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声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里中女于  渍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徒惜越娃貌,亦蕴韩...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声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里中女
于  渍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1.简析“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中“遂”字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点睛之笔是哪两句?请结合本诗主旨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遂”字很重要,它将两个否定词“不”与“无”紧密联结起来,贯通上下文,以表明桑下女具有一颗纯洁而质朴的心。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意在揭露晚唐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声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里中女于  渍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徒惜越娃貌,亦蕴韩】;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和盛集陶落叶
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注] ①清兵攻破南京后,钱谦益率先迎降,被授予重职后六月病归,后因被人告发反清被捕,旋改狱外看管,时其友盛集陶等常到明故宫踏落叶作诗,此诗即和盛在明故宫踏落叶时所作。②劫尘:劫灰,佛教中指大火烧毁一切后所剩的灰烬。③玉露:白露。④素娥:嫦娥。⑤青女:主霜雪的女神。
(1)首句“秋老钟山万木稀”中哪一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晋书·张翰传》:,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1 .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一一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