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窗中戏剧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窗中戏剧
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就连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噪音也很少传到这里。就在女人准备从窗边转身离开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对面那个老人房间里的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天色还不晚,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那种感觉就好像太阳底下开着的街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
女人站住了。
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
他是在向我打招呼吗?女人心里暗自想道。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下面一层是一个工厂,这会儿早就关门了。女人于是微微地点了点头,作为对老人的回应。只见老人又冲着这边点点头,同时伸手去摘帽子,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头上并没有帽子。老人转身消失在了后面的房间里。
很快,老人又出现在了窗前。这次,他的头上多了一顶帽子,身上加了一件外套。他脱下帽子,微笑着向女人致意。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开始挥舞起来。一开始,是轻轻的,接着,越来越激烈。他把身子倾在窗台上,让人不得不为他担心他的整个身体会从窗子里跌出来。女人有些愕然地后退了一步。
这时,窗子对面的老人一抬手,将手中的帽子远远地甩开了。同时,他将围巾顶在了自己的头上,就像一个穆斯林人一样,将自己的头包裹了起来。接着,他将双臂交叉,合在胸前,开始鞠躬。每次抬起头时,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在向女人传递着他们两人之间的某种秘密信息。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这一切,直到她突然发现,窗子中出现了两条穿着窄窄的、打着补丁的丝绒裤子的双腿。老人在做倒立!当他那满脸通红、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的脸重新出现在窗前时,女人终于拨打了警察局的电话。
老人仍然没有停下来。他披着一个床单,在两个窗子前交替出现。三条街道以外的警局接到了女人的电话,女人在电话中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以至于警察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对面的老人笑得更厉害了,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团。他伸出一只手,做了个模糊的手势,在脸上一抹,随即,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似乎,他的笑容已经瞬间被他攥在了手里。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直到警车赶到楼下。
女人气喘吁吁地跑下楼。警车周围已经围了许多人。一群人跟着警察和女人上了楼,有好几个甚至跟到了最后一级楼梯上。他们凑在一起,好奇地等待着——先是有人上前敲门,没有人应;然后按门铃,仍然没有回应。作为训练有素的警察,打开一道门并不是难事——门很快被打开了,干净利落。顺着窄窄的走廊,他们终于捕捉到了走廊尽头隐约的灯光。女人蹑手蹑脚地,紧紧地跟在警察后面。当通往里间的那道门被打开时,只见老人背对着他们,仍站在窗子旁。他的双手拿着一个大大的白色的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又拿下,不断重复着。那样子仿佛是在告诉什么人,他要去睡觉了。而他的肩上,还披着一块地毯。众人几乎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后,老人仍然没有转身——这个老人的听觉已经非常迟钝了。女人的视线越过老人,望向对面,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
就像她所想的那样,底下那一层的工厂已经下班了。不过,在她家楼顶上,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对小夫妻。在他们房间的窗子旁,有一个围着栏杆的儿童床。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里面。
这个小孩儿头上也顶着一个枕头,身上披着一个床单。他不停地在床上蹦着跳着,朝着这边挥动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他先是笑着,接着,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随即,他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仿佛他在一秒钟之内将自己的笑容攥在了手中。紧接着,小男孩伸出手,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笑容抛到了所有目瞪口呆的人们脸上。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采用“误会”的写作手法,讲述的是女人看到一位老人表演而发生误会的故事。题材偏又怪,而主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B.“外面还很亮,老人房间里的灯光并不明显”这部分的描写,暗示女人能够看到老人的表演,较好地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C.女人在报警电话中之所以有些“语无伦次,声音十分激动”是因为她看到老人在做倒立,担心老人在倒立过程中会出现意外情况。
D.敲门时“没有人应”,按门铃“依然没有人应”,原因是老人听力不好,又全神贯注地表演,逗对面楼上的孩子玩耍,并且离门较远。
E. 本小说通过老人在窗前逗孩子玩的情节,主要突出了老人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较好地表现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猜疑。
小题2: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小说中女人心理变化的过程。(6分)
小题3:小说是怎样刻画老人形象的?试指出两种手法,并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小题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
小题2:①突然发现老人房间里的灯打开了,她在窗边站住-----好奇;②看到老人动作越来越剧烈并把身子倾在窗台上----愕然、担心 ;③他的左眼都闭着,仿佛传递着某种秘密信息,女人饶有兴味地看着----好奇、猜疑;④突然发现老人倒立后,她拨打电话-----紧张,有顾虑;⑤女人一直站在窗边看对面的老人喜怒无常、动作怪异,气喘吁吁地跟着警察-----害怕、紧张、好奇;⑥看到楼上男孩的动作,了解真相----释然。(每点1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3:①动作描写。例如“他披着一个床单,在两个窗子前交替出现”等。②神态描写,如“通红、满是汗水而又兴高采烈”。③效果:写出了老人逗孩子玩耍时的滑稽而可爱的情态。(手法,各1分,例举各1分,指出效果2分。)
也可以回答:①正面描写。如“脸上的皱纹挤成了一团”;②侧面描写。如最后一段通过小孩子的动作,可以看出老人曾做出怎样的动作。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老人可爱、童真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手法各1分,举例各1分,效果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4:①小说到结尾处,才使读者明白,那老人原来是在逗孩子玩,这个结局是起初料想不到的,故曰在意料之外。(2分)②但这个结局在前文其实已有暗示,故也在意料之中。暗示有:
A、“她住在顶楼的下面一层”,“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反复提到楼上,其实是在暗示楼上可能住人。
B、“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这样的情节说明老人是彬彬有礼的,这样的老人不应该做出怪诞的行为。“这边”一词,表明老人未必是对女人点头。
C、“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强调“昏暗”,暗示的是在前文,老人其实是看不见女人的,他是在看别人。
D、老人的种种动作表情,都有逗乐的意思,不像是对着女人发出。
(上面四条,写出三条即可,每条2分。如果学生找到了其他暗示,只要言之成理,亦可给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的“题材偏又怪”不准确,这只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件。C项错在原因,女人之所以报警,是因为老人动作怪异,想让警察调查情况,并非因为担心老人倒立会出现意外。E项错在两点,一、主要突出的不是老人的孤独寂寞,他可能有点孤独,但他在窗前逗乐,既有自寻开心的意思,也有喜欢孩子、愿让孩子快乐的意思。二、表现的不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猜疑。女人对于老人是陌生人,本可以不管他。她之所以报警,是因为关心老人的情况。
小题2:
试题分析:做这一类题一定要注意选准答题区域。应就老人怪异动作这一事件梳理女人心理变化过程,关注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其次,还要分析各阶段相应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语句。通过观照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所体现的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语言和行动是心理活动的外化,精妙的语言和行动描写,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找出相应的语境,联系上下文作深入分析。研读小说情节发现,文中女人心理变化过程为好奇、惊愕、猜疑、紧张、害怕和释然。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以及人物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内容和故事情节发展及手法等方面分析,文章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结尾往往意味深长,不仅可以使叙事曲折有致,内容丰富多姿,还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读到本题小说的结尾处,才使读者明白,那老人原来是在逗孩子玩,这个结局是起初料想不到的,故曰在意料之外。但这个结局在前文其实已有多次暗示,故也在意料之中。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窗中戏剧女人倚在窗子边,朝对面望去。风微微地从河边吹来,感觉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她住在顶楼的倒数第二层,街道在远远的下面,】;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思乡,为什么不回家?
雷蕾
1990年,世纪老人张学良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庆祝90华诞时,特意要求听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深沉优美的旋律响起时,张学良潸然低首,哽咽无语。
马思聪1912年出生于广东海丰,11岁时去法国,1928年入巴黎音乐院学习小提琴,他是考入巴黎音乐院的第一个东方人。学成归国后不久,与王慕理结为夫妇,从此,马思聪演奏小提琴时,王幕理总是他的钢琴伴奏。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革命新兴音乐运动的影响,马思聪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发表文章,激励人民起来抗日救国;他也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还发表题为《我怎样作抗战歌》的文章,鼓励更多的人创作抗战歌曲。在敌人的炸弹声中,他创作了《思乡曲》。曲子取材于曲调质朴而优美的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早先北方的土城墙都很窄,在上面跑马只能向前,寓意无法回故乡。后来,马思聪又给《思乡曲》填上新词,歌词和着舒缓延绵的旋律,如泣如诉,仿佛游子的无尽乡愁。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马思聪到重庆参加了励志社乐队。那时,他虽然已是著名音乐家,仍然身体力行,携带妻儿,不辞辛劳地辗转于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还亲自在电台上广播、教唱抗战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日寇的侵略。
北平和平解放后,马思聪应邀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并作为文化界代表参加了政协第一次会议。此时的马思聪意气风发,参加了大量的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马思聪接受任命,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为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做出了重要贡献。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回忆,父亲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那时,父亲被人们称为‘老周(***)的宠儿’,事业上风生水起,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
“文化大革命”中,马思聪由于受到严重迫害而含冤流亡国外,并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此后,马思聪在美国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20年,但他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曾说:“国家不是房子,房子住旧了,住腻了,可以调一间,而祖国只有一个。”他拒绝申请政治避难,不去领难民救济金,靠创作和演出来维持生活。他在与好友的见面和通讯中,多次表达自己对祖国、友人和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的关心。他在美国时的音乐创作,几乎全是中国题材。他晚年花费大量精力创作的歌剧《热碧亚》,也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直到去世前一年,他还给中国音乐家协会负责人写信说:“我们都已步入晚年,在个人来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写完几个作品,也算是我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上所尽的一点微力。”马思聪曾几次想回祖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至死未再踏上祖国的土地。《思乡曲》结尾的追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回家?”亦是马思聪一生最难解的情怀。
1987年5月20日,马思聪辞世。他的夫人在他书桌上发现了一篇未完成的音乐遗作,题为“思乡”。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指“文化大革命”)所发生的悲剧比较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的。(马思聪《我为什么离开中国》)
②《思乡曲》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深沉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情绪;第二部分变奏,展开,以激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第三部分用更加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一种绵延不绝的怅惘。(新浪博客)
③他保持了他独特的性格,除了他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纯洁的最天真的最美的音乐的个性。(徐迟《祭马思聪文》)
④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叶浅予《为马思聪饶舌》)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思乡曲》催人泪下,这是因为曲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所表达的内容,体现了抗战时期人们对故乡深沉的怀恋之情。
B.北平的和平解放,给马思聪带来了参加大量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的机会,这让他意气风发地为新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贡献。
C.新中国建国之初,在***的信任下,马思聪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也是他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
D.马思聪认为,“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发生的悲剧远远超过了自己遭受的一切不幸,而这就是自己“为什么不回家”的根本原因。
E.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撷取了马思聪人生的若干片段,记述了他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事迹,表现了一位音乐大师的伟大人格。
小题2:写张学良听《思乡曲》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马思聪是一个怎样的音乐艺术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小题4:为什么说“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21世纪以来,各种搞笑文化风生水起。从《疯狂的石头》(2006)到《泰囧》(2012),种种搞笑影视的“成功”一度挑起了学界对于喜剧的热情。人们一方面吃惊于这种新型喜剧的“逆袭”,一方面又依照喜剧的原则重新审视这些作品的价值。尽管有论者以“新美学”或者“独特性”命名《泰囧》等作品,但是,仍旧无法摆脱“喜剧”的分析框架。有趣的是,无论怎样调用已有的喜剧理论来命名和分析,21世纪以来的“搞笑”文化连同它所“指向”的时代,却毫不客气地“违背”着“喜剧”的文化逻辑和原则,以一种极其吊诡的方式“表征”当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吊诡”。
之所以说“喜剧”这个概念无法涵盖这些产品,乃是因为这个概念的哲学内涵已经失效。马克思曾经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引用并评述恩格斯的观点时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在这里,“笑剧”乃是历史性地告别旧事物的讽刺性的喜剧,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来说,人类的历史乃是从悲剧开始,以笑剧(讽刺喜剧)的形式自我否定并进而发展,世界历史的最终形态则是喜剧——人类告别阶级、国家和压迫,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
所以,在马克思那里,喜剧并不仅仅是笑剧和滑稽,而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告别旧的制度、合理性的新事物胜利驱逐非合理性的旧事物的特定形式。他在评论“一个德国式的现代问题”的时候这样说:“现代的旧制不过是真正的主角已经死去的那种世界制度的丑角。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在埃斯库罗斯的《被锁链锁住的普罗米修斯》里已经悲剧式地受到一次致命伤的希腊之神,还要在琉善的《对话》中喜剧式地重死一次。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是为了人类能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我们现在为德国当局争取的也正是这样一个愉快的历史结局。”所以,只有当旧事物不再具有阻遏历史发展的力量的时候,喜剧才会痛快淋漓地发生。
显然,作为一个历史性的美学范畴,喜剧乃是一个充满了信心的时代里面社会情绪自信满满的表达。所谓“告别的年代”,并不仅仅是罗大佑所唱出来的悲伤,也是他对各种缤纷色彩的未来向往和冲动。而喜剧恰好是这种充满向往和期待的未来冲动的时刻。只有在一个“正在发生的未来”的时刻,喜剧才有力量识别什么是“丑”,什么是“美”,才有可能呈现那些无价值的东西被撕碎时刻的快乐与轻松。
就此而言,喜剧所对应的主角“丑”,并不只是现实和历史的否定性力量,更是面向未来生活的肯定性力量;只有在“未来”显露了它的璀璨的曙光的时候,“丑”才不是那样令人恐惧、厌恶和尴尬,才会在它们执着于不肯认输的作为中为我们提供胜利者才会有的快乐。
简言之,喜剧不是指一部可以搞笑的作品那么简单,而是对正在发生的未来的历史的充分肯定和把玩。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说,“喜剧”必然是一个时代的喜剧,每一出喜剧就是一个喜剧时代。
小题1:下列关于“喜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喜剧不但是笑剧和滑稽,而且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告别旧的制度、合理性的新事物胜利驱逐非合理性的旧事物的特定形式。
B.在一个充满了信心的时代,社会情绪能够自信满满的表达,喜剧也就诞生了。
C.《泰囧》等搞笑影视作品的“成功”一度挑起了学界对于喜剧的热情,它们为市场打造了无穷的笑声,堪称新时代的喜剧。
D.喜剧不仅滑稽,而且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更是人类告别阶级、国家和压迫,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的形式。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黑格尔认为,人类的历史乃是从悲剧开始,以笑剧的形式自我否定并进而发展的。
B.评论以“新美学”或者“独特性”命名《泰囧》等,其实这些作品 “违背”了“喜剧”的文化逻辑和原则。
C.所谓“告别的年代”,并不是罗大佑所唱出来的悲伤,而是他对各种缤纷色彩的未来向往和冲动。
D.只要在充满希望的“未来”显露了它的璀璨的曙光的时候,“丑”即使令人恐惧、厌恶和尴尬,就会在它们执着于不肯认输的作为中为我们提供胜利者才会有的快乐。
小题3:“喜剧”必然是一个时代的喜剧,每一出喜剧就是一个喜剧时代。原因何在?请根据文本概括两点理由(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0分)
一个捕狗者的自白
[德] 海因里希·伯尔
尽管很难说出口,但我仍不得不承认,我所从事的职业,既使我赖以为生但又常常使我良心不安。我是狗税务局的职员,在城中四处巡查,追捕那些未注册的犬类。我伪装成一个温文尔雅漫步的人,身材矮小而臃肿,嘴里衔着一支价格适中的香烟,穿越着公园和僻静的街道,与所遇到的牵着狗散步的人搭讪聊天,进而了解有关他们的狗的情况,记住他们的姓名、地址,亲切地抚摸着狗脖子,判断它们是否注册。
我几乎认得所有已注册的狗,即使在散步时看见一只被弃在路边的狗,我也能立即想出有关它的注册情况。我的特殊兴趣倾注在那些已***并兴奋地期待着生下未来的缴税者的母狗身上:我监视着,并仔细地记下它们的状况及日期,并窥视着它们,究竟把小狗送往何处,让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长大,待到谁也不敢再把它们溺死的时候,便将它们付诸法律。因为我自己本来就很喜欢狗,所以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心中总是有种愧疚的心理,或许我真的应该换一种职业,来减轻自己的时常出现的义务与爱好两者矛盾的思想斗争,不过,我老实承认,在两者的斗争中,爱好是经常取胜的。因为有些狗我的确不忍申报,对于它们我则是——诚如常言所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总是怀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宽容心理,毕竟我自己养的狗也仍未注册,虽然它不是一条名贵的纯种狗,但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很喜爱它,精心饲养它,只要他们不去想自己所爱护的动物是一个违法存在的小东西就行了。
生活本身就充满了风险。也许我应该谨慎些为好。但是,因为我工作的缘故,愈加使我确信不疑:法律是永远容许违犯的。我的工作很辛苦。为了完成任务,我不得不经常在荆棘丛中躲藏许久甚至几个钟头,来等待着某一处所传出的犬吠声,告诉我哪里有可疑的非法的狗。或者,我蹲在残垣断壁的后面,窥探着一只孤狗判断是不是我的工作范围。然后我筋疲力尽、污垢满身地回到家中,坐在炉旁吸着烟,抚摸着我们的普鲁托的茸毛,而这又使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内疚。
正因为如此,我就更珍惜星期天与妻子和孩子们一起与狗的漫长的散步,因为每逢周日是我们的假日,即使是未注册的狗,也可以随意外出,而不必受到任何监视,而我对在那天所遇见的狗,则完全以一种寻常百姓的心态来对待,丝毫不掺杂工作的责任和义务。
不过,在两次周日的遛狗路上与上司相遇后,我决定换一条路走,虽然他每次总是停下脚步来,跟我妻子和孩子们打招呼,并且抚摩我们的普鲁托的茸毛。可是,普鲁托竟一点也不似往日的温顺,它常常狂吠,意欲冲扑,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往往匆忙告辞,从而引起上司的满腹狐疑,于是他经常注视着我着急出汗的样子。
本来也早就想给我的狗注册,可是我的收入实在是少得可怜,或许我应该换份工作去做。但是我已经50岁了,而且处在我这种年纪的人是不愿再改行了。不管怎么说,我的生活与事业并非都一帆风顺。倘若尚可,我一定会去注册,但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我妻子在无意的闲谈中对我的上司说,这只小动物我们已经养了三年了,它已经是家里的一份子,跟孩子们形影不离——这些事情交错复杂,使我在注册一事上更是难上加难。   
我为了减少自己内心的愧疚,使自己的良心得到些许安慰而努力地工作,可是,却往往事与愿违,这终于使我陷于穷途末路的绝境。虽说人们不该给正在脱粒的牛戴上箍嘴,但我不知道我的上司是否有足够的灵活精神,让《圣经》的经文付诸实现。我感到自己彻底的完了,因为我工作职务的关系,有些人以为我是犬儒派,可是我对此又能怎样,我无法辩解,也无从为自己辩解,因为我的工作就是需要我不得不天天与狗们周旋啊……   
小题1:这篇小说采用了什么叙述角度(人称)?有什么效果?(3分)
小题2:从全文看,职业“常常使我良心不安”的原因是哪些?(4分)
小题3:小说给狗税务员安排了一条未注册的狗,这样的情节设计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请结合全文分析“我”这一人物形象。(3分)
小题5:小说主旨往往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你觉得这篇小说可能有哪些主旨?请结合文本探究。(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孔孟之间的学术连接
孔子、孟子是先秦儒学的奠基者,孔孟之道为后世所艳称,但孔孟之间也存在诸多思想差异。孔子单讲仁,孟子仁义礼智并举。在孔子那里,仁与人性未曾连接,而孟子却言性善,以仁规定人性的本质。孔子虽然讲天人合一,人的德性来自天,但天人交通的具体理路,孔子并没有明确地阐述。《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天通过命的形式赋予人美好的德性,人可以通过“尽性”上达天道。在孟子时代,天命与人性已成为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
从孔子到孟子,相隔一百多年,孔孟学术突兀之处如何衔接,是学术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过去受疑古思潮的影响,人们把《礼记》《大戴礼记》等古书定为汉代文献。由于资料匮乏,孔孟之间竟成了学者不可企及的研究区域。孔孟之间学术链环的衔接,根本无从谈起。
1993年,郭店儒简出土,庞朴先生兴奋地把它称为孔孟之间的“驿站”。而上博简《内礼》出土,证明《曾子》十篇不是伪书:这样孔孟之间的学术“驿站”就是两个,而不是一个。我们知道,从孔子到孟子,儒家的传承谱系是孔子—曾子—子思—(子上)—孟子。《曾子》十篇反映的是第一代孔子弟子的思想面貌,郭店儒简展现的是二、三代孔子弟子的思想世界,孟子为孔子第四代弟子,因此将《曾子》十篇与郭店儒简异同之处进行比较,就能从早期儒学发展谱系的角度,实现孟子与孔子学术的真正对接。
郭店儒简以人性为中心,从人性与物的关系、情与礼的关系入手,以物、悦、势、故、教、习、道、义等概念的提出为标志,体会出一系列砺性、修心的原则与方法。人性成为孔子仁学的内在本源,心术上升为儒家仁义之道的大体,心性论逐渐从早期儒家思想的幕后走到前台,成为孔子仁学理论建构的必备环节与重心所在,实现了由理论配角到主角的角色转变。
孔孟之间,是早期儒学理论建构的黄金时代。仁学、人性论及天人观次第兴起,在争鸣中走向合流,成为当时儒学发展的整体趋势。仁学与心性论结合,心性与天道贯通、禅让学说的提出与转型,为孔孟之间早期儒学转进的三项理论巨变。在曾子那里,早期儒学出现了内转的趋势。至郭店儒简,心性之学开始与仁学连接,天人之际的理论链环逐渐打通,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一并出现。从孔门第一代弟子,到郭店简所处的子思时代,早期儒家最重要的理论飞跃就是仁学与心性论的结合,天道与心性的连接,天命成为仁学的终极本源。而这些都标志着孔孟之间“哲学突破”时代的到来。
小题1:下面有关“郭店儒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店儒简和上博简《礼记》相继出土,庞朴先生兴奋地称他们是孔孟之间的两个学术“驿站”。
B.郭店儒简展现的是第二、三代孔子弟子的思想世界,比较《曾子》十篇与郭店儒简的异同之处,可以从某角度实现孟子与孔子学术的真正对接。
C.郭店儒简从人性与物、情与礼的关系入手,体会砺性、修心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物、悦、势、故、教、习、道、义等概念。
D.郭店儒简所处的时代,心性与仁学开始连接,天人之际的理论链环逐渐打通,一并出现“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观点。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孟子是先秦儒学的奠基者,但孔孟之间也存在诸多思想差异。学术上非常重视研究孔孟突兀之处如何衔接的问题。
B.由于从孔子到孟子,相隔一百多年,孔孟之间竟成了学者不可企及的研究区域。孔孟之间学术链环的衔接,根本无从谈起。
C.孔子单讲仁,而孟子则将仁与义、礼、智一起谈。孔子没有将仁与人性连接起来,而孟子则把人性的本质以仁规定下来。
D.儒家实现了仁学与心性论结合,天道与心性连接的理论飞跃,这一点从孔门第一代弟子和子思时代的相关理论中可以体现出来。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尽心上》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话表明天命与人性已成为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
B.人性与心术的发展,使心性论逐渐从早期儒家思想的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孔子仁学理论构建的必备环节与重心所在。
C.《曾子》十篇反映的是第一代孔子弟子的思想面貌,在曾子那里,早期儒学出现了内转的趋势,心性之学与仁学开始连接。
D.曾子时代到子思时代,儒家最重要的理论飞跃就是仁学与心性论的结合,天道与心性的连接,天命成为仁学的终极本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命若琴弦
史铁生
①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 
②老瞎子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道:“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 
③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书正说到紧要处——“罗成回马再交战,大胆苏烈又兴兵。苏烈大刀如流水,罗成长枪似腾云,好似海中龙吊宝,犹如深山虎争林。又战七日并七夜,罗成清茶无点唇”。老瞎子把琴弹得如雨骤风疾,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却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
④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二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蹶着屁股烧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 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 
⑤一早起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那张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心里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 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
⑥“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 
⑦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 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 “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 天不亮老瞎子就上路了。
⑧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 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 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就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⑨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 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 “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 “一千二?” “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弄懂了他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⑩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象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     
(选编自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琴槽里的纸条,本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可是瞎子师徒却认为是可以医好瞎眼的奇方,还代代相传,流毒深远。
B.小说详细描写老瞎子弹断最后一根琴弦前的心理活动,目的是刻画老瞎子的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C.作者在第4段写老瞎子的听觉,意蕴丰富。既说淘米,也说管教徒弟,还在结构上暗联着小说前后的情节。
D.小说末段,运用了概括和象征的手法,高度浓缩了瞎子艺人们的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探索。
E. 这篇小说,以瞎子艺人追求睁眼看到光明为内容,倾诉了残疾艺人们内心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不平之气。
小题2:小说的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中的“老瞎子”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这篇小说的题目叫“命若琴弦”,结合小说的主旨与情节等方面,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题目“命若琴弦”意蕴的理解。(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