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关于曾卓的诗作《悬崖边的树》的鉴赏,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曾 卓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 平原的尽头 / 临近深...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关于曾卓的诗作《悬崖边的树》的鉴赏,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 平原的尽头 /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 它的弯曲的身体 / 留下了风的形状 / 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 /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首先是远景。“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喻指正义的进步的时代潮流,展示了“树”生存的社会环境,“奇异”是说风具有卓尔不凡的品质。
B.接着是近景。不管处境多么孤寂,“悬崖的树”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向往。“倔强”,体现它逆境中的坚定。
C.最后是特写镜头。树那凌空欲飞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
D.遇磨难而不消沉,经风雨而不易其志,悬崖边的树欲倒却又傲然挺立,可以被看作理想化人格的象征。

答案
D
解析
D、“可以被看作理想化人格的象征”错,“塑造了一个敢于和不幸的命运搏斗,始终挣扎着、奋斗着、追求着的受难者的形象”。
核心考点
试题【关于曾卓的诗作《悬崖边的树》的鉴赏,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悬崖边的树曾 卓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 平原的尽头 / 临近深】;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1:对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听”二字主观色彩强烈,有外物不值得放在心上的意思。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显示出作者雨中前行的洒脱和从容。
C.“吹酒醒”三字间接交代作者是在带有醉意的状态下出游的。
D.“萧瑟处”在词中是指凄凉荒凉、没有生机、无人游历的地方。
小题2:对这首词中语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写在风雨中行走而无畏,可见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
B.下片写斜照相迎,突显了作者渴望重返政坛的勃勃雄心。
C.“风雨”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人生中的坎坷。
D.全词即景生情,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自己的人生感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采用了虚实相间的写法,试作简要说明。(3分)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①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被贬武昌时所作。
(1)本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2)“但得众生皆得饱”句看似平常,实则意旨深远,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病不能射.叶梦得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
(1)“秋事促西风”中的“秋事”本意是秋收的事情,从全词看,实际上是指什么?“岁将晚”包含的两层意思是什么?(4分)
(2)“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中“醉”字揭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1)“目送”两句运用了两对叠音词,既写出空间的      ,又承载了词人的       之情。(2分)
(2)“片帆烟际闪孤光”一句是千古名句,历来为人欣赏,请你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的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