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定风波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定风波
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小题1:“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6分)
                                                                                   
                                                                                    
小题2:这首词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陈述。(5分)
                                                                                   
                                                                             
答案

小题1:运用了夸张(或通感)的修辞。(2分,任意答出一个即可)她的歌声使人感觉到风起雪飞,使炎夏变得清凉。(2分)对柔奴“清歌”的夸张描写突出了歌声的清凉悦耳,也暗示了歌者高旷美好的心灵。(2分)
小题2:表达了作者对柔奴身处困境而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的赞赏,(2分)也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自信、豁达、乐观的旷达情怀。(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也可以理解为通感的修辞,把诉诸人的听觉的歌声转化为诉诸人的感觉,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点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小题2:
试题分析:词中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点评:分析作者的情感,要从意象入手,意象一般都有固定的寓意,意象和作者情感紧密相关,还要知人论世,一般作者的情感和作者的经历也是紧密相关的。要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核心考点
试题【定风波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小题1:请简要分析“桃花依旧笑春风”中“笑”字的表现力。(4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小题1:此诗第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了什么?(4分)
                                                                            
                                                                            
小题2:第三句中“逼”字用得很神妙,请结合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行舟值早雾   伏 挺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行舟迷溯沿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
[注]①澳浦:水边可泊船处。②溯沿:逆流或顺流。
小题1:这首诗三至六句对“早雾”的描写,表现了雾中人怎样的心理感受?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诗的结尾两句和开头两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5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渡桑乾   刘 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小题1:请从体裁和内容上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2分)
小题2:文章开篇如惊鸿,一瞥已是惊天地。请你简要赏析这两首诗的开端诗句。(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有什么寓意?(2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