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小题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小题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案

小题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小题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

小题1: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小题2: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⑴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江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小题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本诗写于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之时。
诗人用“________”三个字既点出了作者离京的具体时间,同时也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映衬了作者的忧伤之情。“落红”本指        ,此处作者又以此比喻        。诗歌的一二句表达了       之愁,三四句笔锋一转抒了发        之志。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两组中任选一题。(5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
心非木石岂无感?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实迷途其未远,                  
                        ,两朝开济老臣心。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灞上秋居  马戴①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马戴,生卒年不详,生活于中晚唐之交的动荡年代。
小题1:前两联诗人所见哪些意象?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简析之。(3分)
答:                                                                             
小题2: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试作赏析。(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
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
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小题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4分)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