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亦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异相随相续,相错综,相呼应。寒暑...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亦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异相随相续,相错综,相呼应。寒暑昼夜的来往,新陈的代谢,雌雄的匹偶,风波的起伏,山川的交错,数量的乘除消长,以至于玄理方面反正的对称,历史方面兴亡隆替的循环,都有一个节奏的道理在里面。艺术返照自然,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造型艺术则为浓淡、疏密、阴阳、向背相配称,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则为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
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如呼吸、循环等等都是一起一伏的川流不息,自成节奏。这种生理的节奏又引起心理的节奏,就是精力的盈亏与注意力的张弛,吸气时营养骤增,脉搏跳动时筋肉紧张,精力与注意力亦随之提起;呼气时营暂息,脉搏停伏时筋肉弛懈,精力与注意亦随之下降。我们知觉外物时需要精力与注意力的饱满凝聚,所以常不知不觉地希求自然界的节奏和内心的节奏相应和。有时自然界本无节奏的现象也可以借内心的节奏而生节奏。比如钟表机轮所作的声响本是单调一律,没有高低起伏,我们听起来却感觉它轻重长短相间。这是很自然的。呼吸、循环有起伏,精力有张弛,注意力有紧松,同一声音在注意力紧张时便显得重,在注意力松懈时便显得轻,所以单调一律的声音继续响下去,可以使听者听到有规律的节奏。
这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提揭示节奏的一个重要分别,节奏有“主观的”与“客观的”两种。我们所听到的钟表的节奏完全是主观的,没有客观的基础。有时自然现象本有它的客观的节奏,我们所听到的节奏不必与它完全相符合,这正犹如同一炮声在与枪同听时和与雷声同听时所生的印象有高之别一样。
主观节奏的存在证明外物的节奏可以因内在的节奏改变。但是内在的节奏因外物的节奏而改变也是常事。诗与音乐的感动性就是从这种改变的可能起来的。有机体本来就最立于善于适应环境,而模仿又是动物的一种很原始的本能。看见旁人发笑,自己也随之发笑,看见旁人踢球,自己的腿脚也随之跃跃欲动;看见山时我们不知不觉地挺胸昂首;看见杨柳轻盈摇荡时,我们也不知不觉轻松舒畅起来。这都是极普遍的经验。外物的节奏也同样逼迫着我们的筋肉去适应它,模仿它。单就声音的节奏来说,它是长短、高低、轻重、疾徐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时时变化,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身心活动也随之变化。因此,听者心中自发生一种节奏和声音的节奏相平行。听一首高而急促的调子,心力与筋肉亦随之作一种高急促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柔缓的调子,心力与筋肉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柔缓的活动。诗与音乐的节奏常有一种“模型”,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所以我们说它有规律。这“模型”印到心里就成了一种心理的模型,我们不知不觉地准备着照这个模型去适应,去花费心力,去调节注意力的张弛与肌肉的伸缩。这种准备在心理上的术语是“预期”。
有规律的节奏都必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都必能产生预期。预期的中不中就是节奏的快感与不快感的来源。如读一首平仄相间的诗,读到平声时我们不知不觉地预期仄声的复返,
读到仄声时不知不觉地预期平声的复返。预期不断地产生,不断地证实,所以发生恰如所料的快慰。
从上面的分析看,外物的客观的节奏和身心的内在节奏交相影响,结果在心中报生的印象才是主观的节奏,诗与乐的节奏就是这种主观的节奏,它是心物交感的结果,不是一种物理的事实。
(节选自朱光潜《诗与乐.节奏》)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A.由于精力的张弛,注意力的紧松,连续的声音即使单调一律也能让人听到有规律的节奏。
B.自然界本来没有节奏的现象都可以借内心的节奏而生节奏。
C.诗与音乐的感动性的存在证明外物的节奏可以因内在的节奏而改变。
D.看见旁人发笑自己也随之发笑,是因为外物的节奏逼着我们的筋肉及相关器官去适应它,模仿它。
E.我们感知到的有规律的节奏都一定能让人不知不觉地准备着去适应,去花费心力,去调节注意力的张弛与筋肉的伸缩。
小题2:下列关于“节奏”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节奏是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的同异相承续、相错综、相呼应等都是节奏的表现。
B.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它表现为艺术作品浓淡、疏密、阴阳或高低、长短、疾徐等的相配称或相呼应。
C.节奏是生灵的一种自然需要。人体各种器官机能的起伏交替不息、精力的盈亏与注意力的张弛等都是节奏的表现。
D.节奏有主观节奏和客观节奏之别,主观节奏的存在必须以客观节奏为基础。
小题3:诗与乐的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日常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我们欣赏优美的音乐时,往往能从感受到内心的愉悦,获得快感,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乃至手舞足蹈。试运用本文的观点的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BC
小题2:D
小题3:(1)诗与音乐的节奏具有规律性,它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可以让人产生心理预期。(或:诗与音乐的节奏常有一种“模型”,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具有规律性。)(2分)
(2)诗与乐的节奏是一种主观节奏,它是外物的客观节奏和身心的内在节奏交相影响的产物,是心物交感的结果。(2分)
小题4:(1)外物有规律的节奏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预期,当这种预期与外物的节奏相符时就会产生快感。而外物的节奏也会逼着我们的筋肉及相关器官去适应它,模仿它。(2分)
(2)当人欣赏音乐时,由于其旋律变化富有长短、高低、轻重、疾徐等节奏与人内心的预期相应和,因而人就感受到了内心的愉悦,获得快感,并不由自主跟着哼唱乃至手舞足蹈。(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原文论述大意内容,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B项,绝对化,原文仅说“有时可以”;C项,诗与音乐的感动性证明的是内在的节奏会因外物的节奏改变。所以选BC。
小题2:
试题分析:可从文章中找到论述“节奏”的语段,然后根据语段内容来判断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据原文第3段“我们所听到的钟表的节奏完全是主观的,没有客观的基础”可知D项表述不正确。所以选D。
小题3: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从文章中找出论述“诗与乐的节奏”的语段,然后从语段中找出具体的论述语句加以概括即可。答题区间在第四段和结尾一段,可由“诗与音乐的节奏常有一种‘模型’,在变化中有整齐,流动生展却常回旋到出发点,所以我们说它有规律。”“外物的客观的节奏和身心的内在节奏交相影响,结果在心中报生的印象才是主观的节奏,诗与乐的节奏就是这种主观的节奏,它是心物交感的结果,不是一种物理的事实。”概括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先从文章中找出与题干相符的论述的观点,然后概括或者直接提取出来观点,然后再结合着题干进行分析即可。答题区间在第四和第五两段,由“外物的节奏也同样逼迫着我们的筋肉去适应它,模仿它。单就声音的节奏来说,它是长短、高低、轻重、疾徐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时时变化,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身心活动也随之变化。因此,听者心中自发生一种节奏和声音的节奏相平行。”“有规律的节奏都必能在生理、心理中印为模型,都必能产生预期。预期的中不中就是节奏的快感与不快感的来源”概括出本文作者关于“诗与乐的节奏”方面的观点,然后分析题干是否符合这一观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自然现象不能彼此全同,亦不能全异。全同全异不能有节奏,节奏生于同异相随相续,相错综,相呼应。寒暑】;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被切割的宁静
叶静
这个下午,有两样东西让我宁静,宁静得犹如一尊石狮,在时光之流里沉淀那些曾经躁动的心思:一是阳光,短暂停留在窗户外边菜地里的冬日的暖阳;二是椅子,一把在身子下面微微发出声响的竹藤椅。
我把椅子安置在离菜地两米的水泥甬路上,背倚阳光,像史铁生当年在地坛里阅读一棵树或是或是一个行人,微微转动着轮椅--我转动着思想的轮子,将一个午后悠闲的大块时间以空间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在狗吠、车鸣和人声里,装出打盹的模样,聆听冬日里菠菜的私语,嗅见竹篱下芫荽的心香。我知道阳光一会儿就要从屋脊上爬过去,她要照耀一些因为渴望而有些抱怨的人,那也是一些宁静地享受冬日温暖的凡夫俗子,尽管更多的是些老人或是罽开发征集而失去土地的城市边缘人。
我首先关注的是一只猫静睡得安详姿态。这里,“安详”一词比用在任何地方都要妥帖,它的安详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出世的超脱。它紧闭双目,以微微鼾声证明它已经完全取消了所有的诉求,也不是法国作家列那尔所说的“它在念经”--尽管它更多的时候可能在祈祷。
有一棵树,正对着我的视线,但我记不起来它叫什么树。房东曾经告诉过我,很生僻的一个植物术语,我忘记了。然而,它没有忘记我,它对着我招手,或者微笑。一棵树以落叶纷纷的情态向我微笑,这在我看来尚属第一次。在菜园那边,就只有这么一棵孤零零的树,10多米的身躯,枝叶稀疏,有可能是一位从未开过花的鳏夫,于是让我想起乡下大路上上游来逛去的呆子,以及城里街边窗篷下裸睡的傻子。
这棵丢了名字的野树还记得按时落叶,显然它既不是呆子也不是傻子。
突然间,狗声大作。我发现我的宁静的空间正以玻璃破碎的形式下落,就连那只猫也悚得睁开了眼睛,定定地瞧着我,似乎觉得是我破坏了它的安眠,眼里尽是不满的迷惘。接着听到一个门洞外边传来一个女人邀约另一个女人去超市摸奖的声音,另一个女人答应并且内请稍稍等候她换件衣服的回应。两个女人的声音被那条狗渲染得左右邻居都听得见,这时候,太阳决意扭过脖子去。
狗吠停下来,猫接着睡。
这情景很有些像清人林嗣环《口技》中的记述,闹嚷刚刚平静,另一片喧嚣又跟着起来。这回是东侧那一栋楼道口传来的咚咚敲门声,急迫,激烈,混合着金属被推拉发出的尖利的啸叫。我平日的忌讳是,铁锨铲稻子的啸叫,金属摩擦的***。我一直认为这是我神经感应不正常的表现,今天得到了更正,完全不是。我从这只猫惊恐万状的神态得知一切正常且敏感的神经都是这样,经不起金属强烈的摩擦啸叫的刺激,尤其是冷金属。奇怪的是,被刺激过变得有些神经质的听觉里,竟然清晰地分辨出敲打金属防盗门的原因:一个年轻人(从声音辨出)送给另一个年轻人(从递表格得知)一张教师选调报考表。
一个冬日的下午不过是一本薄薄的册页,这是其中的两页。打破宁静的时间不过几秒钟,而猫的酣睡,我与一棵树的对视,阳光翻过屋脊再停留一段时间,都写满宁静的空间。这样的下午也许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宁静被喧闹切割,庸常被新鲜粘合。时光流去,像一组硬件在运行着,人们不时插入一两个即插即用型软件,插入改变命运的序列号或颠覆人生的拷盘。
而猫继续睡下去,因为冷,我把椅子搬回到屋里去。
那里,有我一个人的宁静。
小题1:如何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请联系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文中多次写到“猫”,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有人说,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又有人说,本文表达的是对新鲜生活的喜爱,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食物是危险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表示“挺不适应”,“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
“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陈晓卿说。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拍摄。一年多时间,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说。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资深媒体人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一位网友说,“看《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当下新闻,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去一遍遍审视身边的食物,当公众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转移为“不能吃什么”,当“吃货”们越来越发觉已经山穷水尽没得可吃的时候,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信任正在消失,几千年饮食文化也面临颠覆或消亡。一想到食品安全,一想到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舌尖上就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好在,有《舌尖上的中国》,它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正在举办的第65届戛纳电影节,其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载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05月22日09版,有删节)
小题1:根据文本,概括《舌尖上的中国》给国人带来的影响。(4分)
小题2:文章行文过程中多处引用导演陈晓卿的话,还引用了网友、资深媒体人和文化学者等人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八月骄阳
汪曾祺
每天到园子里来遛早的,都是熟人。
来得最早的是刘宝利。他是个唱戏的。剧团演开了革命现代戏,台上没有他的活儿,领导上动员他提前退了休。
跟他差不多时候进园子遛弯的叫顾止庵,早年教私塾,后来给人抄书,抄稿子,代写家信。解放后,又添了一项业务:代写检讨。后来搁了笔。每天就是遛遛弯儿。
这天他进了太平湖,公园看门的张百顺正在湖边淘洗螺蛳。
“顾先生,您说这文化大革命,它是怎么一回子事?”
“您问我?——有人知道。”
“这红卫兵,呼啦——全起来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权?谁给他们的权?”
刘宝利来了。
“昨儿,我可瞧了一场热闹!”
“什么热闹?”
“烧行头①。嗬!堆成一座小山哪!大红官衣、青褶子,这没什么!帅盔、八面威、相貂、驸马套……这也没有什么!大蟒大靠,苏绣平金,都是新的,太可惜了!这值多少钱哪!一把火,全烧啦!火苗儿蹿起老高。烧煳了的碎绸子片飞得哪儿哪儿都是。”
“唉!”
“火边上还围了一圈人,都是文艺界的头头脑脑。有跪着的,有撅着的。有的挂着牌子,有的脊背贴了一张大纸,写着字。都是满头大汗。您想想:这么熟的天,又烤着大火,能不出汗吗?一群红卫兵,攥着宽皮带,挨着个抽他们。劈头盖脸!有的,一皮带下去,登时,脑袋就开了,血就下来了。——皮带上带着大铜头子哪!
“唉!”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礼服呢(ní)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这人见了顾止庵,略略点了点头,往后面走去了。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顾止庵说:“茶也喝透了,咱们也该散了。”
张百顺把螺蛳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黄蝴蝶,白蝴蝶。白蝴蝶,黄蝴蝶……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跃出了水面,歘(xū)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宝利到太平湖练功。发现有人投湖啦!他叫了两个打鱼的人,把尸首捞了上来,放在湖边草地上。这工夫,顾止庵和张百顺也赶了过来。
顾止庵四下里看看,说:“这人想死的心是下铁了的。他投湖的时候,神智很清醒,你们看,他的上衣还整整齐齐地搭在椅背上,手杖也好好地靠在一边。咱们掏掏他的兜儿,看看有什么,好知道死者是谁呀。”
顾止庵从死者的上衣兜里掏出一个工作证,是北京市文联发的:
姓名;舒舍予 职务:主席
顾止庵看看工作证上的相片,又看看死者的脸,拍了拍工作证:
“这人,我认得!怪不得昨儿他进园子的时候,好像跟我招呼了一下。我还上他那儿聊过几次。人挺好,有学问!”
“您等等!他到底是谁呀?”
“他,就是老舍呀!”
刘宝利看着死者:
“我认出来了!在孔庙挨打的,就有他!您瞧,脑袋上还有伤,身上净是血嘎巴!——我真不明白。这么个人,旧社会能容得他,怎么咱这新社会倒容不得他呢?”
顾止庵说:“‘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大概就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张百顺撅了两根柳条,在老舍的脸上摇晃着,怕有苍蝇。
“他从昨儿早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心里来回来去,不知道想了多少事哪!”
“‘千古艰难唯一死’呀!”
“那干吗要走了这条路呢?这秋老虎虽毒,它不也有凉快的时候不?”
顾止庵环顾左右,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士可***,而不可辱’啊!”
刘宝利说:“我去找张席,给他盖上点儿!”
(有删改)
注:①行头:戏曲服装。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对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市井百姓人物身份的交代,直接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B.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人关于文革所见所闻的对话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于文革中发生的“烧戏服”“打人”等事件的困惑和气愤以及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C.小说中描写了文革中普通百姓能“忍”和老舍的“不忍”,表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坚韧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老舍的脆弱。
D.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是平常人物,也是最符合艺术真实的人物。对他们身份的交代,既为下文的谈话内容做铺垫,也为见证一位作家的死作铺垫。
E.作者冷静地反复叙述这个人“坐在后湖的一张长椅上望着湖水”,这个动作的四次重复,笔端凝注了无限的悲怆与沉痛。
小题2:小说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小说用第三人称,老舍先生的一切,均由几位当事人眼中看出、口中道出,这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你认可这种写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育,字春卿。公为政简严。初,秦悼王葬汝州界中,其后子孙当从葬者与其岁时上冢者不绝,故宗室、宦官常往来为州县患。公在襄城,每裁折之。由是宗室、宦官凡过其县者,不敢以鹰犬犯民田。其治开封,尤先豪猾,曰:“吾何有以及斯人?其为害者而已。”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由是京师肃清。
方元昊叛河西,契丹亦乘间隳盟,朝廷多故。公数言事,献计画。自元昊初遣使上书,有不顺语,朝廷亟命将出师,而群臣争言竖子即可诛灭。独公以谓元昊虽名藩臣,而实夷狄,其服叛荒忽不常,宜示以不足责,外置之。且其已僭名号,夸其人,势必不能自削,以取羞种落,第可因之赐号若国主者。且故事也,彼得其欲,宜不肯妄动。然时方锐意于必讨,故皆以公言为不然。其后师久无功,而元昊亦归过自新,天子为除其罪,卒以为夏国主。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庆历五年三月,拜参知政事。与贾丞相争事上前,上之左右与殿中人皆恐色变,公论辩不已,既而曰:“臣所争者,职也;顾力不能胜矣,愿罢臣职,不敢争。”上公直,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居岁余,大旱,贾丞相罢去。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因并罢公,以给事中知许州,又知蔡州。州故多盗,公按令,为民立伍保而简其法,民便安之,盗贼为息。
自公罢去,上数为大臣言吴某刚正可用,每召之,辄以疾不至,于是召还,始侍讲禁中。庞丞相经略河东,与夏人争麟州界,亟筑栅于白草。公以谓约不先定而亟城,必生事。遽以利害牒河东移书庞公且奏疏论之,皆不。已而夏人果犯边,***骁将郭恩,而庞丞相与其将校十数人皆以此得罪,麟、府遂警。公前在河南,逾月而去,河南人思之,闻其复来,皆欢呼于路,惟恐后。其卒也,皆聚哭。
公享年五十有五,以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卒于位,诏辍朝一日。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其为害者而已              (2)上公直
(3)皆不                      (4)皆欢呼于路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3分)
(2)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3分)
(3)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4分)
小题3:请用“/”标出文中画浪线句的两处停顿,。(2分)
遽 以 利 害 牒 河 东 移 书 庞 公 且 奏 疏 论 之
小题4:请简要概括吴育认为元昊不可诛灭的三点理由。(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拜谒三苏园
王剑冰
①天要黑了,我才赶来,我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原来的茶道。我已经远远地看到了莲花山,那里起了雾气。近了,才知道雾气不是来自山上,而是来自我要去的三苏园。
②当年苏轼五走古茶道,就喜欢上这里的风物人情。这里的人爱喝茶,是从苏轼时开始,还是以前就有的习惯?还是苏轼来了,更加地有了热情?一直到现在,大街小巷,有着近300个茶馆,茶的滋润使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③三苏园好大好空旷。已经没有了什么人,容我独自站立,我的心头正起波澜。仰头看天,一轮圆月早挂在那里,云走枝头,视线迷乱。站在三苏卧眠地,就像站在一个圣殿,一个离奇的境界,没有阴森感,倒是荡漾着一种激扬豪放的气息。
④三座坟前各有一石头供台,香炉香壶,仅此而已。没有什么陪葬物,陪葬他们的,只有诗词文章。再就是不断有人来焚香,香烟袅袅,似一些话语,絮絮叨叨。有人会抓一把土去,觉得那土里有文气,使得坟永远不大。来的人都说,这样好,这样更显得近乎,生前不图地位显赫,死后更不图什么。
⑤这里是苏轼吗?我对你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我曾经到过你的黄州,那是你生命中最难堪的一段,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但你却写出了《赤壁怀古》,留下了《寒食帖》。我还去过惠州,你在那里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你虽捡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你都赫然其中。身后多少追随者,黄庭坚等四学士只是其一。今世有男人慨叹你人生突围,昂昂灵魂不屈命运;有女人直言要嫁就嫁苏东坡,将你视为多个层面可倚靠的绝好。历史就是这样,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
⑥园子里的树也怪,棵棵西南斜,都是眉县方向。山风来袭,飒飒如雨。柏叶落了一层,下面有小芽拱出,承接一隙夕辉。继而发现,圪结草、星星棵、刺刺芽、曲曲菜,长得到处都是,喇叭花在墙头上爬,蒲公英在夕辉里飘。还有梅园,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这都是“三苏”的喜欢。
⑦三苏园为郏县增添其文化风韵,凡来的人,无不对这个地方产生兴趣。兴文重教,文庙修得全国扬名,文庙边上的街道,透显着大气与沧桑。不远有村,名苏坟村。这里不是“三苏”的老家,但他们喜欢“三苏”,崇敬“三苏”,把“三苏”当作自己的乡人,没事就到坟上看看,添添土,拉拉话。此地有好水,还有好泉,正合苏轼烹茶“精品厌凡泉”的要求,难怪人们爱饮茶。
⑧“三苏”来后900年里,一批批的人在这片广阔天地汲取养分,很多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这一切似乎都让人觉得,有一条脉系在暗暗涌动。
夜真的降临了,园子里更显得空廓静寂。出来时,又看到了苍莽的田野,延绵似雄浑的江水,浩瀚千里。天空广漠,明月越来越亮,晚风流暖,飞鸟低徊,群峰如屏。“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三苏”该是在这里安享歇息的。园林上空氤氲的雾气,比我来时更浓了,让人觉得那是一种不朽的灵气。或还是那条古道,经过郏县穿越洛阳西去万里。起伏的鸟儿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那叫声好亲切,多少年里都是这么亲切啊:
⑩吃杯茶,吃杯茶吧——
(《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4日,有删改)
小题1:理解文章第⑤段中“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一句的含意。(4分)
小题2:请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线语句的表现特色及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3:请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况苏轼对后世的影响。(6分)
小题4:文章以“吃杯茶,吃杯茶吧——”作结,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