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血   乳无尽的黑暗,冰凉、坚硬的废墟,孤独、无助,惊恐的他号啕大哭,他的嗓子哭哑了,嘴唇干裂——饿。突然,他的唇触到了一个柔软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血   乳
无尽的黑暗,冰凉、坚硬的废墟,孤独、无助,惊恐的他号啕大哭,他的嗓子哭哑了,嘴唇干裂——饿。
突然,他的唇触到了一个柔软的东西,热热的、暖暖的,像妈妈的乳房。他努力地探着身子,干裂的嘴唇一口叼住小小的乳头,用力吮吸着,浓浓的、腥腥咸咸的,不像妈妈的乳汁,妈妈的乳汁是香的、甜的,而且,妈妈的乳汁泉水般源源不断,他吮吸的乳汁却是一滴一滴的。
他吐出乳头,嘶哑着嗓子哭。哭累了,他睡了。
他饿醒了。他的唇又触到了乳头,一口叼住,依旧是腥腥咸咸的,他太饿了,顾不了那么多,用尽全力吮吸着。他口中的乳头触电般地跳了一下,他听到妈妈在虚弱地呻吟,妈妈好象很疼,扭动着身子,呻吟声忽长忽短。妈妈扭动的时候,乳头从他的口中脱落,妈妈似乎在竭力把身子靠近他,当他再次叼着乳头用力吮吸的时候,他听见妈妈那长长短短的呻吟声又开始了。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又醒了,妈妈停止了呻吟。他在黑暗中摸索,寻找着妈妈的乳头,当他叼到妈妈乳头的时候,他感觉乳汁比原来多了,像细细的泉水,源源流入他的口中。他大口喝着,口中的乳头又跳了一下,妈妈的呻吟声低低地传来,他停止了吮吸。他一定是把妈妈吸疼了,妈妈的身体却靠得更紧了,妈妈真好,那么痛,还靠过来让他吮吸,他含着妈妈的乳头幸福地睡了。
他是被上面传来的嘈杂声音惊醒的,突然惊醒的他大哭起来,被乳汁浇灌过的他哭声嘹亮。上面传来喊叫声:“快过来,这里还有幸存者!”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响过,有人在喊:“孩子别哭,叔叔来救你了!”他哭得更凶了。
哭累了,他又去寻找妈妈的乳头,他把乳头叼在嘴里使劲吮吸的时候,乳汁是凉的,他吐出乳头,他不明白,妈妈的乳汁怎么变成了凉的,是妈妈不爱他了吗?
叔叔在上面喊:“孩子,别哭,坚持住,叔叔一会就把救你出去!”
他哭得更厉害了,他一边哭一边用小手拍打着妈妈,他想要妈妈给他喝热的乳汁,妈妈似乎睡着了,一动也不动。
他使劲拍打着妈妈:“妈妈你醒醒!妈妈你醒醒!!”
妈妈真的生气了,妈妈的脸一定板得很严肃,像要下雨的样子。
他伸出小手在妈妈的胳肢窝里轻轻地挠着。妈妈生气的时候,他只要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在妈妈的胳肢窝挠几下,妈妈就会扑哧一声笑起来,妈妈笑过后,拍着他肉肉的小屁股说:“你这个小调皮,小坏蛋呀!”
可是今天,他的法宝失灵了,妈妈再也不理他了。他哭得汹涌澎湃,他要用不停的哭声把妈妈吵醒……
他的头顶上空出现了一丝光亮,有人在喊:“看到了,是个男孩!”有人又喊:“孩子闭紧眼睛,别睁开呀!”还有一个女声在喊:“孩子,别怕,我们来接你了!”
他乖乖地闭上了眼睛,一只塑料瓶子递到了他嘴边:“孩子,喝水。”
他张开嘴巴,水缓缓流进他的嘴里,凉凉的,甜甜的。温柔的女声在他喝水的时候不停地对他说:“你是最勇敢的孩子,你知道你在下面坚持了多长时间吗?”似乎是为了强调时间的长度,她停顿了一下说:“72个小时!”他不知道72小时是多久,他只知道是在夸他棒,就像是他在家里吃了满满的一碗饭后,妈妈朝他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他想,现在的他就是最棒的了。想到这里,他的嘴边露出了一丝骄傲的微笑。
当救援人员把他和妈妈从废墟下救出来的时候,人们发现这个四岁小男孩的双唇像一朵鲜艳欲滴的花,那个用娇小的身躯保护着小男孩的妈妈的胸部赤裸,在她美丽的胸部上灼灼开放着一朵硕大的红花,那朵红花刺疼了所有人的眼睛。
“妈妈”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个只有19岁的女孩,这个还没品尝过爱情滋味的女孩,这个幼儿园里的最年轻的保育员,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奋不顾身地扑向惊呆了的男孩。三天三夜,她用少女最纯洁的乳房,用她最无私的乳血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她绝美的乳花开放在所有人的心里。
(选自《青年博览》2008年9月下,作者王洋。有删改)
小题1:分析小说开头画线文字的作用。 (4分)
小题2: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四岁小男孩”,请简析其表达效果。(6分)
小题3:小说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妈妈”不是小男孩的妈妈?试作简要概括。(6分)
小题4: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与感受。(8分)
答案

小题1:①营造了一种灾难后恐怖、凶险的环境气氛。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③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答对两点即可。)
小题2:(6分)①小男孩是幸存者,所以以其视角叙述,具有很强的真实感。②四岁小孩懵懂无知,其感受的模糊性可以很好的弥合想象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性。③同时,这种模糊性可以让作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
小题3:(6分)①浓浓的,腥腥咸咸的,不像妈妈的乳汁,妈妈的乳汁是香的,甜的,而且,妈妈的乳汁泉水般源源不断,他吮吸的却是一滴一滴的。②他伸出小手在妈妈的胳肢窝里轻轻的挠着,可是今天,他的法宝失灵了,妈妈再也不理他了。(每点3分,找出来并能简要概括即可。)
小题4:①深化主题(揭示主题);②将少女的爱升华到母爱的高度;③将少女的精神提升到中华民族面对灾难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高度;④少女的精神感召了现场的所有人,不仅如此,她将激励所有人在灾难面前要有坚强不屈、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结构的题目,是开头的作用,首先概括开头的内容,然后答作用,作用主要有照应标题,渲染气氛,全文线索,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和下文形成对比等。选择这些,结合文意作答即可,此题主要是渲染恐怖、凶险的氛围,为下文作铺垫。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分析是小说选取的视角,首先“小男孩”是亲历者,这样增强小说的真实性,视角是“四岁”小男孩,这样是小说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成分得以合理,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节的概括的题目,选取文中的重要词语作答,同时也是小说中常用的一种伏笔、照应的写法,主要的语句是:“浓浓的、腥腥咸咸的,不像妈妈的乳汁,妈妈的乳汁是香的、甜的,而且,妈妈的乳汁泉水般源源不断,他吮吸的乳汁却是一滴一滴的”“妈妈生气的时候,他只要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在妈妈的胳肢窝挠几下,妈妈就会扑哧一声笑起来,可是今天,他的法宝失灵了,妈妈再也不理他了”,此题的第二个答题点可能有些牵强,如果是妈妈去世也不会理会他,此时妈妈显然去世。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章的主旨的概括的题目,文章的结尾用抒情的方式写,显然是深化主旨,关键是要探究她的普遍意义,要上升到民族和人格的高度来分析,以及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主要是一种民族自强精神的体现,教育现场以及后来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血   乳无尽的黑暗,冰凉、坚硬的废墟,孤独、无助,惊恐的他号啕大哭,他的嗓子哭哑了,嘴唇干裂——饿。突然,他的唇触到了一个柔软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卢新宁
①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②跟你们一样,我曾在中文系就读,青涩的背影也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③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④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⑤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⑥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⑧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在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时,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⑨这让我想起陈平原先生在中文系百年时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⑩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
【注】卢新宁,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小题1:面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弟学妹,作者表现出诸多忧虑。下列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3分) (   )
A.现实生活会消磨人的激情与浪漫,使人怀疑一切。
B.年轻一代人,虽有着远比自己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但未必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C.面对凸显的社会问题,年轻一代能否接受前辈未曾经历的挑战。
D.在利益成为唯一价值追求时,致使人们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随波逐流,成为“精致利己主义”。
小题2:根据文意,对加点的“粉碎机”一词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粉碎机”是指具有强大破坏作用的社会力量。
B.“粉碎机”是指具有否定、解构能力的怀疑心态。
C.“粉碎机”是指缺乏信仰而心灰意冷、随波逐流的现象。
D.“粉碎机”是指缺乏精英培养而塑造“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社会。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学理论以及古典文献学习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价值需求。
B.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
C.文化修养无法抗拒阻止因追逐利益而导致的道德、信仰的缺失。
D.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拥有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不曾经历的价值挑战。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如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那么它对教育或课程改革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诚然,全球化加速了其蕴涵的主导价值观或“文化霸权”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教育政策或改革措施方面的相互借鉴也日益增加。因此,全球化会带来同质性,会让各国的教育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都似曾相识。
但是,教育政策与改革措施是无法被借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人们在引述这个道理时,往往关注的都是改革要符合国情,而忽视了国情,也会“调适改革”。正因为如此,各国即使遵循的是同样的改革理念,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也会出现差异。在一项同样是针对全球化时代课程分权改革进行的大型研究计划中,学者们先对美、法、西班牙、哥伦比亚四国作了个案描述,然后又对39个国家的课程分权改革状况作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全球化已使课程分权成为当今一个全球性的改革项目,但各国在实施这项改革时所选择的重点、采取的策略及其效果仍然各有差异。其中,基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脉络、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治氛围进行的地方调适是造成这些国与国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同质性,同样蕴涵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尤其是在我们能够主动调适外来的改革理念和措施的时候。如果说发现同质性意味着我们要警惕全球化外衣下的文化霸权的话,那么创造多样性则意味着我们应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主动调适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用我们的话来说,和而不同,才是中国的课程改革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应然追求。
这也不只是理论假设,而是有其现实依据。早在十年前,当中国两岸三地启动课程改革时,人们已经发现三地的改革无论在理念还是措施上都颇为相像,均折射出课程改革的全球化时代特征。在这种市场导向的氛围中实施改革,人们不得不面临着质量与公平、竞争与合作、标准与多元、控制与自主的困境。在大陆,这种困境则集中表现为改革中期外来的改革理念与传统文化及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在面临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改革浪潮时,完全可以做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我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如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式决策体系、重视学生基础训练的传统、完备的教研体系甚至饱受抨击的应试文化。它们都会对那些“外来的”改革理念与措施产生压力、作出调适,而对改革实施来说,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双刃剑。重点在于,我们是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的?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系统各个层级上出现的地方调适的?
小题1:下列不属于“课程改革调适”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
B.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同质性,也蕴涵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
C.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D.许多国家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全球化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相互影响与借鉴,教育政策与教改措施也是如此。
B.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及政治氛围等是造成国家之间在实施课程分权改革时存在着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中国的课程改革面临的诸多困境体现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D.中国的课程改革做到了“和而不同”,既适应全球化挑战,更具有本国特色。
小题3:根据文意,从文中举例说明划线处“双刃剑”的含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纯真”好
子敏
智慧高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养分,保持自己的纯真。智慧低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毒素,使自己的内心跟面貌越变越丑。
有的人不喜欢“纯真”,觉得那是无知幼稚的意思,希望能“成熟”一些。而“成熟”的含义,是常常被误解的。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待人越来越刻薄”,“对人越来越怀疑”,“心胸越来越狭窄”,“行为越来越自私”,全部当作“成熟”来看待。我认为这种成熟是很“丑”的。
成熟”应该是青草更青、绿叶更绿、苹果更红、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我们可以找出种种理由来同情一个“从此脸上不再有笑容”的人;但我并不认为这个人是智慧很高的人。
我的心中藏着一幅秘密的画像。这是一位老太太的画像。她脸上都是“岁月的车轮印子”,但是她的微笑像纯真的少女,眼中有晶莹的光彩。我在她的笑容中找到了“成熟”的真正含义:智慧培植起来的纯真。
她是我学生时代的国文老师。我最后一次跟她见面是为了拿一首我看不懂的诗去请教她。
“我看不懂的诗比你还多。”她说,“这个诗人一定是有了某一种非常独特的经验,不过他却在‘语言’方面发生了点儿困难。这种情况有时候也是很美的,对不对?”说完这句话,她就笑了。
在她的笑容里,我看不到有“我的师丈因为肺病去世”的那一层阴影,也看不到有“饱受折磨把四个淘气的孩子教养成人”所凝聚起来的一层积劳怨恨的冷霜。
现实生活的艰苦,像一捆粗糙的绳子,紧紧地捆住她像捆住天使。天使却从绳索中飞出来,轻轻落在绳索上,唱她应该唱、想唱的歌
在“请教一首诗”以前,我还拜访过她一次。那一次,我看到了现实生活的真面目。她有两个淘气的孩子刚打过架,饭桌也没收拾,屋里是那两个可以说是完完全全不懂事理的孩子的哭声,一起一落,连我听了也心烦。
可是她并不发怒。她十分镇静。她一边和我谈话,一边收拾饭桌,把碗拿到厨房去洗,洗过碗又把厨房收拾干净,然后替我沏好一杯茶,请我到客厅去坐。
她用无法形容的耐性来治家,来对付现实生活。她所得到的报酬是很大很大的,那就是获得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保持了自己的纯真。
人生什么事最使我难过呢?穷吗?不是。累吗?不是。我说人生最使我难过的,是看到美丽的母亲当了几年母亲以后,有一张恶狠狠的脸;美丽的主妇当了几年主妇以后,脸上有严冷的表情。
我有一个当主管的朋友,天天在发威,说是可以震慑部下,结果眼中布满凶光,毁掉自己美好的容颜,也失去了内心的纯真。其实一个好主管,应该对部下亲切。因为替部下解决困难,鼓励部下发挥创造精神,才是他应负的责任。也许“凶光”真能帮助他击败自己的部下,但是一头怒狮率领着一群绵羊,又能创造出什么事业?
生活的艰难有时候也能毁掉自己的纯真。我对天天上菜市场买菜的先生或太太,心中怀着敬意。但是我常常祈祷:菜市场里讲价杀价的活动,不要毁坏他的面容,使他脸上凝聚锱铢必较、淡漠无情的冷霜。
我觉得有几种“天真”是可以受责备的。天真得认为自己可以不尊重别人,天真得认为别人应该毫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意见,天真得以为自己永远比别人高明,天真得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尽义务,天真得把团体的成就认为是自己一个人的成绩……这些“天真”,是应该受责备的。
以真诚待人的那种天真,为了助人不怕吃亏的那种天真,耐心想去感化恶人的那种天真,对待不听话的孩子慈爱的那种天真,喜欢跟小孩子接近的那种天真,热心而被人拒绝却不生气的那种天真,为了尽责任而吃苦的那种天真,都是应该鼓励的。因为这些“天真”保持住一个人内心的纯真,能使个人的容貌永远那么可爱亲切。
我怜悯一个有了成就,却失去了纯真的人,因为我觉得他所得到的跟他所失去的相比,实在少的可怜。失去纯真,也就失去了幸福人生的一部分。
                                                 (选自子敏散文集《和谐人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分)
A.本文是一篇人生哲理散文,兼具形象性、抒情性与逻辑性,既能启发智慧,又能让人获得艺术享受。
B.作者以诗意的文字娓娓叙说生活哲理,达到文学作品以情感人的审美效果,让人不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纯真”真的很好。
C.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的手法,善于将概念化为可感的艺术意境,避免了说教文章的空洞乏味,不但让人信服,而且产生了愉悦的审美效果。
D.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抛弃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作者借写此文批判了人性的自私、虚假,表达了对现实的反讽。
E.本文集中体现了作者在苦涩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诗意、发现乐趣,保持纯真心灵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智慧,含意隽永,耐人寻味。
小题2: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成熟”应该是青草更青、绿叶更绿、苹果更红、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2)天使却从绳索中飞出来,轻轻落在绳索上,唱她应该唱、想唱的歌。
小题3:作者在文中用较大篇幅叙述自己与国文老师的交往经历,有何作用?(6分)
小题4:结合原文,谈谈作者是如何逐层揭示“‘纯真’好”这一主旨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的题目。
别急,哈尔施塔特
冯骥才
①不久前,一到维也纳就被那里的朋友问道:是你们要在南方原样复制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尔施塔特吗?
②我听了一怔。本想搪塞过去。不料人家抓着不放,说是这里的电视台正式播报的,还有各种人物出来加以评点。有的说,“中国这么大的文化古国有多少好东西,为什么还要复制我们的?”“如果他们复制我们的哈尔施塔特,我们就在阿尔卑斯山里复制一个长城。”“世界文化遗产能复制吗?”等等;还有一个哈尔施塔特的居民说,“我家的店铺是祖祖辈辈用心设计出来的,他们有权利复制去吗?”
③我更有兴趣的问题则是:文化遗产能否复制?于是我拉着朋友往位于特劳思湖边的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的哈尔施塔特跑一趟,看个究竟。
④这地方的确很美。波浪般起伏不已的阿尔卑斯山,在奥地利中部创造出一片山重水复、如诗如画的风景。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明镜般静静地卧在山野深处,奥地利人称这片天赐的风景为“湖区”。前些年我应萨尔茨堡之邀,为他们写一本书,曾到湖区来过一次。那次的印象湖区就是一个童话世界。铺满绿茵的山峦,透明的溪流,五彩缤纷的花谷,随处或立或卧的肥硕的牛,还有山民特有的两层坡顶的木房子,楼上楼下挂满鲜花……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的山民对我说的一句话: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
⑤镇里的房屋全是依山而筑,高低错落,而且一楼一式,彼此不同,其形态、材质、色彩,全都听凭房主的性情。这里的房屋,院墙、门洞、阳台、窗台都被房主用自己喜爱的鲜花艳丽五彩地装饰起来。某个楼角缺点什么,有点寂寞,就会把一盆垂着小紫花的绿藤柔情脉脉地吊在那里;可能他们觉得院内小径上的落花太美了,不忍扫去,便让一把竹帚闲倚墙边,任由地上落红一片。对于哈尔施塔特来说,小镇的美不是用行政和资本“打造”出来的,人们唯美的天性哪能复制!
⑥哈尔施塔特这个词汇与“铁器”相关。欧洲第一个铁器时代就以哈尔施塔特命名。它对欧洲文明划时代的进步具有标志意义。恐怕这正是它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的缘故之一。当然,比“铁器时代”更早的历史还有凯尔特人留在这里的墓穴。早期人类在这里活动,都与这座小镇储藏极富的山盐有关。数千年的历史使哈尔施塔特成为欧洲最古老的小镇之一,也颇使镇上的人引为自豪。他们把不少珍贵的历史的遗存都精心地放进镇中心一座设施现代的博物馆中。这博物馆叫作“时光回忆”。
⑦在镇内街上偶尔还会碰上一两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当地人。阿尔卑斯山的山民,女人穿束腰长裙,男子穿鹿皮短裤,与这里的山水有种谐调的美。他们不像中国的旅游景点,民族服装多成了吸引游人的一种道具。这里的百姓只有逢到节日或贵客光临,才穿上民族服装,如同穿上礼服,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一碰见这样的人,本地的色彩就活了起来。
⑧哈尔施塔特,可别叫“复制”这个词儿闹昏了!这些年中国不少地方都在仿古、重建、复制,什么唐代宫殿、明代城墙、清代大街,甚至还要复制和重建圆明园,而做这种事时,谁也不会对文化认真。我们自己的古镇还说拆就拆呢,谁会拿你们的古镇当回事。
⑨我想说,别急,哈尔施塔特,这不过是一场商业的游戏罢了。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2012年第2期,有改动)
小题1:文章①②节表现了当地人什么样的心理?(4分)
答:                                                                    
小题2:请分点概括哈尔施塔特为什么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湖畔小镇”。(30字以内)(4分)
答:                                                                    
小题3: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到“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小题1: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各个历史阶段喧嚣文化的表现及作者对此的态度(6分)
答:                                                                    
小题2:请分别解释“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在文本中的涵义。(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