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少年游早行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吉林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具体说明。
                                                                                                                                                 
2.词的下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1.描写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早霞已散,晓月犹明,残星未落,寒霜犹重。前几句的意思为雨后的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月亮依然亮着。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这都说明了早。
2.描写了词人的心境上轻松愉悦的,有直接表现,尽管霜重天冷,但词人的心情轻松,便觉马行轻快。间接表现:以景写情,心情愉悦,便觉青山流水皆有情,赏心悦目。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少年游早行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
1.结合相关诗句,说说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写景的,这样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问题。定西番
唐 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寒门消息,雁来稀。
定西番
唐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1.简要概括温词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及牛词中抒情主人公“梦长安”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的结尾二句都传达了相思之情,但传情手法有较大差异,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诗的开头两句中“吼”字和“触”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春日即事
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注释】①阑干:栏杆。②兔葵燕麦:两种植物。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
1.本诗第二联,宋张九成评道:“此自可入画,人之情意,物之容态,二句尽之。”(《横浦日新录》)试就此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