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满江红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龙孙:竹笋的俗称。
1.上阕词人赞美“春正好”,好在何处,请一一找出。
                                                                           
2.“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下阕词人具体细致地抒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春山”“烟波”象征什么?“古今遗恨”
如何理解?
                                                                           
4.这首词与词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法而论,有什
么区别?
                                                                           
5.这首词在在遣词用句方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

1.点火樱桃、荼縻如雪,龙孙穿破、乳燕引雏,流莺唤友 
2.拟人和夸张 春归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与恨,这怨春之语表现了词人抑郁不堪的繁乱心境。 
3.春山、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抗金复国所遇到的重重困难 古今遗恨词人侧重今之恨:中原失陷、祖国分裂之恨 
4.《永遇乐》直抒胸 臆,以慷慨豪放见长;这首词曲达心意,以清丽幽婉见长 
5.下阕“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中的“不传”“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凄切地传达出思家念远之悲 上阕“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 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了读者的眼前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满江红辛弃疾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首二句便形成了两组对比:                   
               ,传神地写出了                                               
2.细细品味“眼阁(搁)着别离泪”,展开想象,扩写(不少于30字)
                                                                             
3.这首写送别场面的曲子,注重                                                
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
甲                                         乙
度汉江                                     回乡偶书
李频                                         贺知章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问题:1)从情绪上看,甲乙两诗有何不同?2)联系两首诗的具体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作者的情绪、心理加以推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1、首联中“池月渐东上”的“上”字,有人改为“院”,并且说,这样下文“开轩”才有机趣。可不可以?为什么?(3分)
2、“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3分)
3、作者是怎样实现“怀辛大”这个题旨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解:①蛩,蟋蟀。
(1)请写出这首诗颔联中对仗的词语。 (2分)
“宿雁”和“寒蛩”对仗,“半江”与“四壁”对仗,“画”与“诗”对仗。(2分,三组全对得满分,漏一组扣1分)
(2)表达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主旨句是“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1分)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诗歌的前四句写景绘色,请简要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 (4分)
运用近景远景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写景色,首联写近景,颔联写远景,把秋夜的景色描写的非常真切;(2分)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半江秋水,清寒秋气是静景的描写,而宿雁成群与四壁的蟋蟀声是动景的描写,相映成趣,进一步描写秋夜的沉寂。(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荒村与古寺  断蔼与流萤   生与语
(2)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 )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