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勒奇山谷之行埃利亚斯·卡内蒂1920年夏天,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又回到了康德斯特克。当时我经常看地图,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勒奇山谷,那里是...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勒奇山谷之行
埃利亚斯·卡内蒂
1920年夏天,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又回到了康德斯特克。当时我经常看地图,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勒奇山谷,那里是最有趣的地方,有许多值得一看的东西,而且也很容易去:乘火车穿越世界第三长隧道——勒奇山隧道,从隧道那头的第一个车站格彭施坦因徒步穿过勒奇山谷,走到最后一个小镇普拉滕。我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完成这一计划。我结交了一批同行的伙伴,并且坚持让两个弟弟这一次留在家。母亲说:“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我毫无顾忌地把两个弟弟排除在外,并没有使她感到惊讶,相反,她对此感到很满意。她一直担心我一味埋头读书会变成一个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人。她在理论上赞成体谅弱小,但在实践上则失去了自制力,尤其是当她认为某人妨碍她达到一个目标的时候。她支持我的意见,为两个弟弟安排了其他的活动。出发的日子已经确定了,我们将乘早上的头班火车穿越勒奇山隧道。
格彭施坦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贫瘠荒凉,我们沿着那条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的羊肠小道朝勒奇山谷攀登。我得知,这条小道在不久以前还要更加狭窄。只有为数不多的动物在这里出没。差不多一百年以前,这一地区还有狗熊,可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当我还在缅怀早已销声匿迹的狗熊时,山谷突然展现在眼前,只见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明亮耀眼,一直向上延伸,爬上了白雪皑皑的山峰,最后消失在一片冰川之中。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到达山谷的尽头,但是小道却蜿蜒迂回,从费尔登到普拉滕要经过四个小镇。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无一雷同。女人们头上都戴着黑色的草帽,不仅仅是成年妇女,还包括小姑娘,甚至就连三四岁的小女孩也戴着这种富有节日气氛的帽子,好像她们自打出世就意识到了她们的山谷的特点,而且必须向我们这些闯入者证明,我们并不属于她们之列。她们紧跟着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这些脸上皮肤干枯,布满皱纹的老人始终伴随着她们。这里的人说的第一句话,我听来就像是几千年以前的。一个胆大的小男孩朝我们走近了几步,一个老年妇女招呼他到她那儿去,要他避开我们。她说的那两句话很好听,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来,Buobilu!”这是什么样的元音啊!对“小男孩”这几个字,我常听到的说法是“Buebli”,可是她却说:“Buobilu。”一个u,o和i三个元音的组合。我突然想起一些在学校读过的古高地德语诗歌。我知道瑞士德语方言接近中古高地德语,但是有些词语听上去像古高地德语,我还从未想到过。 我自认为这是我的一个发现。因为这是我所听到的唯一的一个单词,所以它在我的记忆中更加牢固。这里的人沉默寡言,似乎都在回避我们。在我们整个漫游过程中从未与人有过交谈。我们看见古老的木头房屋、全身黑衣的妇女、窗前的盆花、牧场草地。我竖起耳朵倾听远处的声音,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也许仅仅是巧合。然而,“过来,Buobilu!”作为山谷的唯一的一句话留在了我的耳朵里。
我们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有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可以听见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就连英国人也显得爱说话起来了,面对沉默的山谷,大家都感到震惊,表示赞叹。我为这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自命不凡的客人并不感到羞愧。然而,我总是对他们说些尖酸刻薄的话。这儿,一切都相互适应,生活趋于统一,寂静、悠闲、适度冲掉了他们的高傲自大,他们对这些自叹弗如、不可捉摸的东西做出的反应是惊奇和羡慕。我们穿过4个村庄,我们像是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没有任何与这里的居民接触的可能,这里人也得不到任何一点儿关于我们的信息,我们甚至看不到一丝好奇。在这次漫游中发生的一切,仅仅就是一个老年妇女把一个尚未走到我们跟前的小男孩从我们身边叫走。
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山谷,在半个世纪里,特别是在60年代以后,那里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要避免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我要感谢恰恰是它的陌生带来的一个后果:对古代生活方式的熟悉感。我说不出当时在那个山谷生活着多少人,也许500人吧。我只是看见单个单个的人,很少看见两三个人聚在一起。他们生活很艰苦,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没有想过,他们中间是否有人在外面干活挣钱,但我觉得,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对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是我能更多地了解他们,这种印象恐怕就会消失,他们也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就像我在世界各地见过的人一样。幸运的是,这些体验的力量来自他们的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后来,每当我读到关于部落和民族的书籍,心里总会产生对勒奇山谷的回忆。我还想读到这样奇特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可能的,并且接受了下来。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勒奇山谷最有趣和最值得一看的是这里的狭窄山谷的羊肠小道,早已销声匿迹但值得缅怀的狗熊,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雪峰,以及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小镇。
B.为了完成勒奇山谷之行,“我毫无顾忌地把两个弟弟排除在外”,母亲对“我”能体谅弱小表示赞成,并对此感到很满意。
C.“结伴同行的这伙人来源混杂”和“各种语言的说笑叫喊”反衬出了勒奇山谷的人口稀少及这里人的沉默寡言和对游人的回避。
D.勒奇山谷的人们生活很艰苦,但作者认为“他们也是绝对不可能”“在外面干活挣钱”“哪怕是仅仅离开这个山谷很短一段时间”,表明了作者对山谷中人的赞美和对这种古代生活方式的向往之情。
E.全文借写勒奇山谷之行,既写出了作者来此的幸运,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这种古代生活方式会随时代变化而消失的忧虑。
小题2:“你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第二段用大量的笔墨写山谷中女人的头上的黑色草帽,并特写一位老年妇女招呼一个走近我们的胆大的小男孩避开我们时所发出的好听的“元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说“要避免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CE
小题2:说明“我”已经从她一直担心一味埋头读书的一个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人变成一个当机立断、具有男子汉气概的人。
小题3:说明这里的一切无一雷同,一切都相互适应,生活趋于统一、寂静、悠闲、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
小题4:①表达了作者企图保留世界上一切独一无二的纯净美好的事物的心态。世界上一切独一无二的事物都有保留的价值,同时也是极其脆弱的,外界的开放或信息的过多侵入,有时会对它造成伤害而使之消失。②现实中古建筑、古村落、古代遗迹,以及湿地、湖泊等特有的环境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的保留存在的价值。③我们应以作者那样的心态去珍惜并“接受”它们。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A项,选项说法不合文意,山谷最有趣和值得一看的应是这里的“独一无二和孤立隔绝”。B项,“对‘我’能体谅弱小表示赞成,并对此感到很满意”的说法不合文意,因为“她在理论上赞成体谅弱小,但在实践上则失去了自制力”,即“我”的这一行为,“并没有使她感到惊讶”,而且对“我” 的坚决果断的男子汉气概表示赞成,相当满意。D项,“表明了作者……赞美和……向往之情”的说法不合文意,表明了是作者希望这种“奇特的事情”能够得以保留,而不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消失。
试题分析:
小题2:这句话在文中第一段的中间部分,是母亲对“我”说的一句话。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要联系这一段的内容,尤其是这一句话后面的内容,筛选出相关的关键语句“她一直担心我一味埋头读书会变成一个优柔寡断、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人”。然后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3:分析第二段中对当地人们的这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要联系整篇文章的内容,对当地人的描写显然是为了突显当地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状况。从文中筛选出关键词句,如第二段的“无一雷同”,第三段的“一切都相互适应,生活趋于统一、寂静、悠闲、适度”等,然后进行整合表述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理解文章的主题,同时还要理解题干提及的这句话。“要避免触及自己心中对它保留的印象”,结合文章可以看出,“它”可以指世界上一切独一无二的事物,“我”对它的印象是纯净而美好的。回答出对待这种独一无二的纯净美好的东西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心态,同时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实际分析即可。联系实际时,可以举一些例子,如一些古老的建筑、古村落、古代遗迹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勒奇山谷之行埃利亚斯·卡内蒂1920年夏天,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又回到了康德斯特克。当时我经常看地图,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勒奇山谷,那里是】;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读 树
邵顺文
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树?看一看春天的她们,夏天的她们,秋天的她们,冬天的她们?看一看她们的树干,她们的枝条,她们的叶子?看一看她们的花朵,她们的果实?看一看她们在风中,在雨中,在烈日下,在雪中的姿势?
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她们的微笑与彷徨,她们的软弱与坚强,她们的疼痛与忧郁,她们的欢乐与忧伤?
当我们的眼睛瞄准她们的时候,才会发现一棵树究竟有多少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地方。
我经常仔细地阅读身边的树,就像阅读托尔斯泰、泰戈尔或者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我知道,世界上无论哪个大师的作品,都没有一棵树伟大。再丑陋的自然,也比人造的美丽要美丽得多。这是我在读树的时候获得的感受。那种不加修饰的美,才具备最迷人的气质。在一棵树的身上,我读到了她的眼神,读到了她的眼睛,我甚至读懂了她的心跳。无论哪一棵树,都让我充满了莫名的感恩。树是我们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最坚强的性格的纠结,她是倔强之神的代言人。
每一棵树,都努力地把自己的躯干朝向天空伸展。世界上最高的树如此,最低的树也是如此;千年古树如此,刚刚露出芽的树苗也是如此;平原的树如此,山巅的树也是如此。有什么植物,像树木一样生长到天空的深处去?没有,除了树。她们为什么要如此执拗地向天空伸出自己的肢体?我觉得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思想。她们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高度,她们是在和天上的星星比高,是在和天上的云朵比高,是在和天上的鸟儿比高。但是,树从来就没有高出过一颗星星,也没有高出过一只鸟。她们没有翅膀,但是他们的心一直在飞翔。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么?
每一棵树,都在努力地把自己的枝条向四周扩展。她们要向世界表明自己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广度。
每一棵树,都在把自己的根向地下扎。她们要向世界表明自己活着就是要活出自己的深度。
如果你在意她们,她们就会告诉你活着的道理。如果你忽视她们,你将无法从她们的身上得到任何真理或者智慧。千年的古树不会告诉你,同样,一棵刚刚露芽的树苗也不会对你讲述这些道理。
世界上所有的智慧都生长在大地,都和大地息息相关。而树,正是大地上最隐忍奋发的民族。树懂得大地蕴含的一切善与恶,一切美丽与丑陋。树明白,大地是自己的母亲,是自己的刀,是自己的斧子。所以她要把自己的根交给大地,任由大地掠夺她的血与营养。她默默地忍受着,然而,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向天空表达自己挣脱的理想与愿望。
一棵高大的树木,究竟要对大地承担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树知道。树什么也不说,但是,树却又把什么都告诉了我们。树告诉我们,活着要有自己的尊严,要承受必须的痛苦,时刻要知道自己活着的信仰。
不在苦痛中煎熬,就不会拥有坚实的翅膀。树说。
你可以遗忘一切,但是不要遗忘自己的愿望。树说。
一刻不停延伸自己生命的高度,才能达到光辉的巅峰。树说。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会听懂一棵树告诉你的箴言。所以,每次当我路过一棵树,我都要轻轻地抚弄一下她的枝叶。
满怀虔诚,可以听懂一棵树的声母与韵母。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中的读树,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要去欣赏树,品味树,从树中汲取精神养分,获得人生感悟。
B.面对一棵树,我们不需要看到她的树干、枝条、叶子、花朵、果实,而只要看到她战烈日、傲霜斗雪的姿态。
C.“树明白,大地是自己的母亲,是自己的刀,是自己的斧子。”这句话的含意是大地供给树养分,养育了它,大地又让树经历磨难更好地成长。
D.作者通过读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人要像树一样,坚守自己的信仰,在痛苦中磨练自己,努力去追求生命的高度。
E.本文开篇点题,中间则主要对树的外形和神态做了细致的描写,同时穿***作者的感悟,最后仍以“读树”收束全文,首尾圆合,前后照应,文章浑然一体。
小题2:开头两段在表达上有何特点?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通读全文,请问作者认为一棵树有哪些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地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文本内容,请探析一棵树的生命轨迹蕴含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 声
陈奕纯
无声,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孤独。
山水万物,有大美丽,但游历其中,如果能找出你最养眼的一物,恐怕得花费一番脑筋呢。这一物,往往被我们熟视无睹,往往和我们擦肩而过,而这一物,恰恰正是你要找的一种小美丽。半生飘零中,我不知到过多少高山大河写生,收获了数不尽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我特别关注那些郁郁葱葱中的小细节、那些呼之欲出的小美丽、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小孤独。
穿行在巍峨迤逦的大巴山南麓,一种寒气逼人的静直袭上我们的肺腑,暗含了某些古典主义的怀旧气息,潮湿的无声感开始在心底展开,到对它的迅速集结、抗议,无声里的大无,是虚无,是竹。更准确一点说,是大竹的竹、五峰山的竹。
在五峰山上,迎接我们的,是漫山遍野跳着、舞着、站着、拉着、唱着、喊着、笑着、跑着的竹子,青衣翠衫的水灵灵的竹子,大大小小的高矮胖瘦的竹子,宛如“棒棒军”,他们不管天下不下雨,不顾什么漂不漂亮,全都跑出来欢迎我们来了。这一幕,亲切、温暖、久违,我们一下子感动了!竹,以一种山里人的大胸襟向我们伸出了手,以一种山里人的大粗犷给我们倒满了酒,以一种山里人的大气魄将我们一个个灌醉,以一种山里人的小动作把我们一个个叫醒。这一刻,整个世界简直疯掉了,整个肺腑都舒展了!这一刻,我们不上五峰山看竹、不上五峰山听竹、不上五峰山吻竹,我们岂不白来一遭了吗?
雨不紧不慢。打开一把伞,拣了一条歪歪扭扭的山路,顺着湿漉漉的石阶爬了上去。越往上爬,竹子越多,我们的视角也慢慢从仰视变成了平视、俯视,乃至于后来,都有些鸟瞰了。竹的阵势越来越大了,他们三五成群、四下散开,他们不拘小节,不卑不亢,雨“哗啦哗啦”地落在他们的头上、身上,特别像是某个人偷偷嗑瓜子的声音,末了还傻乎乎在偷笑,仔细一听,其实什么声音也没有。在偌大的竹海里,很多声音聚集在一处,显得杂乱无章,你根本分辨不出哪一种声音像嗑瓜子。竹林幽深,竹叶遮天,一丛丛,一棵棵,从来都是一副雄心勃勃的样子。
山下伸出了一条水泥路,沿山势而上,连接竹海内外。水泥路的上下左右,挂满了歪歪扭扭的细窄的山路,宛如一个浑身挂满电线的超人,在绿浪翻滚的大山中穿越、飞翔,好不自在。山上有山,高峰不断,但谁不想“一览众山小”呢?激情之下,我甩开众人,随便拣了一条小路就朝上爬去,潜意识里,路的尽头应该就是五峰山的最高处了。一时间,我紧紧盯住前面那些湿漉漉的石阶,一鼓作气地往前爬,耳边所有的声音仿佛都不存在了,眼里所有的景物仿佛都蒸发掉了,爬到山顶去!那里的世界将更加壮美!这样想着,脚步也不知不觉地加快,汗水和着雨水往下乱淌,举伞的一只手渐渐开始酸疼,索性合上了伞,只身朝前头爬去。
果真,我到达了山顶,但这顶,并不是最高的顶,也许此行中,最高的顶不会遇见。不过,这样也好,今天我不是收获很多小美丽、小幸福了吗?人生当中,有舍才有得,有泪才有笑,有苦才有甘,有恨才有爱,换一个角度看人生,你会发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刻都是最美的风景。雨开始下大了,一阵紧跟着一阵,和着瘦瘦的山风,化作云雾散开了,那情形,不叫一粒、一颗,也不叫一滴,而是一股股、一抹抹的空气,把你一点点融化,直到把你变成一滴小小的、小小的雨水。
突然之间,全世界所有的声音都不见了,天地混沌一片,空荡荡的竹海里,只剩下我孤独的一个人。世界变得很小很小,小得宛如一颗心,在无声中日夜漫游。此刻,一片竹海的无声让人失忆,岁月在无声地流淌……
转身望望,有人复尘而来,想必他应该是另外一种心境吧。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散文围绕五峰山的竹,采用由下而上的登山顺序来写,在描写中表现出作者的多重感受。
B.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是这篇散文的突出特点,在对五峰山竹子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C.“无声,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孤独。”这样开头,不仅照应了标题,而且增强了散文的文学性。
D.第六段中描写水泥路“在绿浪翻滚的大山中穿越、飞翔,好不自在”,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E.“有人复尘而来,想必他应该是另外一种心境吧。”这样结尾,可见,作者已经悟透了后来人的心境。
小题2:请简要赏析文中第四段的画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文意分析什么是“小美丽、小幸福”?作者收获了哪些“小美丽、小幸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笔下的竹是“无声”的,但有人认为作者这样写不真实,风雨中的竹应该是有声的。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城市的软肋
马国福
①到过一些大城市,给我的印象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几何形状,古板、冷峻、单调,豪华的橱窗闪现的不是城市的光彩而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光;夜幕下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光,闪烁的不是城市的辉煌,暧昧的气氛中,反而让人多了一分悲凉。一个城市物质的文明复制着另一个城市的文明,一个城市的繁荣追赶着另一个城市的繁荣,一个城市的进步翻版着另一个城市的进步,没有个性,没有底蕴,没有特色。如同一个患了软骨病的重症病人,表面上看起来健康,实际上却弱不禁风。
②拥挤的交通让步履匆匆的城里人倍感压力,浮躁不安,增长出口骂人的坏脾气;过度的开发污染让城里的月光像生了锈的钢铁,没了风姿没了风清云白的雅致;泛滥的商贸让大街小巷像裂缝的喇叭,噪音震天,头皮发麻;交通规则频频被践踏,欺诈行为屡屡出现,破碎的垃圾在城市的角落随意倾倒,像治不好的暗疮;代办假证的牛皮癣随处可见,无孔不入;扮成弱势群体的乞丐在热闹繁华的路段随时可以拉住你的衣角,强行让你行善,要想从此过,留下“慈善钱”,使得过往行人不得不成为一名阳光下的慈善家,以不多的零钱部分地满足他们的行骗愿望;那些充满诱惑图片暴露挑逗的名片、传单随时可能塞到你的手中……
③这些,都是城市的软肋和痔疮。
④我到过香港,也到过一些不知名的小城市和小镇。香港的夜晚尽管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但是夸张一点地说,地上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到声音。遇到堵车,后面的司机根本不会不停地按喇叭,更不会因为自己开了宝马就似乎高人一等地拉开车门对堵在前面的出租车以及行人破口大骂。而我们所处的城市呢?开了宝马似乎自己就是帝王将相,高人一等,不停按喇叭,甚至会动粗骂人打人,实在是让我等百姓汗颜。还有一些城市既保留自己的特色,又建造高楼大厦,文化传统在繁荣开放的经济建设大潮中不但没有被抹***掉,反而保护得非常完好。让人感到身子走在古代的街市上,扑面而来的却是现代气息,古朴又不失现代,开放又不乏传统。这类城市以古城居多,是城市中的活宝。还有一些小镇,小桥流水人家,民风淳朴,没有现代城市的狡诈,他们给你奉献出的真实笑脸你在繁华的城市很难看到,真的是“人在巷中游,车在画中行”,让人感到舒适,感到一种源于自然的真实和惬意。
⑤依我很浅的资历,如果用女人来比喻城市,我认为,发达繁华的城市是脸上涂脂抹粉在舞台上走步的漂亮模特,尽管外表光彩照人,如果铅华洗尽,她们身上总有那么一块暗伤和软肋,文化底蕴不足,个性不突出,缺乏张力和十足的美感;发展中的城市是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村姑,尽管用经济上的繁荣沾了些时尚的胭脂但是仍有那么一点点笨拙,脸面上时尚,但耳根背后还有那么一点黑黝黝的污垢,就好比一条漂亮干净整洁的街道上突然冒出的一堆垃圾,让人大跌眼镜。而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城市则像一个气定神闲的老妪,满脸的皱纹是她身上最美丽的花,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她衣襟上巧妙娟秀的花纹,越老越美丽,越老越显得可爱,越值得依恋。她们的骨头不但硬朗而且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这是女人中的极品。
⑥有个性才有发展的未来,有个性才有超人的魅力。思路决定成败,方向决定未来。如果一个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只注重用经济的繁荣为自己脸上涂脂抹粉,在功劳簿上添油加醋,而不以文化传统发扬个性,以制度秩序捍卫个性,那么不久的将来,其势必会陷落在以几个阿拉伯数字衡量经济的误区上。这是一种悲哀。
⑦城市的软肋是文化的缺失,个性的没落,秩序的破坏。深厚牢固的文化个性是城市的根脉所在,有效的制度秩序是城市的筋骨所系,良好的品位素质是城市的脚趾,我想一个城市如果这三个部位出了问题,那么它的任何一根软肋都有可能让它跌倒在暂时的繁荣和进步上。
小题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写大城市“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几何形状”,在对比中暗寓作者的感慨。
B.“夜幕下不停闪烁的霓虹灯光”在描摹城市繁荣的同时,折射出城市建设的弊端。
C.“使得过往行人不得不成为一名阳光下的慈善家”讽刺了城市中人们的麻木、冷漠。
D.作者认为具有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城市如同气定神闲的老妪,是女人中的极品,比喻精当。
E.“文化个性”“制度秩序”“品位素质”是城市的要素,勿跌倒在暂时的繁荣与进步上。
小题2:阅读文章第②段,联系上下文解释“软肋”与“痔疮”的含义,并简要回答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将城市比作“女人”,请概括回答作者笔下城市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第①段中有“让人多了一分悲凉”,第⑥段中有“这是一种悲哀”,有人说,这样写给人重复之感,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通过读书——仕进而成为官僚士大夫,这是自汉代以来形成的重要的中国文化传统.汉代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了是整个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要求外,与汉代儒生的自我改造也是密不可分的.客观上讲,由于先秦的儒生以学习六经、传授知识为主,在秦汉官僚政治社会里是缺少从政的技能与本领的.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走向仕途,他们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这个改造过程,实际上从汉初就已经开始.当时的几位著名儒生,如陆贾、叔孙通、贾谊、晁错、公孙弘,其思想和政治主张,已超出儒家学派的界域.汉武帝为儒生们开启了一条通向仕途之路,这在中国政治史和文化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这为儒生们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儒生们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其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而统治者则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因此,一个儒生如何才能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汉武帝在当时虽号称重儒,所重视的也不是那些腐儒,而是像董仲舒、公孙弘、兄宽那样“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治”的儒家.
儒生和文吏在汉初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别.儒生有时侯可以称之为“文学”,而文吏之俗称则为“刀笔吏”.由王充在《论衡.程材》可知,即便是在东汉,世俗仍有轻儒生而高文吏的习气.王充为此而为儒生抱不平,但在客观上也说明,儒生在事功方面确有不如文吏之处,他们在走入仕途时必须要改造自己,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操守的同时,一定要具有优秀的管理能力。真正由读书出身而在政治上又居高位的优秀官僚,必须是二者的结合.据《宋书·百官下》:“汉武帝纳董仲舒之言,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廉……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这四科当中,前两项是对文化修养与道德操守的要求,后两项是对管理才能的考量。事实也是如此,自汉以后的儒生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之所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这样的改造,符合以上四科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一改造的过程也是与文吏融合的过程。
在汉代政治舞台的较量中,经过自我改造的儒生最终打败了文吏.之所以如此,除了汉代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之外,文吏们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是其最为致命的缺陷。文吏们以商鞅、韩非的法家理论治国,排斥礼义、仁爱、孝悌等人文道德关怀,严刑峻法,刻薄少恩。由此而反观儒生之从政,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们经过自我改造后也具备了吏治之才干,而在于他们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一个真正优秀的儒家出身的官吏,不仅要使其民能够“安居乐业”,而且还能够做到“移风易俗”,其代表人物就是蜀守文翁。文翁的意义,不仅在于使蜀地人民安居乐业、移风易俗,为汉代树立了一个儒生出身的官吏的正面形象,而且还在于他的事迹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儒家士大夫政治所以优于法家文吏政治之处。它使得这个社会的官僚体系不是仅仅停留在事功的层面上,而是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深深地融注其中,使这个士大夫官僚体系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道器相通的政治文化模式。   
(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19期,有删改)
小题1:对汉代“儒生打败文吏”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吏们虽在事功方面比儒生强,但缺少崇高的人文关怀。
B.朝廷令郡国限四科举孝廉,引导了儒生自我改造的方向。
C.统治者需要的是务实的治国人才,文吏未通过严峻考验。
D.儒生们能把儒家的人文关怀渗透到国家的政治管理当中。
小题2:下列关于汉初儒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生在有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的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
B.儒生往往从书本出发,把现实社会理想化,处世或议论常不免宏阔迂腐。
C.儒生属于与文吏有着严格区别的社会群体,世俗有轻儒生高文吏的习气。
D.很多儒生缺少把自己通过经书学习而得到的文化知识变成政治智慧的能力。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生读书仕进之路的形成,除社会原因外,儒生自我改造是根本原因。
B.称儒生为“文学”,称文吏为“刀笔吏”,表明了儒生地位高于文吏。
C.到汉代,儒家士大夫政治终于取代法家文吏政治,形成官僚士大夫体系。
D.蜀守文翁,做到了“安居乐业”“移风易俗”,是儒家士大夫的代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茶 壶
安徒生(丹麦)
从前,有一个茶壶很骄傲。   
它看着自己光滑的瓷感到骄傲,看着自己长长的嘴感到骄傲,看到自己那个大把手也感到骄傲。它扭头看了看自己的前后,前面是一个壶嘴,后面是一个把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它老是谈着壶嘴和壶把手,就是不谈它的盖子。原来盖子早就被打碎了,是后来粘好的,所以它有缺憾,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套喝茶的用具中有杯子、奶油罐和糖罐,它们把茶壶盖的缺点记得清清楚楚。说到它的缺点比说那个完好的把手和漂亮的壶嘴的时候多。茶壶心里知道这一点。
“我太了解它们了!”茶壶自己在心里说,“我也知道我的缺点,而且我也承认。我可是很谦虚,很朴素的。我们大家都有缺点,但是我们也都有优点。杯子只有一个把手,糖罐有一个盖子。这两样我都有,而且我还有它们所没有的一样东西一一壶嘴。凭着这个,我也能成为茶桌上的皇后。糖罐和奶油罐可以担任甜味的管家,而我是大家的指挥。我把幸福分给那些干渴的人群。在我的身体里面,中国的茶叶在那白开水中散放出香气。”这话是茶壶在它还年轻时说的。   
它站在铺好台布的茶桌上,这时一只娇嫩的手揭开它的盖子。不过这只手很笨,居然没拿住茶壶,茶壶掉在了地上,壶嘴跌断了,把手也断裂了,那个壶盖更是摔得粉碎。茶壶躺在地上昏过去了,开水洒了一地。这对它说来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更糟糕的是大家都在笑它。大家只笑它,而不笑那只笨拙的手。   
“我永远忘记不了这次经历!”茶壶后来回顾自己一生时说,“人们叫我为一个病人,把我放在一个角落里。一天以后,人们把我送给一个要饭的女人。我沦为贫民了,我难过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正在这时,我的生活开始好转起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们给我的身体里装进了土,对于一个茶壶说来,等于入葬。但是土里却种了一个花根。谁种进去的,谁拿来的,我都不知道。把花放进去算是弥补了失去的中国茶叶和开水的损失,也算是作为把手和壶嘴打断的一种补偿.
“花根躺在土里,躺在我的身体里,成了我的心脏,一颗跳动的心一一我从来还不曾有过这样的东西。我现在是有生命、有精神的了。花根慢慢发芽了,我开始有了感觉。它开出了花朵.我看到它了,我在这美丽的花香中忘记了自己。为了别人而忘记了自己,这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花没有感谢我,也没有想到我。它接受人们的赞扬。但是我听到也感到高兴,它一定也会很高兴的。  
“有一天我听到一个人说,这么美丽的花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花盆来配它。于是人们把我拦腰打了一下,可真是痛啊,花儿被挪出来,栽进一个更好的花盆里去了.   
“我在哪呢?我被扔到院子里,已变一堆残破的碎片,但是我的记忆还在,我不会忘记的。”   
(选自《语文周报》2013年9月)
小题1:请根据第一自然段的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上一句承上启下,并折射人性的句子。(4分)
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茶壶”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
(1)我可是很谦虚,很朴素的。
(2)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小题3: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花根”这一事物对本文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4分)
小题4:请梳理“茶壶”的心理历程,并联系原文谈一谈你对幸福的认识。(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