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答案
D
解析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故手法和情均有不当之处。
核心考点
试题【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A.“不消”表】;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辛弃疾《摸鱼儿》,完成小题。(5分)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小题1: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什么?(2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李清照晚年寓居于都城临安时写的词,完成小题。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小题1:根据词的知识判断,横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3分)
A.酒朋诗侣B.谢他酒朋诗侣C.酒朋诗友D.谢酒朋诗侣
小题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此句既写出早春时节的自然特点,又反映出词人内心对国事的忧虑。
B.词的上阕突出了自己无心欢度元宵节的愁情;下阕以强烈的对比反映出自己今昔大不相同的心境。
C.全词以元宵为焦聚点展开记叙,思路由今而昔再到今。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以他人反衬,益增悲慨。
D.这首词指斥了南宋统治者沉湎于醉生梦死之中的腐化生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成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小题1: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2:这是一首边塞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6
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5分)
小题2: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11分)
春日登楼怀归
寇準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①本诗作于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③清渭,指渭水。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小题2:全诗首尾分别用了“聊”与“惊”二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