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4 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1)这首元曲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初春。柳丝、莎茵、红杏
(2)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诗阅读理解。虞 美 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请说说这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诗中的“柳”的形象有何不同?各自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手法?试着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感遇十二首(之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此诗为诗人遭谗谪后所作。 ②尔:如此,即代表“葳蕤”和“皎洁”。
(1)简析“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分析“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中的“自”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