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过 勤 政楼 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注]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 勤 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注]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5分)
答案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昔伤今之情,对当年之盛的缅怀,对今日之衰的伤感,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惨淡失意的心情。
(2)①融情于景。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后两句从表面看,写的是景,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字字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②衬托。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另外,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今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这就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酌凄凉衰败的景象。③对比。从诗的整体看,主要采用明赋暗比的方法。前两句写的是今日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今日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今日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读来回味无穷。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过 勤 政楼 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注]。 [注]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晓抵九江作[注]  陈三立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颠。
[注]这首诗作于1901年,当时清朝政府已同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请说明理由。(4分)
(2)试从“虚”与“实”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甚见权门移芍药  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1)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4分)
(2)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释: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⑴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4分)
⑵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6分)
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南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是南宋的国防要塞。本词作于张孝祥知荆州时。
⑴“霜日明霄水蘸天”一句是词人登楼所见。试简析本句所展现的意境。(3分)
答:                              
⑵“澹烟衰草有无中”一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试对这一艺术手法作简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爇①寒灯向影频,回文机②上暗生尘。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注]①爇:ruò 烧,点燃。
②回文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滔被徙流沙,其妻苏惠善属文,把对丈夫的思念织为回文旋图诗,读法宛转循环,词意凄婉。
⑴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⑵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