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6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小题1:作者在诗中抒发...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小题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小题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这个问题?(4分)
答案

【小题1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小题1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解析
小题1: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抓住词中的“劳歌”一词,“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
小题2: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6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小题1:作者在诗中抒发】;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腰围减损。潘鬓:指中年鬓发早白。庙:宗庙。古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之处所。教坊:古官署,司宫乐。宫娥:宫女。
小题1:词中哪两句最能表现作者被俘的含悲饮恨生活?(2分)
小题2:上阕最后一句“几曾识干戈?”在整首词中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3:宋苏轼在《东坡志林·卷四跋李主词》中说:“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读了苏轼的这段话,联系本词,你认为李煜这首词是辞别太庙时所写还是沦为臣虏之后所作?简述理由。(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0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小题1:这首咏雪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完全采用侧面烘托、间接表现的手法。请对此分析。(4分)
小题2:“时闻折竹声”这句话背后隐含的含义应该是多重的,你能够从中推知到什么?(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8分)
蝶恋花 别范南伯      [宋]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释]①刬地:依旧,还是。②南徐:今江苏镇江。
小题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写离别感情的。(4分)
小题2:有人评价本词结尾“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一句,“意蕴深厚”,“有
不尽之意”。试加以简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11分)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小题1: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5分)
小题2: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试举一种手法加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