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牟宗三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小题2:《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解析

小题1:梁先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将思想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
小题2:从哲学方面“从果说因”,晚年观念陈旧等方面作答。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牟宗三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国商张謇
①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后被称为“四先生”。张家世代务农,直到他的父亲张彭年时,才在务农之余兼营一个制糖的作坊。也许没有人想到,这个农家子弟将来会成为名留青史的一代“国商”。
②张謇进入历史视野的身份是——弃官从商的中国实业先驱。这个带有转折性的身份蕴涵的内容很多。他在40岁之前苦苦求取功名,非常坎坷,到41岁才功成名就。张謇曾言:“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1898年他守制结束,到北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心知官场险恶难测的张謇,决心远离官场,走上实业之路,“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便在第二年辞职返乡,转而经商。中国士大夫阶层历来以“学而优则仕”为事业,经商曾经是中国读书人所不屑于选择的一条道路。弃官而从商,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儒家传统的背离;但是经商之后的张謇又从来没有放弃“尧舜之治”“圣王之道”的儒家社会理想,作为商人的张謇甚至做了不少从商人的角度来看并不十分正确的决定。
③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此时的商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权利,国家的经济政策仍未走出小农时代的框架,即使是很微观的商业活动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处处受牵制,也没有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张謇经历了许多艰苦,有许多感慨,对后代来说,这一代企业家的历程留下了许多启发。
④虽然张謇从商之后,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经营,却很少有人简单地把他称为“商人”。这或许是因为他的政治和社会声望实在太耀眼了。他似官而非官,似商而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但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被称为“绅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他应该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职业经理人兼公益家。
⑤在20世纪初整个中国处于浑噩茫然之中时,张謇几乎完全凭借自己和家族的力量在他的故乡南通建设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范本。当时的南通城就像一个试验田,张謇在这里培植他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而南通城也像是张謇的城堡,是他政治追求受挫后苦心经营的小王国。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因为一个叫张謇的人,进入了世界的视野。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张謇的“带有转折性的身份”蕴涵了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文中看,张謇生活的时代对商人来说有哪些艰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从全文看,张謇被称为一代“国商”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从雕花匠到画匠
光绪四年,父亲打听到有位雕花木匠,名叫周之美的,要领个徒弟。托人去说,一说就成功了。
这位周师傅,在白石铺一带,是很出名的,用平刀法雕刻人物,是他的绝技。我跟着他学,他也耐心地教我。我很佩服他的本领,又喜欢这门手艺,学得很有兴味。
经过一段时间,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又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那时雕花匠所雕的花样,千篇一律。我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果子或花木。还搬用平日常画的飞禽走兽,造出许多新花样,果然人人都夸。
光绪八年,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仔细看了一遍,实在是好。向主顾借了来,在我挣来的工资里,匀出些钱,买了纸、颜料和毛笔,晚上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订成了十六本。从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了。
一位远房本家,名叫齐铁珊的,他很关心我的画。有一次,他对我说:“萧芗陔快到我哥哥家里来画像了,我看你何不拜他为师!”这位萧师傅,纸扎匠出身,画像是湘潭第一。我就到他家去拜师。他把拿手本领都教给了我,画像这一项,就算初入门径了。
光绪十五年刚过年,我第一次见到寿三爷。寿三爷名叫胡自倬,号沁园。那天正是他们诗会的日子,到的人很多。寿三爷听说我到了,很高兴,当天就留我同诗会的朋友们一起吃午饭。他家延聘的教读老夫子名叫陈作埙,号少蕃,学问很好,也是湘潭的名士。吃午饭的时候,寿三爷说:“你如愿意读书的话,就拜陈老夫子的门吧!”吃过饭,按照老规矩,先拜了孔夫子,我就拜了胡、陈二位,做我的老师。
少蕃师对我说:“画画总要会题诗才好,你就去读《唐诗三百首》吧!诗的一道,本是易学难工,就看你有心没心了!”我小时候读过《千家诗》,几乎全部能背出来,读了《唐诗三百首》,上口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读得很有味。少蕃师又叫我在闲暇时,看看《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还时常给我讲讲唐宋八大家的古文。我觉得这样的读书,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
读书的同时,我跟胡沁园老师学工笔花鸟草虫。他对我说:“石要瘦,树要曲,鸟要活。”我常常画了画,拿给沁园师看,他都给我题上了诗。他还对我说:“你学学作诗吧!光会画,不会作诗,总是美中不足。”那时正是三月天气,牡丹盛开。沁园师约集诗会同人,赏花赋诗,他也叫我加入。我放大了胆子,作了一首。沁园师看了,念道:“‘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这两句不但意思好,十三谭的韵,也押得很稳。”这一炮,居然放响,是我料想不到的。
我在胡家,读书学画,有吃有住,心境安适得很,眼界也广阔多了,只是总想起家里的光景。那时照相还没盛行,画像这一行生意是很好的。沁园师知道我这个意思,到处给我吹嘘,附近的人都来请我去画。后来我又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能够在画像的纱衣里面,透现出袍褂上的团龙花纹,人家都说这是我的一项绝技。人家叫我画细的,就送我四两银子,从此就作为定例。我觉得画像挣的钱比雕花多,又省事,就扔掉了斧锯钻凿一类家伙,改了行专做画匠了。
生意越做越多,收入也越来越丰,祖母笑着对我说:“阿芝!你倒没有亏负了这支笔,从前我说过,哪见文章锅里煮,现在我看见你的画,却在锅里煮了!”
(节选自《白石老人自述》)
小题1:文中提及齐白石哪几次重要的学艺经历,促成他从雕花匠转变为画匠?
现场答案1
1)勾影《芥子园画谱》。
2)拜萧芗陔为师。
3)拜胡沁园为师。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答案2
1)跟周之美学雕花手艺。
2)跟萧师傅学画像。
3)跟陈,胡两老师学习读书写诗。
4)跟胡沁园学工笔画。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齐白石曾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来告诫学生要跳出老套,立志创新。文中他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艺术主张?
现场答案
1)在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基础上又改进了圆刀法。
2)琢磨出精细画法,能够在画像的纱衣里面,透现出袍褂上的团龙花纹。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 “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武汉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记者 李昌建 徐伯行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某高校网站BBS上的这段顺口溜,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小李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亏待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简单向记者介绍了一下他的日常开销——饮食40~60元/天,洗衣服10~20元/周,杂七杂八的花费120元/月,上网开销一个月也要几百元,每个星期还要留200元流动资金出去玩。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小李一个月的生活费要上千元。
而同样是大二学生的小张,却表示自己一个月家里补贴300元就够了,运气好的话甚至不需要伸手向家里要钱。“一个月大概需要800元,但自己在一些网站从事文字工作赚钱,一个月少说也有500元的收入,所以给家里减轻了负担。”
更多的学生,则介于小李和小张之间。记者对采访到的60余位学生月消费数据进行平均,得到的值是980。
每月生活费给多少,才能让孩子既够用,又不浪费?对于大学生的家长们来说是个问题。
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女士,为奖励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而儿子也非常开心。但是很快,李女士又纠结起来了——因为儿子的生活费。她原本计划一个月给儿子800元的生活费,但儿子说不够,要求再添200元。李女士说,老公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工资维持,一个月拿出1 000元,负担太重了;她也害怕儿子手头钱多了,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但不给吧,又怕钱不够花,委屈了儿子。
而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戴先生,对于儿子每月2 400元的生活费,倒不是很介意。他儿子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慢就好了,总不能让他受苦啊。”
湖南省长沙市的李先生则表示,孩子大了,消费要有计划。他女儿今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李先生说,上学之前,已经带女儿来武汉“实地考察”了一番,最后按女儿报的数给的生活费。当记者询问女儿究竟报了多少时,李先生笑着说:“女儿报了1 000元,我挺开心的,觉得报的数比较合理。”不过随后李先生补充说,如果女儿的生活费不够用,找家里要,当然也会给,天下哪有不心疼儿女的父母呢?(原文有删节)
作者在文中用了大量的数字来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阿姆斯特朗走了,但人类探索精神不会终结
《南方都市报》社论
尼尔·阿姆斯特朗走了,他就是登上月球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的那个人。
他的去世把人们的记忆重新带到40多年前。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队友乘坐的“阿波罗”11号顺利登陆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因此成为人类登月第一人,耗资240亿美元的“阿波罗”探月计划亦就此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个宇宙探索行动有着浓厚的时代烙印,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展开军备竞赛,“冷战”趋于白热化,登月计划系美国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而在“冷战”阴影之下,世界各地反战浪潮此起彼伏,美国国内拜金主义、科技繁荣、核武器的威胁带来的是精神空虚与道德沦丧,彼时,“垮掉的一代”代替了“迷惘的一代”,成为那个时代重要的精神注脚。
然而,这样的时代背景并不能遮蔽阿姆斯特朗登月的探索价值,它不仅提升了当时美国国民的自信心,亦昭示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并促进了人们对人类共同体的认知。作为人类的一分子,40年后回忆以下诸多细节,仍然让人激动万分:阿姆斯特朗和队友在月球上存放一个容器和一块不锈钢饰板,上面写着“来自行星地球的人于公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这里踏上月球,我们是代表全人类和平地来到这里”;两人在月球上停留的最后一项任务是把一个纪念碑放在月球表面,以缅怀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的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及“阿波罗”1号的三位宇航员查菲、格里森和怀特;在电视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观看此次月球着陆实况的观众多达5.28亿人;而作为美国的主要对手,为了迎接宇航员的回归,苏联也主动关闭了同波段的广播。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不仅激励了美国,也激励了整个世界”(史蒂芬·迪克语)的壮举,除了在抽象的文明层次有着巨大意义外,在具体而微的技术发展上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诸多科学技术如集成电路,正是在登月行动的刺激下,获得快速发展,并最终走向成熟,继而在商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这不禁让人想起人类历史上探索未知世界的诸多壮举,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书写了人类文明新的一页。如此不难理解,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表达悲痛之后,称赞“尼尔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不单是他的时代,而且是所有时代的英雄”。而显然,今天全世界瞩目的这位逝者,此时他不仅是美国的,更是全人类的。
今天我们看阿姆斯特朗们当年的壮举,那种向太空进发的精神,无疑符合了时代的激情。有必要重温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的社会背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间充满了对抗,战争随时可能一触即发,美国国内弥漫着悲观情绪,那是一个传统文化价值式微,年轻人张扬个性,主张“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靠“因为我很贫穷,所以我拥有一切”(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这样的句子作自我激励的年代,也是一个把守望当做职责并呼吁“救救孩子”的年代(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仅是美国,环顾世界各地,亦不难看出,那个时代充满了浪漫主义情结,年轻人敢于担当,充满抱负,甚至孵化出无数政治乌托邦理想。今天看来,其中不乏错误甚至是荒谬的经历,但背后那种充满想象和敢于实现的劲头,恰恰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的。
与当初代表人类高歌猛进不同的是,如今阿姆斯特朗留给我们的思考,或许是他“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吸引我呢?”这句充满哲学意味的话。阿姆斯特朗无法摆脱宇航员的光环,作为个人,这是他人生的巅峰,也是其终点,但作为人类共同体,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伴随生命的始终,这种激情不会也不应因为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终结。(2012年8月27日《南方都市报》)
请简要谈谈阿姆斯特朗向太空进发的探索精神的现实价值。
现场答案
阿姆斯特朗向太空进发的探索精神的现实价值有:①提升了当时美国过敏的自信心;②对具体而微的技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③昭示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并促进俩人人们对共同体的认知;④符合时代的浪漫精神,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