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①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下:指出兵。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将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倾斜银光的明月和掠过万里关山的浩荡长风这些物景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的万里边塞图,表现出(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特点(意境)。(2)诗人借战士的思乡和家人的思亲,表达了对征人的亲切和对和平的向往。战士望着荒凉的边塞,愁容满面,想象家中的亲人在这清冷的月夜楼头远眺,思念着“我”这个也许不能生还的征人,似乎还听到一声声惆怅的叹息,使得思归之情更浓,关切之意更真,和平之盼更切。(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①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注]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
  [补充注释]①红颜:指年青的时候。②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③卧松云:隐居。④中圣:曹魏时徐邈嗜好饮酒,他将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的意思。⑤清芬:意为高风亮节。
(1)从整首诗的构思角度入手,分析诗人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主要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一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病牛[注]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注]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被贬武昌时所作。
(1)本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得众生皆得饱”一句看似平常,实则意旨深远,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元丰中张舜民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于元丰五年冬十月,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经岳阳。
(1)此词开头结尾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任选一处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是什么意思?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tuò)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完成后面两题。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注]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此诗的创作背景:宋孝宗时,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军,离开抗战前线。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