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6分)九·一八二00五年九月十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也是“九·一八”事件的国耻纪念日。——题记可以不在盛唐的马上听风可以隐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6分)
九·一八
二00五年九月十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也是“九·一八”事件的国耻纪念日。
——题记
可以不在盛唐的马上听风
可以隐忍力量,保持火药黑色的沉默
可以让西伯利亚的寒雪遍撒江南,
不忍那柄东来的刺刀,插在难圆的月上
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
那一块块膏药,无处不是土地的创伤
流血的日子,七十四年的遗恨
在一根沙布上,紧紧缠缚着受伤的心脏
唯有让孩子读书,深记那一篇
东北抗联被数倍的鬼子和豺狼白骨山岗
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
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
今天的月亮圆了。借的是恒星的光芒
花红酒绿的长廊,消磨着无聊的时光
那把现代化和疯狂压进枪膛的鬼子
何时扣动扳机?谁能担保
小题1:中秋和“9·18”国难同在一天,多少让人有许多的感叹,诗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发出了警告,找出这一句,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2:“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小题3:“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 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你是怎么理解这诗句的?(3分)
答案

小题1:“那把现代化和疯狂压进枪膛的鬼子/ 何时扣动扳机?谁能担保” 在合欢乐团圆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忘记了国耻,应该奋发图强,让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真正成为东方的巨人。(意近即可,3分)
小题2:说明贫穷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2分)
小题3: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尊严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也只有在历史书上看到了,但是我们还有的地方像祖辈一样贫穷落后,这一点着实让人担忧。小孩子,成年,死亡;写出了一个小人物无希望的寂寞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普通人的同情.( 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6分)九·一八二00五年九月十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也是“九·一八”事件的国耻纪念日。——题记可以不在盛唐的马上听风可以隐忍】;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
(宋)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
(1)颔联写到“天寒有日云犹冻”,其中“冻”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2)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  冯至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小题1:填空。冯至,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现代(   )人,(    )家,教授。代表作有诗集《昨日之歌》(     )散文集《山水》等。
小题2:古人“登高临远”往往触景生情,或怀思或言志,而此诗却和古人的意境大大不同,请你谈谈诗人《我们站在高高的山巅上》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或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题红叶    唐 · 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析其异同(4分)。
(2)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注:本诗写于1925年,诗人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政治腐败、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中国,有偶见西单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
小题1:填空 闻一多,本名家骅,现代(  ),(   ),爱国民主战士,(   )派代表。代表作品有,《死水》(    )。
小题2:“死水”在作者笔下有何特点?
小题3: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说说“死水”的象征意义。
小题4:作者对“死水”有着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小题5:诗的结尾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诗人高适《除夜作》,完成后面(1)(2)题。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中写“寒灯”有何意义?   (4分)
(2)简析“故乡今夜思千里”所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