样的问题都不能准确回答的学生不在少数。可以说,在目前的艺术类招生考试中,生源的文化素养状况堪忧。很多艺术类考生竟然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于是通过突击和速成,转过来报考艺术专业的。艺考成了他们高考的捷径,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一个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了文化缺乏者的避难所。这无疑成为艺术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瓶颈。,
③我们知道艺术作品是人造产品,所以,艺术创作需要技巧,它和技艺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艺术作品是一种神精神产品,它是人的精神灌溉的结果,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种伟大的精神,都有一颗伟大的心。孔子一开始就有意识地以音乐为人生修养之资,以完善人格境界为目的加以追求;庄子虽然在他思想起步之初无心艺术,也没有以某种具体艺术为追求对象,然而他所向往的人生境界,却不期然地回归艺术的精神。他提出的“心斋”、“坐忘”的修养功夫所达到的人生境界,正是中国伟大的艺术家所必需的修养功夫。所以,艺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技之锤炼,更是涵养性灵的绝好方式。在中国,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必须以人格的修养、精神的解放作为技巧的根本。有没有这个根本,就是士画和匠画、文人画和画工画、书法家和写字匠的大分水岭所在。
④今天,由西方启蒙精神、科学技术和理性自身演变而来的实用理性和工具理性统治了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过程中,理性由解放的工具蜕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而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观念是自然。中国艺术家认为,技巧不是艺术的全部,“技进乎道”,“进”并不是超过或提升,而是否定和消解。只有否定了“技”,才能进入到本真的自然状态,即“道”的状态:当中国传统艺术虚静空明、平淡天真的精神,不知不觉中涵融了自然,并且当主体精神和客体自然互相融合升华为浑融一体的世界时,这对现代人的偏激乖戾的心灵,正是一种极好的救赎。而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恰恰是在陶冶性情、潜移默化中实现理想人格。
⑤今天的中国艺术教育,本可以通过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反思,在对与人类生命有密切关联的自然的思考方面有更好的作为,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不是装腔作势、怪僻虚伪,而是平正平实、雅淡素朴。然而,我们注意到,当今的艺术教育一开始就以艺术技巧为目的,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个背后的“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导致学生过多地以艺术技巧为对象来加以考察和体认。尤其是受到商业诱惑和市场刺激,艺术的学习日益沦为技巧的卖弄和精巧的制作,这样就逐渐偏离了“诗言志,歌咏言”、“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这种艺术根植人心的传统。现在,要想在艺术教育中重新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精神,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去认识古典文化和艺术,把我们的灵魂从单一的物质和技术申解脱出来,让学生们更多地去触摸人类历史中曾经达到的有深度、有厚度的智慧资源。中国的艺术要求平衡、壮大、健康、充实,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要求,被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格,也自然是完满的、充实的。
⑥在今天的艺术教育中,我们尤其要努力避免由于机械工业合理化、社团组织规范化以及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等带来的人的精神自由空间的丧失以及生活的枯燥单调乃至竞争变化的剧烈等所有可能对艺术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因为艺术创造的最后动力,一定是来自人的内心深处,来自于人的自由感和充实感。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因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欣赏,而艺术是美的最高形式。艺术为什么能让人快乐?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创造的、充实的、圆满的。艺术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完善人的人格,陶冶人的情操,颐养人的生命,它使人成为一个活得有意思的人、一个有活力的人、一个充满创造性的人、一个人性得到和谐发展的人,总之,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真正的人。
⑦艺术教育的过程,本应该是真正的“文而化之”的过程。然而,目前艺术类学生普遍的文化素养,却成为了艺术教育的“文化之痛”。这样,就很容易使艺术教育蜕变为无本之本、无源之水,而这些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的南低,又在总体上决定了未来整个国家艺术品位和艺术素养的高低。
小题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艺术教育遭遇“文化之痛”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目前的艺术类招生考试中,艺术类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门槛的降低,导致生源文化素养状况堪忧。
B.当今的艺术教育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个背后的“心”的培养和精神的熏陶。
C.社会的急剧变化导致人的精神自由空间的丧失以及生活的枯燥单调、竞争激烈等对艺术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D.艺术教育至关重要,艺术类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总体上决定了未来整个国家艺术品位和艺术素养的高低。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指出当前艺术类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考成了考生高考的一条捷径,导致当前艺术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遭遇瓶颈。
B.③段由艺术作品的内在特点人手,指出艺术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艺术学习绝不是一技之锤炼,应该是涵养性灵的绝好方式。
C.④⑤段先指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观念是自然,“技近乎道”,进而强调当前的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心”的培养和精神的熏陶。
D.⑥⑦段紧承第⑤段,先明确艺术能让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最后表达了对当前艺术教育遭遇“文化之痛”的担忧。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倪妮的一夜走红,再次刺激了很多学生“一夜成名”的梦想;一些家长也认为参加艺考,就读艺术类院校,是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的一条有效途径。
B.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背后,都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一颗伟大的心。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必须以人格的修养、精神的解放作为技巧的根本。
C.中国艺术家认为,技巧不是艺术的全部,“技进乎道”,“进”就是否定和消解,只要否定了“技”,就能进入到本真的自然状态,即“道”的状态。
D.要想在艺术教育中重新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精神,让学生们更多地去触摸人类历史中曾经达到的有深度、有厚度的智慧资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D答非所问,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B原文是“艺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技之锤炼,更是涵养性灵的绝好方式。”
小题3:
试题分析:C原文是“只有否定了‘技’,才能进入到本真的自然状态,即‘道’的状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艺术教育的“文化之痛”崔树强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系的倪妮,因参演《金陵十三钗》而一夜走红,这再一次刺激了很多学生一夜成名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家国
鲍鹏山
2004年暑假,我回老家看望父亲。父亲骨瘦如柴,双目视力几乎完全丧失,两耳的听力也微乎其微。在精力好的时候,他给我们说起他年轻时候的孤危和艰难。鲍姓在当地是小姓,我的祖父没有兄弟,单门独户又忠厚朴拙,我父亲也只有弟兄二人,叔叔老实可欺。我父亲的娘舅那边倒是人丁兴旺,却又人缘极差,乡誉极低,不仅不是可资利用的人际资源,反而要时时注意撇清干系,从而也无从依靠。说着说着,父亲就给我们背了一首诗:
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英雄守困途。
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借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识破人情全是假,还须自己着功夫。
背完此诗,父亲还顺带跟我们说起他的一位朋友。说起我父亲的这位“朋友”,我们倒都认识,是镇上人。那时的镇上人,吃商品粮的,和我们相比,几乎是两重天。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好像没有什么来往,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有什么杯酒之欢。到了后来,竞至于不来往了。原来,有一年,我父亲的这位朋友病了,父亲要去看望,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什么也拿不出来,踌躇多日,只好硬着头皮,几乎空手去了。心想,朋友一定会理解。但没想到,朋友一见父亲几乎空着手,当时就拉下了脸。我父亲觉得大受伤害,也对“朋友”等等,心灰意冷。
父亲一生性情刚烈慷慨,仗义重谊,这次,他给我们背这首诗,带着满腹伤感,几乎唏嘘。我心里极感震动,那种人生的寒凉,一下子就包围了我。我问父亲,这是谁的诗?父亲说,他也不知道,是他年轻时,到一户人家,人家的中堂上,就写着这首诗,因为说中心中隐痛,触动心中感慨,一下子就记住了。
过了几日,我和大哥坐在父亲病床边,父亲和我们聊,那天他的情绪很好,他说有一首诗,是邵康节先生的,很好,就又背给我们听: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惟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忠臣扶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
四方平定干戈息,我纵贫时也不妨。
我父亲少时读私塾,读《语》《盂》,读《千家诗》,几年的私塾教育,使他终生都像一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情怀气质,常常民胞物与,感怀万端;有着读书人的思维方式,时时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还有着天下家国的眼光,总是忠臣孝子,修身齐家。我后来到了城市,在城市里见到不少我父亲个辈分的人,他们大多认识字,能读报,还有各自的技术或专业,见识也广,但是却毫无父亲的那种读书人的气质。这促使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
但是啊,深受私塾熏陶的父亲后来却终生在农村,做一个地道的农民,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的情怀和感慨。他是何等的孤独啊。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一一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他后来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念书,在没有高考的时代,在社会禁锢阶层流动的时代,这样的读书完全没有什么目的。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吧,希望通过自己的培养,让我们能听懂他的心声?
我在父亲给我背的两首诗中,感受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伤感,也感受到了他对家国的真诚祈祷。
不久,我的父亲就去世了。在那样偏僻的乡下,在那样一个完全无人注意的角落,我的农民父亲,对人生有着那样苍凉的感受,还有着那样深重的对家国的关怀。这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父亲曾经对我有很多的期望,但是,他最后对我的交代,就仅仅是希望我花钱不要太大手大脚,“你负担重啊。”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的话。
我知道我不能让父亲对我完全满意。但我会一直秉持良心写作和教书,因为,我生活在父亲的家国,我会像我父亲一样,为天下家国祈祷。
(摘自《经典美文》)
小题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2)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小题2:“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小题3:文中两次引述“父亲”背诵的诗歌,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6分)
小题4:“父亲”对“我”说的最后的话:“你负担重啊。”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父亲”这句话的理解。(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战略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有人质疑“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有关议论并未停止。
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实质上是对于是按照既有模式追求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让经济转入新的增长轨道而宁可牺牲一部分增长速度的不同看法,也就是对于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不同看法。一般地讲要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关键是怎么兼顾、怎么把握好时机。经济学界最近兴起的关于刘易斯拐点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对于“腾笼换鸟”的不同看法。
刘易斯拐点是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将走向枯竭,出现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劳动力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当然,所谓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绝对短缺,而是相对短缺,表现为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这个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存在,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得到过验证。不过,对于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尚有争议,因为我国还有约1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并不缺乏。如果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则仍然可以而且应该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腾笼换鸟”似可缓行;如果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腾笼换鸟”则势在必行。
这里的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而是表现为工资大幅度上涨。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如果非农产业不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农民就不愿背井离乡进城务工。而一旦工资大幅度上涨,显然就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民工荒”和“涨薪潮”等现象看,应该说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到来。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
在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的背景下,实施“腾笼换鸟”,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选择。这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对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如果现在不主动转型,未来被动改变将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小题1:下列关于“腾笼换鸟”和“刘易斯拐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腾笼换鸟”是几年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提出的区域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没有来得及全面实施是因为“腾笼换鸟”脱离我国的优势,迟滞地区经济发展。
B.“腾笼换鸟”就是把传统制造业从成本不断提高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对成本不太敏感的先进产业引进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C.“刘易斯拐点”是在二元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枯竭,出现的一个从劳动力过剩转向相对短缺的转折点。
D.“刘易斯拐点”是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不涨工资就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情况下,出现的非农产业工资成本明显上升的时点。
小题2:作者认为“在我国,实施滕笼换鸟势在必行”,下列不属于这一说法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  )
A.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形势变化下,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转变经济发展大战略的需要。
B.近年来,虽然我国仍有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但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
C.随着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和内地出现了只有非农产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才愿意进城务工的现象。
D.与南亚、东南亚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普通打工者的工资水平已经不再具有优势,甚至高于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我国不再具有劳动力、资源、环境等竞争优势。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是否实施“腾笼换鸟”取决于刘易斯拐点的是否到来,若未到刘易斯拐点,则应继续发挥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发展相关产业,“滕笼换鸟”必须缓行。
B.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著名命题,“刘易斯拐点”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得到过验证。
C.实施“腾笼换鸟”战略,短期内会使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税收等受到影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
D.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实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一种必然,而未来被动改变不太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震荡。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我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后来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把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
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还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荫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
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
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多划分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
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开篇就写自己在北京生活了五十八年,其用意是为了强调在北京生活之久,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B.“梦境是现实的变形”,这一段关于梦中艰难采摘槐豆的情节,作者采用对比手法,为了突出现实生活的美好。
C.“槐”是平民化文字的象征,胡同是作者生命依恋的空间,也是他心灵悸动的源泉。作者以此抒发对北京的眷恋情怀。
D.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质朴、自然、真挚,却不乏画龙点睛之笔,尤其是文章最后两句诗句很有韵味。
小题2:文章写了不同时期“我”对那株巨槐的感受,结合全文,简要概括。(2分)
小题3: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4:本文笔墨多集中在槐树上,而倒数第二段却写了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内容,你认为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去?结合文本,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唐代文学的魅力
陈尚君
唐代人普遍的政治热情很高,政治生活中有些话可以直讲,有些话则不能直讲,读唐诗应该知道,许多诗歌表达个人遭遇和追求时运用了比兴手法。
现在知道的唐代诗人大约有3500人,诗53000首,作者上自帝王,下到僧道童妇。皇帝中能诗者不少。唐太宗在四夷来宾时写“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追怀功业时写“昔乘匹马去,今驱万骑来”,都很有气势。
唐代人普遍的政治热情很高,最突出的大概是李白,作品中始终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他在《与韩荆州书》中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地位和身高都不高,但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另一篇《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代别人来推荐自己,“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他要像先秦名臣管仲、晏婴一样,辅佐君王,发挥才智,达到天下大治。“愿为辅弼”一句很有意思,不祈求,不推迟,顺理成章,可以做宰相。他连功名成就后的选择也考虑到了:功成不居,戏傲江湖。他的自负和追求,大概最能够表达盛唐诗人的政治理想。当然,李白没有任何历练,也无法知道他实际能力如何。
文人纠缠在政治中,各人遭际有很大不同。比如初唐四杰很早成名,得意得很,有人出来泼冷水,这个人叫裴行俭,说“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馀得令终为幸”。后来居然都应验了。裴行俭认为为人首先要讲器识,但是四杰太过浮躁浅露,指出文人行为和官场法则之间的差距,文人有才当然都竭尽表现,官场则需要渊默忍让,坚毅进取。像王勃,到沛王府做修撰,很小的官,府里斗鸡,他做游戏文章讨伐对方的鸡。高宗看到后认为王勃挑拨兄弟之间的斗争,因此王勃被贬官,辗转以后父亲也受牵连贬到交趾(今越南),王勃去探父,路上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后来渡海翻船受惊而死,应了裴行俭的话。骆宾王悒郁不得志,终于造反,写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
唐人与政治有关的作品非常多,这里举几段。一是李商隐《重有感》,是在甘露事变后对宦官干政表示不满。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使宦官实际上能左右朝廷政局,在皇帝废立和重大决策上有太多的话语权,是很严重的政治问题。
再一个是藩镇问题。安史之乱后,在地方上拥有军力的将领和朝廷保持距离,甚至长期割据。唐人很多文学作品中对此也有所表达。韩愈最有名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对于朋友考不取进士到河北去做官,做序相送。古文家看到的是这篇一百多字的文章几次曲折,一气呵成,认为写得非常好。历史学家则有不同解读。韩愈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是朋友考进士多次不中、政治上没有前途的时候,奔向割据一方的军阀来寻求发展。韩愈的感情非常复杂,既关切朋友,给董生以极大勉励,又要向他说明大是大非,反复申言,反复规谏。
政治生活中有些话可以直讲,有些话则不能直讲,读唐诗应该知道,许多诗歌是用比兴手法表达个人遭遇和追求。这里举两首诗,一首是陈子昂的《感遇》,写深林中的香草,生长繁茂,但是自生自灭,无人理会。陈子昂借此表达无人赏识自己的痛苦。从陈子昂的遭际来讲,以后陷得太深,也容易出事。另一首是张九龄的《归燕》,最后两句讲“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表示自己无心与李林甫竞争。
适闲诗是和政治诗相对的,有没有寓意要区别对待。柳宗元的《江雪》是大家熟读的,这“孤舟蓑笠翁,独角寒江雪”,我们既可以看到他出入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感悟,也能感觉他在坚持着什么,所以“万径人踪灭”,他还在“独钓寒江雪”。当然有宁静淡泊,其中也有不甘于失败、沉寂的追求,我们可以读出另外的味道。和柳宗元齐名的韦应物,则是出于内心的恬淡和平静,诗里面没有太多波澜,平和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真诚。“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清廉太守的自白,出自肺腑。他那首《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诗写风雨怀人,感情很真挚,诗意也很简单,没有别的寓意,这是他高明的地方。
(2011年8月17日《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唐人与政治有关的作品非常多,如唐太宗在四夷来宾时写的“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李商隐的《重有感》等。
B.李白的政治热情很高,作品中始终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但是李白很自负,并没有什么实际能力。
C.初唐四杰很早成名,很得意,但裴行俭认为四杰太过浮躁浅露,指出文人行为和官场法则之间的差距。后来都应验了。
D.唐人很多文学作品反映藩镇割据问题,如韩愈最有名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E.闲适诗是和政治诗不同,一般没有寓意,如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就没有别的寓意。
小题2:下列唐诗不属于用比兴手法表达个人遭遇和追求的一项是(3分)      
A.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
B.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
C.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小题3:唐代许多诗歌为什么用比兴手法表达个人遭遇和追求? (4分)
小题4:结合全文,谈谈唐代文学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碗清汤荞麦面(节选)
粟良平
大年夜晚上一过十点,北海亭面馆的店主要说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上前去招呼。
“啊……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 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行啊,请,请这边坐。”老板娘说着,领他们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清汤荞麦面一碗!”
听到喊声的老板,抬头瞥了他们三人一眼,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子面,送到妈妈口中。
不一会,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起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答道。
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 过了晚上十点,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吃完后,付了150元钱。老板娘对着他们的背影说道:“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生意日渐兴隆的北海亭面馆,又迎来了第三个大年夜。 十点刚过,二号桌上已经摆好了“预约”的牌子。老板和老板娘立刻把墙上挂着的各种面的价格牌一一翻了过来,赶紧写好“清汤荞麦面150元”。其实,清汤荞麦面的价格已经是200元一碗了。
到十点半,他们来了。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的那件略有些大的旧衣服,兄弟二人都长大了,有点认不出来了。母亲还是穿着那件不合时令的有些退色的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笑着迎上前去。
“……啊……清汤荞麦面两碗……可以吗?”母亲怯生生地问。
“行,请,请里边坐!”
老板娘把他们领到二号桌,顺手将桌上那块预约牌藏了起来,对柜台喊道: “清汤荞麦面两碗!”
老板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
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
“大儿,淳儿,你们也知道,你们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了八个人的钱。我把抚恤金全部还了债,还不够的部分,就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剩下的债,本来约定到明年三月还清,可实际上,今天就可以全部还清了。”
“啊,这是真的吗,妈妈?”
“是真的。大儿每天送报支持我,淳儿每天买菜烧饭帮我忙,所以我能够安心工作。因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所以现在能够全部还清债款。”
“好啊!妈妈,哥哥,从现在起,每天烧饭的事还是包给我了!”
“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真是谢……谢……”
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作为年夜饭的清汤荞麦面吃完了,付了300元。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深深地低头道谢,走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老板和老板娘大声向他们祝福,目送他们远去……
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北海亭面馆里,晚上九点一过,二号桌上又摆上了“预约”的牌子,等待着母子三人的到来。可是,这一天始终没有看到他们三人的身影。
一年,又是一年,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可母子三人还是没有出现。
这一年的大年夜又来到了。 那块“预约”的牌子,早已悄悄地放在了二号桌上。
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 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一个身穿和服的女人,深深埋着头走了进来,站在两位青年的中间。
“啊……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穿和服的女人平静地说。
老板娘指着三位来客,目光和正在柜台里忙碌的丈夫的目光撞到一处。
青年中的一位开口了。 “我们就是十四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顾客。那时,就是这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鼓励,使我们三人同心合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这以后,我们搬到母亲的老家滋贺县去了。
“我今年通过了国家医生资格考试,现在在京都的大学医院当实习医生。明年四月,我将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工作。还没有开面馆的弟弟,现在在京都的银行里工作。今天我们母子三人,特意赶到札幌的北海亭,想要麻烦你们煮三碗清汤荞麦面。”
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泪珠一串串地掉下来。
“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三碗——”
“好咧——清汤荞麦面三碗——”泪流满面的丈夫差点应不出声来。
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不约而同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店外,刚才还在纷纷扬扬飘着的雪花,此刻也停了。皑皑白雪映着明净的窗子,那写着“北海亭”的布帘子,在正月的清风中,飘摇。
(文章来源于《世界经典小说选读》,有删节)
小题1:文章标题为“一碗清汤荞麦面”,请简析其妙处。(4分)
小题2:文中吃面的场面既写母子三人的对话,也写老板夫妇的对话,是否显得啰嗦重复?请举例分析。(5分)
小题3:有人认为母子三人从逆境走向光明,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