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攲:倾斜。②谙:熟悉。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愁”情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阕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在词的开头,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真珠”两句及“月华如练”句,极写远空皓月之澄澈,营造出空寂、凄凉之境,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表达出秋夜离人的相思之愁。(意对即可)
(2)主要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作用:“残灯明灭枕头攲”与上阕中的“月华如练”形成对比,室外月明如昼,室内灯昏如灭,两相映照,突出室内寂静、凄然的氛围。(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御街行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1)从全词看,词人所描写的“蝶衣”是什么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阕的“道是天公不惜花”与下阕的“道是天公果惜花”两句是否矛盾?你感受到词人是想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
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1)上阕与下阕在内容上各有什么偏重?上下阕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词看,哪些景物与离情思妇有直接关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行香子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①蛩:指蟋蟀。②槎:即木筏。③霎儿:一会儿。
(1)上阕中“愁浓”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写“愁浓”运用了哪些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用了一个问句、一组排比句结尾,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歌子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1)这首词的上阕与下阕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样写的效果何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写了多个意象,请分别说说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注]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这首词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时。
(1)从全词的内容上来看,词中的核心形象是什么?词人是怎样来描写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孤鸿”形象,与全词的主题思想有什么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